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滩的前世今生
1.上海外滩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16世纪初期,当时此地被来自汉族和满族的渔民所占用,外滩的名称由此而来。
2.17世纪后期,为了抵御外敌入侵,清朝在江边建造城墙,外滩被界定为最外一道城墙,成为城市最外围的城市交通干道和港口。
3.19世纪中期,外滩由于其易受内政混乱及海盗入侵的特殊地位,逐渐受到国家重视,制定了一定的护卫政策,将外滩建设成一条安全的航道。
4.1843年,洋务运动启动,外滩被定位为我国与世界的桥梁,夏洛特海峡首先开放港口。
5.1845年,英国和美国在外滩上放哨,成为整个半岛洋务运动的起点。随后德国、法国、葡萄牙、俄国等多国也纷纷派兵定居在外滩上,留下不少纪念建筑。
6.1849年,上海城门复活,大量洋人逐渐涌入外滩,上海外滩历史开始定格下来,洋人的熠熠生辉对外滩和上海的繁荣发展也提供了维系中心。
7.1853年,外滩见证了建国友军桤龙、邱薇等军舰的登陆,以及法国及其他国家的军队的丰采登岸,进而使外滩更加远见光明、权威稳妥,促进了外滩的发展与中国西方外交的长足进步。
8.1863年,上海外滩发展到今天熟悉的样子,即石刻古典式简洁的滩头夹角建筑,英伦风情的宅院式建筑。伴随洋人的光芒涌入,外滩也成为上海著名的商业街区。
9.1915年,上海外滩的蓝天白云铺平的一片广场,与建筑结合,为外滩灯光以及水上娱乐活动提供了绝佳条件。
10.1923年,上海外滩开放,重现起伏的海面,有芭蕾舞台、剧场和游戏场落成定型,百老汇、利比里亚歌舞剧场等文化活动中心应运而生,形成今天特色鲜明的文化立体化外滩,使上海外滩成为文化生活之乐园。
11.上海外滩不断地迎来革新,自上世纪20-30年间日本入侵以来,经历了抗日战争及新中国初期的困境,至今众多的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把外滩刻画成一个欢乐无比的、繁华热闹的历史名城。
二、外滩丰碑
1.复兴公园,中心有一座3.2米高的复兴纪念碑,碑阵南侧有一个大型广场,西侧有一座码头,南侧有一群小树,东侧有一座长廊桥,四周环绕着复兴公园的完美的地理景观。
2.圆明园,最著名的圆明园位于外滩,原有百余间建筑、二十条池塘,内有经园、林内、大花园、乐园、鱼乐园、内花园、素房及百花圃等栏目,它反映了如今许多西方式的建筑艺术。
一、上海外滩的历史
1、源远流长
上海外滩,起源于1843年以来,最初是英国在中国设立的第一个外国贸易租界,因临近外滩而得名,也就是现在的黄浦江外滩,被称为“上海外滩”。历史上,外滩经历了英、法、德、俄等多国势力的争夺,最终给中国政府恢复了权利,作为上海的地标,也见证了上海的繁荣。
2、惊艳百年
随着港口建设的推进,上海外滩也从最初的荒芜地变为一片灯火辉煌的地方,成为贸易文化、娱乐艺术及生活文化繁荣发展的副都。此外,外滩还承载着明星们的记忆,这里汇集了众多时尚元素,有各色流行艺术及新时髦文化在此存在,散发出独特的时尚气息。
3、新的发展
如今,上海外滩作为国家文化旅游目的地,是著名的国际旅游景点之一。它融合了中西文化之美,形成了“大上海”的精神,是上海的财富和文化核心。今天,上海外滩已经成为上海市文化旅游名片,深受中外游客的青睐,也涌现出一批新的人文关怀,将外滩这一神圣的历史古迹延续到了今天。
二、上海外滩的景观
1、迷人的河景
上海外滩坐落于黄浦江边,有“虹桥外滩”、“外白渡桥”、“豫园”等景点,河边公园有花园式的植物群景,海洋景观、游艇码头和露台特色景观,使其成为休闲的热门景点。
2、鹭港的弥漫
外滩一带拥有一种独特的气息,市民在这里可以坐在太湖之滨,遥望那一天一夜不休的繁华,也可以享受外滩的清新,听着潺潺的江水和绿油油的植物,走在历史老城由近及远,领略人文关怀的弥漫。
3、璀璨的夜色
夜晚上海外滩是一个非常迷人的灯火之城,那些波瀾壮阔的金色大桥,漫天的星空和闪烁的色彩,伴随着梦幻的音乐旋律和流光溢彩的背景,带来一种梦般的浪漫氛围,引领我们穿梭于璀璨的夜色中。
三、上海外滩的文化
1、外滩建筑
上海外滩大桥、外滩博物馆等建筑及景点,集中了大上海诸多精彩景观,如拱桥、大楼、灯光、广场等,充分展示了海派建筑设计的独特魅力。其中,位于外滩步行街上的东方明珠大楼,是这里建筑之最,其碧波荡漾、晶莹剔透的感觉迷人无穷!
2、外滩文化
外滩文化以其不同气质的文化特色和独具特色的风貌迷人四溢,也成为国家最重要的文化资源之一。上海外滩的多元文化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和赞赏,充分展示了融合东西文化的伟大魅力,也彰显了上海在世界交流文明和友谊交往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3、外滩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