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年新春阆中~剑门关~青木川三日游
早就听人说,四川阆中是个风水宝地,癸卯年春节来临,我们终于得以成行。
李白赋诗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如今,在交通运输战线大国工匠和基建狂魔的锐意“凿空”下,横亘在三秦和巴蜀之间的,被司马迁称之为“天下大阻”的秦岭山脉,已然畅通无阻。由于西汉高速尚在维修中,我们选择了走新路。
早上八点多从西安出发,走西宝线、改走银昆高速,才通车一年多的宝汉高速(银昆高速宝鸡汉中段)车流量稀疏。天台山隧道舒朗宽阔,逶迤蜿蜒,气势如虹。长达三十多公里的规模,既镇平了天堑,又联通了民心。其风头盖过十多年前的秦岭终南山隧道。从银昆高速驶出,改走兰海高速,我们于下午五点一刻到达阆中。
阆中被称之为春节发源地,属于全国四大历史名镇之一。我们下榻速八酒店,第二天早上就去了阆中古镇。巴蜀美食文化尚滋味,重麻辣。徜徉在古香古色、人头攒动、错落有致、由白墙青瓦组成的闾街小巷中,一股子年味扑鼻而来。琳琅满目的年货让人目不暇给。最吸引眼球者,当推灯影牛肉丝和保宁醋。听从北京回家过年的内妹说好吃得很,我们在莅临嘉陵江的扶贫专卖店就顺便买了些许。另外,密密麻麻的街头店肆门口的阆中蒸馍也很特色。这些馍馍都裂开了花,煞是好看, 有些还是甜的。锅盔模样小巧玲珑,好像刚从油锅里出来,和北方锅盔厚重结实大如锅盖的模样迥然有别。巴蜀文化崇尚悠闲、“巴适”,映入眼帘的醋泡脚文化和掏耳朵文化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恩格斯说过,生命是蛋白质的存在方式,又说肉食是直接合成我们生命的材料,即蛋白质的直接来源。所以荤素皆摄入的人比光茹素不咥肉的人更有力量。准此观之,张飞膂力过人是不是经常吃牛肉所致?反正我觉得张飞那个黑红脸庞和络腮大胡子还真的和牛肉有缘。要不张飞牛肉的幌子怎么在阆中各到处飘扬?
进而言之,巴蜀人生命力顽强,很可能和他们善于摄入优质蛋白质牛肉有关系。当然不啻是力量,也有智慧。贡院门就在张飞庙隔壁,我们是先进了贡院门,参观了历代考试文化的遗存,然后才去了张飞庙的。来逛庙的人络绎不绝。“五虎上将”(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下面的五位大将军。即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的故事就在庙内,使人感到作为“贵族社会”的“普遍性形式的思想”,即“忠诚信义”的价值取向的香火不断。

当天下午,我们驱车拜谒剑门关(剑阁县内),公路旁尽是豆腐宴的招牌。我们打算下午就上山,但由于山上游人饱和,下午四点山下实行车辆管制,不让上山,我们只好回到剑门古镇休息。住在七天连锁店内,夜晚在清江河河畔散步,灯火辉煌的廊桥阁楼还是很有看头。我们是在清江河边的杨连锅中餐馆吃的饭。做饭的“伙头军”是几个青壮小伙子,炒锅上下都是火,锅碗瓢盆叮当响。饭菜煎合可口且价格合理,服务员也热情周到。特别是那个怀胎豆腐,吃起来味道蛮好。
第二天我们就驱车准备登山了。剑门关是世界上非常罕见的城墙式砾岩断崖丹霞景观,垂直高度近300米,底部最窄处仅50米的天然隘口,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形成的天下第一关隘,荟萃了孔明立关、姜维守关、李白叹关等诸多历史故事。集合了独特自然景观与蜀道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景观。

当然现在不用双腿登山,就能感受到这些文化。一路的钢制缆索,把我们直接送到青云之间。其间也需要走一段山路。老胳膊老腿,只能徐积跬步,慢慢抬脚。途中百丈断崖夹出来的一线天、冲天柱模样的峰岫高岑尽收眼底。
第三天,也就是正月初六日,我们一大早就离开剑门关驱车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宁强县的历史文化名镇青木川游玩。随着民族复兴的步伐加快,许多地名也在进一步规范。譬如宁强县,陕西作家叶广芩就在她的成名作《青木川》写成了宁羌县。羌字上下结构,从羊从人,意思是牧羊人。可见,宁强县一定有着浓郁的游牧文化历史基因。这个地方属于结合部地带,被称之为“一脚跨三界,一鸣惊三省”的金三角风水宝地。我们看到,百年巨变的历史故事,往往会首先发生在结合部地带。这种结合既有城乡结合,也有游牧结合,海陆结合等等多个样式。因为黑格尔早就说过,事物发展到了渐进过程的中断和飞跃突进阶段,往往也就是各种矛盾合力发动的阶段。譬如,青木川民国时代的一代枭雄魏辅堂,就在自身集合了内与外、文与质、新与旧、雅与俗、朝与野的诸多矛盾,这些矛盾形成的诸多张力同时发力,促使他在人格裂变和进化中,也进而带动一个地方的发展和进步。我们是在一个私人老板开设的“秦州别苑”住宿的。夜晚走马观花,游玩了青木川古镇的主要景点。只能在内心说,青木川,我们来晚了!尤其像我这样对地域文化感兴趣并有所心得的人,就应该多多关注这样的历史名城和名镇!青木川的核桃饼有特色,我们买了一点打道回府。
两点建言:一是高速公路养护要加强。西宝线晚上开车道路标识涂料反光功能亟待加强。
二是有些酒店乘着春节宰客。还好,高速路节假日不收费,把我们的损失补充了回来。希望不要一锤子买卖,在价格上做到诚信不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