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是一首汉代乐府诗,歌唱江南劳动人民采莲时愉快情景的采莲民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场景和采莲人欢快的心情。民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优美隽永的意境,清新明快的格调,勾勒了一幅明丽美妙的图画。从文化学的角度,我们又会发现这是一首情歌,它隐含着青年男女相互嬉戏,追逐爱情的意思。在莲叶之间游来躲去的鱼儿,像极了北方青纱帐的曼玲少女。
唐以前无词名,然词之源,肇于赓歌,成于乐府。汉郊祀歌、短箫饶歌诸篇,长短句不一,是词之祖也。迄于六代,江南采莲诸曲,去倚声不远。其不即变为词者,律体未兴,古风犹未远也。自古诗变为近体,五七言各分古、律、绝,传于伶官乐部。长短句无所依,而词于是作焉。兹将汉晋六朝诸歌曲,择其类于词者若干首,录入杂体一卷,亦数典不忘祖之义云。

学习唐诗绝句
席上赠歌者
唐。郑谷
花月楼台近九衢,
清歌一曲倒金壶。
坐中亦有江南客,
莫向春风唱鹧鸪
注释
题目一作《席上贻歌者》。
九衢——九达之道,即大路。
金壶——酒器。
鹧鸪﹣﹣乐府歌曲词。《乐府诗集》引《历代歌辞》“《山鹧鸪》,《羽调曲》也。"又,俗谓其为"行不得也哥哥"。后二句写江南坐客最怕听唱《鹧鸪》曲而引起愁。
抄书打卡第一天,字丑勿怪。
汉乐府是汉代的乐府诗,是当时的流行歌谣。诗中提现江南荷叶的丰茂胜美,鱼儿在荷叶间嬉戏的情景。
2023年2月9 星期 天气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充满生趣的乐府诗,抄书第2天!
古诗文学习001: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一)》(宋)苏轼
原文: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是芦苇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注释:(1)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擅长写诗和绘画。《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这两首诗是作者元丰八年春天在靖江(一说于江阴)欲南返时江边情景的写照。(2)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有青蒿、白蒿等种。(3)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4)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tún)”,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5)欲:将要(6)上:指逆江而上(7)时:时间,这里指季节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年),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人,卒谥文忠,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其文放纵不羁,雄浑豪迈,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
文学赏析:《惠崇春江晚景》是宋代诗人苏轼为惠崇的画作所写的题画诗,再现了画中的江南早春景色,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前三句写了六种景物:竹子、桃花,江水、鸭子、蒌蒿、芦苇。从江岸到江面再到江边,逼真地再现了画中江南早春的主要景物,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第四句写诗人的联想,诗人由满地萎蒿和几个芦芽,联想到“河豚欲上”,写出了画中无、情理中有的事物,引人遐想。诗人紧紧抓住并突出自然景物在季节转换时的特征,以“三两枝”“鸭先知”“芦芽短”“河豚欲上”传神地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早春图。“暖”“欲”两字借想象和联想点活画面,写出了视觉之外的春水方生的暖意和这股暖流之下“河豚欲上”的信息,写出了画家难画之状和未画之意,使全诗灵动鲜活,意境清新而自然。

《江南》是一首汉代乐府诗。这是一首歌唱江南劳动人民采莲时愉快情景的民歌。前三句点明采莲季节、场合,地点;后四句描述鱼儿嬉戏的场景。全诗使用比喻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江南采莲时的优美意境。
#天天古诗词# #江南#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夫》)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屈原《卜居》)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流水不腐,户枢不蠡。(《吕氏春秋·尽数》)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五蠹》)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难一》)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大学》)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史记》)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纪》)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留侯世家》)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使于四方,不辱君命。(《汉书·苏武传》)
有志者事竟成。(范晔《后汉书》)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范晔《后汉书》)
不人虎穴,焉得虎子。( 范晔《后汉书》)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范晔《后汉书》)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民歌·长歌行》)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乐府民歌·君子行》)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乐府民歌·城中谣》)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乐府民歌·江南》)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乐府民歌·悲歌》)
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乐府民歌·箜篌谣》)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刘琨《重赠卢湛》)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枚乘《上书谏吴王》)
洞仙歌 苏轼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微风][微风]隔户垂杨弱袅袅,恰如十五女儿腰。(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永丰坊西南角园中有垂柳一株,柔条极茂。白尚书曾赋诗,传人乐府,流遍京都。近有诏旨,取两枝植于禁苑,乃知一顾增十倍之价,非虚语也。(唐白居易《河南卢贞和乐天诗序》)
[微风][微风]采懿笔记:[微风][微风]
江南的春天总是那么早,腊月才过梅花谢。垂柳报新春,细软的腰肢风流倜傥,又不失骨感清秀和雅致!
静静的永丰坊河畔旁,整日也没一个人,白白浪费柳丝荡漾在金色的暖阳中。飞絮纷纷,真让人断肠,绿叶成阴,闲来无事,斯人又瘦了一圈。除非啊,东风送君来,才会吹散我紧皱的眉头!
配图就用我去年在凤池园内拍的柳树来凑合了,少了一位多愁善感的诗人。[微风][微风]
#头条小组红人扶持计划#
#读读写写真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