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机驱动是真的难搞,官方做的linux驱动都不行,我在笔记本上搞了半天,最后还是老老实实换回win
Linux大家觉得难学吗?转眼间已经学习了9个单元了,每个单元学完都整理了博客,还有7个单元Linux基础算是学完了,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感觉Linux还是比较好上手的,但是想学好还是很难的,得下苦功夫。学习真的是一个枯燥乏味的事情,希望我能一直坚持下去,大家有没有好的学习Linux的建议?可以一起交流探讨一下。
国内绝大多数Linux用户都是半桶水。用arch的都能瞧不起别的发行版,这个圈的水有多混心里就该有点数了,优越感作怪。
Linux写代码效率比win高吗?现代软件工程角度协作就是第一位,Linux的软件生态就是不适合团队开发,运维日用都不会选Linux。
难不成是因为半桶水们觉得Windows更新太碍事亦或是因为自己根本不屑于用国内软件生态?除了真心喜欢折腾的,大多数人除了小众的优越感还有啥?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国产化,其任务非常艰巨,难在以下几点:
1.需要诞生新的编程语言和编程语言类型;
2.需要有资源丰富的编程开发社区和论坛;
3.需要提供更多易用的框架模式和设计;
4.编程语言的学习周期必须要短。
从Java到C++的学习,你会发现:越是早期出现的编程语言难度越大,学习时间也很长,根本不利于一个操作系统的快速发展。
就拿Linux发行版的桌面操作系统#ubantu# 和移动桌面操作系统#android# 来讲,#ubantu# 系统中开发应用会更多使用#C++# ,#android# 系统中开发APP更多使用#Java# 。
从学习的难度和时间成本来看,Java在基础入门方面要比C++更快,最终也导致安卓能够更多实现普及,被更多去推广。
最后,国产操作系统想要让国内更多开发者乐于使用和投入,必须要有新的编程语言和应用框架去提供服务,让开发者能够快速上手。

我的工作经历,大家要引以为戒。刚毕业的你一定要有好的职业规划 ,少走弯路。
我就讲讲我是如何让从一个硬件工程师,再到Android工程师,最后变成一个Java工程师的。
(一)硬件工程师
我2011年毕业,我是学通信工程专业的,普通二本,当时毕业开始兴起嵌入式培训,感觉挺难的,主要是啥也不会,其实当时如果参加了培训,会少走一些弯路。毕设做了个单片机的项目,觉得单片机还能研究研究,就自己学习小单片机,就来北京找了个单片机的工作,公司是做医疗电子器械的,职位是硬件工程师,工作内容包括,硬件原理图、PCB、C程序代码编写。
这个工作算是入了个行,不怎么加班,钱也不多。硬件工程师,一干就干到了2015年,真的是穷的很稳定。主要是内心是越来越不喜欢搞硬件了,而且觉得单片机开发真的是没什么发展前景,也一直在等一个机会,想转纯软件,但是内心又不想放弃硬件,还是很纠结的。

(二)Android BSP工程师
2015年底,公司散伙,就下决心放弃硬件,专心搞嵌入式软件,就自己研究linux,其实单片机和嵌入式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然后就边学习边面试,就面了个公司,既有单片机项目,又有嵌入式项目(还是Android)。在公司做了一段的单片机项目,然后项目结束,就又做了Android项目。就这么干了3年的Android工程师,BSP、framework、app都做了。
这个工作真的是人生转机,让我接触到主流的嵌入式开发,感觉自己真的进步很大,如果不是后来公司转型,也可能一直搞Android了。
(三)Java开发
2018年,公司转型,不在做Android等硬件产品项目。公司开始做一些toB的互联网系统项目。也是这个时候接触到了前端和后端开发,当时觉得这就是我一直想搞的纯软件开发。就私底下开始学习。后来也有机会做了一些项目,在项目中自己也迅速进步,就转型到了Java开发。

