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早买房早发财,一家人互帮互助好,香港75年别墅180万,现在十多亿。房价涨得太快了。
徐德文科学频道房贷可以贷到100岁?昨日,广西南宁一楼盘推出接力贷,借款人年龄不超过70岁,子女可以作为共同借款人,“最长可贷至100
如果所有年轻人都不买房,我想每个家庭都应该能过上小康生活吧!大部分收入的增长和房价、物价的增速是不相匹配的,工资涨3倍,房价涨10倍!而且80%的人年龄一旦到35岁左右
中年职业危机就开始了。
后面要么你走上管理岗位,要么主动降薪继续在原岗位呆着,要么转行,再或者自己创业。社会特点如此,没有办法的事情,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提升自己
从而不被淘汰。
存钱这事儿开源的还是少数,主要在节流。压缩自身的生活开支成本,但是这又与90 、00后的生活方式是矛盾的,他们又不愿意降低生活质量,所以现在月光族很多。
疫情三年,房价涨回来只用了一周。
我相信最近你一定见到过这样的标题,甚至有的媒体开始担心房价恢复到从前的快速上涨轨道。
不知道媒体是如何得出房价开始上涨的结论的。目前确实有部分城市的成交量有了放大的迹象,比如上海、成都等,但我们需要知道两点。
第一,成交量放大指的是环比而非同比。环比是把2023年1月的成交量数据与2022年12月进行对比。众所周知,去年12月疫情放开,下半月大家都阳着呢,没人买房,今年1月的销售数据高于去年12月并不能说明什么。
第二,个别城市不能代表全国情况。
上海是国内唯二的超一线大城,不用担心年轻人口净流入问题,永远会有源源不断的人为了好的工作岗位来到上海发展。换言之,刚需和改善型永远存在,不会消失。
成都近几年的发展非常迅速,GDP早已排到全国前十,咱们不管是不是存在举全省之力发展成都的现象,结果是成都属于区域强城,不仅吸引省内人口流入,周边的云南、贵州、甘肃、陕西等省份也在不断贡献“新鲜血液”。
即便是有几个城市迎来了楼市小阳春也不代表全国楼市已经走出萧条,更不意味着一周就把过去几年跌下去的价格全部涨上来了。
楼市要恢复生机得满足两点,一是老百姓的收入增长以及购买力人群的预期,二是货币政策是否会像2015年那样宽松、M2会否被灌入房地产市场
目前来看这两点都没有达到,所以不存在房价要涨回来的基础,尤其是对于人口持续净流出的三、四线及以下城市,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如果听信了部分媒体夸大的宣传冲了进去,那么你可能成为新的接盘侠。
当然,上海、北京这样的超一线城市以及小部分强二线(或者叫新一线)城市最近门庭若却的情况并不是装出来的,有些朋友偏要以为是开发商或者中介请的托排队购房也没有办法,毕竟这些地区的房价如果再上涨一些的确让人难以接受,想着置换大房子的我现在都开始焦虑了。
不过,很多事情不是随个人意志所转移的,客观规律摆在那是没有办法的。以上海为例,三年下来成交量萎缩了一些但房价并没有明显下降,这可是在一条调控政策都没有出台的情况下。
假如限购政策、税收政策、贷款首付和利率稍微下降一些会怎么样呢?我真的不敢想象,也不需要去想。房价哪怕上涨10%置换大房子就得多付几十万元的差价,最近的上海楼市已经有了这样的趋势。有的时候想想生活在一线城市真的挺辛苦的,刚存够了钱发现又不够了,如此循环往复,不知何时是头。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说看 ,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哈!哈哈哈哈哈!笑S我了!房价又涨上去了[捂脸]!本来就不富有的我,终于不用在为挂了一年降了10万还没卖出去的房子而发愁了,悬了一年的心也可以放到肚子里了。辛亏没卖掉,不然又要亏大了。这两天我还在想:是不是要去饭店摆一桌庆祝一下呢[呲牙]?
前段时间就看到各种消息说房价要涨,我当时还不信。这几天又看到几个地方的售楼处人满为患,生意火爆,而且房价是真的涨了。有人说,这边还正在看房子,那边就有人把房子被买走了。看到这些消息,我的心又开始激动起来,特别是看到“疫情三年房价涨回来只用一周”的消息。我确信,我挂了一年都没卖出去的房子是老天在帮我。
就在昨天下午,我主动联系了中介的朋友,让他把我的房子再挂回到原来的价格,既然现在房价涨了,我也不能再降价卖了。没想到,中介朋友听我说完要涨价的理由,竟然劈头盖脸地把我骂了一顿[流泪]。说:脑子有毛病才会相信房价在涨!也不看看自己在哪个城市,也不看看有多少房子没卖不出去。并且还和我说,现在这个价格能卖出去就不错了。被他这样一说,我的心又抜凉抜凉的。同时心里也在嘀咕:人家售楼处火爆的场面确实是真的呀?房价也确实是涨了呀?他怎么还骂我脑子有毛病呢?我该相信谁[泪奔]?
