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17万二手房东有多绝望?9月亚运会一延期,原本至少停工3个月的杭州新房工期不用停了,可以正常施工,这也意味着很多明年才能完工的新房都将在今年完成交房,加上原本今年就能上市的,这个量有多大呢?参考去年两批和今年一批的供地就知道,大约11.3万套新房都有望2022年内开盘上市,这些新房都是目前杭州17万二手房存量的敌人。
更让这些人忧心的是,杭州的存量房票不足,去年加码调控后,杭州的参保人数半年就增加了15.2万人,一年顶多30万,而之前的数字可是67.1万人。
所以说,没买房的不用急,杭州快要沉不住气了,大概率也有松绑出台,下半年才是刚需真正的春天。
2022年12月十大城市二手住宅挂牌均价:
北京,深圳,上海,第一梯队
广州,杭州,南京,第二梯队
天津,武汉,成都,第三梯队
近三年来,杭州房价上涨不过3000元/㎡,涨幅只有10%,房价增速得到合理控制,完全受益于限房价、竞地价和调控政策的精细化。
2018年4月,杭州实行新房公证摇号,住房均价30188元,2021年4月房价33198元,上涨2990元/㎡,三年房价涨幅10%。
2019年,杭州房价同比下跌6.7%,迟滞前后两年的房价涨速。其实住房均价,并不能真实反映部分板块房价大涨。
如钱江世纪城,2018年4月,房价35000元,至今房价46000元,三年上涨11000/㎡,涨幅超过31%,是杭州房价平均涨幅的三倍。
杭州新房压价厉害,春节前集中推盘,奥体、世纪城和滨江区政府板块,一二手房价倒挂1-2万元的楼盘,中签率均低于10%。
因而,看杭州房价不能只看均价涨幅不大,要关注板块分化,以免买错,或者坐失良机。
#房产# #房价# #杭州头条#
新政的大猜测(只是猜测而已)
1、外地户籍杭州买房需要交纳社保满三年;
2、落户+连续社保一年才可以购房;
3、离婚后需要满一年才可买房;
4、人才购房需要一年内无住房交易记录;
5、赠与房产后1至2年,赠与人才有购房资格;
6、法拍房限购,即购房人必须具有杭州购房资格;
7、二手方从原来满2年免征增值税改为满5年免征。
#杭州圈# #杭州房产圈# #杭州户籍# #杭州高层次人才# #杭州落户#
#杭州头条##杭州圈# #杭州身边事# 杭州二手房源76221套,满五唯一4589套,这是来自某壳的数据,你说杭州楼市火不火呢,难怪昨天楼市新政出台。
杭州政府果然是最会做城市运营的,大量吸引人才流入,可以买一套,享受城市发展红利,满5年可以再买一套,多好啊。财政也可继续高价卖地,继续补贴科技创新,继续扶持新经济,继续搞好城市规划发展。
当然,这还是给某类职业房产投资人留下来空档,落户政策还是比较宽松的,不过加上持有周期7年,这种投资客也是可以欢迎的,为杭城贡献7年,也是可以的。
【上海房价VS杭州房价】
上海2016年二手房价:52142元/平米
上海2021年二手房价:53931元/平米
杭州2016年二手房价:21655元/平米
杭州2021年二手房价:31636元/平米
5年时间,上海房价上涨了3.4%
5年时间,杭州房价上涨了46%
上海房价长期一定看涨,代表了中国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但是房价一直也是最高位运行,所以他的涨幅一直有限,也是被政策重点监控的城市之一
尽管杭州房价近五年来涨幅最大,但是很明显存在价值高估,尤其是与上海相比较,所以我的结论很简单:
如果总价500万或者以上坚决入手上海,不考虑杭州,但是如果总价在200-300万,还是杭州比较实际
数据来源:安居客二手房价
#房价# #房产##我要上微头条# #买房# #房地产##上海头条# #杭州头条#
杭州不是首例,“代持”买房——富人的游戏
近日,有记者爆料:在杭州滨江区某网红楼盘销售过程中,有人自曝一次摇中两个号买到了两套房,根据杭州的限购政策,他没有资格同时买两套房,但此人声称自己手握5张房票(购房资格),所以摇中两个号。
该网红楼盘限价4.81万元/平方米,该盘今年已有二手房成交,网签价接近12万元/平方米,这意味着若能摇到一套新房,以单套户型面积333平方米计算,在二手房市场上可以赚得约2400万元的利差。前面自爆的这个客户,两套房意味着赚得4800万元的利差。
怪相——一二手房价格倒挂
各地为了抑制房价暴涨,频出政策以限制一手房交易价格,特别是一二线城市热门板块的房价,出现了二手房交易价格明显高于一手房,甚至翻倍,这就是所谓的一二手房价格倒挂,比如上面提到的杭州网红楼盘二手房价格已经是一手房的2.5倍了。
何为“房票”?
