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摊面积国家标准2021简介
1、公摊面积国家标准是指2020年9月1日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实施的《公摊面积国家标准》,其中指出了公摊面积的定义、归类、计算方法及核实制度等内容。
2、定义:公摊面积是由建筑用地的非建筑室内空间占据的面积的总和,通常用来公摊,而且可能会伴随着其他功能,比如通风,采光,分销,停车和存放物品等。
3、归类:根据公摊面积的用途,可将公摊面积分为通风公摊面积、采光公摊面积、供水排水公摊面积、停车公摊面积、室外活动公摊面积和电梯、垃圾处理公摊面积6类。
4、计算方法:根据不同的公摊面积类别,结合功能实用性、可视性、复合功能性等几个综合考虑因素,结合建筑材料国家节能标准,采用公摊面积比例法核定公摊面积数值。
5、核实制度:《公摊面积国家标准》指出,公摊面积核实工作可由规划师、建筑师、结构师或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的专家小组实施,小组的结果需经过请求核实的单位或机关审查批准。
二、公摊面积国家标准2021的实施目的
1、标准化公摊面积的定义:《公摊面积国家标准》即实施之初就给出了公摊面积的清楚定义,这对于公摊面积的要求以及核实工作都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2、规范公摊面积行业:这一标准在房地产发展中提出了更加严谨的要求,从而更加有助于行业的规范,帮助行业共同营造鹭港有序的发展环境。
3、提高公共建设的质量:标准的强制执行可以有效的控制新型建筑的附加设施及其公摊面积,为扩大项目的公共性贡献和完善设施提供更多可能性,实施标准也将有利于提高公共建设的建筑质量。
4、改善公摊面积的使用:该标准明确了新型建筑企业公摊资源的使用方式,有利于企业合理的资源分配,以达到更好的利用率,更好地改善企业的运营和管理效率。
三、公摊面积国家标准2021的实施效果
1、有助于引领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由于《公摊面积国家标准》条款的规范明确,企业就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整自身的经营战略及建筑附属设施安排,为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提高公摊面积运用效率:该标准给出了公摊面积比例计算法,为提高公摊面积利用效率,提供了良好的依据,同时规范了公摊面积资源的使用方式,有利于企业的公摊面积的利用。
一、“公摊面积国家标准2021”是什么?
“公摊面积国家标准2021”是国家规定的对于住宅建筑物服务用房面积的统一规定,旨在规范住宅建筑物的计算及其面积的公摊比例的使用。
二、“公摊面积国家标准2021”的定义
“公摊面积国家标准2021”定义为“建筑物服务用房(含地下室、楼顶以上空间)的住宅建筑物的房屋面积(m2)按照国家标准规定,按照统一的规范进行计算,不同住宅建筑物所计算的服务用房面积比例公摊比例不一定相同。”
三、“公摊面积国家标准2021”的原则
“公摊面积国家标准2021”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物的服务用房面积的计算应按照有关法律规定执行,具体应由专业机构进行测绘,并出具定稿报告;
(2)各项服务用房在计算面积时应该按照同一标准进行核实,均按照国家规定的服务用房面积公摊比例计算;
(3)建筑物服务用房面积计算时应考虑到该面积内不同房屋类型都可能在该建筑物内使用;
(4)建筑物服务用房面积相关计算标准应不断更新,以确保各项服务用房的测绘与计算都准确可靠。
四、“公摊面积国家标准2021”的目的
“公摊面积国家标准2021”的目的在于提升住宅建筑区域的居住质量,确保各种类型的居民所享受的住宅服务质量一致,从而增加人民住房及其配套服务的满意度。此外,“公摊面积国家标准2021”也有助于实现居住空间优化,更好地满足住宅居民的需求,为全体购房者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