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irobot roomba如何连接手机】,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irobot roomba如何连接手机:不吹不黑,这可能是最好的擦地机,iRobot Braava jet m6体验
- 2、irobot roomba如何连接手机,懒人救星升级iRobotRoomba
1、irobot roomba如何连接手机:不吹不黑,这可能是最好的擦地机,iRobot Braava jet m6体验
iRobot 擦地机这条产品线终于更新了。
距离上一次发布擦地机好像过了很久了。
也难怪这条产品线更新缓慢,擦地机不像扫地机,何况这几年国内扫地机大爆发,作为智能家居清洁机器人的先行者,iRobot对国内市场也非常重视,怎奈国产品牌主打性价比,多多少少有些难以攻城略地。
目前国产品牌基本都是主打扫拖一体,也体现了中国消费者“多而全”的消费理念。
但其实扫拖一体,无论是电控水箱,还是植物仿生水箱,其实都表现平平,相对于它们自身强大实用的扫地功能,拖地都只是附赠的一个功能,聊胜于无,别的厂家都有,我们不能没有,不管品牌怎么想的,消费者心理都是你没有拖地模块就是性价比不高。
专业的事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或者器材,很多时候临时应急一下,也可以凑合用用,但是实际效果还是有较大差距的。
该拉出来这台几年磨一剑的Braava jet m6擦地机瞅一瞅了。
外观细节
上次出现在这里的还是iRobot Roomba i7+,首创自动集尘系统的扫地机器人。这次更新的m6擦地机,继承了iRobot Roombai7+ 包括同款导航技术在内的智能科技,且可以通过Imprint互联技术联动iRobot i系列和9系列,实现扫完地自动拖地的全自动智能场景。
白色系的家电往往自带加成属性,全白m6的推出,倒是让我有些好奇,是什么赋予了这群美国设计师极简北欧清新风的思维。
在我印象中,美系产品应该是不屑这种纯白清新风的,比如之前推出的全系列扫地机和拖地机,基本都不会出现这种大面积纯白,而另一家我熟悉的美国家电企业,洁碧,也是最近的产品才开始采用大面积白色极简风。
这套全家福占地面积并不大,擦地机主体其实挺小的,另外就是白色系的充电底座和三类擦地布。
对比所有的扫拖一体机器人那小的可怜的擦地布,m6擦地机的这套擦地布才是正儿八经的拖地专用,接触面积大,覆盖面也广,可以的话,拿起家里的拖把对比一下,你才发现这是真拖布。
m6同样也提供了两块一次性拖布,好用不好用,先尝试下体验体验。
就是这个小方盒,体积上比扫地机要小很多,挺袖珍的感觉。
擦地机和扫地机器人其实原理都不复杂,主要还是导航模块和智能化,m6的主要核心是视觉导航,擦拖的原理就是前段负责喷水,后半段负责往复擦拭,多简单。
我一直都想吐槽扫拖一体的植物仿生水箱和电控水箱。前者呢,渗透主要靠手动调节,对扫地功能影响不大,但是你必须一直守着,直到水全部消耗殆尽,不能留在机器里过夜;后者的水箱和集尘盒在一起……实际体验还不如仿生,你会担心各种问题,比如漏水漏到吸风口处,比如安装的时候需要小心翼翼,拖布也不能留在机器里过夜,一晚上地板都泡坏了,反正用着用着,你宁愿手动去拖地,仿生的我偶尔还愿意用一用,电控的对于我这种担忧狂魔就是折磨。
这两种水箱我都体验过,所以有发言权。
m6是没有集尘盒的,只有水箱,虽然也是安装在机器内部,但是它湿拖时的水不是渗透出来的,而是从正前方的喷嘴负责喷射出来的,再加上没有电动马达和吸尘口,所以你也不用担心以上安全问题。
虽然它是一台擦地机,我也不是在写车评,但上白下黑,黑底的搭配,倒是有些运动范。
从上到下,依次是充电红外识别探头,喷水口以及让脏拖布一键弹出的按钮。
右下角三个实体按钮,分别是重点清扫、清扫开关机键以及回充键。
和i7以及9系同出一辙的视觉传感器。
翻个身,看看底部结构,相对于正面纯白的颜值,底部工作区域要低调了不少。
清晰可见的两个触点,相对扫地机偏袖珍的驱动轮,为了更好的接触地面,擦地机几乎是贴地前行,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
