2022年3月10日,国内操作系统领先厂商上海睿赛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睿赛德科技)与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宇航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承担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军用相关软件组件的开发研制,在宇航级嵌入式操作系统技术研发、联合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携手向国防军工和航空航天等领域推广高质高可靠性的国产嵌入式操作系统!
中国软件:参股的麒麟软件是本次平台“开放麒麟”的重要参与者之一,现已形成银河麒麟服务器操作系统、桌面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麒麟云、操作系统增值产品为代表的产品线。麒麟操作系统能全面支持飞腾、龙芯、兆芯、申威、海光、鲲鹏六款主流国产CPU。
技术分析:450、550线是该股的重要压力支撑线,目前又走到450线下方,如果能突破450线,就是走强的标志,稳健的介入点是在突破450后,又回调到450线。

很多股票都以450线作为重要的长线多空标志线,大家可以复盘体会一下,特别是喜欢中长线的朋友可以多用450线作为持股依据。
#电子人#
嵌入式工程师也有国家认证的等级了,来看看你属于哪一级别的。
桌上的广和通的盒子,应该是考场的实验工具吧!最后不得不说,还是国产的香!
多家公司深度参与国产操作系统研发!
A股中属于操作系统概念的股票超50只。截至6月30日,概念股6月以来平均涨幅达到9.13%,小幅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顺网科技累计涨幅39.9%排在首位,该股今日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1.4亿元。期间涨幅靠前的还有中国软件、达华智能、神思电子、新时达、安博通等。
中国软件参股的麒麟软件是本次平台“开放麒麟”的重要参与者之一,现已形成银河麒麟服务器操作系统、桌面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麒麟云、操作系统增值产品为代表的产品线。麒麟操作系统能全面支持飞腾、龙芯、兆芯、申威、海光、鲲鹏六款主流国产CPU。

出乎意料,阿里平头哥玄铁系列嵌入式CPU成果获得了浙江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玄铁CPU量产超20亿颗,国产嵌入式CPU实现关键技术突破!但这非一日之功,早在2019年阿里就已经开发了基于 RISC-V 架构的玄铁 910 处理器,在很多人眼里,阿里只是一个电商平台,而大家也停留在了最近的负面新闻,而达摩院平头哥的成功,也给阿里加了不少印象分,像华为的麒麟芯片,鸿蒙系统,小米对芯片制造的投入,阿里达摩院研发AI技术,玄铁CPU等研发,很多国内企业加大了对科技研发的投入,深入研究,不断有新的突破,让国内逐步摆脱国外对于卡脖子技术的限制。
中国操作系统又一大进步,华为全新发布欧拉。
在计算产业,操作系统是三大核心技术之一,被称为IT皇冠上的明珠,一直是全球科技竞争焦点。作为计算机系统的灵魂,它向上承载软件应用,向下控制CPU及其他硬件,过去数十年,我国的操作系统市场一直是国外厂商主导,不过这即将成为过去式,因为中国操作系统正大踏步发展,不断取得不俗成就。

近日,我国科技企业的代表华为,继鸿蒙之后,发布又一力作,瞄准国家数字基础设施的操作系统和生态底座,全新打造出了国产操作系统欧拉,它是一款企业级Linux服务器操作系统,堪称面向B端客户、企业级操作系统领域的标杆。采用统一的操作系统,支持多种设备;应用一次开发,覆盖全场景(支持服务器,云计算、边缘计算,嵌入式等应用场景);支持多样性计算。
欧拉操作系统承担着支撑构建领先、可靠、安全的数字基础的历史使命,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华为携手产业界推动国产操作系统生态圈发展的决心,而且,目前欧拉采用国际流行的开源社区模式,欧拉开源社区已是国内最具活力的开源社区,吸引超100家企业、研究机构和高校加入,开源贡献者高达6000余人,在全球备受瞩目。
相信,随着华为等中国科技企业的创新,中国在操作系统领域会不断飞跃,在这一核心技术领域逐渐走向世界前列。#华为全新发布欧拉# #燃!中国操作系统的创新力量#

国产操作系统强势崛起!华为再次证明国产操作系统强大!
操作系统与芯片、数据库并列为信息产业的三大关键技术。过去,在操作系统的关键技术上,长期是国际品牌占据优势,如今,随着中国科技实力上升,国产操作系统正强势崛起。中国人也拥有了自己的操作系统!
据悉,第二届操作系统产业峰会“操作系统产业峰会2021”将于2021年11月9日举办。本次峰会上国产操作系统将有重磅消息发布——欧拉操作系统将官宣重大消息,近日释放出的消息已引发外界想象不断。
今天,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国外操作系统也正暴露其短板,特别是服务器、云、通信和工业场景等不同操作系统带来的碎片化,衍生出生态割裂、应用重复开发、难以有效协同等问题。面对数字新基建和数字全场景的发展,新的统一操作系统成为全行业的迫切诉求。

