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读的初中,不算努力考上县一中。高中玩了两年,突然高三拼了一把狠的,14年上了普通一本。到了大学顿时人生迷茫,但为了让自己忙起来,大一参加了一个校外社团,相当于强迫自己走上讲台,放开自我去向别人推销东西。由于有着一种劲所以在社团上比其他人走的远,直到大二被社团老大示意让我向酒桌上吹牛逼的领导一个劲敬酒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我很厌恶这种事情,不适合走营销。于是大三断绝所有社团关系,一心考研。
一战闹乌龙没报上名,二战临近大学毕业一个人大太阳底下拉着大行李箱子出去租房。现在还记得当时和室友为了省电费钱,武汉大热天晚上六楼可以一个月不开空调,中间好几次热醒半夜跑去小厕所一个人冲凉。后来房东看到我们一个月60几块的电费说都不知我们这俩人是怎么活下来的。
终于19年来南京复试,第一次独自人生离家出外省,可惜还是被命运开了玩笑,复试大意失荆州,最后被调剂到一个自己听都没听过的专业,顿时前途迷茫不知道干啥。为了惩罚磨练自己,考研结束后,跑去工地上班,2500块钱一个月大热天与师傅露天做事。创出佳绩是五分钟以内喝掉三瓶冰水。话说到现在我还有三千块钱的工资还没结账,累死累活还被欠工资,让我彻底感受到了社会的毒打。不过重在体验生活的我来说,几千块钱我也没放心上。
后来刚读研小白,怯怯来到学校。夕阳下第一次见到学校,还坐过站了,真的很美。到现在还记得,在网上认识比我先来的同门,热切接我唠嗑一路,领我回到一起的宿舍。研一时老板给的活什么都干,什么也干很认真,但就是将后方向还是什么都不知道。在学校读了上半学期,下学期就是疫情,居家呆了半年,然后出去实习了近一年半,后面半年又是因为疫情回不了学校,被迫一个人关在苏州租房完成毕设。因为答辩不在学校,毕业所有关于走流程的杂七杂八事都是几位同门帮我做的,我只是配合,有时找我配合都电话联系不到我人。。后来他们笑我,我毕业什么事都不用操心,因为都已经被他们操完了。。。研究生同学这份情谊让我获益良多。
其实读研那会对未来方向同样迷茫,杂七杂八都学点,但也没学到什么,只是切身体会到自己专业发展和需求,扩充了眼界,甚至研究生做的事基本跟找的工作方向搭不上任何关系。但重要的是读研那会的学习能力做事能力基本就有了,不至于刚开始没见过世面一样总犯错,所以后面工作后虽然不熟练,但上手却很快。
其实读书并不是家里人想的在学校学到了多么牛逼的知识,在实验室做了多大神的东西。很多时候也全平凡碌碌,放飞自我。只不过这期间让我知道自己将后想要什么,有自己的想法,并为之热勇一场。
从农村走来的,磕磕碰碰冷暖自知,但付出之后也比绝大多数远出游子很幸运。现在一个人在苏州出来到手2w,做着自己每天不排斥谈不上多喜欢,但又痴迷的事。也算自我满足,至少在家里人看来是非常体面的活。
正如上周和北京过来的老大谈了很多,最有感触的就是,我们这个行业,比不上互联网软件,销售这些大厂,但就是因为喜欢搞技术才会留下来,再多的钱自己不喜欢不适合也不想去。
乡下长大,谈不上多大眼界,兴趣爱好基本上不了排面,所以更没有什么深厚兴趣,让我主动追着兴趣做什么事情。很多都是我在当下环境下做出尽可能适应自己的选择。并不是说读书有多好,但是做为一个农村孩子来讲,从初中,高中,大学,读研确实一步步增加了自己的见识与周边环境,知道自己想要啥,走出去。在自己迷茫时,你能拥有更好更多的选择机会。#读书的最大意义是什么#
我在2014年也住过一年多,就在虎丘区晶端上班
自驾游天下优质旅游领域创作者苏州有个很少人听过的城中村,一个月的房租最低只要200多,是很多人来苏州的第一站。在苏州不少年,一直觉得苏州要么是小桥流水人家,要么是金鸡湖那样繁华的地方,直到这两年,我才发现苏州还有另一面。这一面就叫做城中村!这个城中村,叫做沈巷,很多人都说这是苏州最后一个城中村,其实并不是。但是其规模不小,算是苏州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城中村。我以前从没听过,直到搬到了苏州木渎和高新区交界的地方,才知道这么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