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宣纸的尺寸大全,知识看点︱书画必须懂的常识

关于【宣纸的尺寸大全】,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宣纸的尺寸大全:知识看点︱书画必须懂的常识,收藏起来长知识!
  • 2、宣纸的尺寸大全,文房宣纸知识大全

1、宣纸的尺寸大全:知识看点︱书画必须懂的常识,收藏起来长知识!

书法作品格式:

1.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

2.楹联:两张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联、对子或楹帖。

3.中堂: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

4.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 之体裁,称之。

5.匾额: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

6.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长短。

7.扇面: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

8.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内容或相互连贯,或单独成立。

9.手卷: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观后卷置之横幅作品。

宣纸的尺寸大全,知识看点︱书画必须懂的常识

中国书画宣纸尺寸:

一、三尺宣纸——规格为100×55(长×宽)(单位:CM)

⒈三尺全开:100×55(标准三尺)

⒉大三尺:100×70(标准三尺长度不变,宽度为二尺)

⒊三尺加长:136×50

⒋三尺横批:100×55(标准三尺)

⒌三尺单条(立轴):100×27(标准三尺长度不变,宽度1/2)

⒍三尺对联:100×27(标准三尺长度不变,宽度1/2)

⒎三尺斗方:50×55(标准三尺宣纸长度1/2,宽度不变)

二、四尺宣纸——规格为138×69(长×宽)(单位:CM)

⒈四尺全开:138×69(标准四尺)

⒉四尺横批:138×69(标准四尺)

⒊四尺单条(立轴):138×34(标准四尺宣纸长度不变,宽度1/2)

⒋四尺对联:138×34(标准四尺宣纸长度不变,宽度1/2)

⒌四尺斗方:69×68(标准四尺宣纸长度1/2,宽度不变)

⒍四尺三开:69×46(标准四尺宣纸长度1/3,宽度不变)

⒎四尺六开:46×34(标准四尺宣纸长度1/3,宽度1/2)

⒏四尺四开:69×34(标准四尺宣纸长度1/2,宽度1/2)

⒐四尺八开:35×34(标准四尺宣纸长度1/4,宽度1/2)

三、五尺宣纸——规格为153×84(长×宽)(单位:CM)

⒈五尺全开:153×84(标准五尺)

⒉五尺横批:153×84(标准五尺)

⒊五尺单条:153×42(标准五尺宣纸长度不变,宽度1/2)

⒋五尺对联:153×42(标准五尺宣纸长度不变,宽度1/2)

⒌五尺斗方:77×84(标准五尺宣纸长度1/2,宽度不变)

四、六尺宣纸——规格为180×97(长×宽)(单位:CM)

⒈六尺全开:180×97(标准六尺)

⒉六尺三开:60×97(标准六尺宣纸长度1/3,宽度不变)

⒊六尺对联:180×49(标准六尺宣纸长度不变,宽度1/2)

⒋六尺斗方:90×97(标准六尺宣纸长度1/2,宽度不变)

五、七尺宣纸——规格为238×129(长×宽)(单位:CM)

⒈七尺全开:238×129(标准七尺)

六、八尺宣纸——规格为248×129(长×宽)(单位:CM)

⒈八尺全开:248×129(标准八尺)

⒉八尺屏:234×53

⒊八尺斗方:124(cm)×124(cm)

七、一丈二尺宣纸——规格为367×144(长×宽)(单位:CM)

⒈一丈二尺:367(cm)×144(cm)

⒉大一丈二斗方:180(cm)×142(cm)

⒊小一丈二:360(cm)×96(cm)

八、一丈六尺宣纸——规格为503×193(长×宽)(单位:CM)

⒈一丈六尺:503×193

九、一丈八尺宣纸——规格为600×248(长×宽)(单位:CM)

⒈一丈八尺:600×248

宣纸的尺寸大全,知识看点︱书画必须懂的常识

书法作品格式详解:

斗方

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正方形。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

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三开

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长方形,尺寸不等。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对幅

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通常两幅成对悬挂。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 “对联”。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

