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低自尊人格的特点,小心孩子越来越“怂”

关于【低自尊人格的特点】,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低自尊人格的特点:常用这三种方式批评,你自己可能爽了,小心孩子越来越“怂”
  • 2、低自尊人格的特点,往往具有这四种特点

1、低自尊人格的特点:常用这三种方式批评,你自己可能爽了,小心孩子越来越“怂”

昨天二宝从幼儿园回来就别别扭扭的,看什么都不顺眼;积木搭不好哭一通、写字不够漂亮又哭一通。看我终于板起脸,孩子突然大哭起来:“老师说我们退步啦!要回到小班去……我是坏孩子了!”我恍然大悟,原来孩子是在幼儿园挨了批评,而且是孩子最受不了的那种。

低自尊人格的特点,小心孩子越来越“怂”

有个经典的比喻是这样的,孩子就像小花苗,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园丁扶正幼苗、修剪掉多余的分叉。当孩子犯了错误,批评孩子并给他们正确的指引,这是老师和家长的责任。但有时候我们随口一句不恰当的批评,就像园丁剪错了枝丫,小花苗要么不长了,要么就不开花了。

不当的批评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形成低自尊人格。有低自尊人格的孩子,最典型的特点就是“怂”,无论是面对各种挑战,还是社交生活中遇到不合理的要求,这样的孩子都更惧怕失败,更容易认怂。而校园霸凌的受害者也普遍具有“低自尊人格”的特质。

低自尊人格的特点,小心孩子越来越“怂”

这就是为什么,在我们批评孩子的时候,不能自己怎么爽怎么来,而是要考虑到孩子的接受程度,有些批评的方式不能有。

1、就事论事,别什么事儿都上升到“道德”

做饭的时候,小美一定要妈妈先陪她玩。妈妈让小美等一等,等到吃了晚饭再玩。可是小美不依不饶,没完没了的让妈妈陪她过家家,终于惹火了妈妈:“别闹了!说过了一会儿陪你!你怎么这样自私!只想着自己,不顾别人!”

妈妈的情绪失控可以理解,但是把“希望妈妈陪我玩”的愿望,上升到“自私”,对孩子而言却是非常大的伤害。因为孩子不会认为这是妈妈生气的口不择言,而会把这样的批评解释为:“妈妈不愿意陪我玩”,“妈妈说我自私”。

当类似的批评反复出现,孩子就会形成这样的自我认知:妈妈不喜欢我;我是自私的孩子。而这两个负面的自我认知,不但真的会让孩子更加自私,而且会让孩子认为自己“很糟糕”、“永远是错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我是失败者”的低自尊人格。

低自尊人格的特点,小心孩子越来越“怂”

正确的做法:

小美没完没了的让妈妈陪她过家家,这是在“寻求过度关注”,最好的解决方式,是帮孩子找到一个转移注意力的方式。

妈妈:“妈妈也想陪你玩,也许你可以帮我给大蒜剥皮。“

大多数孩子会很高兴参与到与妈妈一起做饭的游戏中。当然,也有小家伙可能还是不依不饶,或者你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那么蹲下身子,严肃的告诉她:“妈妈有太多事要做,现在感觉糟透了!”,“你这样一直闹是不对的,应该有一些耐心。”

要点:

把对孩子的指责,换成表达自己的情绪,把“你如何”变成“我感觉”。让孩子了解你的情绪,看到你的严肃和决心,孩子们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低自尊人格的特点,小心孩子越来越“怂”

2、“少即是多”,别讲太多大道理

记得开始跟孩子沟通的那最初两年,我总是倾向于给孩子讲许多大道理。孩子把垃圾丢在地上,我不但要告诉他“丢到垃圾箱里”,还要发挥一通大道理“别看是一件小事儿,但这些小事儿能表现出个人的素质……(此处省略1000字)”。

后来我才慢慢发现,这些大道理孩子不但根本听不懂,还会完全歪曲的作出自己的解释:妈妈说我没素质……,以至于之后有一段时间,孩子对我的“指正”非常反感,到了一说就哭的地步。

长此下去,孩子很可能会陷入低自尊的泥沼。

低自尊人格的特点,小心孩子越来越“怂”

正确的做法:

其实,面对乱丢垃圾的孩子,你要说的仅仅是:“把垃圾丢在垃圾箱里。”;面对总是想不起来关门的孩子,你要说的仅仅是:“宝贝,关门!”

