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房地产的救赎之路在何方?
桂林房地产发展到现阶段,已经走入了恶性循环。
开发商:不开发坐地亏损,开发卖房,越卖越亏; 不拿地,公司立马解散,拿地套的更深。
地方政府:继续加大卖地,市场供过于求,价格战愈演愈烈,楼盘有资金断裂、烂尾风险;不卖地,财政没钱。那继续卖地?房企不敢买了,流拍。
购房者:越是降价,越是不买;二手房卖不出去,新房不敢买;新房不买,二手房没人卖。
整个市场缺乏活力。
解决办法说是难,其实也简单。
市场的问题,交给市场去解决。
市场的供需问题,让市场自身去调节。耐心熬过一段时间,市场减少新增供应,渐渐去化现有库存。
待市场供需关系出现转换时,就是供不应求,楼市行情自然重启。
当然,这个挤泡沫过程中,过程是痛苦的,也会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还要有足够的弹药,熬到行情重启的时候。
桂林一季度新房销售量同比下降20%左右,销售均价下降七八个点左右。注意,五城区、临桂、十一县的降幅是基本上是齐步走的,五城区的销量降幅甚至高于临桂,这和我之前的判断一致。其实一季度全国都在降,桂林在疫情影响下,也没必要大惊小怪了。
反倒是二手房成交活跃,抢占了一手房的份额。不完全统计,二手房销量几乎与一手房平分秋色,这在往年是不可想象的。尤其是临桂,往年北方客户买了很多,现在估计是受疫情、收入影响,低价出售,卖得不错。
所以呢,需求还是有,新房现房、有证的二手房还是有市场,价格当然也是重要因素。
#九城发布房价限跌令# #限购与限跌令并行#全国已经有九座城市发布了限跌令,岳阳、桂林、菏泽、昆明、江阴、株洲、唐山、沈阳、张家口。在钢材、水泥持续涨价的情况下,房价不涨反跌,开发商宁愿赔钱销售也不想因流动资金缺口大而背负银行信用掉级!有了限跌令只是表面上房价没有下跌,实际开发商卖房送装修送家电最后还是想办法卖出去。
房产价格一直牵动着老百姓的心,虽然这几个城市发布了限跌令,但是同时还在执行着限购令,一方面不让房价跌,一方面禁止老百姓买,最难的可能就是开发商,在有限的购买名额中使用浑身解数吸引少量购买者,还得高价卖给他们!
在沈阳,以前3000元一平的地方最初能卖1万一平,而限跌令下最低需要卖7000元一平,限购与限跌看似矛盾又不矛盾,高价卖给少量人才是大才!#沈阳头条#
研究每个城市当前所处短周期波动的哪个阶段,未来一年房价运行方向与节奏,购房或卖房时机、购地时机、交易风险控制。
已经更新的城市:淮安、保定、九江、柳州、襄阳、桂林、岳阳、赣州、盐城、长春、西宁、蚌埠、北海、唐山、昆山、烟台、韶关、莆田、中山、洛阳、日照、三亚、扬州、廊坊、常州、宜昌、湖州、泉州、芜湖、哈尔滨、贵阳、太原、乌鲁木齐、嘉兴、珠海、昆明、沈阳、厦门、石家庄、大连、南宁、金华、南通、佛山、南昌、海口、惠州、温州、东莞、无锡、兰州、徐州、宁波、青岛、福州、长沙、厦门、郑州、合肥、西安、重庆、西安、成都、武汉、天津、苏州、南京、杭州、广州、深圳、上海、北京。
网页链接
【张家口限跌令出台,不得低于备案价85%卖房】
昨天,张家口四部门出台规定,新房不得低于备案价格85%进行销售,该条款也被称为”限跌令”。
背后的原因就是张家口房价真的很惨,从2018年高点的10160元/㎡下降至2019年的8499元/㎡,这之后就没缓过来。常住人口也从2010年六普的4345485人下降到了2020年七普的4118908 人,减少226577人,同比下降5.21%
此前2个月,已经有8座城市出台限跌令,算上张家口,总共9座城市。
看看名单——岳阳、桂林、菏泽、昆明、沈阳、江阴、株洲、唐山、张家口,北方4座、南方5座,除了沈阳意外,清一色的三四线城市 。
这就意味着,本轮地产调控潮,最难受的还是三四线城市,在人口不断城市化的2021年,中小城市的楼市是真的惨。
“限跌令”的本质,就是怕资金量紧张的开发商突发降价砸盘,打乱本地的楼市预期。因为一旦预期乱了,土地卖不出去,房子也卖不出去。
房子越涨越买,越跌越不买,这是世界普遍真理,不服不行!
