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房价的上涨与建筑材料和人工费的不断上涨有关。我倒觉得,大城市的房子的价格与地皮的价格相关,地皮价格不降,房子的价格就很难有真正的大降。建房的成本反而占的比例不高的。
2
读历史,知未来。看以前,测以后。商品房的价格,我觉得阶段性下降是有可能的,但从五年十年来看,房价下降的可能性不大,基本趋势还是稳中有升,大概率是超过银行利率的。
3
儿女在上海工作,要不要把老家的房子卖了换到上海呢?我觉得,如果有多套房子,卖掉一套,换成上海的房子的首付,给儿女打个基础,扶上马送一程,这个基本是大部分父母的常规操作。但自己住的房子一定要留好,绝对不能做弹尽粮绝的事。
我说的对吗?
上海人买房的笑与泪。就算你是生在上海的上海人,今天要在上海要买套房子,也是老吃力额。
上海人都经历过福利分房,所以大部分上海的家庭都有一套老公房。
看上去,上海人卖掉老房子,自己加点钱,置换个新房子,要比外地人容易一些。
这大概也是上海人唯一的优势。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大部分上海人家里并不是太有钱。确切地说,我们只有砖头,没啥钞票。
家里住着值几百万的房子,但是每个月的工资才几千块,这种人不在少数。
问题来了,上海今天已经是全球顶尖大城市,它吸引了很多新移民,它的辉煌繁荣属于全国人民,甚至全球精英。
也就是说,你要买套好房子,你就是在和许多精英在竞争。
客观地说,今天上海中内环里的好房子,一套像样的三房,差不多1000万起,这种房子只有全球华人圈子里,最有钱阶层里最穷的那波人买得起,大概就是金领这种水准。大家好好体会这句话,感受下上海人的压力。
现在的上海人在上海还有点尴尬,一方面他们每一天都看到上海在变得伟大,另一方面他们也在承受着经济高增长带来的高房价。
早知道大部分上海人都是很安逸的,只想过得小日子开开心心的。
但是上海人面对这种全球精英的挑战,却没有退路,因为这里是他们的老家。
外地人混得不好,可以拍拍屁股,回去。上海人却不行,他们无处可去,必须要咬牙坚持。
所以,我认识的上海人,一方面觉得自己很老卵(牛逼),上海人讲上海话,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另一方面,上海人又很焦虑,担心自己的升职,孩子的升学,面对竞争,有点力不从心。
我讲句心里话,新时代的上海人,还是有机会额。毕竟是自己的地盘,人头熟,地势门清,抓住发展大趋势,学习外地朋友的进取,买们房创业都有优势,只要跟得上不落后,上海这座大船一定把我们拉上去的,大家一起过好日子。
要对自己有信心,要对上海有信心。
大数据显示,自从出台“验价政策”后,上海房价的确跌了!环比上周下降了27元!2021年7月第二周上海房价均价从53679到53652元下跌了27元,趋势是还会往下走~~~
不过也有网友爆料,在经历了上次学区房调控之后,上海有的小区的房价到现在已经下跌了20%多,从1月份的10万一平成交价,跌到了现在的8万左右。吵房子的人要凉啊!#上海头条##上海房价#
大城市成熟期,并不会带来房价上涨
以东京为例,东京其实这30年一直还在扩张,吸引了全日本的年轻人去东京,去东京定居、生活、工作。
东京这30年房价下跌了70%,这几年才稍有回暖。房价下跌的同时,地价也同步下跌了70%左右。与此同时,日本的利率快速的降到0%,日本房贷利率仅为1~1.5%,为什么没有刺激东京房价上涨,反正下跌。
进入成熟期以后,进一步的城市化、都市化,并不会刺激房价的进一步上涨。在大城市成熟期,我们透支的房价,会回归理性。
所以现在还指望北京,上海,深圳的房子给你抵御通胀。指望这些大城市,大都市的房子给你保值增值,只能说是想多了。
北京的人口已经负增长了,深圳跟上海人口的流入也已经大大的趋缓,未来是有可能会负增长的。
这几年杭州的人口净流入是排名第一的的,仅看人口流入那肯定杭州强,而且杭州这几年,城市建设我觉得还是非常好。
时代已经变化了,房子已经没有任何增值的作用了,这一点我觉得一定要想清楚,想明白。趋势已经改变了,还指望按照旧的趋势去做投资,结果肯定不会好。
最新10月房产行情:上海市10月份16个区域中,有10个区域环比下跌!仅有6个区域还在上涨!环比跌幅最大的是黄埔区,平均单价为110638元/平方米,环比跌幅为-6.71%;其次是虹口区,平均单价为70280元/平方米,环比跌幅为-5.34%;另外浦东新区也有明显的下跌趋势,环比跌幅超过-4.0%;涨价区域中,金山区较为明显,涨幅为+3.99%,不过金山区单价较低为19177元/平方米,为全市平均价格最低的区域!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本身房价就具有很强的支撑!2020年,大约有4.2万的海外留学生以及应届毕业生落户上海。这个政策的实施缓解了上海老龄化的问题,也给上海的房价上涨提供了可能。太多的优势支撑着上海的房价,你对上海房价有什么看法,不妨来说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