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5年全球存储市场规模】,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2025年全球存储市场规模:数字化创新开启“万物互联”!去中心化存储会超越云存储市场吗?
- 2、2025年全球存储市场规模,年全球存储厂商
1、2025年全球存储市场规模:数字化创新开启“万物互联”!去中心化存储会超越云存储市场吗?
2017年是区块链技术进入公众视野的一年。我们意识到,除了数字货币的惊人崛起以外,基于这项技术的应用还可以重塑其他很多市场。
但就像任何突然声名鹊起、开始应用于大量真实案例的新兴技术一样,如今围绕着区块链的根本特性,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很多问题应该会成为今后一年里的主要焦点。主要的问题在于可扩展性。尽管如此,这些问题的存在反而说明,区块链技术已经取得长足发展。科技领袖们认为,区块链可以撑起互联网的下一阶段,创造出“去中心化”的互联网。
当我们展望这种新的去中心化互联网时,必须考虑其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去中心化存储。
去中心化存储的工作原理
去中心化存储将集合区块链技术的最佳功能,满足存储大量数据的实际需求。顾名思义,去中心化存储可以把数据分布到多个网络节点,类似于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技术。
目前,单系统甚至云端数据库都是高度中心化的,这使它们很容易沦为黑客的攻击目标。如果公司的系统受到影响,比如出现断电,它们还存在明显的故障点。相比之下,去中心化存储不会遇到这些问题,因为它利用了异地分布的区域性或全球性节点。
假若单点受到攻击或是出现断电,不会造成灾难性影响,因为其他地方的节点会继续发挥作用。利用这些节点的分布式特征,既可以使去中心化存储具有高度可扩展性(客户很容易接触到大量存储服务提供商),同时也确保了高性能,因为网络的力量可以保证更长的正常运行时间。
尽管去中心化存储体现了区块链的一些重要特征,但我们仍要重新思考数据“在区块链上”的存储方式。随着交易量大增,区块链自身也必须想办法解决可扩展性问题。在区块链上存储大量数据,这样的想法似乎不太可行。
去中心化存储协议会超越云存储市场吗?
根据IDC的《全球企业基础设施季度追踪:买家和云部署》报告,预计2020年至2025年全球云存储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美元。虽然集中式云存储解决方案是主流的云存储技术,但它们也有很多缺点。频繁的数据泄露、服务器故障、集中运营控制、黑客事件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开发者思考如何以安全、稳定、低成本的方式存储数据。而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为去中心化存储服务提供了新的机遇。
去中心化存储协议基于区块链技术,在其生态系统中引入激励机制,采用代币经济学模型,实现在多个网络节点上的分布式、分段数据存储。去中心化存储协议有两大类:一种以存储为算术能力,用户通过提供硬盘空间进行挖矿,该共识机制以比特币类项目为基准;另一种是存储即服务,提供足够的存储作为算力,用户完成挖矿的数据存储服务。
可靠性
区块链是一种简单的交易数字分类账,可在整个计算机系统网络中复制和分布。云存储协议建立在区块链之上,具有去中心化和加密存储的特点,构建了可靠、去中心化的数据存储机制。在去中心化存储协议中,所有数据块都经过验证。工作人员必须验证任何存储、修改的数据,以防止数据篡改。分布式存储技术系统实现负载均衡,防止流量集中在一个位置,降低数据存储和检索的速度。由于它们将原始数据的多个副本存储在不同的位置,因此即使任何机器出现故障或停止工作,用户也不会遭受任何数据丢失。
安全性
为了安全起见,每个数据副本都经过加密、切片,并在整个网络的节点中以多种冗余方式存储。只有私钥才能获取数据,解密,并用数字货币查看。并且由于数据是分散存储的,任何试图侵入这些存储节点的入侵者只会获得一部分数据,而不是整个数据文件。
可扩展性
去中心化存储节点数量无限扩展,每个节点可以根据自身资源灵活调整存储容量和质量。
公平性
随着数百万个去中心化节点的出现,市场将更加竞争和开放。强大的中心化存储提供商无法控制数据存储的成本,这将使整个存储服务市场的定价更加公平,推动节点提高存储服务质量。
去中心化存储协议是对云存储的有效补充。在数据安全和用户数据所有权更加重要的Web 3.0时代,其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和公平的市场定价将继续吸引更多的公司,尤其是区块链公司。
结语
利用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的特点,可以突破当下海量数据存储所面临的瓶颈。各数据进行去中心化多节点分布式存储,安全性大大提高。用户完全不必担心自己的某项数据会因遭到黑客攻击或者停电等原因而造成泄露、丢失。
随着基于区块链底层架构的交易量逐步增长,区块链技术不断突破,也正在逐步解决可扩展性这一技术难题。毋庸置疑,未来区块链技术将会让人类社会真正实现“万物互联”。越来越多的参与者会将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借助区块链技术解决行业中存在的信任问题。
当然,市场瞬息万变,区块链技术在数据存储上的应用需要一段时间的检验。在大数据时代,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存储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更安全、高效、可扩展的解决方案,更好地服务于未来社会。
2、2025年全球存储市场规模,年全球存储厂商
2020年由于**,我们渡过了不平凡的一年,上半年全球存储市场受到了一定影响,但也加速了远程办公等企业数字化的进程,下半年中国快速恢复经济生产,成为了稳定全球存储市场大盘的关键。全球主流存储厂商也各显神通,努力应对新的形势。在这不平凡的年末,本文对全球主流存储厂商进行一个全面盘点。
Dell EMC
优势:
- Dell EMC是全球数据存储的老牌厂商,拥有巨大的存量;
- Dell EMC依托自身和Dell成熟的庞大的渠道合作伙伴网络,拥有强大的直接和间接销售及支持服务;