时势造英雄,国产操作系统正令我们眼前一亮。欧拉——面向数字基础设施的开源操作系统,支持多样性计算,具有安全、稳定、易用等特性。今年9月,欧拉全新发布第一个支持数字基础设施全场景的openEuler 21.09创新版本,该版本增强了服务器和云计算场景的能力,同时首次支持边缘计算和嵌入式场景。明年3月份欧拉还将发布支持全场景融合的社区LTS版本,使能合作伙伴面向不同场景发布最终的商业发行版。
欧拉的出现打破了我国操作系统产业发展被国外品牌“卡脖子”的现状,更让人对国产操作系统给予厚望。本次峰会欧拉究竟会带来怎样的重磅信息,届时请关注!#欧拉又有大动作# #燃!中国操作系统的创新力量#
大势已去!超过100亿枚芯片采用该结构,华为、阿里都做出了正确选择
现如今华为已经有了自己研发的系统——鸿蒙操作系统,我们的国产品牌无论在科技市场还是在消费者的眼里,其使用感受不输ios系统。在研发鸿蒙系统上,华为、阿里都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

曾经在科技圈,大家都常常调侃,我们国家自己研发不出来好的芯片,也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操作系统,鸿蒙操作系统的诞生,可谓是力破这一说法,狠狠地打了那些不相信的人的脸。华为此番操作,让我国再次登上科技的舞台,基本上将大家提出的疑惑解决完了80%,同时也紧紧地逼向了ios和安卓系统。
但是往往机遇和挑战都是并存的,我们国家在科技方面还需要解决两大问题,那就是芯片与系统。芯片是技术的核心,现如今在芯片制造方面,我国将很快稳步推进到28nm。但是同时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我们彻底解决——芯片指令集架构的独立选择。
这一难题并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其中有两个途径,或许能带领我们走出属于我国企业半导体芯片的道路。一是加快速度接入开源指令集架构RISC-V,这可能也是见效比较快的一个解决方法。
选择这一方法并不是没有理由,RISC-V架构现在在全世界都受到一致好评,无论是苹果还是英特尔,甚至是其他地区的一些芯片“大咖”都是在RISC-V架构的基础上进行布局发展的。在2021年12月20日举办的“第十六届·中国芯集成电路产业促进大会”上,我国院士倪光南道出加快速度接入开源指令集架构RISC-V的根本原因。

而第二个方法就是要依靠龙芯中科自己研发的LoongArch架构的发展。虽然这一方法相比第一种方法速度不是最快的,但也不失其是一种可考虑的途径。
在桌面操作系统方面,我国也在积极地解决。比如统信的UOS和麒麟软件的麒麟系统都遥遥领先,同时我国为了建设中国所主导的跟社区,还成立开放了麒麟社区,我认为这一系列的操作都可以帮助解决我国自主研发的桌面操作系统的生态等问题。
RISC-V已经爆发
上文提到的RISC-V架构也没有让大家失望,根据7月9日RISC-V International 的首席执行官 Calista Redmond 在嵌入式世界展览会上的报道,目前在科技市场上已经有了100亿颗RISC-V核心。
或许这个数据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并没有很强的概念,为了展现RISC-V架构的厉害,我们再给出一个数据,2021年ARM的全球总出货量是300亿颗,但是RISC-V架构实现这个数量要比ARM架构快了5年,因此有数据预测显示,三年后,RISC-V架构的核心数量极有可能达到800亿颗。算下来也就是平均每年有将近233亿颗。

曾经ARM架构的出货量让其地位稳居第一,但是目前RISC-V架构的势头直逼ARM架构,我认为它可能即将超越X86架构芯片,摇身成为世界第二大芯片指令集架构。
如此强劲的势头,也让华为和阿里提前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我们国产技术并没有被时代的潮流所淘汰,我们已经早早在RISC-V架构的基础上开始研发自己的芯片。目前在市场应用方面前景非常好,这再一次印证了华为和阿里巴巴正确的选择。
这让国外媒体也不禁发出感叹:“今天的时代早已不是欧美企业垄断市场,并且这种趋势也已经要逐渐消失了。”
有眼光的不仅仅只有华为和阿里,因为RISC-V架构的高安全性能,让很多国内企业在面临ARM架构、X86和RISC-V架构时,毫不犹豫的选择RISC-V。他们对于RISC-V架构都非常的放心。
RISC-V虽然不能立马大范围的取代ARM和X86,但我认为这一场景将在不久的将来到来。因为它目前是最符合当前局势的架构,所以未来几年,它将发展得更快。

