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柑橘溃疡病的识别与防控】,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柑橘溃疡病的识别与防控:柑橘溃疡病识别及综合防控技术
- 2、柑橘溃疡病的识别与防控,如何预防柑橘溃疡病
1、柑橘溃疡病的识别与防控:柑橘溃疡病识别及综合防控技术
柑橘溃疡病识别及综合防控技术
柑橘溃疡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寄主的叶片、枝梢和果实,严重时引起大量落叶和落果,也是国内、国际上的检疫性病害之一。本文通过对柑橘溃疡病的症状、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进行总结,希望能为柑橘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基础。
1 症状识别
柑橘溃疡病可为害叶片、枝梢、果实,典型的症状是形成木栓化突起。柑橘叶片在病害前期,叶背会形成黄色针头大小油渍状斑点,随后斑点扩大以后,叶面的正面与背面都会随之隆起,过段时间,发病部位的表皮木栓化且开裂为火山口状,且周边会出现黄色晕圈;柑橘溃疡病病菌通常出现在果皮表面,病斑与叶片上相似,但木栓化程度更高,火山状开裂更明显,不会损害果肉或者影响果实形状,病斑直径约 4. 5mm,最大可达 12mm,病果易脱落、如果苗木感染了柑橘溃疡病,就会生长不良和延迟出圃等;成年果树感染柑橘溃疡病的后果更加严重,重则影响正常生长,轻则影响果实外形品质。
2 发生规律
2. 1 溃疡病发生流行动态
王利兵等研究发现,柑橘溃疡病菌在病株的病斑内越冬,也有少量能以潜伏侵染的方式在病株的未显症叶片内越冬,成为翌年的初次侵染来源,而冬季田间病落叶上病菌的存活期为 85 ~ 91d ;李云峰等报道鄂东南地区生态条件下,病株病斑内的病菌存活时间可达一年以上,是柑橘溃疡病发生最主要的侵染源 。柑橘溃疡病主要潜伏在病组织中越冬,以枝叶为主要越冬场所,翌年春病部流出菌脓,借风雨、昆虫、人工器具及枝叶接触传播到一定程度的幼嫩组织上,远距离以苗木、接穗和果实传播为主。
2. 2 溃疡病的发生与气象条件相关性
柑橘溃疡病适合发病的温度为 20 ~35℃,最适温度 25 ~30℃,在适温条件下,雨量和雨日与病害的发生呈正相关。杨秀娟等首次利用气候因素,结合溃疡病发生调查数据,认为在适宜的气温下,雨量越大、相对湿度也越大,有利于病菌的侵染、繁殖、为害和传播,而雨日越多,不一定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任建国等认为月平均温度和月平均雨量是影响柑橘溃疡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赖惠清研究表明,影响春梢溃疡病发生快慢的重要因素之一即是4 ~5 月、25℃气温天数的多少;温度和湿度是影响夏秋梢感病的主要因素,台风阵雨后 5 ~ 6d 病情激增,但连续大雨反而不利于发病,此外,相对湿度在70%以下极不利于发病 。
2. 3 品种及栽培管理
大量研究表明,不同柑橘种类或品种对溃疡病的,抗性变化较大,品种混栽的果园,由于不同品种的抽梢期不一致,有利于病菌的传染。一般来说果园的栽培管理水平越高,柑橘溃疡病发生的可能性越小,修剪不到位、偏施氮肥、潜叶蛾为害严重都会加重溃疡病的发生。及时摘除夏梢并适当控制秋梢就可以使柑橘溃疡病发病几率减小。
3 综合防治技术
3. 1 开展清园
发现病枝、病叶、病果采取彻底剪除并进行集中销毁。剪除前先喷施铜制剂,减少传播病源,再剪除病枝、枯枝、病叶、病果,园内落叶、落果一并清除,修剪后再喷施药剂进行全园防控。同时开展疫情监测与调查,做到早发现早防控。
3. 2 化学防控
在各次新梢长 2 ~ 3cm 和叶片转绿期,可选用氢氧化铜、碱式硫酸铜等铜制剂、农用链霉素、枯草芽孢杆菌等药剂每隔 7d 预防保护新梢,连喷 3 ~ 4次;谢花后 10d 开始喷药,以后每隔 7d 左右再喷 1次,连喷 2 ~3 次。其中铜制剂须单独使用,以免造成药害。推荐药剂须交替轮换使用,以降低病菌抗药性。
3. 3 加强栽培管理
控制氮肥施用量,夏秋季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勤喷叶面肥,通过养分调节改变树体抗病性;抹除全部夏梢和零星抽发的早秋梢及病梢,严格控制晚秋梢,保留春稍和秋稍;潜叶蛾、凤蝶、叶蝉、恶性叶甲等害虫能迅速传播溃疡病菌,要及时对其进行防治。
2、柑橘溃疡病的识别与防控,如何预防柑橘溃疡病