驱动轮胎皮是偏软的,以便具备更好的摩擦力,毕竟带着紧贴地面擦拭的潮湿清洁垫,在地板上移动的阻力方面,擦地机遇到的挑战远胜过扫地机器人。
底部传感器,作用就是检测拖布是否安装到位,并自动识别所使用的拖布的类型,选择对应的清洁模式。
机器内部只有一个水箱,450ml的容量要远远高于市场上所有扫拖一体机器人水箱,毕竟是专职擦地。
充电底座具备良好的线材收纳功能。
合体,连接上APP,就可以开始工作了。
圆形盖板周围一圈是LED指示灯,根据擦地机器人的工作情况会呈现不同的光芒。
擦地体验
这块巨大的拖布已经可以赶上常用的一些小拖把的面积了。
拿出手机,连接WiFi开始设置,如果你有iRobot Roomba i系列或者Roomba 9系扫地机器人,这个界面对你来说应该非常熟悉。
APP功能我们后面详细聊聊。
因为少了吸力电机,擦地机的噪音主要是往复运动以及喷水噪音,相对扫地机会安静很多。
目前多数扫地机器人噪音浮动在60分贝左右(标准模式),但是擦地机基本上能低个10分贝左右,最高噪音也只有50多一点。
独立式水箱加水很方便,而且相对电控集尘一体化水箱,免去漏水影响电机的担忧。
正常工作状态下的m6,可以看到喷水口的水迹,在APP中可以设置相应的喷水力度。
m6的运动痕迹为往复,这也是人力清洁的最常见方式,相比单一扫拖机器人的单一方向清理力度更佳,何况拖布的覆盖面积和贴地性都不错,比起扫拖二合一的一小片清洁布轻拂地面要好很多。
APP中设置为最高喷水量的清洁效果,可以看到水量还是比较高的,木地板的话我建议将水量设置为中等档位。
同时还能设定擦湿效果,如果是局部清洁的话,可以选择深层清洁,日常推荐默认组合是第一种相对比较均衡的设置。
最高水量下的整体拖地效果。
这个清洁效果有些震惊,我还是建议先老老实实用扫地机扫一遍,这样会有效提高m6的清洁效率。
大水箱带来的效果就是正常100平户型的主卧,来回精细拖地两遍,用量大概只有1/5左右,拖布更换一次可以轻松搞定100平户型两遍还有盈余。
因为继承的是i7和9系的vSLAM视觉导航系统,相对前一代擦地机的外置导航系统要强悍很多,所以m6的表现和iRobot旗下的Roomba i7+ 扫地机是一个等级的,另外也延续了要多次学习才能完整规划出完整地图的特点。
m6其实有两类地图,我们说的完整地图指的是可以编辑设定的智能地图,而m6不联网的场景下也可以规划出清洁地图。
有了Imprint互联技术,m6和自家的i系列或者9系列扫地机器人完美联动,具体表现在APP中可以直接识别到擦地机的加入,并且设置为先扫地后拖地的操作,如果是i7+ 自动集尘系统这套扫地机器人套件,那么意味着你拥有了一套几年前听起来很科幻的智能扫擦系统。
和擦地机说越野能力是不现实的,玩越野车的都明白高底盘才是越野的必备因素,擦地机为了保证优秀的擦地能力,基本是贴地前行,扫拖一体机器人安装水箱后同样也没有越野能力了,稍微高一些的门槛对于m6来说也是障碍,这些都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m6对于地毯侦测比较敏感,基本触控后就会快速远离,如果你家有大块的地毯,完全不用担心擦地机会爬上去,对于小号的地垫或者地毯,我还是建议直接挪移开来。
APP中显示的状态比较简单, 逻辑也很明确。
智能地图方面,m6和i7一样,需要通过vSLAM的iAdapt 3.0智能导航技术,在家中自主学习2-5次不等生成地图,后续进行自定义清洁和地图的编辑。
同样具备i7上的任意场景切割功能,也就是手动增减调整地图上的房间的边界线,以及给房间的命名。
很多扫地机器人中智能地图是可以任意绘制矩形禁区或者任意角度的虚拟墙,而iRobot则是任意角度绘制边界线,简单点来说你可以把房间拆分成N个小房间,这两类是本质的区别。
更新最新固件后的iRobot的m6擦地机器人和i7扫地机器人都支持设置清洁禁区,对于用户来说,机器人可以做到更深层和个性化的清洁任务的定制,使用体验是非常智能和省心的。
支持清洁禁区就意味着可以抛弃实体虚拟墙,很方便,这也是一大改进。
2、irobot roomba如何连接手机,懒人救星升级iRobotRoomba
