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帮四川成都的一位粉丝大哥检测了一辆2021款领克03+ 2.0TD 自动驭风版,2021年9月上牌,表显里程3.2万公里,新车指导价19.88万,现在二手车市场价在14.5万左右,具体看车况。
作为国产车正儿八经的第一款性能车,领克03+自出世以来就好评不断,完全可以和老牌的小钢炮高尔夫GTI同台竞技不落下风。不过作为一款国产车保值率低是难免的,所以买二手的领克03+非常划算!这辆车才开了一年半的时间就亏了5、6万,原车主肯定心痛如刀割啊。但对于买二手车的粉丝大哥来说,就是好事一件了。
这辆车经过我们的检测,发现仅有外观存在几处小瑕疵,但整体都还是原版原漆,没啥毛病,发动机系统和底盘也非常完美,符合准新车的样子。大家觉得14.5万左右的价格,买这辆领克03+值吗?#我要上头条##新春聊聊车##二手车#
#2021过年不打烊# #DOU来团年# #团个成都年#
2021年去过成都一次,一行6人都说还想再去!四川人挺实在的,物价不高,景色宜人,我是山东烟台。
第一财经第一财经官方账号不是云南也不是海南,这个省凭什么春节游客量全国第一?
#2021网红收入排行榜# 网红经济打败的不是实体经济,是背后的房地产开发商。实体店开不下去,因为房租高,房东买的高,房地产商拿地价格高,那最后就是卖地的价格要定的合理才行啊!否则,只能都去网上买,工厂直销,省去中间环节!
成都没有搞什么活动 显得死气沉沉 以前三圈城还能放鞭炮 今年也不行了 不求无功 但求无过
我自己苦思冥想想不出来为什么上海疫情会演变到那个地步,然后发生那么多事情。经深思熟虑,发现了个中端倪,那就是上海疫情并没有证明上海管理模式低下,反而证明了上海在疫情一年前提出的发展五大新城,是对的。上海是有远见的,因为上海本身其实很明白,疫情出现的问题归根结底不是防疫本身出现了漏洞,而是一直以来的城市规划出现了问题,所以按照常理来看,疫情出现了种种问题,上海才会想办法去发展五大新城,但是上海在疫情出现的一年前就想到了靠五大新城来疏解城市人口,并更好地服务上海大都市圈,从这一点来看,上海是有远见的,也是睿智的,所以上海并不是在防疫上搞摆烂,她本来是想在继续维持经济的情况下继续搞五大新城和城市更新,然后防疫次之,因为上海很明白,上海疫情的各种问题其实并不是简单的防疫问题,而是一直以来的城建规划出了问题,而现在其实需要靠继续开疆拓土来弥补过往城市界面和居住环境的不足,还有人口过度集中的问题。而五大新城不仅仅可以解决人口过度集中在市区的问题,更能够提升我们所有人的素质,避免了过去在市区某些地区街道的嘈杂和不宜居,新设立的剧场,图书馆还有新城绿环,甚至是江南古镇都能够让人舒心,让人能够更加接近属于中国人的人文,而交通枢纽的设立更能够拉近长三角与上海新城的距离。上海的物资保供问题,其实上海也已经在想办法解决了,那就是松江枢纽和四团枢纽客运和物流的双黄蛋来实现多式联运,其松江枢纽和四团枢纽的地点就在五大新城之二的松江新城和临港新城,有了这两个枢纽,未来的物流就有了一定的保障。五大新城的宜居和管理在未来肯定都是优质的,在人文发展上也避免了崇洋媚外的思维,而更多地向豫园靠拢。上海2021年提出发展五大新城,2022年表示不封城,其实是对的,不过前者是超前,后者是过度超前。五大新城发展起来了之后,它们所展现的人文关怀,我认为是极其优质的,而且具备市区没有的最大的优势:在一定的时间内到达长三角近沪城市和上海的两个国际枢纽,所以上海真正的国际化我认为是上海浦东和上海虹桥带着五大新城跑,而不是市区一家独大。因为五大新城和虹桥,还有浦东是七个可以彻底贯彻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地方,国际化进程自然是不用说,更重要的是它们还有属于自己的江南文化,迎客性和历史性,还有发展性都是十分强大的。