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苏轼《定风波》,苏轼最著名的十首诗词定风波(苏轼的《定风波》里)

关于【苏轼《定风波》】,苏轼最著名的十首诗词定风波,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苏轼《定风波》:苏轼的《定风波》里,有人生的三种境界
  • 2、苏轼《定风波》,苏轼最著名的十首诗词定风波

1、苏轼《定风波》:苏轼的《定风波》里,有人生的三种境界

北宋时,出生书香世家的苏轼,一举成名天下。

欧阳修、梅尧臣、王安石对他的文采,赞美不已;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等都曾拜苏轼为师。

令人叹息的是,他人生得意时,遭遇了“乌台诗案”,迅速下滑到低谷,开启了沉沉浮浮的模式。

他被贬到黄州后,写下《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豪迈的言语里,展示了人生的多重境界,渡了自己,也渡了无数失意的人。

苏轼《定风波》,苏轼最著名的十首诗词定风波(苏轼的《定风波》里)

01

第一重境界:不以己悲。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公元1082年春天,苏轼被贬到湖北黄州,虽然还挂了一个团练副使的官职,但是身份卑微,还要自己想办法养活一家人。

在黄州的第三个春天,他和朋友外出,忽然遇到了大雨,狼狈之中,他反而坦然了。

反观这些年走过的路,他真正变成了接地气的人,还在东坡上建房子,在沙湖买了地,准备养老。因此,他有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号——东坡;写下了关于“赤壁”的千古名篇。

人生真正的悲剧,不是天上的雨,也不是地上的洪流,而是内心的绝望。

明代的王阳明,被贬贵州时,怎么也想不通,甚至有逃避、辞官的想法。父亲王华说:“朝廷这样安排,自然有其道理,还是放心去赴任吧。”

带着一份从容在贵州生活,王阳明有了龙场悟道的惊喜——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可以说,苏轼和王阳明有很多类似之处,幸福的生活,其实是向内求的。痛苦,不是外面的人给的,而是自己的内耗。

当一个人哭泣的时候,流的是自己的眼泪。别人是爱莫能助的。

强者做外物的主人,弱者变成了外物的奴隶。

如果你觉得很痛苦,人生很难熬,那就做一个乘风沐雨的人,而不是抱头鼠窜地躲雨。

站在沟渠里,一抬头也能看到月亮和星辰,除非你一直不抬头,那就谁都不能救你了。

苏轼《定风波》,苏轼最著名的十首诗词定风波(苏轼的《定风波》里)

02

第二重境界:享受当下。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听雨,是惬意的,声音有时快,有时慢,有时如洪钟,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琴音缭绕,有时“润物细无声”。

拄着拐杖,慢慢走,虽然不快,却有骑马的滋味。

不要被一点点小事打倒自己,只要有一件蓑衣,就能够挡住风雨了。

谁都要有一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信念。不知道明天有没有意外,但是明天一定会有太阳,有雨露,还有晚风。

很多人,战战兢兢地过日子,杞人忧天,手里拿着钱,也过不好一生。

在京城,苏东坡常常大鱼大肉,吃肉还得精挑细选。到了乡下,大多是猪肉。他忽然想起老家眉山做肉食的方法,加以改良,就有了“东坡肉”。他还把做好的肉,送给百姓和工匠,一时间,赞誉不断。

扪心自问,你有多久没有陪着家人,好好享受一次美食。

或者你回到家,对餐桌上的饭菜,百般挑剔;想着今天的工作受了委屈,饭也吃不下。

或者你总是陪人应酬,喝着“言不由衷”的酒,吃着不喜欢的菜,还要迎合客户的各种需求,对上司也要说几句好话。

生活条件已经很好了,但是你总是抱怨社会,也听到了无数吐槽的声音。

“风景这边独好”,这就是真正的“当下”。单纯地吃饭,轻松地入眠,笑着和家人说话,繁杂的工作,慢慢做,功劳要放下,错误可以改正。路边的野花、杂树,点缀了春夏秋冬。

苏轼《定风波》,苏轼最著名的十首诗词定风波(苏轼的《定风波》里)

03

第三重境界:心静如水。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当我们到了一定的年纪,就会发现,不管有多少钱,在什么位置,成功的定义,就是——一个像样的家庭。

“归去、归去”,就是回家去。躲在小屋里,卿卿我我,外面的烦恼,都和自己无关了。

在黄州的苏轼,再一次做父亲。看着襁褓中的儿子,他笑着说:“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真正有智慧的人,大智若愚;真正有境界的人,大道至简。恰如苏轼给儿子的寄语一样,愚钝的,就是最好的,最安稳的。

很多人,内心狂躁不安,不是因为日子过不下去,而是因为欲望太多。

今天勾心斗角,想要升职加薪,明天算计朋友,想要得到利润,后天向亲戚借钱,压根就不打算还钱了。可怕的是,兄弟姐妹,父母和儿女之间,也要为了利益而争斗。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如水一样做人,静静地流淌,就是有污浊的地方,也可以冲洗干净;再高的堤坝,也不能阻挡脚步——安静下来,人生就有了无穷的力量。

苏轼《定风波》,苏轼最著名的十首诗词定风波(苏轼的《定风波》里)

04

有人点评苏轼,说:“在曲折的命运里,享受诗意的生活。”