1iRobot Roomba 880评测
2013年德国IFA展会上,iRobot公司展出了全新的Roomba 800系列扫地机器人。它颠覆传统,打破12年的经典设计,采用全新Aerofore高性能专利清洁系统。
在800系列上,常见的主刷被一对滚筒式吸取器取代。吸取器采用无刷设计,能卷起并瞬间分解垃圾,斩断毛发,彻底解决毛发缠绕主刷的难题。全新定制的大功率马达,配合行业首个完全密封通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真空吸尘,吸力较前代产品提升5倍,效果令人叹为观止。
800系列堪称史上最强大Roomba,将再次成为行业发展风向标。如今该系列的新旗舰——Roomba 880已经问世,iRobot公司称,Roomba 880的清除杂物效率比上一款提高了近50%。它与“前任”最大的不同在于它采用了强力吸尘器的方式打扫房间,而不像之前的产品采用毛刷的方式。iRobot将这种强力吸尘技术称为“AeroForce”
简单来说就是Roomba 880将原先的毛刷都换成了胶刷并设计了全新的凹槽,结合更高功率的吸尘马达,来提供高速的空气流,直接把异物“提取”吸入存储器里面。iRobot表示880的真空吸力是之前型号的五倍多,结合转子结构,新机器人能够清除比以往多50%的垃圾,污物收集箱体也增加了60%。
不过除了清洁原理的变化,该机器人内部的内部设计并没有改变,公司声称现在传感以及AI已到达最佳均衡,无需更改。当然,这么做的一个弊端就是噪音有所增加,不过一般人都是出门后打开自动清扫功能,所以也没有必要过多关注。
2圆形外观纯黑配色
iRobot是一家生产军工高科技产品的公司,当然,现在他们跟生活联系的更紧密一些,虽然旗下也生产军用机器人等武器。相比之前产品,iRobot Roomba 880的箱体体积大了60%,外观大小没有太大变化。
iRobot Roomba 880
iRobot Roomba 880
880的外观小巧简洁,黑色烤漆处理的机体细腻光滑,圆润的边角没有直线的生硬感,整体没有多余的装饰元素,造型干练。
iRobot Roomba 880
Roomba 880所有和操控有关的实体按键均设置在机身顶部,其实它也就只有三个按键而已,包含开关、为适应不同地面环境而设置的干脱以及湿拖两个工作模式键。所有对机器人的操控都仅通过这三个按键进行,即便对新潮电子并不熟悉的老人也能轻松上手。
导航探头
接触式传感器
前端活动的接触式传感器,确保遇到障碍物时能起到缓冲、保护机身和家具的作用。缓冲器表面有一圈红外线感应器,可以探测到障碍物,机身便会减速缓行靠近障碍物,轻轻与障碍物接触并掉头沿障碍物边缘运行。这样就可以不放过任何角落的灰尘!
iRobot Roomba 880
这个接触式传感器借鉴了昆虫的哲学。假设现在我们房间中进了一只虫子,它当然不知道房间的格局和它自己的位置了,不过,只要给它足够长的时间让它在这个房间里随意走动,它的足迹终有一刻会遍布整个房间的。
但Roomba并不是完全随意走动的,它有好几种运动模式来提高效率。一种是像蚊香一样的外螺旋形前进,Roomba一开始就是按这个形状转圈的。另外,当它碰到墙壁或者其他障碍物的时候,还会随机选择其他两种模式继续运行:一是稍微后退一点,改变些许角度,继续前进,这样的话就可以绕过像桌腿椅腿这样的小型障碍物;另一种模式就是沿着碰撞反弹回来的方向前进,这样就可以避免老是在墙边打转。如果不知道这些模式,看上去还蛮像乱走一气的。
iRobot Roomba 880
此外,它可以根据它走过的最大直线距离估算房间的大小,还可以监测地板的清洁度来预估清洁整个房间所需的时间,时间到了就会停止工作。
底部
翻到背面,底部的构造一览无遗。面积硕大的中扫系统,红色半透明的磨砂集尘盒中,滤网若隐若现,就算是看不见的地方,也极具设计感。
万向轮
万向轮下方有一个红外探头,黑白相间的设计相当于计算机中的“0”和“1”,机器可以通过黑白交替来监测Roomba是否正常行走。
边刷
防跌落探头
边刷、中央胶刷结合的清理方式照顾到了更多的使用环境,边刷可以应对墙边墙角等Roomba圆形身体无法覆盖的区域,毛刷与胶刷能够有效清理地毯等凸凹不平的表面,它们能卷起比浮尘更大的物体,例如宠物毛发和果屑。而剩下的灰尘则是通过真空吸尘口带入集尘仓。