很快,你会发现,这样的批评比长篇大论有效得多,孩子也更容易接受。因为孩子需要考虑的只是一件垃圾、一盏灯的问题,而不是有没有“素质”、是不是“浪费”这样的自我认知标签。

要点:

“少即是多”,这句话也适用于对孩子的批评上,特别是那些孩子“其实都懂”的小事儿,长篇大论并不能让孩子加深印象,只会增加他们的反感,让他们的自我认知更差而已。

低自尊人格的特点,小心孩子越来越“怂”

3、就事论事,少说狠话

“你再不把玩具收起来,我就把它们都丢掉!”几乎每天一次,鑫鑫妈妈都会在家里大吼。有时,她还会直接用扫帚把孩子的玩具扫走,在真的丢掉了孩子的几个玩具之后,表面上看鑫鑫确实会在妈妈批评她后把玩具收起来。

但事实上,妈妈“丢掉玩具”的威胁,却让鑫鑫付出了“低自尊”的代价。她会觉得自己的东西被别人拿走是正常的,在同学想用一块普通橡皮换走她的“卡通橡皮”的时候,虽然内心不愿意,仍然只能认怂的同意了。

低自尊人格的特点,小心孩子越来越“怂”

正确的做法:

孩子不收拾满地的玩具,可能并不是因为她不想收拾,而是因为无从下手。告诉他:“把所有的小汽车放在这个盒子里。10分钟之后,我会来收拾,把所有‘不在家’的玩具放在一个盒子里。这个盒子我会帮你保存一个星期。”

有时候,你动手帮他一起收拾,效果要比你站在哪儿失控咆哮,让他完全自己完成,效果好得多。

要点:

就事论事,具体的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少说狠话,因为这些狠话要么让孩子也学会说狠话,要么让孩子习惯于被粗暴对待,产生认怂的心理。

低自尊人格的特点,小心孩子越来越“怂”

就像我家二宝的老师,可能仅仅是因为孩子们上课说话,纪律不佳,老师顺口发泄了一句:“你们退步成小班了,回小班去吧!”,却让孩子产生“我是坏孩子”的错误解释和自我认知。在批评孩子的时候,用词应该少而明确,特别是少牵扯到道德层面,更不要威胁、说狠话。别把你的批评变成孩子“低自尊”的开始,别让孩子养成认怂的性格。

2、低自尊人格的特点,往往具有这四种特点

低自尊人格的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妄自菲薄,非常没有自信心。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总是被教育要对人谦虚、和蔼,包括言语的谦逊和心理上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但这不等于没有自信。低自尊人格总是自我贬低,觉得配不上别人对自己优秀的评价。更有甚者,会把自己的成就全部归结到他人的努力、运气或是巧合,虽然表面看上去此人谦逊、彬彬有礼,但他极度没有自信,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会让自己和朋友同事都经常陷入困惑。

他们充满了负能量,没有坚定的信心,在和别人进行交往时,内心是空虚的,他们的自我信念过于脆弱,害怕外界的变化,没有强大的内心去接纳别人,也不能独立自主的与别人进行长久亲密的相处。

真正低自尊的人,在无法认同自我的前提下,还会存在一种畏惧外界变化的心理。他们不敢向别人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知,属于内心空虚、怯懦的一种表现。他们在面对对方正面的请求时,因为内心的怯懦而没有勇气去拒绝别人,害怕因为这样伤害别人。

本文关键词:低自尊人格的特点是什么,低自尊人格的特点有,低自尊人格的特点有哪些,低自尊人格的特点包括,低自尊人格的特点是。这就是关于《低自尊人格的特点,小心孩子越来越“怂”》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126651/
1
上一篇 扫黑风暴高明远是谁,《扫黑风暴》高明远一介商人
下一篇 凃字的意思,凃怎么读(原来这19个成语竟出自《礼记》)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