中堂

中堂是竖行书写的长方形的作品。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分四尺、五尺、六尺、八尺等,其中小中堂为68CM×45CM)。因为尺幅比较大,所以需要创作者具有精熟的技法和整体把握作品布局的能力。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要使它们之间主次有别,相应生辉。落款切忌暄宾夺主。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数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盖在款字的下方,也可盖在款字左侧。

条幅

条幅是竖行书写的长条作品。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对裁。安排章法时,应能根据书体的特点,精心构思,立意要新。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落款要错落有致,自然生动。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也可盖在款字左侧。

条幅常见的格式有两种:

①写成两行或三行的。两行的格式。左右两行均靠纸的左右两边写,中间留出较多空白。注意上下字的联系节奏,以及两行间的彼此呼应。落款通常写在第二行的末尾,位置应略高于第一行末一个字。款字可写一行或两行。三行的格式,需注意三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穿插映带及节奏变化。落款可在末行下端,底端略高于一、二两行正文的位置;也可另行写款,款字应短于正文,上下不宜与正文平行。

②居中写一行(少字数)的。书写内容一般为格言、警句或一句诗词等。字数较少,写时要注意字的开合及节奏变化,以求生动。落款可分单款、双款。单款一般写在左侧中间的位置。款字内容包括书写时间、作者的名号,也可只写作者名或号。印章盖在款字下方,一般以两方为宜,印与印之间要适当拉开距离。落双款,上款写在作品的右侧中间偏上的部分,一般写创作作品的时间,若是赠送作品,则需写明被赠者的名或号,称谓及雅正、惠存,清赏等字样。

对联

对联,又称楹联。分为上下两联,右边的为上联,左边的为下联。上下联的尺寸可与条幅等同,也可大于或小于条幅。对联的书写内容规定极为严格,只能是对仗的句子(上下联字数相等,平仄相对、一般字不重复出现),包括对偶句(俗称对子)、律诗中的中间两联(颔联、颈联)。对偶句常见的有五言、七言,也有少到三字一联,多到数十字、上百字一联的。律诗则分为五言、七言两种。五言、七言的对联,在安排章法时,上下联应单行居中竖写。十字以上的对偶句,则宜写成双行或多行(注意书写顺序,上联从右向左,下联则从左向右。落双款,分别于上下联的未尾,款字略高于正文底端)。上下联字的位置一般要基本平行。处理好一联内上下字的大小、收放的变化,及上下两联间的呼应,令上下两联成为一个整体。

十字以下对联的落款分为上下款和单款两种。上下款,上款写在上联右边,下款写在下联左边。上款一般写诗句的作者、篇名等内容,如“黄庭坚登快阁诗句”下款则写书者的姓名、号,以及书写地点、时间等内容。如“丙子闲堂书于北京”若是赠送作品,上联需写明被赠者的名或号、称谓及雅正、惠存、清赏等字样。如“文英女士惠存”若是别人请你写的一幅作品,上联则写请你作书人的名或号,称谓外加上“嘱书”等字样。单款一般写在下联左侧中间偏上的位置。款字内容包括书写时间、作者的名号,也可只写作者名或号。印章盖在款字下方,一般以两方为宜,印与印之间要适当拉开距离。

扇面

这里专指折扇扇面,它是一种特殊的形式。由于扇面上宽下窄的形状,使得折纹与拆纹之间也是上宽下窄。这种独特的样式,就要求我们在创作时,做出恰当的安排。

扇面常见的形式有三种:

(1)充分利用上端,下端不用。这种格式以每行写两字为宜,从右至左,依次安排。落款写在正文的左侧。款宜长些,款字写一行至数行不等,印章宜小于正文。

(2)写少数字,利用扇面的宽度由右向左,横排书写二至四字,要收放有度,落款可写数行小字,与正文相映成趣。

(3)上端依次书写,下端隔行书写,形成长短错落的格局。这样则可避免上端疏朗,而下端拥挤的情形,达到通篇的鹭港。这种格式,先写长行,以五字左右为宜,短行以一、二字为宜。落款要精彩,一般写在正文后面,一行或数行均可。即章宜小于落款的字。

