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东交民巷(东交民巷教堂)

历史老照片:1950年8月1日,首都各界人士四万多人,在故宫太和门广场上举行“八一”建军节庆祝大会。在新中国历史上,于故宫举行建军节活动仅此一次。

20岁的孟昭瑞当时是解放军画报社的一名摄影记者,参加庆祝活动并进行现场报道。

一大早,孟昭瑞刚进会场,就被会场的氛围震惊了:故宫太和门广场上早已聚集了参加大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部队、公安部队以及首都的工人、机关干部、学生等数万群众。他原以为自己是提前进场,没想到参加大会的军民比他来得还要早。

上午8时,北京市市委书记、大会主席彭真同志宣布大会开始,北京市市长聂荣臻同志致开幕词,总司令朱德在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会场上空,人民空军的战鹰凌空而过,并在市区高空散发了大量纪念“八一”建军节和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的传单。顿时,会场气氛达到了高潮。

紧接着,保卫世界和平大会中国分会主席郭沫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李济深、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中国民主建国会常务委员会召集人黄炎培、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代表林坚等陆续讲了话。最后,北京市各界代表相继向毛主席、朱德总司令暨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献旗、献花。

孟昭瑞深知这些镜头的珍贵,费了很大劲挤到了队伍的最前排,只见朱德总司令接过锦旗,并向群众热情示意。锦旗上面的五个大字非常醒目:人民的军队。充分表达了全国人民对解放军的无限热爱和高度的信任。

在拍摄过程中,孟昭瑞用镜头记录下朱德总司令的一举一动,同时,总司令的音容笑貌也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中。这也是他第一次近距离为朱老总拍照。

献旗仪式之后,彭真代表各界人士发表了讲话。

会后,举行了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的示威游行。

游行队伍从午门出场,至中华门分东西两路进行,东路经东交民巷、东单至东四;西路经西交民巷、西单至西四。参加庆祝大会的人民解放军方队,迈着整齐的步伐和首都人民一起声讨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占领台湾的罪行。

就在这次庆祝大会后不久,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保家卫国,与朝鲜人民一道并肩作战。孟昭瑞作为战地记者,深入抗美援朝战争第一线,在鸭绿江畔、上甘岭、板门店,他用影像记录“最寒冷的冬天”,为公众直观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留下了珍贵的历史图片。孟昭瑞用自己毕生的精力和精确的镜头,记录了历史上无数震撼人心的瞬间。

孟昭瑞(1930.8~2014)河北省唐山市开平镇南人。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原任《解放军画报》高级摄影记者。2012年被中国文联、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第九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

1992年春节,身体不适的吴德就去医院诊治,才知道患了严重的血液病。为了解决治病的难题,吴德找了熟人。

吴德是河北丰润人,曾经在北京工作数年,相继担任北京市第一书记、北京军区政委。

1980年,吴德在十一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辞职,很快获得了批准。

吴德辞职后,继续住在东交民巷,几乎不出门的他就在家中干那三件事,日复一日。

1、读书,读得多的是《毛泽东选集》。

2,练字。在练字时,就是抄写毛主席的诗词。

3,看电视。

到了1992年,吴德被诊断患了血液病后,就面临着2个难题。

第一个难题:医疗费用的结算问题。

因为血液病难以治疗,而且费用高。

第二个难题:治疗的环境和条件。

当时,服侍吴德的他的大女儿,在北京市文化局工作的吴铁梅。

吴铁梅感觉棘手,就向一个老同志请教。

老同志教吴铁梅替他父亲写一个申请报告,然后拿着报告请领导签名,很快得到了批准,恢复了吴德的国家领导人身份。

从1992年开始,吴德就在医院治疗,偶尔去北戴河看看。

1995年11月,吴德去世,享年82岁

这位身材矮小,容荣华贵,神态自若,旁若无人中年的男子,就是清朝肃亲王——善耆(1866年3月15日—1922年3月14日)。他是晚清王爷中思想最开放,能力最强的铁帽子王。有人认为,如果摄政王载沣听他的,袁世凯是不可能一手遮天的。

这张照片的背景,就是东交民巷那座被战火毁掉的肃王府,非常珍贵。

善耆,共有21个儿子,17个女儿。其中爱新觉罗.显圩,即臭名昭著的川岛芳子,就是这位肃亲王的女儿,也是孩子中他最看好的,后来过继给了日本人做了养子。

善耆的十七女显琦后改名金默玉(1918.9.14—2014.5.26),被称为“清朝最后一位格格”,她跌宕起伏的的一生,十分传奇。

善耆有很多过人之处,我们通过他与汪精卫的过往能窥见一斑:1910年,汪精卫秘密潜至北京,图谋刺杀刚刚登基二年溥仪的父亲摄政王载沣。结果汪精卫行刺不成被捕,朝廷责成善耆负责审理。汪精卫入狱期间,善耆多次到狱中看望他,想借机做汪的思想工作,希望为己所用。但两人每次谈话都如一场辩论赛,二人旗鼓相当,谁也说服不了谁。

