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普大世界蝗灾】,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科普大世界蝗灾:蝗灾爆发如乌云遮天,这么多蝗虫从哪冒出来的?来看看它的繁殖力
- 2、科普大世界蝗灾,海底蝗灾入侵青岛
1、科普大世界蝗灾:蝗灾爆发如乌云遮天,这么多蝗虫从哪冒出来的?来看看它的繁殖力
在历史上,蝗虫是一种一直让人类十分头疼的昆虫,它造成的灾害称之为蝗灾,这种灾害竟然和水灾与旱灾并称三大农业自然灾害,由此也可见其对农业生产的破坏力。
其实蝗虫并非只会对农业生产造成破坏,可以说他能对所有植物造成破坏。这种昆虫繁殖力特别强,只要是气候等环境条件适宜,有良好的食物供应和憩息地,那么它就能大量繁殖,它的繁殖力有多惊人,下面我们来算一算。
全世界的蝗虫有上万种,我国有900种左右,大多数蝗虫从卵中出生到成蝗交配繁殖只需要30天左右,而一只成熟雌蝗一生平均能产卵200~1000粒。在温带地区,蝗虫一般一年生两代,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可以繁殖3~4代,当年生的蝗虫多数都可以繁殖,那么也就是说,一只蝗虫当年产的卵,发育成成虫之后仍然可以繁殖1~3代,如果的卵全部成活的话,即便按最低的两代和最低产卵数量来看,也就是1×200×200=4万,如果是三代的话就是800万了,4代就是16亿了,这数量吓不吓人?
蝗灾通常发生在干旱年份,因为干旱可导致土壤中水位下降,地面植被稀疏,蝗虫可大量产卵,而且气温条件容易孵化,有人测算发现蝗虫可在每平方米土中产卵4000~5000个卵块,每个卵块中有50~80粒卵,这样算来每平方米就有20万~40万粒卵,想一想如果全部孵化出来后会是什么样的景象。好在蝗虫的卵成活率较低,也有不少天敌以其为食,所以蝗灾并不是经常发生。
蝗虫孵化之后就可以啃食植物,它们的成长以及交配和繁殖过程中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植物来给他们提供营养,因此蝗虫也是食量惊人。小型蝗虫一生能吃掉100克左右的植物,大型蝗虫则可以吃掉数百克植物,闹蝗灾的时候蝗虫的数量可多达百万千万只,有时甚至是几亿只,见过蝗灾的老年人常说蝗虫飞过的时候犹如遮天的云彩,降落的时候如乌云卷地,会将方圆数里的植物一扫而空,甚至会将房子建筑上的陈年苇席都吃掉,可见其成群的规模有多大,破坏力有多强。
那么怎么应对蝗灾呢?古人的做法一般是挖沟填埋,就是在田地的两旁挖条深沟,然后从田地的一头往另一头驱赶蝗虫,赶到沟里之后赶紧埋上,等方法虽然能消灭一定数量的蝗虫,但是对于大规模的蝗灾来说,基本上于事无补。
可能有的朋友会说,既然那么多蝗虫为什么不油炸或者火烤了吃呢?相信很多农村长大的朋友小时候都吃过油炸或烤熟的蝗虫,味道也不错,现在饭店或者烧烤摊上也常有烤熟或者油炸的蝗虫出售,也很受欢迎。其实古人也并非没有这样吃过,只是如果是大规模蝗灾的话,单靠人吃是吃不完的,所以食用蝗虫并不能消灭蝗灾。前年我国山东东营某地闹蝗灾,当地十里八乡的人们闻风而动,都准备去捉了吃,结果到了之后发现蝗虫已经被消灭了,网上传言说是被当地人给吃没了,实际上还是蝗灾的规模较小比较容易对付,虽然蝗虫被人们吃掉了一部分,但主要还是当地农户以及农业部门组织人力用喷洒农药等方法消灭掉的,所以现代人对付蝗虫已经有了比古代人更有效的办法。
近日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西亚和北非的红海沿岸国家苏丹、厄立特里亚、沙特阿拉伯和埃及进入初夏后先后爆发蝗灾,数不清的蝗虫给当地的农作物以及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仅发生在埃及的蝗灾就大约有8000万只蝗虫,在沙特的圣城麦加蝗虫遮天蔽日,随处可见成片成片的蝗虫落到地上啃食植物,当地受蝗灾影响的人们正在与蝗虫作战,不知道是否需要召唤中国吃货呢?