面对国人,上海的包容其实就应该从五大新城开始,而不是市区。一个有素质的大城市人其实就是应该以郊区为主,以市区为副。以更快地衔接外地与国际为荣,以自然环境的保护为傲。举个例子吧,未来的松江南站一定比上海南站更包容,为什么?因为松江南站未来的主题就是面向长三角的城市客厅,而且旅游和商业,还有影视产业并存,还有更多可观赏的本地特色在等待着长三角游客的到来,南部还有郊野公园,形成自然与城市的完美融合。松江南站附近还会有便宜的租赁房方便别人居住,而且9号线往北一站,23号线(规划建设)往东一站也都是面向长三角重要的活动场所,(9号线往北是松江云间文化中心,23号线往东是科技影都核心区),这样的旅游效果,这样的极致体验,上海南站即便将高铁全部迁入,也无法达到松江南站未来的高度。周边已经开发完毕,商业的设立与新城规划比起来似是有些漫不经心,1号线三站到徐家汇隔开了徐家汇到长三角的距离,而徐家汇本身也在经历中年危机,其本身也从未说过是为了欢迎长三角游客而来,更像是本地人或新上海人日常购物工作的一片地方而已。而松江枢纽,一开始的规划可以说就是带着包容,它早就想好了要面对年客流量2100万的人次,早就想好了要打造市级商业中心,早就想好了成为科技影都的一部分,早就想好了打造属于自己的本地ip,而且还能在城市开发的大环境下建设属于自己的生态绿环,还能在高空步行的同时让人在连廊中看到高铁在不停的跑动,高铁成为了城市当中最美的风景线,相比起上海南站,松江枢纽在10年以后更能彰显国际大都市的魅力,更能让国人看见包容之资,而且,松江的影视拍摄更能激起别人对上海的兴趣。所以,上海要展现包容,展现素质,就是要郊区带着市区跑,而不是市区带着郊区跑。令人高兴的是,上海在去年疫情之前,已经开始这样规划了,疫情反而证明了上海发展五大新城,是绝对没错的!
去珠峰大本营有什么意义?就是站在山前打卡吗?看不到山不是更不值得?
2021年3月,我自驾318的时候,和同行的小伙伴产生了分歧,我们原本的自驾旅行,是从成都出发,用10天的时间走到拉萨,行程就结束了,可是我一直有个心结,特别想去一次珠峰大本营。
我们一共四个人结伴,我是石家庄的,还有三个,一个来自广州,一个来自郑州,还有一个南京的,另外两个小伙伴都同意去珠峰大本营,广州的小伙伴觉得去珠峰大本营没有意义。要多花四天的时间,就是为了去看一座山,而且,还有可能看不到。
我觉得来珠峰大本营,很多时候就是一个情怀,只要来了,就值得。我们有时候抵达一个目的地,并不是为了要得到什么,为什么要去爬一座山呢?因为山就在那里。
那么问题来了,珠峰大本营到底值不值得来?
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到了拉萨休整一天,我们四个人又一起走了珠峰大本营。
珠峰大本营进来需要先买门票,每人160元,车辆320元,进入公园大门后,还要开车一个多小时,穿越珠峰108拐,才能到达珠峰大本营的乘车点,然后我们要乘坐景区统一的大巴车前往珠峰大本营纪念碑处。
加乌拉观景台的海拔5198米,这里是观赏珠峰全貌最佳的观景台,如果天气晴朗,是可以看到另外几座高海拔的山峰,这里风也超级大,飘扬的经幡在晴朗的天气,看起来色彩格外艳丽,很多游客来到这里,会为家人和自己挂一条祈福的经幡,许下美好的愿望,这个看自己的个人意愿。
这次来珠峰大本营,第一天下午。连珠峰的影子都没看到,确实遗憾,可是第二天在我们离开的时候,珠峰在清晨的曙光下,露出了真容,我和小伙伴们开心的不得了。
2022年的三月,我再次自驾318,又一次来到了珠峰大本营,这次运气爆棚。不仅看到了日照金山,拍到了珠峰的星空,第二天,凌晨5:20起床,在满天星斗下,从巴松村出发,沿着四千多海拔的108拐盘旋下行,这一次,我在加乌拉观景台继续等待,等到了人生中第一次日照金山的日出。
去往星辰大海的路,总要冒险,出发永远是最有意义的事情,讲述了这么多,你觉得珠峰大本营值不值得来,如果是你,你会来吗?