#张家口身边事##九城发布房价限跌令#
应该取消房产中介。陪朋友去买一套房子,中介只是做了带人看房,签合同等,工作量很少,就收了2万多中介费。感觉有点像是不劳而获
在房屋租赁买卖上,其实并不需要中介。中介就是个多余的东西,有点像是“吸血”或者“寄生”,像个怪胎。怪不得有人跳单,收费实在是不合理,与他们的付出不相称。
在工资不高的桂林,这2万多的中介费,就相当于一个职工辛辛苦苦干半年多,而他们轻而易举就得到了。
有些中介还两头通吃,暗中抬高房价,有点扰乱市场的意思。
其实房屋买卖在某些网站登记一下,或者在城市的广告专栏张贴一下,买卖双方就很容易相互沟通了。凭空多出一个房产中介,增加了买卖双方的负担,几乎有害无益。
社会上,有呼声取消房产中介,确实有些道理,您说呢?
“家有世界500强,何必远方”[捂脸]碧桂园这招聘广告词真魔性!要是这么说的话,哪个地方没有中国烟草,没有中国邮政,没有中国电信,中国移动,那都呆农村,还去什么远方
只是建个楼盘而已,就能喊出这样的口号,就我们这地方的工资收入和经济水平,不去远方打工,那怎么维持我们这里那么高的物价和房价,“居三江,大不易”
工资两千多,房价六千多七千在三江已经是常态化了!也确实如同群里的人说的那样最受伤的是祥云府,在碧桂园没进来之前,祥云府的房价已经卖到了7000多,碧桂园进入我们这小县城以后,精装才6000出头,一下子房价就被干下来了,去年底的时候看到发的传单和楼盘上拉横幅改为6200起,今年路过看到售楼处拉的横幅变成了年终钜惠5999起,这是真的受伤啊,而且,后期楼盘的施工进度也一直在拖着,碧桂园没进来之前那样的建设进度看不见了!
群里的朋友还有说放开三胎,让下一代接盘的,等三胎成长起来不知道是猴年马月的事了,而且生二胎的人都没多少更别提三胎了,再加上许多光棍的,哪还有那么多的接盘侠?
六七千的房价比市里一些城区的价格都高了,也比距离不到150公里的桂林市临桂的房价还要高了,农民真的要进城买房会选择小县城还是选择城市?除了那些在县城工作就业和做小买卖的人,同样的为了小孩读书而被迫买房的人会选择大城市还是小县城?
据我所知,就接触到蛮多送小孩去柳州和桂林上学的,那么我们这小县城的房价还能上涨多少呢?还有上涨空间吗?
