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上涨的原因探讨
很多年了房价上涨的原因,一直有很多人讨论,总结下有三大类
一、货币超发导致房价上涨
二、供地不足导致的房价上涨
三、房价是炒起来的。
那就三个原因说说我对房价的一些看房
1、货币超发,放水引起的房价上涨
其实从2015年开始我国货币供应量(M2)增速一直是持续下行的,就2015年至2018年,下降幅度达到40%多(从13.3%下降到8.1%)。
但同样的时间里我国房价确实一直在上行的,而且上涨幅度非常大。
货币超发导致房价上涨其实没有数据的依据,我们把时间间隔拉长从2000年到2016年,我国平均通货膨胀率是2.7%,同期世界平均通胀率是3.8%,我国的通胀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房价增速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原因不是货币超发,而是我们这么多年经济发展增速所致
2、供地不足导致的房价上涨
比较我国三四线城市,卖了很多地,土地供应量应该是足够的,但这些年来三四线城市和原来相比还是上涨了许多。
商品的价格由供需关系所决定,但像房子这样的不动产最大的一个特点是位置固定,土地固然可以增加,但是好的位置却是没办法改变的。
这也导致我们看到城市中心的房价、地价就是比其他区域要贵很多的原因。
3、房价是炒作出来的
我们可以看全国一线城市、强二线城市的房价,其实这几年一直都是非常坚挺的。
像现在经济形式不好,房地产严格调控的背景下,这些城市房价不但坚挺,而且有些还在上涨,最近买的特别火爆。
这说明这些城市有很强的基本面作为依托,不是什么投机炒作就能带来的结果。
大家对房价上涨的原因有什么其他的看法,欢迎一起讨论。
我是@之加说 ,每天一点金融学,轻轻松松改变你的生活。
喜欢的话欢迎关注我。
#我要上头条# #房价#
高房价和经济增速下滑,才是生育下降的主要原因。
我国的新增出生人口是从2017年开始下降的,然后2018年大幅下降,现在只有2016年的一半了。
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其实有很多很多,啥观念、受教育、男多女少、啥996之类的。
但还是应该看看206年到现在发生了啥,基本就有结论
1.首先是房价大涨。2016年发动了货币棚改,房价暴涨,而且是最大一轮上涨吧,苏州的房价从1万左右直接涨到平均3.5万左右,全国其他城市也是差不多的。
大部分85到95的年轻人,都是在那一段时间买房的,负担是相当重的。
2.经济下滑。
虽然2016年又一波经济增长,但其实从2017年开始,经济就开始疲软了,增速不断的走低,2018年甚至可以看成一个小型经济危机了。当然从2020年到2022年,这个就不用说了,大家都懂的。
经济预期不好的时候,其实生育的意愿是会下降的,因为未来的收入和工作不稳定,但是生小孩是一项开支非常大的事项,各项都是固定的支出
#基金那点事儿##胡鑫宇家属称遗体在储粮仓库被找到##离婚队伍排门外?民政局:偷梁换柱#
#未来五年支持房价是涨的原因是啥了#
任何人都无法否认,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长达20年的大牛市,房价一路扶摇直上,已经到了让大多数人望楼兴叹的地步。
今天,我来分析一下,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房价的持续上涨,其中哪些因素已然改变,哪些因素仍将持续,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找出未来五年房价上涨的动力。
(一)货币
房价上涨的第一动力毫无疑问是货币增发。
1999年全国流通货币11.98万亿,2019年这一数据变成了198.64万亿,二十年增长了16倍,年均增速15%。大白馒头也从0.1元/个涨到了1.5元/个,凭什么房价不涨呢?
或许有人反驳,汽车降价了,手机降价了,这些你怎么不提呢?
Good question.
事实上不仅汽车和手机,几乎全部工业品都降价了。
所以我们的问题又变成了为什么工业品会降价?
