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将是房地产大动荡之年,谨慎!谨慎!房子够住的人就不用买房了,或者能买现房的尽量买现房,能选二手房的尽量选择二手房。2023年将会是房地产退财之年!其实从八运末这几年的走势就可以进行推断,只不过在2023年将会更加严重
2023年房价会涨还是会跌,你希望涨还是跌。2023年刚刚开始,随着疫情放开,各行各业也都步入正轨了,我国经济也在慢慢复苏,对于2023房价会怎么样一个走势,我觉得今年房价不会有太大变化,可能保持原价或小幅下跌。
一套房三代血,2023年普通老百姓想买房的,不要冲动,5年后市场明朗了再下手
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2022年全年新房销售金额与上一年相比,大幅减少了4.9万亿元。
为什么?疫情三年,钱越来越难赚了!房价下跌的趋势已经隐现,2023年应该是投资客等待接盘侠脱手的最好时机!但是强一线城市,房价相对稳定,但是分化严重!想要买房还是5年后,形势明朗了再上车!
有钱的老板,请忽略我的建议!
#头条创作挑战赛# 某位任姓经济学家关于房价走势提出了个难题:
1、涨价是不可能的了,因为会增加实体经济成本。
2、降价是不可能的了,因为会增加金融市场风险。
3、不涨不降是不可能的了,没有涨价预期老百姓不会进场,没有降价预期老百姓不生孩子。
我们看到了挂在树上的猪,可能不是它不想下来,而是它下不来。
这三年我国对疫情政策,一直是严防死守,防控疫情所付代价,也是史无前例,其中生育率出现了明显下降,谁都不愿意挺着大肚子来防控病毒,更不愿意放开后,病毒快速传染的今天,来备孕和生孩子。这样会导致房产需求急剧下降。老人的集体去世,大量房子将空置,然后流入二手市场,房价下跌趋势会更加明显,我们将拭目以待。
大家好,我是老李说房市!
春节假期即将结束,我们即将踏入各自的事业当中,我也马上准备开工,跟大家聊一聊新一年的房市。
2022年中国房地产销售额约13万亿,2021年中国房地产销售额约18万亿,在经历过经济下滑,疫情影响加剧,地产行业整体政策管控后,使房地产的销售额大踏步回到5年前,但是我们客观去评论,两三年之内地产这个行业整体应该是企稳,反弹的走势!
理由有三:
1、大家众所周知的是之前地产政策有多打压,现在就有多扶持,不用我多说,通过国庆节前后至今各种政策不断释放,有一种观点,市场刺激不起来,政策不停止,这是政策层面的;
2、疫情影响变小,疫情对老百姓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年轻人,积蓄较少,但同时也教育了一批人,摒弃无谓消费,增加储蓄,增加固定收入,地产行业已经有逐步企稳迹象,经历几年的调整,房价逐步回归相对合理的范畴,没有疫情的影响,必然会释放一部分需求;
3、供需会逐步改变,民企在2022年拿地极少,2023年预估也不会大幅增加,手中存货减少,经两三年逐步化解高杠杆风险后,购房者的议价空间会逐步减小,自然推动市场减少乱像,房价企稳甚至反弹,自然回归良性!
个人预估2023年依然是刚需购房者和改善购房者较好的上车机会,错过23年,购房成本预计会提高。
本文只是自己作为一个从业13年的销售一线人员的直觉,仅供参考,我身边有购房需求的亲戚朋友,我已经分享相关观点,希望其23年上车。
结尾祝大家新年快乐,2023年发大财!
买房的窗口正在打开,你准备好了吗?
春节期间,部分城市出现楼市回暖迹象,买房的时机正向我们走来。 据四川日报消息,春节假日期间,成都楼市成交回升明显,感觉到了丝丝暖意,多数楼盘的客流量超出预期。
“春节前到楼盘看楼的人流出现回涌”,河南商丘的一位房地产从业者介绍。目前着急买房的大部分是过去两年可能就有购房需求,因疫情和房产乱象,没有下手。上学、结婚、置换等刚需一族会成为房市回暖的第一批生力军。
根据58同城、安居客2023年1月份一份调查显示,超过8成有意向购房的客户,会利用春节前后这段空闲时间看房、选房。看房的目标城市首选工作城市,次选家乡县城。
随着国家房地产刺激政策的持续强化,2023年买房需了解以下几个趋势:
1、保交房仍是全年主要目标。前两年乱象导致的问题需要收尾。
2、止跌回稳是上半年目标,逐步回暖应是下半趋势。两年压抑的刚需一族购买今年上半年会陆续释放,改善性住房的需求下半年会逐步增加。
3、不要期待、更不用担心过去楼市火爆场景的再现。但核心地段、重点学区等的楼盘,下半年出现回涨的可能性是较大的。
房产企业逐步回归正常、民众购房快速回归理性,是2023年的主要趋势,也是疫情三年、房产乱象二十年给我们的教训。 有需求、看到好地段、好楼盘适时下手的时机到了。#专家看2023楼市:买房窗口期已至##我的生活也是头条##房地产#
房价下跌还有多远?