Java开发,我个人感觉相对嵌入式开发要简单得多。到2022年现在,还一直在做Java开发,其实中间也接触了JavaScript、go开发、C++开发,我还是最喜欢Java开发。
总结一下,我并不是计算机科班出身,我觉得我也很幸运,能够追随自己的内心,做着自己喜欢得工作。虽然走了很多弯路,但是弯路也是人生的一部分,人并不能一下就找到正确的路,但是你始终在前进。
因为最近在搞嵌入式Linux开发,配了一台ubuntu 真机笔记本作开发,因此大量花在操作主机上,发现ubuntu生态也不算差,wps,qq,chrome,百度网盘,搜狗输入法都 有Linux官方版本,我个人用思源笔记也有Linux,用起来还是很顺手,感觉象Mac 八九年前一样,国产软件都在ubuntu上发力,现在国家采购机器需要基本都是统信UCOS,大家都 是Linux所以很多国产软件就顺手做了,很奇怪,微信就是不想推出官方Linux版,难到怕被人搞群控?还是觉得政府采购预装微信希望不大无所谓了?

华为鸿蒙操作系统出来后,头条上胡说八道的人实在太多,就像这张图根本是错的。linux和windows都是宏内核,鸿蒙是微内核,从根子上就不同,反而更接近于ios的xnu核心。微内核更难开发,天生具备更强的安全性和可扩展性,虽然速度慢,但华为必然已经做了足够的优化。
国产linux,想用但真是不敢
公司有几台阿里云主机,系统还是centos6.8,基本上啥啥都没发在线安装了,考虑到centos stream的问题,想着换成国产的龙蜥吧,还是阿里主推的,跟CentOs也是一脉相承。
结果呢,唉,连yum更新都难啊
真是受够张嘴就linux闭嘴就linux的极端nas博主了,给想diynas的小白玩家强推黑群晖黑威联通,是嫌人家数据不够坏吗?知不知道读取raid阵列很麻烦的,想恢复数据就更难了。
群晖系统的存储池无论是单盘的basic,jdob还是多盘shr,raid0/1/5/6/10统统都是将磁盘设置为raid。表现就是在专业硬盘工具下可以看到一个linux-raid分区。想读取里面的数据就得用一些专业软件才行。

黑群晖总会莫名奇妙地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供电不稳,磁盘阵列就损坏了。所有数据都不可读。对小白来说怎么办!!!!!!
把盘拔出来,插电脑上读不出来,放回黑群晖提示阵列损坏。这时候让那些小白用户怎么办。这时候那些整天给小白推黑群晖的博主,怎么不站出来搞一个数据恢复的教程。对哦,这些抄一抄国外教程的憨批博主,怎么会磁盘阵列这种真的需要技术的活了???
我很久之前就说过了,家庭用户不要组raid,不要组raid,不要组raid!raid一时爽,等系统或者阵列出问题的时候,普通用户很难恢复raid阵列的。不要给自己找麻烦。怕数据就是用同步软件将数据同步到另外一块硬盘上,并定时离线备份。
嘴臭完了!该解决问题了,如果你的群晖阵列出问题了,或者数据被误删了。请下载UFS Explorer Professional专业数据恢复软件。这个软件有Windows版本,不用担心,不会涉及命令行。

将黑群晖的硬盘挂上你的电脑,打开软件后就会在侧边栏出现一个和你群晖名字一样的虚拟raid盘,我的是ds918,所以显示ds918。里面有一个很大的分区应该会里亮一个绿点,还写着btrfs(群晖的数据分区格式)你双击打开它就能看见群晖数据分区的目录了,选中要导出的文件右键导出就可以了。
对于阵列损坏的,没有出现绿点没有btrfs,在虚拟raid盘上(我的是ds918)上右键右点击“scan for lost date”,然后勾选btrfs分区格式,其他的不要勾选。软件会开始扫描丢失文件并重建阵列。
但是这个高度自动化的软件,不一定真能恢复严重损坏的阵列。实在恢复不出,那只能花钱请数据恢复公司搞了,就当买个教训吧。光靠raid保护数据的想法很天真。重要数据一定要多备份,没必要不要组raid。
你们一定会很好奇我为什么会知道,我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白玩家,只不过被坑多了所以就会了。我现在的nas系统是windows不玩阵列通通单盘存储,重要数据多块硬盘同步,离线冷备。装一个黑群晖解决相册问题,同时重要文件也会同步到Windows主机中。