近段时间,气温不断回升,加上南方地区多雨天气,给柑橘溃疡病的爆发提供了必要条件。而且果树一旦染病,将会终身带病,条件成熟就爆发,让种柑人很是。据统计,溃疡病一年造成的损失高达5亿元以上。
柑橘溃疡病的危害
溃疡病对脐橙类、杂柑类柑橘品种感染性较强,宽皮类抗性则相对较强。目前随着国内高糖、易剥皮的易感染新品种,比如沃柑、茂谷柑等柑橘品种的推广,溃疡病开始在柑橘种植区蔓延。
柑橘溃疡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属于国内外统一的植物检疫对象。病原属于细菌,病原菌危害柑橘叶片、枝梢和果实。苗木和幼树受害特别严重会造成落叶、枯梢,影响树势。果实受害重者落果,轻者带有病疤不耐贮藏,发生腐烂,大大降低果实商品价值,使果农增加病虫防治成本,经济效益受损。
因为危害大、面积广,柑橘溃疡病和炭疽病、疮痂病、黄龙病等并称“柑橘八大病害”。
重新认识溃疡病
一、“防易治难”终身带毒
溃疡病菌环境竞争力不强,属于弱寄生病菌,但是一旦染病,现有手段无法根除寄生在叶肉细胞间隙与栏栅组织之间的致病菌,感染树将终身带毒,条件合适必然发作。
二、发病期长,且一年有3个高峰期
雨量与溃疡病的的发生成正相关,高温多雨季节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和传播,病害发生严重。一年可发生3个高峰期。春梢发病高峰期在5月上旬,夏梢发病高峰期在6月下旬,秋梢发病高峰期在9月下旬。
三、通过气孔伤口入侵
溃疡病菌一般只侵入一定发育阶段的幼嫩组织,对刚抽出来的嫩梢、嫩叶、刚谢花后的幼果,以及老熟了的组织不侵染或很少侵染。因为很幼嫩的组织的气孔尚未形成,病菌无法侵入。而老熟了的组织,原有气孔多数处于老化,中隙极小或闭合,病菌侵入困难。
防溃疡病,该选什么药?
目前,预防柑橘溃疡病的药剂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弊端。如无机铜药剂容易出现药害,会刺激红蜘蛛发生;有机铜药剂防治效果不太理想;真菌单用效果差、复配价格高等等。那么,有没有一款安全性好、无抗药性、防治效果突出且不会引发柑橘红蜘蛛的柑橘溃疡病药剂呢?
德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一款高浓度微生物菌剂,对柑橘溃疡病,炭疽病,疮痂病等病害防效突出,且经过多年的市场反馈对作物的安全性高,高温时使用不会降低效果,稳定性高,复配性极强,持效期较长,不会诱发红蜘蛛。
微生物菌剂-溃冠-德翔生物
净含量:1000ml
技术指标:有效活菌数≥60.0亿/g
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
产品特点:
本品是一种采用新型技术的高浓度微生物菌剂,对细菌性和真菌性病害都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能够在作物表面形成严密的保护菌层,从而达到抑制病菌生长、传播的作用。本产品特别加入进口助剂,有效提高菌种存活率,增强药剂内吸性,提高药剂持效期。本品经过多年的市场反馈,在柑橘等瓜果蔬菜上使用。能有效的防治溃疡病,炭疽病,疮痂病等病害。本品在正常使用时,对作物的安全性高,高温时使用不会降低效果,稳定性高,复配性极强,持效期较长,不会诱发红蜘蛛。在作物上有良好的杀菌功能。
使用方法:
取本品兑水稀释700-1500倍后,叶面喷施,全株喷施,间隔5-7天重喷一次。本品可灌根,冲施,淋根,滴灌,灌根时稀释倍数600倍,以灌根作物根部为宜。
农业部登记作物:柑橘、辣椒、棉花
好产品,用户争相代言!
左边为使用前柑橘溃疡病发病症状,右边为使用过德翔生物旗下柑橘溃疡专用药10天后的特征,前后对比十分明显,柑桔溃疡病防治也特别彻底!
好评如潮、订单不断!用事实说话才有力!
溃疡病爆发期,客户一次进货300件……
德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农为需、专注农化,研制出每一款高性能、高价值、真正让农民使用到省钱、省工、省事的好产品。打造国内高端生物品牌,以生物杀菌、生物调节、生物补肥等一系列产品服务于现代农业!
本文关键词:柑橘溃疡病防治措施,柑橘溃疡病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柑橘溃疡病综合防治技术,柑橘溃疡病的病原是什么,柑橘溃疡病属于什么病害。这就是关于《柑橘溃疡病的识别与防控,柑橘溃疡病识别及综合防控技术》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