宣纸的尺寸大全,知识看点︱书画必须懂的常识

书法传统创作样式的落款与钤印:

落款:源于“款识”。原本是青铜器上的铭文对浇铸这一器皿原由的说明。后延用为对书画作品作者及内容的说明。落款内容为作者姓名(包括字、号)、时间、书写内容甚至包括书写地点、环境或气候、心情等。落款有上款、下款之分。作者姓名称为下款。书作赠送对象称为上款。上款一般不写姓只写名字,以示亲切,如果是单名,姓名同写。在姓名下还要写上称谓,一般称“同志”、“先生”,再下面写“正之”、“正书”、“指正”或“嘱书”、“嘱正”、“雅正”、“惠存”等。上款可写在书作右上方或正文结束以后,但上款必须在下款的上方,以示尊敬。一般不与正文齐平,可略下些,字比正文小些。

钤印:指盖印章。印章分朱文印和白文印两种。朱文印又称阳文,即字是凸出的,印在纸上字是红色的;白文印又称阴文,即字是凹陷的,印在纸上字是白色的。从印章的内容来分,又有姓名印、斋号印及闲章。一般在落款人名后盖一姓名印,若嫌空还可再加盖一斋号印,不可连盖两方同一内容的姓名印。可盖一方姓印,一方名印,而往往又是一朱一白。为了使书作上下前后呼应,往往在书作右上方再盖一起首印,又称引首印,初学者闲章印的内容可选“学海”、“求索”、“学书”等。印章的大小与书作大小及所书字体大小相关。一般大幅书作落款字大,印亦大,小幅书作落款字小,印亦小。

宣纸的尺寸大全,知识看点︱书画必须懂的常识

用印的忌讳:

书画上落款盖印,印比字大不可以。大幅盖大印,小幅盖小印,理所当然。

国画直幅落款字下盖印,直下底角,不可再盖压角闲章。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闲章。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闲章就不需盖了。

国画棋幅落款,左右两头角边,不可盖闲章。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方形闲章,左下落款,右下角可盖方形闲章。此处如不需要盖闲章,而勉强盖上,反而弄巧成拙。

长方形,圆形,长圆形闲章,而不可盖在下角方形压角闲章处之地位。

方形闲章,不可盖在书画上端空白处,就喧宾夺主了。

国画直幅落款,字行末行末字,与他行字长短,不可整齐,盖印亦如此。

盖二印,一方形,一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盖二印,一大一小,匚可匹配。同样大小可匹配。

盖二印,一长方形,一椭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盖二印,上阳文,下阴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盖二印,上阳文,下阳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盖二印,上阴文,下阴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落款盖印之下,不可再题字,。印章上下有字掣肘,就失去自然现象。

已经落款盖印字画,款後不可再落上款赠人,就失敬了。

花头,鸟尾,树枝,山顶上,不可落款盖印。这是画家最起码的常识,不可不懂。

匠刻印章,不可用於书画上,需用艺术篆刻家所刻石章最佳。

普通印,不适用於书画上,要用八宝印泥。

盖二印,距离不可太远太近,相隔一个印距离正好。

盖二印,印文,章法,刀法各异,不可匹配。要用相同刀法所刻印章。

画上不可题打油诗,一来识者奚落,二来作品就贬为低俗。

上款上端不可盖闲章,压在人名头上,人家很忌讳。一来失礼,二来破坏了画面。

盖压角闲章,不可太小,宣纸四开,用方形石印,大约叁公分,比较适中。

盖压角闲章,不可盖二方上,一方正好。印与边距离约一。五公分为适中。

落款字下不盖印,而偏要盖在款字左右,脱离字行,而成画外物,特殊情形例外。

书画上,不可盖上劈头大印,即成巨印炸弹,毁灭了美丽的画面,令人看了很恐怖。

小画不可题大字,大画不可题小字。小空不可题字多,大空不可题字少。

书画上姓名印,不可连盖叁印以上,应盖二印,或一印妥当。

书画上下左右,不可任意盖印。盖多不当,不如少盖,印章印泥不佳,倒不如不盖好。

盖二印,不可东倒西歪,如何盖法,用力轻重,印章印泥保养,一切要潜心研究,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画上不可题上粗俗字体,致影响画面美感,就未能免俗了。