善耆曾私下里与人说:“如果不是出生在王族,我早就加入革命党反叛朝廷了。”

善耆谈吐文雅,远见卓识,非一般愚钝无能的昏官污吏所能比。后来,人们问起汪精卫对善耆的印象时,汪精卫只评价了一句:“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

宣统三年(1911年)10月,张绍曾和蓝天蔚在滦州发动“兵谏”,清廷被迫下罪己诏,宣布解除党禁、特赦国事犯。乘此机会,善耆建议清廷释放了汪精卫。

1912年,善耆将最疼爱的7岁女儿“显玗”送给了日本人川岛浪速,并改名为“川岛芳子”。10年后,59岁的川岛浪速将17岁含苞欲放的芳子骗进书房, 激动地说:芳子我要和你生个孩子。

而这一切都源于善耆的耿直和愚蠢。

在“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善耆在给母亲守孝,得知慈禧和光绪逃走后,奋不顾身的追了三天三夜,拦下光绪让其回来主持大局。

但慈禧担心善耆和光绪擅权,便恶狠狠地分开了善耆和光绪,下令善耆回京善后。

善耆回来后看到,颐和园和自己的肃亲王 府被“联军”烧毁,但紫禁城完好无损。

慈禧为了补偿善耆,让他统管崇文税 务总局及23个分局,负责征收出入京城的各种货税,将上缴的税款由历年的30万两降为12万两,多余的尽可以收入善耆个人腰包。

偏偏善耆不领情,还大刀阔斧整顿官吏,严禁贪 污受贿。不到一年时间,税金扣除支出后,剩余竟高达60余万两,善耆自己没有留下一两,全额上缴了国库。

光绪1903年,王 府井南口的东交民巷成了使 馆区,善耆很快意识到王 府井潜在的巨大商业价值。在王 府井大街路东建成了“东安市场”,营建了许多店铺,街道也做了拓展整修。

宣统1910年,汪精卫秘密来北京刺杀载沣。但由于策划失败,汪精卫被捕,由善耆负责审理。

当他看到汪精卫的《革 命之趋势》、《革 命之决心》、《告别同志书》之后,感慨万分。

此时善耆已经预感到清王朝即将落幕,杀几个革 命党人已经无济于事,不如拉拢为自己所用,便对汪精卫从轻发落。

但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善耆还开玩笑说:“如果不是出生在皇 族,早已经加入革 命党反叛朝廷了。 ”

而汪精卫对善耆谈吐文雅的远见卓识,也生敬佩之心,说善耆是“一位了不起的政 治家”。

综上所述,善耆是一个耿直、踏实的实干家,确实能为国家办成一些利民的事情。

但就是这样一个能干的人,错把日本人当知己,把子女推向了火坑。

在日本人和联军攻入紫禁城的时候,德军要炸紫禁城,一个叫川岛浪速的日本人出来调停,让紫禁城免于被烧毁的厄运。

因为这次调停事件成功,善耆对川岛浪速另眼相看。要知道紫禁城是皇 室的命根子,对于一个人日本人保护中国人的房产,给了善耆好印象。

此后,川岛浪速经常去拜访善耆,并协助善耆“维持京城治安”,对善耆投其所好,两人迅速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在善耆眼里,认为对清廷威胁较大的是联军,日本人作为黄种人,是清廷的同盟,只有中日两国结盟,才能达成复辟的目的。

其次,就是等慈禧死后,善耆计划拥立光绪上台。他自己悄悄成立了一支消 防 队,练习爬墙上房,还按照军 队的模式配备了洋枪,关键时就可以借助日本人力量,进行变法维新。

1907年,善耆拜访了川岛浪速,两人做了结拜,并一拍即合。谁知天算不如人算,1908年11月14日晚上,38岁的光绪驾崩了,慈禧迅速安排溥仪继位,载沣辅政。

但第三天慈禧也死了,载沣怕日本人帮着善耆擅权,立马撤掉了善耆民政大臣的职位。

但在接连的葬礼中,没有发生任何治安事件,原因是善耆接受了日本的军事管理经验。也正是因为如此,善耆把大部分子女送去了日本。

1912 年川岛浪速陪同善耆一家60人赶到旅顺,形成“满蒙 独 立运动阴谋活动的中 心”。因为军阀的参与,导致第 一次满蒙行动失败。

而此时,川岛浪速假惺惺向日本军方提出,永 久保障善耆的生活保障。善耆看到川岛浪速为自己做的一切,对于川岛浪速更是相信的五体投地。

为了表达自己对日本的信任和对川岛浪速的支持,便将自己最喜爱的14格格显玗,过继给了川岛浪速。

1913年,7岁的显玗更名川岛芳子,跟随养父川岛浪速去了日本,进入松本高等女子学校接受严格的军国主义教育,并从川岛浪速那里接受到军事、情报等多方面训练。

长大后的川岛芳子思想举止已日本化,容貌清秀亭亭玉立。

一天,年近花甲的59岁养父川岛浪速将芳子骗进书房,强 奸了17岁芳子,并要娶芳子为妾。

这期间,芳子向哥哥宪开与弟弟宪东求助,一起写信给国内的大哥爱新觉罗·宪立询问对策。

然而宪立因为软弱,一直让芳子忍受,并牢记父亲的教诲。

此后,哥哥宪开考进了东京陆军士官学校,离开了川岛家。弟弟宪东看着卑鄙的川岛浪速,不愿继续呆在日本,随即回到旅顺。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善耆的教诲,就是光复帝制,向日本人学习。

