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出租,贵阳市宝山师大附近友谊路2楼两房一厅租2100,随时看房
刚刚过完年,外地人拖家带口一大家子7口人,租房在上海宝山一小区嫌租客家人多不租了这是为啥呢?
小区居民张阿姨有动迁闲置房3套,每年收租做包租婆。她家房子在5楼一套,6楼一套,2楼一套都是居住面积60平二室一厅。
张阿姨去年租给菜市场有摊位的安徽小王在二楼,每月收租金3500元,房子简单装修房龄超20年。
大年初八,小王带上老婆和两孩子一家四口人返回租的房子里,高兴菜市场卖菜生意火爆。
初十房东张阿姨给小王打招呼说,居委会和物业对上海居民有房出租有管理,一套房不能住进太多的人。当初写租房合同时,只有夫妻两人,后来家乡儿女到上海读书一起居住。
小王爸妈都是60后,在家乡闲着没活干,听说菜市场今天有多余摊位出租,一个卖菜摊位每月租金800元,想在菜市场卖豆芽菜。

小王爸妈带上上海打工小儿子,一起挤进张阿姨60平出租房里。
二楼一梯五户,其他楼上楼下邻居直接投诉到居委会说上海家庭居住标准版一家三口人。外地租房客一套房子住进7口人,两个孩子在家里淘气,跑来跑去玩拍皮球,踢毽子脚步声太大,家老人休息不好?
外地租客不能理解上海居民欺负老实人欺生说,花钱上海租房每月交房租3500元,租的房想住几个人就是几个人,有啥错的吗?
上海有30多名老人出租医保卡涉高价药倒卖诈骗被判刑
上海宝山法院指出,2021年1月至8月,被告人王某、李某以3000至5000元(人民币,下同)的价格向30余名老人租用医疗保险卡。之所以去大医院看病,就是用上述医保卡购买医保范围内的药品,然后再高价倒卖。
案中出借医保卡的老人,明知王某、李某利用老年身份,利用医保卡低价买药高价倒卖牟利,仍自备医疗有偿保险。医保卡为王某、李某骗取医保基金提供帮助,构成诈骗罪的共犯。截至2022年12月,上海宝山法院共审结案件28件,涉及30余名老人,被判缓刑并罚款。

涉案老人说:我只是把卡借给他们“用”而已。反正卡里的钱是提不出来的,不用也是浪费。不如换成“零花钱”。但这恰恰说明,他们在出借医保卡时,非常清楚王某、李某利用医保卡高价获取药品倒卖的动机和行为。因此,这些老人并不“无辜”。这些老人出借医保卡的目的是为了赚钱。一笔贷款能赚到五六百元,多次借出的能赚到几千元甚至几万元。由于法律意识薄弱,对违法犯罪没有正确认识,不知道自己“想当然”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
经公安机关调查,涉案老人在出借医保卡时,知道王某、李某会用医保卡买药倒卖。犯罪故意,该行为违反了大陆国家医保基金制度,构成诈骗罪的共犯。上海宝山法院表示,涉案老人大多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不会受到法律制裁。但是,对医保基金诈骗犯罪的打击力度只会越来越大。违反医疗保险法律法规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女子坐警车拍照 被警告仍无动于衷#
蹊跷的死因,上海宝山一对95后夫妻莫名奇怪的死在卫生间。
2019年8月在上海宝山一对95后夫妻突然死在自己租赁婚房的卫生间里。
奇怪的是前两个小时母亲还微信叫他俩一起下楼吃饭,没想就发生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事情。曹先生紧急拨通120,经抢救无效,两个鲜活的生命定格在那一刻。
事后经消防人员现场调查,推断是硫化气体中毒导致二人死亡。卫生间里的硫化氢浓度为什么那高?
毒气专家说:由于台风搅动使大量硫化氢溶于水中,按压马桶时导致硫化氢中毒;卫生间窗户不开,长期不通风引起的。
曹家夫妻对儿子儿媳突然死因判断有怀疑,卖掉经营多年的生意,和房产走上诉讼之路。
噩耗传出后,引起公众纷纷议论:
有的说,台风搅动是大范围的啊?为啥就他家卫生间硫化氢浓度超标了?

有的说:卫生间没有窗户吗?为啥不开窗户透气呢?
有的说:租赁的房子有问题,房东应负责任的。你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评论区一起讨论。
我身边的上海男人几乎都有一个习惯,就是记账,他们喜欢把日常消费各种流水记录下来,以自然月为单位记录日常开支,甚至会分门别类,比如菜品支出,副食品支出,宝宝支出,人情支出等等分门别类进行归纳出来,看看每月到底花了多少钱。
我有个男同事,宝山一套房,静安区一套房,杨思路一套房,拆迁后惠南镇一套房,加上北蔡自己一套房,一共五套房,每月出租出去的收入就差不多两万元,标准的包租公。
但是他有个习惯,抽烟就抽金上海这种档次的,平时棒冰、矿缺水、偶然点外卖的不记录开支之外,其它全部记录下来,而且是电子版本,非常容易归纳汇总,一个分类汇总,一个柱状图就能看出来自己的日常消费的内容。

还有个闵行的男同事更牛,剑川路那边的,他只要是开支无所不记,就算是一瓶加多宝,一瓶脉动,他都会记录下来,生活的详细性,无比细致,非常敞亮。
办公室有个安徽宣城的男同事问上面的男同事,你平时消费开支记账吗,他说记啊,大的肯定记,平时买瓶水之类的就不记录了,这样敞亮的回应着实我们听了很惊讶。
说真的我们听了感觉上都情不知所以,他说出来倒是稀松平常,所以,你在上海上班,你会发现身边的沪籍人士对待钱物是这样的态度:
基本上是我不欠你的,你也不要欠我的,我欠你的会还,你欠我的我会找你要。清清晰晰,明明白白,这就是上海的契约性。
意思就是你欠我的,你要给我,少了不行,多一分我不要。这就是最原始的社会契约精神,这种看似冰冷的事实,其实就是契约型社会的本质。
不懂得这一点,你或许会觉得上海人太小气,不大气,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城市,很多外地人在魔都生活了多年之后就是非常耐受,非常喜欢,因为不扯远的,大家明明白白。
当然也有人是贪图小便宜的,这样的人也不少,甚至是斤斤计较,一点亏不能吃,这样的上海人也是比比皆是,毕竟哪里都有这样的人物。
关于记账,不管怎么样,小气也罢,让人看不起也罢,这也是一种自我财务观念,所以在上海这样一个城市,你会发现本土做财务工作的人士很多,这是一种能掐会算的传统。
不过,账算清楚了,大家都会心平气和,毕竟数字是公平的,得到的是实力,失去的也会认为自己没有这个实力,一目了然,毕竟有数字,才有理性。
那么问题来了,你身边有大事小事支出全部都记账的人吗?你怎么看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