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末//@十三山程:北京房价800到1200的时候,社会平均工资也就100多块钱吧,大概在90年前后
原内容已删除
北京房价是涨了,现在每平米10万元。如果每平米跌去2万元,你能买的起吗?
山药蛋视频楼市遇到的这3大难题,或将损害有房一族的利益,你都知道吗?
昨天和朋友聊到北京的房价,让我清晰的看到层级和差距,也看到不同的认知和视野与心念的局限,环境就是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在哪个环境或者说是层级都一样,芸芸众生,都能各自安好[祈祷]#生命和钱,谁最重要# #人生微语#

#天津头条# 天津房价超过北京,我看了一下和平区的一些房子都超过30万一平米了,太吓人了,然后天津的市场特别火爆,
这倒也不用回避,都是为了孩子,大多数都是北漂,河南山东的朋友,来天津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啊,
我在这也只是想提醒一些准备买房子的朋友,千万别踩坑,有些地方的房子确实是不能买,
千万不要忘了自己来天津的初衷很多朋友都是为了孩子来的,但是在看房的过程中很容易迷失,
有些朋友在看房的时候,唉,遇到心动的装修啊,或者小区配套特别好啊,又或者是交通很方便呀,
不了解天津的朋友一定要提前做一些功课,千万别盲目的就把房子定了,确实是有一些朋友买到了坑里,
房子也很难再卖出去了,我孩子也只能那个坑里的学校,这是最惨的,还有就是提醒要买新房的朋友更加需要谨慎…

100年前,北漂儿鲁迅先生把房子从绍兴置换到了北京。绍兴的祖宅卖了1600大洋,北京的四合院总共花了4200大洋,弄得鲁迅还借了500的短期高利贷才凑齐的钱。
之前我以为鲁迅这主要是自住,其次为了投资,毕竟在他离开北京的时候,北京房价就涨了50%左右,每年涨幅8%以上。
今天偶然看到鲁迅写给许寿裳的信,其中写到“在绍之屋为族人所迫,必须卖掉”。可见鲁迅当年是舍不得卖掉老宅的,毕竟这是周家住了400年的祖屋,承载了太多的家族往事。而且可能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朱安(鲁迅正妻)陪老母亲住在这里,既适应当地的气候和生活,鲁迅也不愿意朱安来北京和自己住在一起。
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就是鲁迅的祖宅既然是好几个“房头儿”共同所有的,而鲁迅一家就分得1600大洋,那合计就是1.5万大洋啊,比北京的豪宅四合院贵多了,这是为什么?

赶紧上网查了一下,鲁迅的祖宅有多大?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一大跳。鲁迅绍兴故居,占地50公顷。
估计很多人对这个没概念,那就换算一下,50公顷就是0.5平方公里,750亩,50万平米,正好70个足球场那么大。知道故宫吗?占地72万平米,也就是说,一个半鲁迅故居,就赶上故宫的占地面积了。
50万平米如果在北京市区,至少开发出一个百万规模的超级大盘,能容纳1万户3万人。16个鲁迅故居就能赶上一个天通苑了,我的天哪,鲁迅的家族当年是有多牛逼啊,能有这么大的宅子?难怪能有“从百草堂到三味书屋”了,这全是他们家族的产业,是个庄园。
可问题来了,这么牛逼的家族为什么要卖房?因为衰落了呗,不光是鲁迅这个房头儿衰落了,是整个家族的衰落,所以不得不卖房,鲁迅不想卖也必须卖,否则其他房头儿拿不到钱。

那这问题还来了,这么大的面积卖1.5万大洋?这到底是说明当时绍兴的房子值钱还是不值钱啊?750亩15000大洋,连房子带地折合20块一亩。但也不能这么算,得看鲁迅他们家的。按现在的资料是占地3000平米,当年1600块大洋,那就是每平米0.5大洋左右。
而同时期的北京呢,用鲁迅后来买的小院子做参考吧,占地400平米,花了800大洋,每平米2块钱。能说明什么呢?我也不知道,或许能说明当时北京的房子也还算值钱吧,其实更值钱的是地,什么时代都是“炒地皮、刮地皮”,房子只是个标志物而已。
但当年的土地也并不都值钱,城外的就没人爱要,尤其是贫瘠的价钱非常低。我家的祖坟曾经在永定门外,大概是在南三环一带,据说当年三亩地2000平米才花了10两银子,折合14块大洋,仅仅能在北京城里换7平米。所以房产的价值由什么决定?地段儿,地段儿,还是地段儿。