因为工业品有两个特点:
一、科技进步使工业品的制造成本出现了大幅下降,为销售价格下降提供了基础;
二、现有需求下,工业品的产量几乎可以无限增长直至满足所有需求,这就避免了买家之间因为竞争而相互抬价。疫情初期价格上涨的口罩,在众多厂家开足马力生产后,价格很快就出现了回落。
非常遗憾的是,上述两个特征,房地产一个都不具备。
首先,虽然科技的发展让房屋的建造速度有所提升,从而节约了一部分人工成本,但作为房价主要组成部分的土地价格却是一直上扬,因此房子的建造成本也一直在上升;
其次,虽然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可以盖出无限量的房子,但就业、医疗、教育、交通等配套设施却只在城市地区才相对完备。因此对很多人来说,城市或者一线城市才是他们购房的首选。城市现有住房无法满足所有购房者的需求,供地又受到各级规划的严格限制,房屋供应量短时间内无法大幅增加,这就造成了狼多肉少的局面,买家之间竞争激烈,房屋价格随之节节攀升。
正是建筑成本的不断上升和房源数量的受限,使房子无法像一般工业品一样产生实质性降价。如果读者朋友能够静下心来仔细甄别,就会发现我们日常的衣食住行各项商品,绝大部分都是涨价的,像工业品一样持续降价的,才属于少数派。
(二)城市化
房价上涨的第二动力是城市化。
1999年全国城镇人口3.9亿,2019年全国城镇人口8.5亿。二十年间4.6亿人从农村来到城市,由此带来的住房需求增加是房价上涨的坚实推力。
农民工进城的深层原因是生产方式的改变。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是农业国,农业的首要生产要素是土地,这就决定了人口必须平均分布在辽阔的农村地区,才能最大化利用土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迅速发展为工业化国家,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比重不断提升,这二者都需要将人口聚集到一起,才能进行大规模生产,因此人们在新工作的召唤下,不断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三)集聚
房价上涨的第三动力是城市间的人口集聚。
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的同时,也在从小城市小县城流向大城市和超大城市。
大城市具有更好的工作机会,可以吸引更多的劳动人口;充沛且技能丰富的劳动人口,又为潜在投资者创造了更好的投资环境。
大城市在这种工作与人口的相互吸引中不断壮大,小城市则面临工作机会和人口的双重流失。
读者朋友不妨假设,腾讯总部某天突发奇想搬去了青海省康巴子村,他们是不是在当地连个程序员都招不到?
(四)特质
除了上述本质因素,房产的一项特质也加剧了房价的上涨。
正如上文所说,大白馒头从0.1元/个涨到了1.5元/个,如果你10年前购入10000个馒头,等到今天卖出去,同样可以大赚一笔。但是这是不可能的,因为馒头会腐烂。
房产则完全没有腐烂的问题,只有每年1%左右的折旧,租金就能轻松抵扣,城市发展导致的地段价值提升还会带来房屋升值。
正是这种易于长期低成本持有的特质,再加上无需过多专业知识,使房产成了大部分人资金充裕情况下的投资首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房价上涨。
但是必须指出,这种投资行为来源于房价上涨预期,根源还是在于房屋自身所具有的价值。
(五)未来
接下我们简要分析一下上述要素未来是否会发生转变。
冷静思考之后,不难得出如下结论:
一、货币增发大概率会一直持续;
二、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城市化速度将越来越慢;
三、随着落户门槛的降低,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将加剧,大城市强者恒强。
未来大城市将继续依赖自身优势,吸引更多人口和资金,房价具有充足的上涨潜力;中小城市受制于农村人口枯竭和自身人口流出,房价将逐步失去上涨动能。
不出意外的话,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三四线城市如鹤岗一样出现房价崩盘,我们甚至会对此习以为常;但与此同时,大城市的房价仍将升升不息,高不可攀。
多年来,我们的经济收入在不断提高,但大家觉得没有,我们的生活压力却似乎也在不断增加,这是什么道理?
一个根本的原因或许就是四十年来收入增长赶不上房价和物价上涨。如果做个统计,大概只有房价能赶上通胀的水平,所以那些赶上房价上涨潮水的人才获得了财务自由。
四十年来,如果说我们工资涨了100倍,但是房价涨了1000倍,我们所涨的工资,都被吸进了房价这个黑洞还不够,也把我们的幸福感给吞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