慈禧死后,爱新觉罗家族分为几大派,载沣和溥仪一派,奕劻和袁世凯一派,善耆和日本人一派。

他们貌似都忘了,内在不团结,外敌很容易侵入,狼子野心的联军和日本人,打着帮助中国人的旗号,实现自己的侵华梦想。

善耆的愚蠢就是把希望寄托在日本人身上,还好吃好喝的贡着,送钱送娃,最后人财两空,为了不切实际的想法含恨而死。

所谓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本国领土岂能容忍别国沾染#历史#

更正一下,这条街是《正义路》,不是东交民巷。东交民巷是东西通行的路,正义路是南北通行的路。不要误导大家,正义路北口正对着王府井商业街。

过年聊一个轻松话题:北京的“最美转角”

厦门最美转角已经很有名了,上海也有个最美转角,纷纷打卡。北京有没有?按照近代西式建筑那么一个标准,有点儿洋味,有点俏丽,设计精美,好看耐看,也能找得到。北京的“最美转角”没有那么“锐”,不论观赏还是留影,也相当不错。

我用“锐”这个字,看过厦门鼓浪屿的“最美转角”就理解了,小于90度,大概只有45度。上海“最美转角”,也是小于90度。北京是“棋盘街”格局,四四方方,就没有这么小的角度了。东交民巷这条街与正义路这个路口,很值得一看的。中国法院博物馆原本是一家银行,建于1910年,一百多年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类建筑代表了一个时代。

再往东走下一个路口,有圣弥厄尔教堂,建于1901年,高耸秀丽,国家文保,也值得驻足。东交民巷红房子比较多,收拾得干净整洁,人流车流少,正是逛一逛的理由。

看看这个“最美转角”,虽说是直角,但有圆筒设计和红色的穹顶,别出心裁,与当今见棱见角、冷冰冰的火柴盒楼体,是有很大区别的。

下期展示厦门鼓浪屿的“最美转角”,敬请关注。

#头条创作挑战赛##在头条看见彼此# #浓情中国年#

错,华丰饭店的名字是近些年的事了,并非解放后就改的,我家就在步行2分钟的地方,还有东交民巷也不是指这里,这儿叫正义路。

疫情宅家,几近憋出尾巴。前几天,儿子说“疫情可控了,出行解禁啦!你六三年离开故乡,至今未回。回家愿望可以实现啦!”

我一听,真是喜极望外!拍案决定,走!也是啊,毕业从事工作。以后成家立业为生活奔波不觉老。兔年已八十三岁,再不回家体味少年时代村容乡俗美好的记忆,恐怕要留下终生遗憾。

通过计算,头节前三天,开着自家奔驰,高德指路、京开高速,一溜烟儿来到离到六十载,生我养我的故土家乡。

我故乡在河北大平原上。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可美了。刚进东街口,隔车窗外望。我大喊:“不对,不对!这可不是我家南召村!你看:街道比以前宽两倍。住宅都是三四层楼房。那许多的猪舍丶羊圈都不知哪儿去了,,,,退回去!这外国人,高德导航真骗人。明儿使国产卫星导航吧!

儿子下车询问是南召村。我连珠炮似地提了许多与少年时不一样的问题。儿子一一回答的使我折服。我心想:这比北京还好。楼下也那么多汽车,狭窄街道怎成呢?

我突然发现一处西式建筑,不得其解的自问北京东交民巷见过。这可新鲜。海事唇楼到故乡?

儿子告诉我:那是天主教堂。啊!我上小学时有教堂已改成教室。后来拆了盖瓦房教室。如今富裕了,又重新起来。当我亲眼看见党对农村群众信仰的关怀,很受感动。我们的人民,处处都享受着无微不至的关怀。十四亿人团结一心,共同奋斗,赢得了国强民富的今天!

我的上辈都做古了。年幼撒尿和泥,共同成长的叔、伯兄弟们都已年过花甲。寒喧唏嘘之后,喝两盅自不必说。楼下的暴竹声响,已知年味儿渐浓。(若知年节细情,下回再续。)

大年初一,北京东交民巷,拍了几张老建筑的照片。

各国驻中国的大使馆。来这里,认识世界!

东交民巷[北京市文物保护街区] - 头条百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120209/
1
上一篇越秀星汇云锦(越秀星汇云锦户型图)
下一篇 成都透明房产网查备案(成都透明房产网官网app)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