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岳飞原本是个什么样的人】,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岳飞原本是个什么样的人:真实的岳飞是怎样的?
- 2、岳飞原本是个什么样的人,了解岳飞真实的一生
1、岳飞原本是个什么样的人:真实的岳飞是怎样的?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有人认为岳飞智勇双全,岳飞精神的核心是“精忠报国”。也有人认为,岳飞是个文化人,书法也不错。真实的岳飞,是怎样的?
文武双全的岳飞
少年时代的岳飞朴实稳重,不爱多说话,很喜欢读书。读书之余,他还拜师学习骑射等,论武艺“一县无敌”。
有资料显示,从20岁起,他参与指挥了很多次战斗。岳飞爱护士卒,治军严明,常常亲自监督士兵训练,遇事不徇私情。
每到一地,岳飞往往亲自率领十数骑巡逻,检查军纪执行情况。他体恤民众,如果出现践踏农田等情况,都会按军法秉公处置。
在岳飞的统帅下,“岳家军”形成了极强的战斗力,所向披靡。对此,金兵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
据悉,岳家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岳飞在无数征战中总结而成。此前,湖北省黄梅县岳氏家族在修复祖墓时发掘了《岳家拳法》,后再编命名为《岳武穆王武艺要论》。
岳飞十分好学,经常手不释卷。据记载,“其中心之所蕴,谋略之所施,往往见于表奏、题跋、吟咏之间。”
一首《满江红》抒发了万丈豪情:“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另外一首《小重山》则以细腻的笔触抒发了岳飞彼时的心境,感情真挚。
有说法称,他的书法师承苏体,水平很不错,旅途中还会自习小楷。
淡泊名利的一生
实际上,岳飞品格高尚,一直很受人尊敬。他平时生活俭朴、淡泊名利,严格教育自己的孩子,勉励儿子们要“自立勋劳”。
他对母亲十分孝顺。据说,当母亲生病的时候,岳飞会亲尝汤药,然后送到母亲床前,走路时都是轻手轻脚的,生怕打扰了母亲休息。
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岳飞的故事。比如人们熟悉的“岳母刺字”,故事中提到,岳母希望岳飞永远以报国为志,于是便在岳飞的背上用绣花针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字。
不过,据记载,岳飞后背有“尽忠报国”四个字,深入肤理。有说法称,这四个字是后来才慢慢演变为“精忠报国”。
时光流逝,直到今天,人们依然尊敬岳飞,以各种不同形式纪念这位古代名将。
原标题:《真实的岳飞是怎样的?文武双全 淡泊名利 尽忠报国》
转自:中国新闻网
来源: 中国新闻社
2、岳飞原本是个什么样的人,了解岳飞真实的一生
作者:王淑贵
岳飞是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宋朝光彩夺目的“将星”,深得军心和民心的统帅。从元明清以来,岳飞英勇抗金的事迹存在于话本、演义、评书等艺术形式中,由清人钱彩的《说岳全传》改编而成的评书《岳飞传》也广为流传。不过,这也导致普通民众对岳飞的了解偏离了真实。近年来,更有一些人扒出《宋史》中一些史料,言称岳飞是军阀,岳飞骄横无礼、不懂政治等。这些认知,是否符合历史的真实?日前,由中国宋史研究会原会长王曾瑜和新一代岳飞研究专家符海朝共同撰写的《岳飞十讲》正式出版发行。两位专家以岳飞的人生经历为线索,讲述了岳飞真实的一生,集中呈现出岳飞的身世、性格、戎马生涯以及岳飞与宋高宗、主战派、主和派之间的真实关系等。
《岳飞十讲》,作者:王曾瑜、符海朝,出版单位: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虽是武将,但岳飞接受过私塾教育,会写诗词和奏疏,文武双全。他三次从军、四次北伐,作战善于动脑,又擅长领兵,纪律严明,同时又仁心爱物,善待俘虏,以至于金军哀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从军事史角度出发,王曾瑜认为岳飞反对防守、主张进攻的方针,仁严兼济的治军实践,连接河朔的策略以及以人为本的军事观,是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的四项重要贡献。
任何历史的走向,都不能离开当时的历史场域与当事人的交互作用。对于岳飞冤案,本书认为要从多方面看待。北宋立国后,从赵匡胤开始就确立了“崇文抑武”的治国方针。考量岳飞冤案,需要以当时的政治制度和祖宗家法为政治背景,同时也要参考两宋以来“主和思想”占据主导地位的现实。对岳飞的历史活动全面梳理后,符海朝认为岳飞也绝非“愚忠”。无论是对宋高宗还是对秦桧等人的错误决策,岳飞都敢于直言不讳地提出反对,如果真是“愚忠”,也绝不会落个“全忠全义不全尸”的悲壮结局。
本书作者对史料的甄别十分严苛。在宋朝官史中,岳飞的事迹曾被宋高宗和秦桧大肆修改。岳飞的孙子岳珂走访当时尚存的当事人,利用口述实录的方式先后编撰了《鄂国金佗稡编》和《鄂国金佗稡编续编》,成为现存最重要、最详尽的记录岳飞事迹的史籍。尽管如此,本书作者认为其中也有错误,比如重甲骑兵俗称“铁浮图”,《鄂国金佗稡编续编》中记载,要将战马用皮绳连接起来,三匹为一组,但清乾隆皇帝曾对此专门写文批驳,指出马的优点是行动敏捷、横冲直撞,三匹连为一组岂非作茧自缚。再比如岳飞和宋高宗的真实关系,正是岳珂避讳了两人之间的矛盾,才开了认为岳飞“愚忠”的先河。
王曾瑜说,判断一个人是否内行,一个字就够了:岳飞后背刺的字是“尽忠报国”还是“精忠报国”?知道是“尽”字的,是内行。所谓岳母刺字,王曾瑜考证,这是个虚构的故事,出现在明末清初。民间流传有不少岳飞诗词,王曾瑜所编《鄂国金佗稡编、续编校注》一书只认可了五首。至于岳飞题写诸葛亮《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还我河山”之类的墨迹,经诸多前辈考订,全系伪作。还有岳飞的死难地点,宋人记载只说是大理寺狱,而后世衍生出所谓“风波亭”,也只能认为是传说。
正如王曾瑜在序言中所说,今天我们之所以研究岳飞、弘扬岳飞精神,是因为“中华民族是伟大的,却又是多灾多难的。唯其多灾多难,就愈加需要一切爱国者,以精卫填海的精神,为之精诚奋斗,不能因为个人力量极其微弱而不为也……愿岳飞的正气和英风,永远激励亿万华夏子孙,为祖国和民族尽忠效力!”(王淑贵)
本文关键词:岳飞是个什么人物啊,岳飞是干嘛的,岳飞是一个什么人物,岳飞是何许人也,岳飞是个什么人啊。这就是关于《岳飞原本是个什么样的人,真实的岳飞是怎样的》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