如今看到太多的二手房挂牌出售的,而新建楼盘去库存压力也是想当大的,几个新建楼盘大量新房待售,三江的房价大概要横盘几年了。
我是不会买房也没钱买房了的,攒点钱回农村老家翻建新房多香啊,距离县城只要10分钟左右,又在马路边上,花在县城买房的首付加装修就能建三层半的小别野,天地都是自己的,不比在县城花几十万首付加装修还要背负几十年房贷也才一套100平左右的房子要强上无数倍。
#三江茶韵# #柳州头条# #房价##微头条日签#
预判下半年宏观经济与房地产走势:
第一,下半年,重点就是搞经济
最近第九版新冠防控方案公布了,似乎隔离和管控的尺度进一步放松了,这是个好消息,在最新的方案中,入境人员隔离时间从14+7,缩短到了7+3。而密接管控也从7天集中隔离,调整为7天居家。除此之外,风险地区降级周期也在大幅缩短,甚至很多地方因为过度防疫,被管理层通报警示。以及最近三亚明确规定,只要是上海低风险地区的人,到三亚来旅游,只需要做一次核酸就可以了,无需隔离。
所以,从以上种种事例可以看出,下半年,我们的重心就是要搞经济。
第二,房地产各项数据都在回暖
根据各大机构的研报数据显示,我国楼市6月份已经回暖,四大一线城市新房成交量均有大幅提升,合计成交面积超过了173.4万平方米,环比增长了122%。
二线城市成交面积为466.3万平方米,环比增幅约为44%。
二手房方面,6月份深圳、东莞、杭州、青岛、佛山等城市,成交量均有不同幅度的上升。
6月28日,万科郁亮也发声了,说房地产短周期市场已经触底,但是市场的信心恢复,还需要一个缓慢的时间。
第三,预测楼市的信心,要到今年年底才能完全修复
今年的救市,而往年不同,因为我们在左右摇摆,既要稳经济、稳大盘,还要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同时还不能把水全部蔓延到房地产市场去,同时还要保住地方财政收入。
这种想法其实大概率无法成为现实,我们不能什么都要,最后可能什么都做不好。眼下救市,最核心就是在救消费者的信心,很多人即便是贷到了款,也不见得去买房,更没有想法去创业,或者把工厂扩建,因为大家对未来的预期大大降低了。
增加大家的信心,主要在于激活社会的活力,除了增加就业机会,同时还要鼓励青年创业,杭州做法挺好,个体创业,政府兜底,赚到钱了是你的,亏了钱算政府的。极大程度激发大家的创意和生产力。自然就提高了大家的收入预期。
眼下的问题,就像一潭死水,钱和人都没有流动起来,钱窝在银行,人窝在家里,这可不行,必须得流行动起来,只有动起来才有活力,有了活力才有信心。
第四,下半年,到底适不适合买房呢?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是对于现在出台了限跌令的城市,买房就要谨慎了,截止到目前,已经有20多个城市发布了限跌令,例如湖南株洲、岳阳、广西桂林、山东菏泽、以及省会城市昆明、沈阳。其实说白了,这些城市的人口虹吸力不行,还有一些是三四线城市,库存量巨大,开发商为了回笼资金,只能降价出售了。
但是大家一定要记住,不能买一次性降价超过15%的房子,因为15%是一个临界点,因为开发商的毛利润均值是20%,你说他一次性给你降15%,明摆着他就是亏钱再卖。
什么情况下,他会亏钱卖?你好好想想,特别是那些拿着全款去买开发商期房的人,你图的是人家打八折的房子,人家就是想着拿着你的全款跑路,这种案例目前还少吗?
天上掉馅饼的时候,你只想着去捡,而怎么没想过这个馅饼是不是有毒呢?
下周行情,以下六大板块需要重点关注
一、市场连板梯队
六连板:酿酒大湖股份;
四连板:文化传媒中广天择,新冠检测热景生物;
三连板:医美+二胎概念新华锦,业绩增长华东数控,水务祥龙电业;
两连板
二胎概念:奶粉贝因美、玩具+在线教育高乐股份、母婴品牌金发拉比、童装品牌安奈儿、在线教育威创股份、品牌玩具美盛文化;
新能源车常铝股份、酿酒青青稞酒、养老概念海航投资;
创业板首板:二胎概念三盛教育。
二、强势人气个股分析
1、二胎概念
童装:金发拉比12天10板,新华锦3连板,安奈儿
奶粉贝因美2连板,辅助生殖麦迪科技;
玩具:高乐股份、美盛文化2连板,实丰文化
教育:高乐股份、威创股份2连板,美吉姆、粤泰股份、出版传媒、三盛教育;
2、酿酒:会稽山、大湖股份、伊力特、老白干酒
3、医美
金发拉比12天10板,新华锦3连板,粤泰股份4天3板,济民制药;