书法四联首幅,右上可盖印首小长形章,其馀不可盖,如统统盖上,行气就破坏了。

宣纸的尺寸大全,知识看点︱书画必须懂的常识

常用落款用词:

一、称谓

⒈长辈:吾师、道长、学长、先生、女士(小姐);

⒉平辈(或小一辈):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学兄(弟)、道兄、道友、学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对书画或某一方面有专长之称);

⒊关系较亲密:学(仁)弟、吾兄(弟);

⒋老师对学生:学(仁)弟、学(仁)棣、贤契、贤弟;

⒌同学:学长、学兄、同窗、同砚、同席。

二、上款客套语或敬词

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雅存、珍存、惠存、清鉴、清览、清品、清属、清赏、清正、清及、清教、清玩、鉴正、敲正、惠正、赐正、斧正、法正、法鉴、博鉴、尊鉴、肠鉴、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补壁、糊壁、是正、教正、讲正、察正、请正、两正、就正、即正、指正、鉴之、正之、哂正、笑正、教之、正腕、正举、存念、属粲、一粲、粲正、一笑、笑笑、笑存、笑鉴、属、鉴、玩

三、下款客套语或敬词

⒈书法题款用: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嘱书、醉书、醉笔、漫笔、戏书、节临、书、录、题、笔、写、临、篆;

⒉绘画题款用:敬、敬赠、特赠、画祝、写祝、写奉、顿首、题、并题、戏题、题识、题句、敬识、记、题记、谨记、并题、跋、题跋、拜观、录、并录、赞、自赞、题赞、自嘲、手笔、随笔、戏墨、漫涂、率题、画、写、谨写、敬写、仿;

⒊篆刻边款用:刻作、记、制、治石、篆刻。

四、书法作品落款时间的农历传统雅称摘要

⒈一月:孟春、初春、上春、端月、初阳、端春、孟陬、春阳、首阳、肇春;

⒉二月:仲春、仲阳、仲钟;

⒊三月;季春、暮春、契月、花月、晚春、嘉月、蚕月;

⒋四月:孟夏、初夏、首夏、维夏、槐夏、余月、清和月;

⒌五月;仲夏、超夏、榴月、蒲月;

⒍六月:季夏、晚夏、杪夏、暑月、荷月、、极暑、且月;

⒎七月:孟秋、初秋、少秋、新秋、肇秋、初商、兰月、凉月、相月;

⒏八月:仲秋、仲商、桂月、壮月;

⒐九月:季秋、暮秋、晚秋、杪秋、杪商、季商、季白、菊月、咏月、玄月、穷秋;

⒑十月:孟冬、初冬、上冬、阳月、坤月、吉月、良月;

⒒十一月:仲冬、子月、葭月、畅月;

⒓十二月:季冬、暮冬、杪冬、穷冬、严冬、严月、嘉平月、腊月、除月。

2、宣纸的尺寸大全,文房宣纸知识大全

宣纸的尺寸大全,知识看点︱书画必须懂的常识

中国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是文人的行书作画的基本工具。其中,“纸”就是宣纸,由于宣纸有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等特点,故有“纸寿千年”之誉。

今天微信君为大家选编了宣纸选购,历史,材质等知识大全,有需要的小伙伴快收藏吧!