由于一二手房价格倒挂严重,势必导致大家哄抢一手房资源,但是一手房数量有限啊,那政策又得限制买一手房客户的资格,符合一手房购房资格的人,就被称作拥有一张“房票”。
有些人有房票但没有钱(票方),有些人有钱但没有房票(资方),然后两者一拍即合,票方和资方签订合同,约定如果摇号成功买到房子,那产权实际归资方所有,由票方“代持”房产,再由资方给票方一定酬劳,用以购买其房票。关于这种“代持”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我已经在另一篇文章《挂名买房或代持房产,房子到底归谁的?》里分析过了。
限制买一手房的资格,一般以各种条件化作积分,符合积分要求的人,才能参加摇号买房,不符合积分要求的人,连参加摇号的资格都没有。
以购买上海一手房积分制为例:
1.家庭情况:
家庭10分or单身0分
2.户籍情况:
上海户口10分or非上海户口0分
3.房产情况:
无房20分or沪籍家庭且名下1套住房5分or其他0分
4.购房情况:
无房且5年内无购房记录20分or沪籍家庭名下1套房且5年内无购房记录5分or5年内有购房记录0分
5.社保情况:
在上海缴纳社保月份数,乘以系数计算(系数不得低于0.1,具体以每个楼盘为准)
打个比方:上海内环某新楼盘,社保系数0.1,需要积分满80分以上的才能入围摇号,入围和出售比是1:2.5(40%),那意味着能参加摇号的人,得上海户口的家庭,名下都无房,5年内也没买过房,这样基础分有10+10+20+20=60分,还得缴足200个月以上的社保,才能入围摇号,这就是一张“房票”。
买上海一手房的重重险阻
现在但凡你想在上海买优质点一手楼盘,基本上你都得走以下顺序:
第一步:初审购房资格
是否是上海户口的家庭?
是否名下都无房?
是否5年内也没买过房?
缴纳了多少个月的上海社保?
第二步:认购
你和开发商签订一份认购协议(类似意向合同,不是买房合同),然后开发商对你的购房款进行验资,你银行账户里先趴个首付款,1、2个月不能动,避免你摇号成功却没钱买房。
第三步:入围摇号
开发商根据认购人数,决定是否触发积分摇号。只要出售房屋数量小于认购人数,那就表示供小于求,那所有符合资格的人得一起摇号,然后有一定概率能摇号成功。
第四步:选择房子
根据摇号成功的先后顺序,通过的人挑房子,在剩下的房子里挑选你想要的房型和楼层。如果没有你想要的房子,那你可以放弃此次购房机会。
第五步:签合同付钱
在以上重重难关你都闯过后,你才有资格网签合同,付钱买房子。其实这时候还有一道难关,就是按揭贷款能批多少成的问题,现在按揭贷款都难批,原本应当批给你3成的,可能最后只批给你2成,差额你自己想办法补。
第六步:办理产证
基本上等房子硬装、软装都弄好,开发商办好大产证,就轮到你办小产证了。但要小心极个别开发商资金链断裂的风险,甚至出现破产问题,比如现在的恒大,万一你碰到你就是中“头彩”了,会面临付了首付,贷了按揭,但是一直办不了产证的窘境。
当然,不抢手的楼盘,不用这么复杂,甚至不触发积分摇号,你跑售楼处直接谈合同就行。
摇号买房,富人的游戏?
其实不单单是杭州,只要出现一二手房价倒挂的楼盘,但凡需要房票买房的,就涉及到有人会买这个房票。这话说得有点绕,实际就是“资格”的买卖,有资格没钱的和有钱没资格的,天然形成了供需关系,只要存在一二手房的利差,就会产生买卖。
如果官方没有出台政策或法律对买卖房票这事进行明文禁止,那就会演变成一场“富人的游戏”:富人通过购买穷人的购房资格,赚取一二手房百万千万的利差,让富人更富,而实际有刚需的百姓却只能望而却步。
说到底,一二手房价格倒挂才是买卖房票的元凶,怎样才能避免一二线城市出现几百万上千万的一二手房利差,这需要官方的大智慧!
在官方提倡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买卖房票这一怪相是不是有点格格不入?会不会加大贫富差距?你怎么看?
杭州这几年买房,因为限价摇号,很多人可能忘了开发商还有营销一说。按照正常情况,开发商要按照销售收入2%作为营销费用,不好卖的时候,还要高,最高的甚至达到8%(含中介的分销)。营销费用砸下去,就和mcn买流量一样,新盘可能搞成网红地段和网红盘。
二手接盘就不一样。
首先是供求关系决定。投资客多,小区卖的人多,价格就会挺不住。曾经的万人摇西溪公馆,现在的局面就如此。#杭州头条#
其次,二手买房,大部分人主要考虑通勤时间,学区,小区环境等等,会去踩盘,眼见为实,这时候,原先掩盖的缺点会放大。
房住不炒的环境下,房价真不是靠嘴吹出来的。要实实在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