房价就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大部分人对它有信心,它就会一直涨;一旦市场失去信心,它就会跌到谷底。利益集团是决不允许有人说房价在跌,或者可能会跌的。如果你真的希望房价下跌,那就一直告诉别人:房价会跌,别买!每多一个相信房价会跌的人,都会使房价朝下跌的方向偏移。这才是房价涨跌的最终模型。除此以外,什么利好,什么大盘,什么刚需,那都是骗你的。过去靠着快速的城市化,房价跑赢了工资涨幅,但是当城市化见顶以后,房价涨幅会落后于工资收入。如果能长时间保持房价涨幅,低于工资涨幅,那么房价就算是成功的软着陆了。
说实话中国当前商品房的供给已经远远超出需求,也因此其价格并非商品房的生产价格,而是携带着泡沫的价格。这一点相信读者们都深有体会。需求的下降首先引起的不是价格的下跌,而是房企的债务危机。在债务危机的逼迫下,房企不得不选择降价销售,以取得周转的资金流动性。反过来说,部分房企在有实力应对高周转和高杠杆下的债务负担的时候,也可以选择维持房价,拒绝下跌,观望市场情况和购房者情绪,再做判断。
总体上,中国商品房价格将呈现出下降的态势,而且是阶梯性的趋势。核心城市的核心地区房屋价格依然火热,非核心地区可能出现下跌。新一线城市错综复杂、参差不齐。普通城市的房价下跌成为一种趋势。核心区位和非核心区位的房价差异完全可能扩大,换句话说,居民收入上的贫富差距和大资本与小资本间的差距都会随着这一过程而变大。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探讨[送心]
2023-01-26 16:40
春节马上过完,中介、售楼处即将全面回归,2023年北京楼市即将拉开帷幕,今天我给大家简单说说今年上半年的操作策略。
先说最重要的政策面上的变化,现在上面三番五次的要拉动消费,北京市委书记也明确表态要支持改善住房消费,有可能要让北京起到带头的作用,从这个角度看,这跟“房住不炒”出台后几年的政策基本面都完全不同,3月份前后出台利好政策的概率比较大了。我认为上半年北京楼市至少可以小涨一波,我之前说过5%左右的涨幅可期,下半年能否持续就看政策了。
2023年,要么小涨,要么大涨。
如果你要买房,那自然是早买早好,这没啥可说的。另外,一定要尽量买到高薪产业区附近,这个之前说过很多次北京的五大产业区了(金融街、中关村、望京、国贸、亦庄),不再赘述了。
另外对房龄要有一些侧重,以后品质改善是主要需求,除非没办法,不然不建议买老房子了。最近1个月我的体会是,老破小顶层跟2、3楼的价差相比过去拉大了不少,这说明老龄化的影响在加剧。
学区房业主要注意,春节后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逃跑行情,我仔细研究了疫情后复苏的德胜、月坛片区的成交,成交量是很大,但是成交价格明显上涨乏力,往年这个时候都是量价齐升的节奏,这不是一个好兆头。如果你用完学区了,可以考虑卖掉,以后接棒的人越来越少了。
如果你要换房,不要太关注自己的房子能卖多少钱,你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要买的房子上面,有合适的好房源一定要抓住,市场好的时候优质房源消化的很快,不要犹豫,自己的房子哪怕便宜点也要卖掉进行果断置换。
再就是要买热点地区新房的同学,比如今年可能的四季青、太阳宫、永丰南啥的,啥时候拍地你就啥时候卖房,一般拍地后3个月开盘,再3个月付首付,所以给你6个月周期卖房足够了,卖早了容易踏空。
今年楼市的资金非常充裕,2017年后压抑至今的改善需求可能会全面爆发,要买房或者换房的同学,一定要密切关注楼市走势,别错失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