宣纸的尺寸大全,知识看点︱书画必须懂的常识

宣纸的历史

所谓纸以地名,宣纸的得名源自于产地。唐代的“宣州”辖地,相当于今安徽省长江以南、黄山与九华山以北地区,及今天江苏溧水、溧阳地区,其政府行政区设在宣城。这一地区生产的纸,同时又在宣城集散,于是便被称为“宣纸”。

晋唐以来在至明代,所有书画用纸,大都是熟纸(即加工纸)。唐人写字所用的加工黄纸,有染黄、硬黄之分,其中硬黄是以纸置热熨斗上,涂以黄腊,使纸变硬而透明。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记载: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宣纸大显于世是在明宣德年间。在此时期中国传统水墨写意画有了长足的发展,而宣纸特有的润墨性和渗透性又在载体介质上为书画家作品表现力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宣德年间宣纸已有若干品种像:贡笺,白笺、洒金笺、五色粉笺、五色大簾纸、磁青纸,这里所有的宣纸以陈清款为第一。

宣纸的尺寸大全,知识看点︱书画必须懂的常识

宣纸的原料

现在所指的宣纸,是指以青檀树皮为主要原料,以沙田稻草为主要配料,并主要以手工生产方式生产出来的书画用纸。它的特点是:韧而能润,光而不滑。薄者能坚,厚者能赋,色白如霜,久不变色,折而不伤,耐腐难蛀,它的与众不同之处是在于它的“润墨性”。

宣纸的尺寸大全,知识看点︱书画必须懂的常识

宣纸的分类

根据配料比例,可分为绵料、净皮、特净三大类。

绵料:青檀皮约占30至40;稻草约占60至70

净皮:青檀皮约占60至80;稻草约占20至40

特净:青檀皮约占85至95;稻草约占5至15

皮料成分越重,纸张更能经受拉力,质量也越好;檀皮比例越高的纸,更能体现丰富的墨迹层次和更好的润墨效果,越能经受笔力反复搓揉而纸面不会破。

根据厚薄不同可分为单宣、夹宣等。

所谓单宣即是单层,比较薄的宣纸。而夹宣则是经过连续二次抄造而成的宣纸。

当前生产的宣纸而根据加工的不同,可分为生宣、熟宣、笺纸三大类。

生宣就是没有经过任何处理,保留了渗化、吸水等特性,润墨性很强的普通宣纸。生宣吸水性和沁水性都强,易产生丰富的墨韵变化,以之行泼墨法、积墨法,能收水晕墨章、浑厚华滋的艺术效果。写意山水多用它。生宣作画虽多墨趣,但落笔即定,水墨渗沁迅速,不易掌握。

熟宣是在生宣上加刷一层胶矾,使其失去渗化和吸水特性。因此熟宣也称作“矾宣”。用于工笔画。其缺点是久藏会出现“漏矾”或脆裂。

笺纸是用生宣按不同用途,通过印刷、染色、加料、擦腊、砑光、泥金、泥金银粉、洒金银箔片、描金银图案等方法制成的纸。多称“花笺”或“锦笺”。

普通宣纸加工成笺纸后,往往冠以各种雅称。像玉版宣(是以淀粉为黏合剂、将两层以上生宣托裱制作而成)、虎皮宣(亦称金粟笺,是将宣纸加工点染成斑绞状,使之美观)。

宣纸的尺寸大全,知识看点︱书画必须懂的常识

宣纸的工艺

宣纸需经过浸泡、灰掩、蒸煮、漂白、打浆、水捞、加胶、贴洪等十八道工序,历经一年方可制成。

先将青檀树的枝条先蒸,再浸泡,然后剥皮,晒干后,加入石灰与纯碱(或草碱)再蒸,去其杂质,洗涤后,将其撕成细条,晾在朝阳之地,经过日晒雨淋会变白。然后将细条打浆入胶:把加工后的皮料与草料分别进行打浆,并加入植物胶(如杨桃藤汁)充分搅匀,用竹帘抄成纸,再刷到炕上烤干、剪裁后整理成张。宣纸的每个制作过程所用的工具皆十分讲究。如捞纸用的竹帘,就需要用到纹理直,骨节长,质地疏松的苦竹。

