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临港新片区简介
上海临港新片区位于上海市东南部,包含杨浦新区和浦东新区,总面积430平方公里。其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强大,核心目标是构建以全球贸易、新能源、航运物流和航空运输为主导的国际性城市群。
二、上海临港新片区的发展历程
2003年,中央批准了上海临港新片区的建设;2006年9月,上海临港新片区正式揭牌;2011年4月,上海临港新片区全面建成就业开发区、新能源产业发展区、临港港口客运城市、国家级投资素质提升实验区等五大聚焦点;2014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上海临港新片区改革开放试点事项;2016年4月,上海临港新片区全面完成现代服务业发展为主导的城市建设和试点示范区的建设;2018年,上海临港新片区确定建设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国际创新核心区等功能用地,并建设了东海港务区。
三、上海临港新片区发展成果
上海临港新片区发展成果很多。其中,改善了基础设施、各项社会服务及物质消费水平;积极实施新能源产业发展和先进航运物流;加快推动全球贸易互联互通、三大机场及陆路港口协同发展;展现了为创造智能生态社会的雄心。
上海临港新片区不断提升环境质量和城市宜居程度:将青浦等海西社区内部环境治理改造和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公共交通贸易集约发展进行联动,加快实现“一域三带”中心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依托上海临港新片区发展,在外南沙建设发展“省域、市域综合治理体系”,使作为上海港口延伸的外南沙湾港全面实现绿色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
四、上海临港新片区的未来
在未来,上海临港新片区将全面实施“一区三带”经济发展战略,从外围发展向新片区内部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完成上海临港新片区的构建;将加快外南沙建设社会发展,支持航运服务,改善居民福祉。上海临港新片区将加强与国内外港口、城市、机场的航空物流航线主网。
未来,上海临港新片区将构建具备可比性的投资环境和更宽松的财税环境,推动相关领域改革试点;积极营造良好创业氛围和发展平台,拓宽市场参与者的空间;推进生态环境绿色可持续发展,推动智能生态城市建设步伐加快。
总之,上海临港新片区将建设成一个以全球贸易为主导、新能源产业发展、国家级投资素质提升实验区开发、航运物流等聚焦点一体化的国际性大都市区,成为上海市发展新引擎新升级点。
一、背景介绍
1、 上海临港新片区立足于“一个中心、三环绕、四辐扩”的总体布局,是上海市全面实施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的重要节点区域,是丝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示范区沿线发展新定位,重点发展“海、空、城”结合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发展以“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会展经济、旅游度假”为龙头的经济产业集群,以及将建设成全国一流城市综合服务体系和社会功能体系。
2、上海临港新片区位于上海西南部,距上海市中心20公里,与国家级自贸试验区上海合作区相邻,是上海营造“一带一路”形象的重要印记之一。新片区是未来上海西部新城市及上海新机场的重要支点,是上海连接不同市场的重要桥头堡。新片区将体现发展模式向全民参与扩展,以创新驱动、开放导向、特色产业对外联动,加快形成国际现代服务业中心的总体格局;在实施上海制造2025和上海科技创新2030发展战略布局中,发挥“软实力”建设的重要作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区域发展格局,开放共享,降低发展成本,提高发展效率,促进上海便捷开放发展;上海临港新片区的发展,还为推进上海西部腹地和滩涂开发开发新能源,夯实上海西部城市群发展基础。
二、建设宗旨
1、 上海临港新片区将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以生态、经济、文化社会事业发展为基础,建设既具有综合交通枢纽、遥感科技研发创新中心、国际公共服务示范中心、未来航运中心、国际金融服务中心、海上工业产业园区等特色产业聚集区,又以科技改革开放和可持续发展为方向,建立以绿色科技、共享经济、文化创意为支撑的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体系,实施多样化和跨界融合发展等建设。
三、建设规划
1、 建设全面提升国际化水平,实施创新驱动、开放导向、特色产业对外联动的发展战略;实施改革创新、金融服务示范改革,建设国内国际一流的金融先行区,升级金融便民服务;推进智慧城市、数字经济建设,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创新“一中心、三环绕、四辐扩”的发展模式;建设新型海上区域产业结构,培育“海、空、城”结合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支持科技创新、临港城市发展,不断提升城市服务质量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