无论是我国市场还是俄市场,都在加快RISC-V架构的发展速度。RISC-V架构像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在不断向前奔跑,令它的前辈都对它刮目相看。
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在RISC-V得到全世界认可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的。我认为RISC-V架构每走一步,都是一个新的起点,这一个个起点连接成它走向全球第一的道路。对于RISC--V的未来,要抱最大的期望,终有一天它可以主宰全世界。而华为和阿里做出的正确选择,也会让我国的芯片突破每一个瓶颈,屹立于世界芯片之林而不倒。
我国芯片制造水平到底如何?中芯国际年报这次说出了真话!#科技微讯#
在中国大陆领先的中芯国际网页中,大家可以看到以下内容:2013年第四季度,中芯国际28纳米技术成功进入多项目晶圆(MPW)和量产阶段。2019年第四季度,中芯国际的第一代14纳米FinFET技术就进入了量产,这代表了中国大陆自主研发集成电路的最先进水平。而直到2022年9月14日的上海外宣办的一场发布会上,上海市经信委主任透露:在集成电路领域,上海企业已经实现14纳米先进工艺规模量产!大家才知道,原来中国大陆最先进的制程已经达到了14纳米。而这家上海企业只能是中芯国际。#我们一起上头条#

目前,中芯国际已经可以提供从0.35微米到14纳米8寸、12寸芯片的代工。于是,我查询了一下中芯国际的在研项目,发现它在中国大陆领先的有:FinFET衍生技术平台、22纳米低功耗工艺平台、28纳米高压显示驱动工艺平台、40纳米嵌入式存储工艺平台、55 纳米高压显示驱动工艺平台、90纳米BCD工艺平台、0.11 微米硅基OLED工艺平台、4XNOR Flash工艺平台。#科技之巅寻找先行者#
其中22纳米低功耗工艺平台、55 纳米高压显示驱动工艺平台、0.11 微米硅基OLED工艺平台、4XNOR Flash工艺平台已经量产。而中芯国际为什么要投入重金研究22纳米工艺?因为22纳米工艺是采用单次光罩最小制程节点,与28纳米工艺相比,22纳米工艺功耗更低,晶体管密度更高,而与14、16纳米工艺相比,22纳米工艺开发成本非常低,并且也可实现射频工艺集成,这也是国内最需要的芯片制程。#寻找数码点评派#

厉害了!中芯国际。
刚刚!华为又干了一件大事,鸿蒙终于不再是孤军奋战了!
前不久,华为刚刚宣布鸿蒙HarmonyOS2.0系统的升级人数突破了1亿,让外界对于国产操作系统都有了更高的期待。而众所周知,鸿蒙主要服务的是智能终端和物联网终端,偏向于C端用户,而在广阔的B端市场,尤其在数字基础设施领域,华为能否拿出更全面的解决方案呢,就在今天,欧拉操作系统的面世,已经成功将这一块缺口补齐了。
此次推出的全新操作系统欧拉(openEuler),其主要应用场景就是面向服务器、边缘计算、云、嵌入式系统。相比较其他同类操作系统,欧拉的优势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
第一是欧拉统一的操作系统架构,可以用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对于开发者而言,相关应用一次开发,就能够覆盖全场景,在效率上能够得到极大提升。

第二则是欧拉系统支持多样性计算的特性。此外还可以通过能力共享的方式、实现生态互通,为更多使用者提供安全、稳定、易用的操作系统。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欧拉和鸿蒙已经实现了内核技术共享,我们也有理由期待,当华为的这两大操作系统“双剑合璧”,那么必然会给全行业带来更大的惊喜。#华为全新发布欧拉# #燃!中国操作系统的创新力量#
相关视频:文件分享
华为重磅发布全新操作系统!信息技术实力,果然非同一般。
近日,华为正式发布面向数字基础设施的开源操作系统欧拉,外界更惊呼国产操作系统从此有了主心骨!
研发欧拉这一路走来,华为一直都在默默付出,历时多年发展和开源,欧拉采用统一的操作系统架构,能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应用一次开发,覆盖服务器,云计算、边缘计算,嵌入式等全场景,还支持多样性计算。更重要的,是欧拉已经具备了任正非所说的“构建领先、可靠、安全的数字基础的历史使命”,对于中国信息技术的历史进程来说,欧拉的出现意义非凡,它在未来发挥的巨大能量更无远弗届。
同时,华为还将实现鸿蒙和欧拉的技术共享,形成数字全场景服务,打造国产操作系统的共融生态。从这个角度看,华为更为将来的发展扫清了软硬件制约,从而全力发展技术。可以想见,未来华为还将在信息技术领域走得更快更远。#华为全新发布欧拉# #燃!中国操作系统的创新力量#
相关视频:文件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