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型住房应该怎么选?
对于一、二线城市的人来说,首套住房是刚需,那时候考虑的是学区、周边医疗商业配套、交通便利,对于房龄、面积、户型基本上不做重点考察,买得起是关键。但购买二套住房时,绝大多数人是抱着改善型的想法来选房,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看法。
1、新房or二手?
我是推荐购买新房。抛开新旧、户型等因素,新房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避免购房总费用。像在北京如果你想要找到满五唯一的心仪二手房,确实难度很大。尤其不唯一的话,那么20%的个税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2、距离问题
这里所说的距离,是以首套住房作为参考点来说的,个人认为25km以内合适。以北京为例,公共交通条件便利,地铁、轻轨、快速公交都可以到达五、六环。一般乘坐40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到达。这样,最后的2、3公里可以选择驾车、骑行、公交的方式。
3、配套
购买二套住房的群体,年龄结构35~45左右,共同点是孩子都已经上学,所以学区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首要考虑的问题,他们更关心的是环境、商业、医疗。以北京为例,顺义、昌平、通州的环境、商业、医疗资源都非常的丰富。
4、价格
以北京望京为例,东北四环价格大约9w/㎡、东北五环价格7.5w/㎡、东北六环价格5w/㎡。所以,距离近的面积就小,距离远的面积就大,这个就根据各自情况而定。考虑到交通便利,个人还是认为选择东北六环附近的性价比更高一些。
上述就是我的看法,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择呢?
【北上楼市要反弹,深圳要跟随?信你就输了】
这两天中介又开始忙了,而且这次有点北上深三地中介联动的意思。我觉得还是看深圳楼市现在太稳了,一个月新房三千套,二手两千套的地量在不断缩量,怎么也要找点题材才编一下。
首先说BJ,只是昌平,顺义郊区地段的三个项目,还是中心城区+60岁以上老年人,还要求名下无住房无在途贷款,满足这么复杂的条件呢,才是享受首套贷款,首付还要35%。这哪点是放松?完全看不出放松好么?就是一个场景可以沾点边:就是曾有贷款记录的这些老年人被认定为首套贷款。
但这有多大意义?首先你得了解为什么有这些政策,就是因为中心城区的四合院改造,老人家都不愿意搬,觉得给的补偿在当地买不起房,因为很多产权本身就有问题,而且一户也就十来平米。所以只能让他们往昌平、顺义买。
再说了60岁以上,基本上说明老人家住平房一辈子了,历史上都没贷过什么款,那会儿单位都分房,根本不需要好么。而且就算现在算首套,银行贷给这些老人家么?拿什么收入还款?
接着说上海,首先月成交两万套这个数据根本是jia的,有疑问的自己看下面图(博主本人是上海的一个比较靠谱的中介),实际才成交1.69万套。有人说这个量也挺大,要知道上海前几个月YQ,这是几个月累计的量释放出来的。[捂脸] 只是上海目前也挺迷的,人们从YQ缓解过来第一件事情居然是买房。。。而且上海中介的2万套yao言在不断发酵,明显guan理不利,这样放任下去长期会重蹈深圳2019-2020的覆辙。要知道上海中介已经憋了3个月了,没收入怎么办,只能各种营造楼市回暖了。。。
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人云亦云,一定要自己去调查,并保持独立思考,才能做出正确判断。。[抠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