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地街头走一走#北京上地好房推荐# #租房#
这个house据说是loft户型,一个月6000左右。
年薪多少可以在北京买房!
200万以下,也能拿下丽泽圈。
200万以下,也能拿下国贸icon半小时通勤圈。
300万上下,可以拿下亦庄片2居。
300万上下,也能拿下国贸半小时通勤圈内2居。
首付50-100万,就能在北京买套房。
这还不没有算那些公寓房,房山大学城70万就能买个loft。
北京是个容忍度很高的城市。
如果按照新房的定价来看市场,房山稻田都得5万+,回龙观6万+。这还都是刚需盘。
未来城的改善产品都得7万+,那距离市中心都多远了。主流市场的2居刚需都得400+,刚改产品都得500+。还不算海淀那些16万的老破小。三环内20万的次新。
外地人要深入了解这个市场,安置房次新也能随着片区上涨。核心片的1居,也能增值涨价。你听过10万块钱,买下400多万房子,三年赚了40万的案例吗?这是技术也是胆量!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男子快三十岁的时候还没对象,母亲担心是因为家里没楼房,于是便偷偷带着公公去看房了。
由于资金有限,住宅肯定是买不起了,于是便锁定了loft住宅,二人看了一遍,然后又叫上儿子,想着如果没问题,就定下来,房子虽小,但也算有房一族了,放到婚恋市场也算上升一个档次了。
第二次看房结束后,男子当时没说啥,只说回家商量一下。
回家后父母询问男子意见,他很是无奈的说,样板间看着是挺好,但4.2米的层高隔成两层太憋屈,一层太浪费,四十万是您和我爸一辈子的积蓄了,就换一个鸽子笼,未来商水商电都是负担,太不值。买房子的事以后再说吧!
这是男子三十二岁结婚后跟媳妇当笑话讲的往事。虽然没有买房,但也结婚了,婚后二人跟男方父母一同住在农村的平房里。
媳妇也是北京本地人,二人知根知底,门当户对,都是小老百姓家的孩子,收入一般,过得也算和美,美中不足就是,二人因为工作地点相聚较远,一直是分开住,每周相聚的时候只有两三天。二人最大的目标就是努力赚钱,争取过几年能买个房子,不再分隔。
没谁的生活是完美无缺的,都是略带遗憾的,就如维奈斯,美是刻在骨子里的,不是皮囊。幸福的生活是埋在细节中的,不是一定要用车房的档次来衡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