2、科普大世界蝗灾,海底蝗灾入侵青岛
科普大世界蝗灾?相信很多人都不会忘记去年3月发生的那次重大蝗灾,它们从巴基斯坦,印度,缅甸等国出发,转而入侵我国西藏,云南,新疆等地区被蝗虫所到之处,寸草不生为了消灭蝗灾,我们曾派出了10万“鸭子军队”出征灭蝗,经过各种努力,最后才消灭了蝗虫,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科普大世界蝗灾?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科普大世界蝗灾
相信很多人都不会忘记去年3月发生的那次重大蝗灾,它们从巴基斯坦,印度,缅甸等国出发,转而入侵我国西藏,云南,新疆等地区。被蝗虫所到之处,寸草不生。为了消灭蝗灾,我们曾派出了10万“鸭子军队”出征灭蝗,经过各种努力,最后才消灭了蝗虫。
据媒体报道,最近我国青岛胶州湾又爆发了一起大规模的 “海底蝗灾”,它们狂吃鲍鱼,生蚝和蛤蜊,给当地的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而这次的海底蝗灾不是蝗虫,而是海星。海星跟海参、海胆一样都是属于棘皮类动物,喜欢吃肉食类的海底贝类动物,如螃蟹,鲍鱼,生蚝,蛤蜊等。
想不到动画片中可爱的派大星,在现实的海洋世界中竟然是个狠角色。海星的主要的猎物是贝类,那么问题来了,它是如何撬开贝类的外壳进食呢?
海星的掠食方式很特别,它不靠眼睛,而是靠感觉去寻找猎物。在海星的皮肤下隐藏着大量的神经“感觉器”。这些神器对贝类体内分泌出的物质很敏感,通过这点,海星便可以很快地找到猎物的所在位置。然后再快速地靠近它的猎物。
海星就算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星星一样,有5个角也就是它的5条腕。这些腕可不是用来装饰用的哦,它们既是手也在脚,在这些腕下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管足。这也让它没有脚也能成为了快速爬行和捕食猎物的高手。
海星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敲碎贝类动物的外壳,从我知道里面的肉。但它可以利用它强有力的手(5个腕)去掰开贝类的外壳。但贝类的外壳也不是盖的,说掰就掰。在彼此实力相当的情况下,海星和贝类比的就是耐力了。所以很多时候海星,为了吃上它的猎物,不得不把猎物团体的包围着,让猎物缺氧,然后再释放出毒素让猎物松开外壳。即使这样,它还是需要与猎物坚持“战斗”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才可以吃上它的美食。
其实由于海星大规模增长所带来的灾害并不是只有这一次。从2006年开始,海星就曾给青岛养殖业带来多次的灾害,而这次所带来的危害和损失最为严重!据相关统计,此次的海星再次入侵青海所带的经济损失至少达上亿元,受灾面积更是达到了10万亩.
为何我国的临海城市这么多,海星却“偏爱“青岛呢?首先海星泛滥成灾跟它的食量有关。由于海星体内空间很少,再加上身体扁平的原因肠子都被压短了,所以它的消化功能极差:吃下去的食物只能消化6%而已。
为了生存,海星只能大量进食,变成了一个让所有养殖户谈“星”色变得“大胃王“。而海星之所以频发于青岛,主要原因跟青岛的气候有关。海星本身就是一种流动性小的生物,再加上青岛的海洋环境和气候偏偏就很适合海星的生长。这些条件,让懒惰的海星一族选择了就在”扎根发展“。
另外,还有一个使海星泛滥成灾的原因:那就是人类的活动。近些年来,山东沿海地区的贝类养殖业迅速发展。而海星又偏爱这些食物,充足的食物使海星种族发展的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最后导致了大规模的爆发。
数十年来,因为人类活动,产生了大量的污水排放,空气污染,过度地捕获海洋生物等因素给海洋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失衡和破坏。海星的天敌因此骤减,但生命力强的海星却能迅速地适应海洋环境的变化。再加上人类因为发展养殖业为它提供了大量的“美食“,这也使得海星成为了”海底蝗灾”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何治理海星泛滥成灾?这么多海星,吃货们会是它的天敌吗?不会。因为海星的肉很少,而且含有一定的毒性。所以人们很少把它做成餐桌上的菜。因此吃货们也是爱莫能助了。
要治理海星看来还是要靠它的天敌:法螺。专家表示加大对法螺的保护,也是抵御海星大规模发展的方法。但这种方法比较缓慢,总不能任由海星白白地吃掉养殖户的鲍鱼生蚝等海产呀。于是有人想出了利用铵盐来驱赶海星。这种方法就是在养殖区围起两层网,一层是保护海产品,同时用铵盐赶走海星,另一层则是诱捕海星。
但这些也只是“临时抱佛脚“的方法,最好的方法还是要从预防开始。专家建议在海星的繁殖季节,如10月份~ 1月之间,捕捞海星从而控制它的繁殖和数量。另外,还是要从爱护海洋环境开始,污水和垃圾的排放是破坏海洋生态的主要原因,人类应该重视!而这次的海星的出现,也为人类敲起了警钟!
本文关键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蝗灾,科普大世界蝗灾图片,蝗虫灾害视频2019,世界上发生过哪几次大的蝗灾,世界最大蝗灾。这就是关于《科普大世界蝗灾,这么多蝗虫从哪冒出来的》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