宣纸的选料同样非常讲究。青檀树皮以两年以上生的枝条为佳,稻草一般采用砂田里长的稻草

宣纸的尺寸大全,知识看点︱书画必须懂的常识

宣纸的特色

宣纸具有“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纹理纯净、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点,并有独特的渗透、润滑性能。写字则骨神兼备,作画则神采飞扬,成为最能体现中国艺术风格的书画纸,所谓“墨分五色,”即一笔落成,深浅浓淡,纹理可见,墨韵清晰,层次分明,这是书画家利用宣纸的润墨性,控制了水墨比例,运笔疾徐有致而达到的一种艺术效果。再加上耐老化、不变色。少虫蛀,寿命长,故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的誉称。

宣纸的尺寸大全,知识看点︱书画必须懂的常识

宣纸尺寸规格

常用宣纸规格(单位:厘米)

小三尺:50*100

大三尺:69*100

四尺:69*138

五尺:84*153

六尺:97*180

八尺:124。2*248。4

丈二:144.9*367。9

当在初学时,通常以“全开纸”书写作品,如须写较小些,可裁成二等分,称为“对开”,裁三等分是“三开”,裁四等分为“四开”,这些称呼已成为一般使用者的习惯。

宣纸的尺寸大全,知识看点︱书画必须懂的常识

宣纸选购基本常识

宣纸以质地纯白细密、纹理清晰、绵韧者为佳。到商店里购买宣纸,判断生宣与熟宣的最简单方法就是用水来检验,当水滴在宣纸上,落在纸面上的水滴逐渐向四周扩散的就是生宣,而水滴落在纸面上没有立即扩散或不再扩散开的就是熟宣。

宣纸的尺寸大全,知识看点︱书画必须懂的常识

宣纸的保存

宣纸的保存很重要,保存得怎样对书画有较大的影响。

防潮 : 宣纸的原料是檀皮和燎草,宣纸生宣的特点是吸水性比较强,如果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份,另也容易沾染灰尘,方法是用防潮纸包紧,放在书房或房间里比较高些的地方。这样可以防潮。天气晴朗的日子,打开门窗,书橱,让书橱里的宣纸吸收的潮气自然散发。(一年中一两次就可以,防止宣纸吸收了过多的水份长霉点。)

防虫:宣纸被称为千年寿纸,但也不是绝对的,防虫方面,为了保存的稳妥些,可放一两粒樟脑丸。

另应注意的方面:

1、假如宣纸受潮了,不要日晒,解开包裹宣纸的防潮纸,让宣纸在自然空气中让它自然挥发水份。(要在天气晴朗的日子),日晒会影响宣纸的寿命和性能。

2、宣纸存放的地点要远离油烟、潮湿。

宣纸的尺寸大全,知识看点︱书画必须懂的常识

宣纸和书画纸的鉴别

宣纸与书画纸,虽有类似之处,但二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原料成份;二、制作工艺;三、使用效果;四、保存时间。

在没有仪器的情况下,如何识别宣纸和书画纸呢?

一是肉眼分辨法:拿起纸,对着光亮透视,你会发现宣纸上面密布着云朵样的丝状物,这些丝状物,就是檀皮纤维;还能发现燎草的筋丝(一张纸上总能有8到10条2-3毫米长)。而龙须草制作的书画纸上不仅没有,相对而言,它表现得过于洁白。

二是着墨法:用笔把较淡、淡、较浓、浓的四种墨痕描于纸同一处,观察纸的受墨效果。如果是宣纸,它能清晰地显示笔痕与层次,而书画纸,在笔痕交叠处显得模糊,尤其吸附重、浓的墨汁后,纸张由于纤维度差,会因难以承受而断裂,人们在鉴别纸张时一般采用第一种方法;而专业人士往往采用两种认别方法。

本文关键词:宣纸尺寸大全 全明白了,宣纸尺寸大全一览表由小到大图片,宣纸的尺寸大全图片,宣纸的尺寸大全图,宣纸尺寸大全六尺对开。这就是关于《宣纸的尺寸大全,知识看点︱书画必须懂的常识》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126760/
1
上一篇 一念向北电视剧,电视剧一念向北是哪年首播(张子萱在《一念向北》中饰)
下一篇 喜马拉雅山为什么那么难爬,3500米海拔处全军覆没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