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两年房地产不景气,挺过了就好了,现在可以练内功,要么考研,要么考证,考一个一建或二建的本本,以后好好的去招聘网站看一看,正规的国企招人都会考试加几面,通过之后HR谈薪资和福利,达成一致才发放Offer,并且会告诉你是正式工还是劳务派遣。
直爽凌凌别说劳务派遣了,我儿就是去年在工地上班,开始我们家还高兴以为进了央企,我儿上班为了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去的比别人早,走的
天门招聘,房产销售!
天津津湾广场确实很美
2015年春节后,由于在哈尔滨难找工作便去了天津。那些年也不清楚一些地产企业为什么过度追求年轻化,有的房地产公司招聘部长或总工甚至要求35岁的[机智]。
来到天津,自己渐渐感觉到一些压力,或者周围对自己的挤压感。这种压力不是指找工作机会的竞争,不是指天津物价略高于哈尔滨。而是觉得,天津到处都是高楼大厦,路上、小区里车特多,你出门总有一种紧张感,得时刻注意来往车辆。
离开天津一个多月了,还是挺想天津的美味——耳朵眼炸糕[呲牙][呲牙][捂脸]
最近网上看到很多关于房地产行业找工作难的讨论,其实这个是跟房地产大周期调整相关的。房地产这个行业最直接相关的民生行业就是建筑业,这个行业承载着大量的企业职员、务工人员。只是目前来说,房地产这个行业还在清出阶段,房建领域的就业市场短时期内难以好转,长期来说房地产行业也会向民生属性过渡,就像你平时使用的水、电、气行业一样,也就是常听到的由香港模式向新加坡模式转变。有了这个行业大方向的认识后,房企从业人员应该做好房地产下半场的准备。因为房地产属性的转变,就业方向应该向下面几个方面转变:
一、国企
国企承担民生属性的行业再好不过了,以后房地产在刚需型销售这块,基本会以国企为主,大量的保障房、人才房会替代刚需盘,比如在深圳,最大的房地产公司应该是人才安居集团了,在手项目达六七十个。以前进这类国企,相对比较容易,但目前这个大环境下,国企招聘已经卷上天了,一般的人很难进去。
二、聚焦本地的稳健民企
这类民企深耕本地,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但从长远看,这类房企在竞争型商品房中是无法竞争过国企的,因为好地段的土地竞拍,无法竞争过他们。这类房企,长期来看,仍有一定变数,加班内卷也是无法避免,可酌情考虑。
三、其它行业的基建部、商业项目等
这些地方还有需求,也能保证地产人专业的连续性,是目前环境下比较好的一个选择。
不管哪类选择,在当前环境下,潮水褪去,更加考验一个人的专业水平、文凭职称、人脉、资源积累等。
这些年,尤其在东北,不少50岁左右的男人,想找个比较合适的工作太难了。
大概2010年左右开始,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招聘,开始在年龄上有要求年轻化的趋势,甚至招聘总工或部长要35岁左右的。不是过去的年代那样,年龄越大越值钱,越受尊重。
男人一旦闲家里,女人有时免不了唠叨。尤其有的女人看到周围的一些女人,穿金戴银等。这些给男人造成很大压力,有的男人好不容易托朋友或其它方式,找到不如意的工作,也要克服困难,哪怕在很遥远的外地工作。
现在一些女人在一起聚会,难免有时会比穿戴,比这个那个。这方面条件一般的女人,回家常常给男人加压力,男人啊不容易[流泪]
招聘的35岁现象对80后还能执行下去吗,80后是人口最多的上学就业买房都是竞争最激烈的,房地产的高房价也是在80后结婚买房时期达到了顶峰,现在80后差不多都买过房了,房价也就稳定了,如果80后35岁以后都找不到工作那么说明真的不缺人了,那么也就不存在什么人口红利的说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