- Dell EMC超融合HCI产品方案是其存储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2020年预计在所有存储硬件收入中占比将超过20%。
不足:
- Dell EMC虽然全球市场份额排名第一,但是份额近几年在不断下滑,中国区下滑更明显,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区已经下跌到第六;
- 创新乏力,EMC过去的成功主要依靠收购创新型公司,2015年以后这种收购寥寥无几。XtremIO市场失利后,EMC重构了Unity和2020年上市的PowerStore,从全闪存市场来看,竞争力依然不如Pure Storage和华为;
- 高端存储从VMax开始,Dell EMC放弃全互联架构,可靠性不如HDS和华为。
NetApp
2020年,NetApp以收购为主,收购云服务产品以增强其公有云服务能力,宣称公有云服务要达到6亿美金。
优势:
- NetApp的Data Fabric战略、灵活的类云消费模式在公有云蓬勃发展的时代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 NetApp的Active IQ提供了基于云的预测分析功能,从而简化了售后支持体验,并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和存储运行状况。
不足:
- NetApp在新兴数据存储市场,例如分布式文件、对象存储、HCI领域缺乏产品布局并且竞争力不足。市场严重依赖于主存储。
- NetApp依赖其NAS的主导地位,价格高昂,引起全球客户的不满。
Huawei
2020年发布OceanStor Pacific系列分布式存储,发力HPC/HPDA市场。华为新一代OceanStor Dorado依托的创新高端存储架构在全球实现了规模销售。
优势:
- 华为全球市场增长迅速,是所有存储厂商中增长最快的,目前已经排名全球第三;
- 华为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构筑了较完整的存储产品体系,包括核心企业生产存储、海量分布式存储、HCI、数据保护解决方案;
- 华为2015年第一家提出智能存储管理的理念,2019-2020年顺应业界AIOps趋势,其数据中心存储设备管理软件DME引入了性能、容量、故障预测等能力,提升了数据管理的自动化水平,有效降低了客户的运维成本。
不足:
- 美国政府实施的贸易制裁对华为在海内外市场的增长速度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 华为与AWS,Microsoft Azure和Google Cloud Platform等领先的云提供商提供有限的阵列级集成;
- 华为2020年超融合收入在所有存储硬件收入的占比预计仅10%左右。
HPE
2020年,HPE发布了新一代存储Primera。针对HPC市场,HPE收购了超级计算机领头羊Cray。基于GreenLake类云的消费模式,可提供灵活的资产所有权以及无中断的未来升级和更新。
优势:
- InfoSight提供对HPE产品的自动化管理能力,提供业界现在流行的AIOps能力。
不足:
- 存储市场,HPE将研发投资从3PAR转移到Primera,并将XP8定位于现有XP客户,说明2012年HP收购3PAR之后研发乏力,无法达成替代OEM HDS高端存储的战略。业界普遍认为HPE不是高端存储厂商;
- HPE本质上是一家服务器加服务的厂商,存储不是他的核心战略。
HDS
HDS 2020年发布了新一代高端存储VSP 5000系列和新一代NVMe中端存储VSP E990。
优势:
- HDS全球宣称可以对其高端存储提供100%的数据不丢失的合同承诺;
- HDS的高端和中端存储利用通用的体系架构和操作系统,从而提供简化的管理体验;
- HDS在Hitachi Ops Center中提供了一套由AI驱动的统一软件工具,以简化管理并提高IT运营效率,从而降低管理成本。
不足:
- 领导层重组和裁员可能会导致市场混乱,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产品发展缓慢;
- HDS在历经高端存储停止研发传闻风波、转型IoT失利之后,2020年重新发布新一代存储。从新一代高端存储架构来看,已经全面放弃赖以成名的全交换架构,改为中端存储堆叠,说明HDS公司的战略调整已经对其未来几年产品竞争力产生巨大影响;
- 用不同的系统和不同的渠道计划来平衡企业直销和渠道合作伙伴,可能会造成混乱和潜在的冲突。
IBM
2020年,IBM更新了其FlashSystem全闪存和混合阵列产品组合,以及其高端DS8900F全闪存产品。IBM 2020年宣布即将剥离其基础设施服务部门(GTS),2021年底完成剥离。
优势:
- IBM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强大而成熟的全栈解决方案及基础设施服务(GTS)能力,从而带动了其存储规模销售。
不足:
- IBM剥离其基础设施服务部门,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咨询服务带来的存储销售。
- IBM高端存储已经几年没有大的技术进步,至今仍然缺少压缩和重复数据删除功能。
Pure Storage
2020年收购了容器存储厂商Portworx,发布新的低成本低性能的FlashArray // C系列产品。Pure Storage是完全由渠道驱动的,主要在北美运营,其业务只有三分之一来自国际市场。
优势:
- 全闪存的战略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
- 产品易用性和灵活的类似云的消费模式,客户满意度很高。
不足:
- Pure Storage作为创业公司,目前盈利能力不足,投资方担心Pure Storage缺乏持续的盈利能力;
- 近几年不断在主力产品之外扩大产品线,试图持续吸引华尔街眼球,但是现在看来新产品市场反应平平;
- Pure Storage年增长率近2年已经大幅下降,说明缺乏在高端存储可靠性上的架构创新,仅依靠当年起家的重删压缩技术不足以撼动传统存储厂商的江湖地位。
这就是关于《2025年全球存储市场规模,去中心化存储会超越云存储市场吗》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