#云游风物之旅# #从今天起记录我的2023# #浓情中国年#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瓜藤出墙来;充满生机的季节: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圆圆的小西瓜;看着就舒服,心旷神怡!#成都头条# #西瓜# #2021生机大会# #活力#
2022年十二月份成都的房价涨幅居然全国第一
!
北上广深房价的涨幅全部在成都面前甘拜下风!
而且成都的房价涨幅是非常高的,有一种一骑绝尘的感觉!
看看成都的数字多么领先!
成都(9.0%)、杭州(6.4%)、北京(5.8%)、上海(4.1%)、长沙(3.2%)、银川(2.3%)、西安(2.0%)、厦门(1.9%)、宁波(1.8%)、南昌(1.8%)、乌鲁木齐(1.7%)、合肥(1.6%)、海口(1.0%)、青岛(0.6%)、广州(0.4%)、南京(0.3%),二手房价格同比2021年12月上涨的城市分别是成都(9.1%)、北京(3.9%)、上海(2.6%)、昆明(1.9%)、南充(1.4%)、无锡(0.4%)。
看到没,不管是一手房,二手房,成都都是老大,妥妥的双料冠军!
真是没搞懂十二月份不是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吗?大家怎么出去购房的呢?难道都是网上购房吗?佩服成都!
重庆的房价真的好惨!已经像不关心中国足球那样不关心重庆房价的高与低了!我只想问重庆的房价这么低,造成地价这么便宜的贱卖,这些钱够重庆基础建设发展用吗?
12分的后悔当初没有在成都买房!
也许真的有一天成都的房价会超过北上广深!
#12月成都房价大幅上涨领先北上广#
#成都买房#
现在到处都在说房子不好卖了,到处都在说楼市不行了。
先看大成都范围新房:
2021年189909套
2020年178480套
2019年176567套
2018年218423套
2017年285734套
(其实更应该分析成交面积,不过问题也不大)
16年大家都知道是天量,然后限购开始。之后这5年,成都房价连续翻翻,高新区挂牌价涨到6万甚至10万……
这个状态下,出现了几个明显上涨:
1 土地价格也在这些年里大幅度上涨,我们要明确房价上涨,政府是核心推手,当然政府也有不得已苦衷,大层面有赶超美国的必然诉求,小层面有城市建设扩展大刀阔斧,更优质的城市土地价格低了自然也是不合理的。
2 水涨船高的是业主的心理预期,二手房随着新房、土地市场、区域配套的完善,有些地区二手房价出现4到5倍的上涨,有不少是10到14年的老房子,但区域和配套的成熟使得自身价值和预期不断提升。
3 开发商大量拿地,土地供应量和市场待开发开盘项目不断增加,去库存变成了接鼓传花,长期高周转高杠杆模式下的病态发展,现在出现大面积违约。
4 居民收入和居民负债的上涨,居民收入的增长处理合理状态,而把房屋作为核心家庭资产的心态,导致居民实际负债率超过发达国家。
所以,目前整个市场处于一个焦灼的状态。居民高杠杆与居民高预期的博弈,开发商违约影响经济与发展经济但要摆脱高杠杆的博弈,地方平台政府债务与土地财政持续性的博弈。
大成都最近每个月成交10000多套新房多吗?不多,如果真是1万套,一年才13万套,等于成都顺销盘会多,还创了近几年的新低,如果成交总值也跌了,那情况就真的不太乐观(提示,可以看看近几年的成交总值,算上通胀其实变化不大,这似乎说明量价并没有齐涨)。
二手房成交量其实也没有太大变化(2021年的特殊年份不能比较),而且新增的主要还是低总价的房子。
法拍房肯定会增加,负债率高了,很容易出现违约,但是大面积违约概率目前还是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