4、智能汽车
汽车配件:渤海汽车4天3板,常熟汽饰、通达电气
整车:北汽蓝谷、长安汽车、亚星客车
无人驾驶:华阳集团、亚太股份、路畅科技
汽车空调:朗博科技
特斯拉:飞乐音响
5、数字货币:御银股份5天3板,美盛文化2连板,广电运通;
6、碳中和主题
核电:海鸥股份、哈空调;
碳交易中钢国际、能耗监测荣联科技、电解铝常铝股份、余热发电盾安环境;
7、文化传媒:吉翔股份、中视传媒、中广天择、文投控股;
8、芯片概念:合众思壮、铜峰电子、永新光学、丹邦科技、达华智能;
9、 旅游:新华联、中视传媒、桂林旅游
10、新冠检测:热景生物
二、板块分析
1、二胎概念
今日两市指数情绪双双转暖,在央行工作论文消息刺激下,二胎概念持续走强,早盘在奶粉龙头贝因美的一字板助攻下,二胎概念股批量晋级,母婴品牌叠加医美的金发拉比晋级12天10板的高度,激活市场人气,超短资金的攻击方向上集中在母婴用品、辅助生殖、在线教育,下周将会考验期持续性。
驱动逻辑: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已经实施多年,据统计局数据显示,出生人口不升反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生育旺盛期育龄女性人数的急剧减少;2.房价、教育成本和医疗费等社会费用的压力,生孩意愿下降。4月份即将公布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在这个时间窗口央行发表鼓励二胎的论文引发热议,一旦国家在全面二胎方面进一步发布相关配套政策,对于二胎概念母婴产品将迎来重大机遇,市场地位也会上一个台阶。
2、医美
驱动逻辑:医美在今年年初市场抱团主线进入调整阶段后,医美作为万亿级优质成长赛道受到市场各路资金青睐,行业头部公司拥有较强的技术壁垒和资质壁垒较高,主力产品的平均毛利率高达90%以上,盈利能力堪比茅台,是市场备受瞩目少有的高速增长行业。
今天新晋题材二胎概念的持续走强卡位医美概念,医美出现较大分歧,多数个股调整,叠加二胎概念的金发拉比、新华锦成功晋级,下周关注题材板块轮动中优质医美概念股的低吸机会。
3、智能汽车
驱动逻辑:
一则是国家政策提振,2月24日,国家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应用。
二则:4月份两大事件,1、华为自动驾驶技术全球首次公开试乘,搭载华为智能驾驶系统的北汽阿尔法S将正式亮相;2、4月19日,上海国际车展开幕,下周各大厂商将推出最新款的智能汽车,将会对智能汽车题材形成提振。
4、碳中和主题:
市场总龙头顺控发展的跌停板标志老周期的落幕,当前市场投机情绪处于混沌阶段,碳中和作为国家级别大题材,会否再度活跃,下周将是一个观察窗口,如果顺控发展在下周止跌企稳甚至出现反弹,将会带动碳中和主题各分支的活跃,关注节能减耗的钢铁、有色的动向。
5、数字货币
驱动逻辑:目前央行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有序扩大,近期应用场景上:1、数字人民币在港测试,涉及跨境支付等应用场景;2、春秋航空收获全国首个数字人民币机票订单。央行对数字货币落地进程渐行渐近,加大了市场对数字人民币的预期。数字货币题材概念大多处于相对底部,也符合市场资金的预期。
6、抱团蓝筹
抱团主线蓝筹白马年初开启“杀估值”行情,大部分蓝筹白马调整力度超过20%,进入4月业绩窗口又开启“杀业绩”,蓝筹白马股引发市场大的抛售潮,也迎来机构的调仓换股动作。消息面上,15日晚间,重磅消息:全球最大的中国股票基金“瑞银(卢森堡)中国精选股票基金(美元)”3月大笔增持贵州茅台,份额增长了近15%。这一消息代表了市场主流实力机构对于蓝筹白马的态度,扭转了市场继续杀蓝筹白马的预期,关注下周业绩优蓝筹白马股动向。
如果您喜欢以上分享的投研信息,欢迎点赞并关注@格物投研,获取最新优质财经投研资讯信息!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可作为买卖投资依据!
#A股##股票##我要上微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