有人问500万吃利息可不可行,立刻就有人跳出来说30年前烧饼5分钱一个,15钱5毛钱一个,现在5块钱一个,500万跑不过通货膨胀,再过十几年啥也不是!可是,你想过没有,这跟房价永远涨是一种论调,通货膨胀的速度跟工资的增长速度挂钩,工资增长速度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挂钩,你能保证今后几十年中国的发展速度与前三十年一样,有没有可能倒退?如果中国人的工资水平下降到了15年前,500万算钱吗,烧饼还能50块钱一个吗?别相信历史宿命论,没有什么车能一直全速开下去,中国一定如何如何,21世纪是中国世纪。。。这种论调还是少听,多动脑子看看当下,再回顾一下中外的历史,哪里有什么宿命,今天房地产的形势你们几年前能想到吗,你想过现在制造业的工资正在下降,只为和印度越南竞争吗?我要说,着眼现实才是明智之举。500万别说吃利息,就是坐吃山空,要满足一家人小康度日,足够用上30年,总比拿来买房买股瞎折腾来得踏实!资产贬值,预期暗淡,必然是现金为王,但前提是你得有500万活钱,要是套在房子上的虚账,那算我没说。
#吉林头条#疫情三年,房价涨回来只用了一周,坐标上海!
还是我大中国还得我大上海,疫情三年刚解封两个月,房子争相购买抢着买,一周价格就涨回来了。好羡慕上海,真的是不缺人呢纯纯的刚需!
再反观吉林,小二百万人口。是人家上海的十分之一吧大概?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别人家不了解,说说自己家吧!疫情前有个小两居,60平每月租金1200,租了好多年没空过。从去年10月开始到现在一直没租出去,年前问的人少,年后还行有十个八个问的。有想租俩月仨月的,有嫌贵要一年八九千的。种种原因没有成交。家里还有个拆迁房,疫情前都选房了,这两年整几个半人在那晃荡,连地基都没挖出来。
这吉林经济啥时候能回暖啊?小房子能早点租出去,新房子快点盖起来!
你所认为无比正确的认知和真实世界之后发生的事差了10万八千里。
房价问题,有多少经济学家预测未来房价会下跌?借鉴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其他国家房价10年是一轮上涨周期,如果你信了这些经济学家而没有买房,现在会无比的凄惨。
PC时代定义好的硬件和软件分离,创造了微软和Intel的商业帝国,但来了一个不信邪的乔布斯,在手机业把PC时代定义好的规则给颠覆掉了。
再来看看房价上涨带来的另外一个认知颠覆,以前总觉得哪有不劳而获的事,但现在来看,借钱买房然后坐等就能完成阶层的跨越,别跟我吹牛你10年前就想到了。
共享单车也算一个典型案例,也就是在2年前,有多少投资大鳄看好共享单车能成事,提出是解决人类出行最后一公里的最佳方案,但是当我一年前看到如单车同垃圾一样堆砌在一起的时候,我意识我错了,这个事成不了。
当我考虑这些以后,我知道很多未来的事情是我无法预知的,别过于自信。把这个理想清楚了,相信对投资帮助也会很大。
#2月财经新势力#
现在你买500万的房子,十年后可能剩下70万。历史总是要轮回,潮涨总会有潮落。生活已经很苦,不要成为最后站岗的那些人。//@厦门抬杠大文:10年前,如果你有70万,在厦门按揭买房现在已经变成520万左右。10年前,如果你有70万,买茅台股票,现在已经变成1000万元左右。19年前,如果你有70万,买腾讯股票,现在已经变成2亿元左右。13年前,如果你有70万,买比特币,现在变成7000多亿元人民币。而如果10年前你把70万放进银行,现在变成78万元左右,剩下通货膨胀,你是亏得。所以,钱一定要让它流动起来,就像人的身体一样,你不运动,就容易衰老,容易得病。钱是有灵性的,钱不像水一样流动一起,那它就会贬值,就会跑不过各种物价和成本带来的上涨。所以,越存钱的人,每个月工资就存银行的人只会越存越穷,而有钱人通过资产,金钱流动,越来越富有。
10年前,如果你有70万,在厦门按揭买房现在已经变成520万左右。10年前,如果你有70万,买茅台股票,现在已经变成1000万元左右。19年前,如果你有70万,买腾讯股票,现在已经变成2亿元左右。13年前,如果你有70万,买比特币,现在变成7000多亿元人民币。而如果10年前你把70万放进银行,现在变成78万元左右,剩下通货膨胀,你是亏得。所以,钱一定要让它流动起来,就像人的身体一样,你不运动,就容易衰老,容易得病。钱是有灵性的,钱不像水一样流动一起,那它就会贬值,就会跑不过各种物价和成本带来的上涨。所以,越存钱的人,每个月工资就存银行的人只会越存越穷,而有钱人通过资产,金钱流动,越来越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