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河南安阳的一对农民夫妇一年挣了一个亿,却不敢大胆花,反而将其中的8000万现金用麻袋和纸箱装着藏于家中,这是为何?
这对农村夫妇就是李五只和崔艳云,他们是安阳安丰乡韩家寨人。夫妻俩原本都是本分的农民,刚结婚时,日子倒也过得去,但是自从家里添了一子一女,日子便越发紧巴。
李五只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在征得崔艳云的同意过后,他独自到了安阳打工,靠着能说会道,进入一家药品公司担任药品销售员。
这份工作底薪很低,想挣钱得靠提成,由于初来乍到,业务不熟练,李五只并没有太多的收入,正在他发愁之际,忽然遇见了一件事。
那天,李五只看到一名同事从处方药的仓库出来后,偷偷将一包白色粉末交给一个客户,最后收获了一沓厚厚的钞票。
这引起了他的好奇心,就悄悄来到处方药的仓库内查看,发现白色粉末是一种叫“甲卡西酮”的管制药物。

这种药物李五只认识,和冰毒同宗,具有高成瘾性,过量吸食会产生幻觉,甚至脑死亡。因此,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管制或禁用这种药物。
然而,有一种叫“MAK”的化工原料,是合成工业溶剂和香料的主要成分,和甲卡西酮的成分基本相同,而且国家对其管控并不是非常严格,这在李五只看来,就是“发财致富”的好机会。
他很快就请假赶回老家,将这个快速生财的法子告诉了妻子。崔艳云早就过够了苦日子,一听能挣大钱,惊喜地说:“行啊!这多好的机会!”接着,她就拿出了家里仅有的几千块钱积蓄,让李五只赶紧去“进货”。
得到了妻子的支持,李五只干劲更大了。2009年12月,他到天津出差,以购买化工原料的理由,从经常购货的天津某医药化学公司采购了一批“MAK”,价钱为700元每公斤。

李五只将这些“MAK”改成小包装后,带回老家交给崔艳云安置,然后他就在黑市上寻找买家,最后以每公斤1.4万元的价钱售出。
这一来一回就赚了19倍,尝到了甜头的李五只夫妇激动坏了,法律法规和良知被他们远远抛到脑后,立刻开始筹划下一次的交易。
就这样来回倒腾了两三个月,夫妻俩就挣了一百多万元。
因为钱来得实在容易,夫妻俩的胃口越来越大,进货量也逐渐增加,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形成了完整的贩毒网络,陆续从天津公司拿了足足14吨货,捞得盆满钵满!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钱太多很快就成夫妻两人的最大烦恼,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怀疑,哪怕已是家财万贯,两人也从不敢放开手脚花钱。
刚开始,他们把钱投资到股票和基金里。可是因为不懂行情,亏了不少,这让两人深感肉疼,就改变主意买房产,却只有一套敢写自己的名字。

由于不敢存太多钱在银行,他们又将一部分钱买了黄金,剩余的就用纸箱子和麻袋装起来,藏在床底下或者租来的破房子中。
更夸张的是,他们不但不敢乱花钱,还装起了穷。
虽然有豪宅,却不敢住,一家人仍挤在乡下的小破房子里。
他们又以没钱养活不了家人为借口,把父母赶到兄弟家,把孩子扔到学校;逢年过节连顿好的也不敢吃,顶多拎只烧鸡回来……
由于演技逼真,周围的村民信以为真,还经常可怜他家的两个孩子,拿些吃的接济他们。也有村民提出疑问,说:“五只,你这外出打工挣钱,怎么越挣越穷?”
每当听到这话,李五只表明上愁眉苦脸,心中却暗自舒了口气。在他看来,自己装得越穷就越安全。
俗话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一件看起来毫不相干的事件,终结了夫妻俩的作恶之路。

2010年,河南安阳一名男子跳楼自杀。验尸后发现,死者生前曾过量吸食甲卡西酮,导致其出现幻觉,从高处跳下。
这引起警方的高度重视,立刻成立了专案组调查甲卡西酮的来源。
经过警方的深入调查,安阳的“贩毒大鳄”——李五只夫妇渐渐浮出水面。
2011年4月,独自一人去外省接货的李五只,被早就埋伏好的警察抓捕归案,人赃并获。一个月后,崔艳云也落网了。
经过审讯,警察知晓了他们制毒贩毒的始末,以及藏匿毒品和赃款的地点。
不久后,警方从李五只夫妇在乡下的破房子和各个租来的屋子中,搬出不知道多少袋现金。
经过银行工作人员整整两日的核算,确认这些现金足足有八千万,再加上房产、银行存款、黄金等隐形资产,李五只夫妇这一年多的非法所得竟然超过1亿元!
在他们藏匿毒品的窝点,警方竟搜出了2.8吨之巨的毒品,可见两人的丧心病狂!
最后,因制毒、贩毒、非法藏毒等数罪并罚,李五只被判无期徒刑,崔艳云被判有期徒刑15年,罚金50万,并没收全部非法所得。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像李五只夫妇这样罔顾法律,为了自己的贪念祸害他人的人,终究会被绳之以法!
作者:曼陀罗
编辑:桢桢
#头条创作挑战赛##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