集尘盒
滤网
按下机器正面的按钮可以取下真空吸尘仓,里面就是Roomba的集尘盒。毛刷和胶刷扫进回收口的垃圾终都会进入这里。集尘盒底层的涡轮风扇产生负压差,可以吸入地面的浮尘,底部的橡胶条可以更有效的收集灰尘。
模块化结构
iRobot Roomba 880整体都采用模块化结构,每个部位其实都是独立的,组合在一起后就可以马上工作。
橡胶底刷
基于700系列平台重新设计的底刷模块与集尘盒组成了AeroForce清洁系统,相对以往机型提升50%的清洁效能,清理维护更简便。AeroForce清洁系统由两支重新设计的表面罗纹状的橡胶底刷组成,对于缠绕毛发的情况会有改观。
HEPA滤网
集尘盒内采用了定制马达与风道的重新设计,比之前提升了5倍效能。采用HEPA滤网,其特点是空气可以通过,但细小的微粒却无法通过。对于0.1微米和0.3微米的有效率达到99.7%,对直径为0.3微米(头发直径的1/200)以上的微粒去除效率可达到99.97%以上,是烟雾、灰尘以及细菌等污染物最有效的过滤媒介。容纳的垃圾量比之前提升60%。在电池方面,采用新的XLife电池,延长续航时间。
出尘口
机器侧的出尘口,空气裹带着垃圾,通过胶刷进入风道,从这里进入集尘器,过滤后排出。
3继承iAdapt技术
iAdapt技术是美国iRobot公司为Roomba系列全自动扫地机器人量身定做的核心技术,它建立在人工智能软件与控制硬件的基础上,通过对红外探测器及Roomba底盘硬件,粉尘检测器和液滴传感器,毛刷胶刷测速系统等进行采集数据,计算出障碍物的形状,并通过智能AI Common Lisp编写的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制定最终的清扫计划,并在计划实施中,不断调整和完善,从而达到智能化清扫地面的功能。它能快速对障碍物周围进行60多次的测试,同时根据环境做出40种以上的清洁计划,比如直线,螺旋,沿边等动作。
底部胶刷
Roomba 880的底刷模块与集尘盒被称为AeroForce清洁系统,相对以往机型提升50%的清洁效能,清理维护更简便。AeroForce清洁系统由两支重新设计的表面罗纹状的橡胶底刷组成,对于缠绕毛发的情况会有改观。集尘盒内采用了定制马达与风道的重新设计,比之前提升了5倍效能。
清扫示意图
垃圾清扫
细小灰尘
单吸入式对地面的浮灰比较有用,但对桌子下面久积的灰和静电清洁效果一般,潮湿天气的毛发比较难处理;而中刷对夹式对大的颗粒物及地毯清洁效果较好,但对地面微尘处理稍差,尤其是大理石头地板及木地板微尘清理效果不够好。而iRobot将两者相结合,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段式清扫
三段式清扫
iRobot吸尘机器人清扫率99.1%,一扫二卷三吸入。吸尘机器人旋转边刷,拾起墙角、家居底部的细微灰尘。iRobot吸尘机器人的毛刷 胶刷高速旋转,飞速卷起地面灰尘、毛发、碎屑。真空吸尘口有效吸起余下的微粒、毛发、灰尘。
四种清扫模式
四种清扫模式
Roomba拥有螺旋式、沿边式、交叉式、重点式4种清扫模式,它们无需人工设置,机器通过智能识别之后,会自动选择相应的模式进行清扫。它能通过红外传感器以及触碰感应等方式将房间每一处平均清扫三遍以上,四种配合它行进的清扫方式确保了屋内每一寸地面的清洁。
对于一些比较轻的污物,880的清扫效果不算理想,必须多次扫过后才能弄干净,这主要是因为它的中央清扫区配备的是两个胶刷,它对于比较重的物体有很好的清扫能力,比如硬币。但像大一点的废纸和面粉,就有些无力了。不过你可以选装毛刷来解决这个问题。
总结:
如果你希望住在一个干净的家中,并非常讨厌花一上午打扫房间,也许,一台最新的Roomba 880清洁机器人是你最好的伙伴。
880的胶刷使用了中等软硬度的薄橡胶包裹在中轴上,非常好拆。机身卡槽很贴心地标识了安装的颜色方位,不会有装反的情况。反旋设计很容易抓垃圾,不像毛刷那样容易有毛发缠绕现象。
这就是关于《irobot roomba如何连接手机,这可能是最好的擦地机》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