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越贵打车越贵 平台薅用户羊毛还有没有人管?】大数据是否真的杀熟?最近,复旦大学一位教授用一份《2020打车软件出行现状调研报告》给出了新答案。复旦大学教授孙金云带领团队,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和重庆,专门打车800多次,花费50000元换回了这份打车报告。报告显示:苹果机主更容易被专车、优享这类更贵车型接单,这一比例是非苹果手机用户的3倍。如果不是苹果手机,则手机越贵,越容易被更贵车型接单。此外,苹果手机用户平均只能获得2.07元的优惠,而非苹果用户平均可以获得4.12元的优惠。
平台认为苹果用户比安卓用户有钱,使用相对贵的手机的用户比便宜手机用户有钱。根据手机品牌、机型、价格判断用户消费能力,对用户精准画像,进而提供差异化服务。数据与算法共谋,精准收割,不得不说平台精明。“手机越贵,打车越贵”背后的算计就是:会在手机上花大价钱的人一般比较富裕,自然不会在意打车这几块钱的差异;手机价格较低的人则对价格的轻微变化非常敏感,平台往往需要用更加实惠的价格来留住他们。

岂止打车,点外卖、网上购物、订机票、订酒店,最吃亏的往往是苹果用户。购物平台,同一件商品,VIP客户比正常用户还贵。有网友称,在平台预定机票时,会遇到这种情况——在一段时间内频繁多次地浏览该机票信息后,发现价格不断上涨,此时因担心无票往往匆忙下单付款,但此后再浏览信息时,发现价格又回落至之前的低价位。还有网友称,外卖平台重度使用者的外送费要比普通用户高,而新用户则常常能享受0元外送的优惠,系统随机派发的优惠券也会区别对待,老用户优惠金额格外少。结果就是:被判断为越“有钱”或者平台老用户能得到的价格优惠越低,而被判断为“比较穷”或者偶尔使用一次的人却能得到大额优惠券。数据和算法合谋,薅用户羊毛,平台打得一手好牌。而这无疑伤害了“有钱”用户、老用户的消费公平性。
而每次舆论热议“大数据杀熟”时,涉事平台都予以否认。还声明,之所以会有价格差异,与平台赠送优惠券、定位、时间及实际路况等等因素有关。总之就是平台本身并没有针对不同客户进行区别定价。可是,庞大用户的自身体验摆在那儿,这样的解释毫无说服力。然而用户对此不满,但是也无可奈何,数据和算法都是不公开的,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杀熟的存在,大数据杀熟领域就一直是灰色地带,没人说得清楚。

而法律也没有明确说平台不能这么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涌现,隐患也随之而来,监管措施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而正在进行的两会上,有代表也建议,“应当在(《反垄断法》)总则部分明确禁止协同行为,为分章规制算法共谋、数据滥用、大数据杀熟、平台二选一等行为发挥引领作用。”对于这些问题,相关法律缺失理应补齐,监管部门也不能再一味无视。(搜狐新闻)
奋斗中国
#医师报·早报分享#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今天是3月24日,星期四
农历二月二十二
北京晴 2°C~16℃ 如下是:
今日『早读分享』第229期
【医学家年会】
医师报讯 “全网300+平台聚焦医学家年会,全方位立体式报道!”作为医疗行业盛会,第七届医学家年会于3月18日召开,全网18家直播平台累计收获460余万人在线观看;会后得到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央视网、光明网、中国网、新浪、搜狐等主流媒体及相关学/协会、医院等单位的持续报道,成为行业热议的焦点,被百度词条、百度百科收录。

在由医师报社、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央视网、福建省医师协会、福建省医学会、厦门市医师协会、厦门市医学会、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主办的第七届医学家年会(2022)暨第二届医师职业发展论坛上,199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厄温·内尔(Erwin Neher)带来了《高科技推进中药和其它药物在疾病预防领域的应用》的精彩演讲。(来源:医师报)
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精神的引领。无论是特色的医护技术、5G智慧救治系统等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于临床,还是在医院管理、学科建设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创新都有力推动了医疗水平的提升和患者就医体验改善。回顾医学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医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科技的发展,渗透着化学、物理、生物、信息等多种学科的交叉融合。在院士论坛上,詹启敏院士全方位多角度解读了科技创新在临床医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来源:医师报肿瘤频道)

【新浪微博热搜】
国家医保局近日发布通知,各省份可按程序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临时纳入各省医保目录。参保人在定点基层医疗机构发生的相关费用按统筹地区现行规定支付,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检测试剂的费用,可使用个人账户支付。此外,各省份将新版新冠诊疗方案新增药品临时性纳入本省份医保基金支付范围(来源:央视新闻)
【医院资讯】
3月23日上午,由华西医院牵头组建全国唯一的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揭牌了!(来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药品】
3月23日,经国家药监局审查,批准2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截至3月23日,国家药监局已批准19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来源:国家药监局)
【医疗器械】
3月23日中新网记者从国家药监局了解到,2021年新冠疫苗批签发超50亿剂。我国药品案件查办力度持续加大,各级药品监管部门完成药品抽检21万批次,合格率为99%;完成医疗器械品种抽检近3万批次,合格率为95%;完成化妆品国家抽检2万余批次,合格率为98%;对抽检不合格的产品和企业依法予以查处。(来源:中国新闻网)

【热评】
3月23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表示金砖国家疫苗研发中心线上启动,将适时建立实体中心(来源:澎湃新闻)
【最新研究】
意大利戴维·休姆基金会和意大利马尔凯大区合作开展的一项新研究显示,改善教室通风可有效降低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室内每小时换气次数达到6次可使新冠病例数降低80%以上。(来源:新华社)
澳大利亚伯格霍弗医学研究所近日发布一项研究公报说,黑色素瘤与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有相同的基因位点。这一发现不仅有助于这两类疾病的筛查,也为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来源:新华社)
【点赞】
2022年3月18日,第七届医学家年会(2022)暨第二届医师职业发展论坛会上,中国抗癌协会科普专委会常委兼副秘书长、河南省肿瘤医院大内科副主任、消化内二科主任陈小兵教授荣获“十大医学人文影响力专家”称号。(来源: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平台)

【疫情资讯】
疫情期间,为保障百姓日常就医需求,国家卫健委近日再次强调,各级医疗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特别是没有核酸检测结果为由推诿、拒绝患者。(来源:央视新闻)
核酸检测组织实施迎来重大调整,由“全员核酸”修订为“区域核酸”(来源:每日财经新闻)
【处罚】
防疫失职失责,内蒙古满洲里市自治区纪委监委对满洲里市委、市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有关领导干部失职失责问题予以严肃追责问责。(来源:人民日报)
【国际】
每5人中有1人感染!韩国新冠累计确诊超1000万例(来源:中国新闻网)
3月23日,日本北九州一医疗机构发生结核病集体感染(来源:央视新闻)
据英国《卫报》3月22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地区负责人汉斯•克鲁格(Hans Kluge)表示,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英国等国已经“残酷地”解除了防疫限制。导致该地区53个国家中有18个国家的感染率在上升。(来源:人民日报)
#威海头条#9月1日起,威海又开新航线,票价低至513元
好消息!9月1日起,威海-佳木斯-抚远即将通航。该航班由成都航空执飞,每周1357执行,起价513元。
·温馨提示:以上航班信息仅供参考,票价随时有变动的可能,请以销售系统实际查询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