小白学习大数据是真的难
从linux开始,centos会用了,不维护了
换ubuntu从新开始
然后就是hadoop、zookeeper、hbase、hive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
java写mapreduce
eclipse用的熟练吗?是不是该换idea了
maven理解了吗?知道怎么用吗?
docker要不要用用啊
kettle要不要学学啊
前前后后2个月终于学会了
哎
下面就是数据挖掘了
希望不再熬夜了[可爱][可爱][可爱][可爱][可爱]
不过U1S1,我们Model3车主是真的惨[流泪]想装个CarPlay车机都难。
特斯拉是封闭的Linux系统,车都卖了好几年了还没被破解,连流畅投屏都搞不定……

车机系统废柴也就算了,关键那个巨大的屏幕还杵在正中间,你在附近再放个屏幕都会干扰视线。
真心无奈,特斯拉在中国真的只有硬件不错,软件从车机到辅助驾驶都固步自封……而且体验天下第一的AP,年底搞不好就要被小鹏的XP3.0超了。
建议多试驾,有事没事就去特斯拉店里试驾,越是想买越是要多试驾。
任正非亲自点名!凭借欧拉操作系统,华为将又一次在软件领域“引领世界潮流”?
近几年来,华为的每一个大动作都能聚焦无数人的眼光,特别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每一次访谈、讲话更是屡次成为焦点。很多人通过任正非在各种访谈中的只言片语,解读华为的战略动态。
近日,任正非在华为中央研究院创新先锋座谈会上,亲自点名鸿蒙、欧拉两大操作系统,表示它们任重道远,再次引发关注。特别是作为华为又一“利器”的欧拉操作系统,更是备受瞩目。

任正非表示,未来信息社会的数字化基础架构核心是软件。数字社会首先要终端数字化,更难的是行业终端数字化,只有行业终端数字化了,才可能建立起智能化和软件服务的基础。
而欧拉正是承载更难任务“行业终端数字化”的操作系统,与鸿蒙智能终端操作系统所不同,欧拉是企业级Linux操作系统平台。而且,它瞄准国家数字基础设施的操作系统和生态底座,承担着支撑构建领先、可靠、安全的数字基础的历史使命。
目前,openEuler作为最具活力开源社区,各项指标倍数级增长。相比2020年,开发者从3000多人增长到6000多人,SIG组数量从40多个增加到89个,软件仓数量经过一年的发展达到8000多个。下载使用遍及全球 54 个国家,1000+ 城市,25w+ 次下载,已成为全球开发者最关注的开源项目之一。
2021年9月25日举办的华为全联接2021(HC2021)上,关于欧拉的一系列新的场景、新的策略会在华为全联接上发布,而这也或将能够开启一个全新的、属于华为的新时代。关注#华为全新发布欧拉# #燃!中国操作系统的创新力量#

直播观看地址:华为全联接2021
go怎么可能不需要环境。你那个是已经安装好了。就一个断网。基本环境为空的linux。只允许物理设备或者ftp传。贼难搞。
姚朋军数学老师写的小程序不丑从第一行开始绣花一样写了几千行

鸿蒙昨晚发布了,微信群里都在讨论它,技术圈踩的多,非技术圈嗨的多。我们到处都被封锁,先进的技术不是被禁止转让就是专利费高昂。操作系统是信息产业的基础,但我们不也是在开源社区中学到很多吗?难道Linux有隐藏的代码自己享用,发布出来的只是落后的一部分?很多开源项目只是把基础版本开源出来吸引用户使用和测试,更高级的功能就要买商业版。我们要发展,操作系统只是一个窗口,一种话语权,开发它并不是很难,难的是更多人使用,向心力强大。如果哪一天,IEEE,W3C,3GPP,C++委员会等这些组织都要结合我们的产品环境,用户习惯来制定标准,那就是真正的强大了。当然先突破一个点也是必须的,不可能一下子变成一个胖子。鸿蒙吹起了哨子,看后面我们的厂商会不会跟进吧,如果有人冲在前面,有人在后面倒大旗,那肯定是搞不起来的,只有一呼百应才能成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