当时北京的房子也分三六九等,其中最贵的要800大洋一间,最便宜的只要30块钱,甚至更低。为什么,也是因为地段儿。其中最贵的地段儿有两种,一是东西交民巷使馆区,因为是最安全,算政务区吧;二是前门王府井一带,因为是最繁华,算当年的商业区。而最便宜的呢,基本都在南城两广路以南,因为是贫民区。
那会儿南城最好的地段儿基本都在两广路以北,前三门以南。宣武的以会馆为代表,相当于现在的机场商务区,汇集各路文人政客和商人。中间的以前门外为主,商人和演艺界大腕儿们为主。崇文的以鲜鱼口兴隆街打磨厂到花市为主,汇集高档手工业和玉器珠宝业,绝对的高端产业区,还是产住商结合的,自然房价贵。
从800到30大洋,大概是小30倍吧,这好像比今天的差价要大的多,说明什么?贫富分化呗,毕竟当年像鲁迅这种文人和公务员双重身份的,月收入至少400大洋,而骆驼祥子呢,10块钱,毛伟人8块钱,40-50倍的差距。相当于现在跑滴滴的如果每个月挣1万,那鲁迅就挣40万,年薪500万,买什么房子不跟玩儿似的?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人生的境遇也是随机的。当年鲁迅被逼无奈卖掉祖宅置换到了北京,对了还是错了?无所谓对错,反正他也没辙,老家,是回不去了……
这个讲话有什么实际意义吗,大家都知道中国房价全世界最贵,你这是提出大家都知道的观点,有没有具体建议来打压这个高得离谱的房价,据说北京市一套四合院价格在几个亿,如果每个家庭都拥有这样一套四合院,这个家庭成员就不需要出去打工了
炒车的说皮卡要算小客车,上当了,炒房说的说北三县规划北京。房价炒到几万一平。
王小君同学听说东花园马上要归北京不知道真假?知道的说一声#一个敢说一个敢听

网传的人均居住面积,看网友说北京挺乐观?说是别看房价贵,但没比全国平均值低多少?
怎么说呢,估计这网友来没理解数字的背后的真相吧。
北京的人均33.8㎡应该是真实数字,不过这是人均居住,不是人均拥有,为此而乐观的意义不是太大吧?
要知道,北京租房人口就占比30%呢,也就是700万人。他们租住的除了普通楼房之外主要是公租房和城中村,说达到了人均33.8㎡你信吗?
如果人均33.8,北京2200万常住人口,那住宅总面积就是7.4亿平,对应接近800万套房差不多,每套90平。但这问题来了,北京户均2.2人,那就是1000万个家庭,怎么分这800万套房子?而且其中还有250万套是出租房,住着700万租客呢。
我常说北京有200万无房户,其实是搂着说的,真实情况是可能300万户都不止。他们或是新北京人压根儿就没房,也有老北京跟父母挤在一套房的,两代三代可以说名义上有房,但实际上呢?谁拉了后腿谁知道吧。

所以我觉得这人均33.8㎡的意义不太大,就跟北京户均资产800万,人均存款26万似的,跟大多数家庭有关系吗?
反正就是这一句话:人均居住不等于拥有,而且也未必能达到人均。别忘了,北京农村回迁房的分配标准才人均45-50㎡,你觉得自己能和拆迁户比吗?
其他中小城市的人均或许就是真实的人均。比如鹤岗,假定人均居住面积50㎡吧,那人家这大概率就是人均拥有,所见即所得。
而北京上海等地呢,或许老张家有一套房,人均20平;老王家有两套房,人均50平;而你呢,租了老王家的一个单间,感觉自己拥有33.8㎡了……
你说的那都是些个什么位置哦!你去住得了!按你说的那北京还有一万多一平的呢!你说北京的房价便宜不
小朱Catherine武汉房子价格贵不贵?#武汉买房
抛开北京人上海人不说,浙江人的存款终究是比江苏人多啊。
估计是苏北地区拉低了数值。苏州还是不错的。
#宁波房价# #宁波头条# #与宁初建 发献大美# #上海头条# #苏州头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