每个人都是一条自由自在游泳的鱼,如果你觉得不自在,那就学一学苏东坡:不以己悲,享受当下,心静如水。

荣华富贵,不过是梦一场;跌宕起伏,不过是百流入海;生老病死,不过是自然规律。

人生已经够苦了,你又何必为难自己。

酸甜苦辣,境由心生。

作者:布衣粗食。

2、苏轼《定风波》,苏轼最著名的十首诗词定风波


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豪放派的代表词人,其一生仕途坎坷,为地方官时颇有政绩,但是却不适应错综复杂的朝堂政治斗争,经常因为自己针砭时弊的诗词和言论,陷入到新党和旧党的政治斗争漩涡当中。大概上天给了他如此横溢的才华的同时,也不得已为他关上了一扇叫做“圆滑通融”的性格之窗吧。说起苏东坡在朝堂的挫折,最为著名的就应该算是【乌台诗案】了。今天我们就来赏析一下,苏轼【乌台诗案】之后所做的词。

苏轼《定风波》,苏轼最著名的十首诗词定风波(苏轼的《定风波》里)

▲苏世画像

乌台,也就是御史台,是北宋时候专职监察的机构,是替皇帝监察百官的。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为在上书宋神宗的《湖州谢上表》中,忍不住写了几句牢骚的话,被当时的新党人士抓住漏洞,说他妨碍新政,影响恶劣,随后又不断找出他诗词中的“疑似讽刺”话语,不断攻击他。苏轼虽然为此被迫入狱百天,但是也受到了各方的营救。可有意思的是,替苏轼求情,使得苏轼从轻发落的人正是那些他口中讽刺的“新党之人”,比如王安石、章惇等人,而平时苏轼引为知己的旧党人士反而躲之唯恐不及,人情冷暖由此可见。

苏轼最终从轻发落,被贬黄州。

苏轼《定风波》,苏轼最著名的十首诗词定风波(苏轼的《定风波》里)

▲苏轼画像

黄州第三年的某一日,苏轼和自己的朋友们外出游玩,然而风雨突至,众人皆狼狈,苏轼却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词。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先是介绍了这次出行的时间、地点以及随行人员,说了为什么写这首诗,也就是作者的写作起因是什么。三月七日那天,苏轼因为被贬在黄州做黄州团练副使,官微言轻,还要受到黄州各级官员的监视。处于人生的低谷,所以烦闷之余,他带着朋友们到沙湖附近游玩,结果老天爷一声招呼不打,就下起了磅礴大雨,伴随而来的还有狂风不止,由于仆人们拿着雨具离开了,他们没有可以遮雨的工具,瞬间就成了落汤鸡,同行之人都觉得非常狼狈。但苏轼就是苏轼,那个豪放不羁,不怕风吹雨打的苏轼,他毫不在意。等到雨停了,苏轼便做了这首词,记录了当时的感受。

苏轼《定风波》,苏轼最著名的十首诗词定风波(苏轼的《定风波》里)

▲滂沱大雨的意境图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此句非常形象,就好像看到苏轼走在雨中,张开怀抱,抬头看向那漫天狂乱的风雨,告诉自己和友人,不用理会那狂风吹乱树林,暴雨痛击树叶的声音。为何不迎接这大自然狂躁而壮阔的一面呢?何不从容漫步用大声咆哮来回应这激荡的风雨呢?读罢,一股豪情壮志油然而生,就犹如那在暴风雨中海燕一般,咆哮着说:“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苏轼《定风波》,苏轼最著名的十首诗词定风波(苏轼的《定风波》里)

▲高尔基的海燕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平常人都希望在这暴雨中快点归去,“快马加鞭归家”自然远远好过“竹杖芒鞋淋雨”,但这又有什么可怕的呢?我苏轼会怕吗?比这更大的人生风雨都没有把我打趴下,更何况这山林之风雨呢?谁怕?一蓑烟雨任他风吹雨打,我照样从容坚定过我的一生。“竹杖芒鞋轻胜马”这句虽带有比较,但是却没有落差感,原先苏轼没有被贬之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那是何等的豪放。但是如今即使只有“竹杖芒鞋”,即使经历了人生的重大打击,如此不如意之下,却也能够不抱怨,坦然处之,这难道不正是另一种意味的豪放与豁达吗?此种境界,可以说比之前者更胜一筹,返璞归真。

苏轼《定风波》,苏轼最著名的十首诗词定风波(苏轼的《定风波》里)

▲竹杖芒鞋意境图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豪情壮志已过,凛冽的春风吹醒了苏轼,让他感到寒冷,而山头逐渐出现的斜阳,却带给他暖意。人生不也总是如此跌宕吗?起起落落,绝望中总孕育着希望,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此句颇有点辩证法的味道,事物的变化需要看到它的两面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待困难泰然处之。

苏轼《定风波》,苏轼最著名的十首诗词定风波(苏轼的《定风波》里)

▲也无风雨也无晴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回首刚才来时风雨交加的情景,此时都已经归于平静,归去吧,管他是风雨还是晴天。这句话颇有点禅机在里面,自然界之风雨,即使再狂暴,再厉害,也终究有归于平静的那一刻,那我苏轼人生中的风雨,又算得了什么呢?它们迟早也会归于平静,所以只需要坦然处之便好,如此,才能够得到自在。“风雨”或是“晴天”都是人生必有之经历,坦然处之,则自然能够宠辱不惊超然物外,此刻的苏轼获得了内心的宁静与空灵,是一种精神的升华。

一场风雨以后,苏轼还是那个豪放的苏轼,他的诗词也依旧豪放,只不过,多了一分超然与空灵。

本文关键词:苏轼《定风波》图片,苏轼《定风波》全诗,苏轼《定风波》原文,苏轼《定风波》书法,苏轼《定风波》鉴赏。这就是关于《苏轼《定风波》,苏轼最著名的十首诗词定风波(苏轼的《定风波》里)》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127411/
1
上一篇 键盘快速清洁,键盘用久了脏东西怎么清理
下一篇 哪句广告语打动过你,2022各大奢侈品牌广告语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