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河北省四大名府】,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河北省四大名府:宋代时期河北地区城市排行榜
- 2、河北省四大名府,河北这四个县虽然明清同属河南彰德府
1、河北省四大名府:宋代时期河北地区城市排行榜
宋代时期河北分为河北东路和河北西路
第一名:大名府(今邯郸大名)
宋代陪都,河北东路首府,安抚使路。
第二名:真定府(今石家庄正定)
河北西路省府,安抚使路。
第三名:中山府(今定州市)
安抚使路
第四名:河间府(今沧州河间)
安抚使路
第五名:信德府(今邢台市)
第六名:庆源府(今石家庄赵县)
第七名:洺州(今邯郸永年)
第八名:深州(今衡水深州)
第九名:沧州(今沧州市)
第十名:冀州(今衡水冀州)
第十一名:莫州(今沧州任丘)
第十二名:磁州(今邯郸磁县)
第十三名:雄州(今雄安新区)
第十四名:霸州(今廊坊霸州)
第十五名:祁州(今保定安国)
第十六名:恩州(今邢台清河)
第十七名:清州(今沧州青县)
第十八名:保州(今保定市)
2、河北省四大名府,河北这四个县虽然明清同属河南彰德府
滏阳河日出
今天的河北省邯郸市西南部有四个县(市),在明清时期属于河南省彰德府(府治在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市)管辖,分别是涉县、武安市、临漳县、磁县。但这四个县可不是同时划归邯郸的,涉县、武安、临漳三个县(市)均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划归河北省管辖的,但磁县却是在雍正四年(1726年)四月就划归了直隶省(今天的河北省)管辖,划归河北省的时间比其他县早了220年。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一件影响磁县、邯郸、永年等县的旷日持久的一场水利官司所造成的。
滏阳河示意图,红线即是
今天流经磁县、邯郸市区东侧、永年县广府镇(明清广平府治所)、曲周县、鸡泽县,入邢台市的大陆泽(已与上世纪初干涸)的滏阳河,由于源头位于磁县鼓山(今属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因此明代时的磁州(今磁县)上到官吏下至百姓,均天然的认为滏阳河水就是自己的。所以在17世纪左右的时候,大修水利工程,截留水源以利于本县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
明代的磁州
在明初刚经过战乱之后的休养生息的时候,这样的措施还不太明显,因为人口不多,用水量也不算大,再加上当时还有条漳河分成两股,一股入下游卫河,另一股入滏阳河,给滏阳河带来极大的水量,还未出现水利纠纷,上下游关系还是比较平和的。但由于漳河迁徙无常,后出于治水的需要人工堵住其入滏阳河,使其全河入卫河。这样带来的就是滏阳河水量的急剧的减少。等到了明朝中叶,滏阳河两岸的人口也迅速增长,这就带来了上下游用水的矛盾,滏阳河流经的区域的官员纷纷向上级打报告陈述这件事情。
永年等滏阳河下游的县先告的不是磁州,而是邯郸县。因为邯郸县是永年的上游,并且出于截水的目的,在罗城头等地也建起了水闸,流往永年等下游的水更是极少,特别是干旱年份,有时候造成庄稼颗粒无收,于是永年的官员就往上司、跟它同处一城的广平府知府那里告邯郸县的状,邯郸县的官员表示很委屈啊,因为不光是我截水,上游的磁州截的更多啊,我如果不截,我这里的百姓也是无法种庄稼啊。这样的官司打了很多很多,一直无法解决,为什么呢?
因为磁州当时是属于河南省彰德府的,跟广平府是分属两个省,这样的官司是跨省跨府的,已超过了当地府衙能处理的能力之外了。没办法,只好往上再行公文吧,官司就上交到省一级的官府了。
清代的磁县
跨府的官司难打,跨省的更难。这个旷日持久的官司在明代没解决,清朝初年朝廷忙着稳定局势,也顾不上这些“小事”,时间到了雍正四年,终于有了一个解决的办法,那就是既然跨省不好协调,干脆就把磁州划归广平府吧,你们在一个府里归一个官员系统管,总该好整了吧。所以磁州就在雍正四年(1726年)的四月划归了直隶广平府。不仅如此,磁州在划归直隶管辖之前,是河南省的直隶州,直隶州可以管县,武安、涉县就是它的属县,在这次区划调整中,把磁州降为了磁县,所辖的县仍归彰德府管辖,等于是降级了。
这件事情,在清《世宗实录》卷105中有明确的记载:因“滏阳河发源河南磁州,州民拦河筑坝,致直(直隶)属邯郸、永年诸县争水,讦讼事关两省,文移动经岁月”。
武安、涉县以及磁县的临县临漳县直到1949年才划归了河北省管辖,虽然在明清时期武安、涉县、临漳与磁县同属彰德府管辖,但是却比磁县迟了220年才划归河北省。
你了解这件事吗,欢迎在文章底部讨论。
本文关键词:河北四大古镇是哪四个,河北四大古迹分别是,河北省四大名胜是什么,河北四大名将有谁,河北四大名镇。这就是关于《河北省四大名府,宋代时期河北地区城市排行榜》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