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后是如何划分的呢?
由于耶稣在欧洲的巨大影响力,基督教的势力又非常大,所以,将耶稣的诞生的一年看作公元前后划分的一个节点。也就是说,耶稣诞生的那一年称为公元元年(公元 1 年),没有公元 0 年。
耶稣诞生之前,成为公元前,耶稣诞生之后,称为公元后。2021 年的全称也就是公元后 2021 年,通常公元后都会省略。公元前,是要倒着数的。
比如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六国。则需要从公元元年倒数 221 年。如果将公元前后,放在一个坐标轴上,则会明了很多。
公元元年,耶稣诞生。
史料记载:公元 1 年,平帝立,封王莽为大司马,景卢从大月氏伊存受经,佛教始传中国。我们国家处于西汉末期元始元年。此时,汉平帝继位,王莽辅政。也就这一年,孔子坐上中国的圣人神坛。
公元 2050 年,中国超强,地球村,行大道,没有了战争,世界人口锐减至20亿。很多人移民、度假外太空。而这一切,得益于中国的崛起。世界政治愈加清明,各国科技人才集思广益,探索到数十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希望无穷,信仰坚实!期待 2050 年······公元前后的划分,也就是这样来的![憨笑]跑题了!
历史考 39 分。那年我初一。
老师指着卷子上的分数,对我劈头盖脸:这题都答不上来,不如买2斤棉花去撞死呢。那是一个简答题:公元前后是怎么划分的?我回答的是1949年之后统称公元后,1949年之前是公元前。当然是我想当然的。冷冰冰的巴掌,就像砖块一样接踵而至。
我家就在学校边,母亲看见老师打我,直接火了。“我都舍不得打,你再打一下,我就告到教育局去。不信咱们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幸亏母亲出手,我才得以逃出历史老师的爪牙。回家路上,我妈一边批评我,一边教导我,让你好好背书,就是不听!
说实话,直到很久之后,我也不知道那个问题的答案。公元前后怎么分?生活,你越怕什么,它越得寸进尺,在某一天以同样的方式刁难你!
又一次,在和老板陪客户吃饭时,酒桌上的生意人聊起汉朝历史。客户几杯酒下肚,嘴里就模糊其词。“你知道耶稣有多重要吗?没有他,我们现在的纪年法也就不存在。”他出生的那年,就是公元元年。那时候,也就是中国的北宋王安石变法。”客户老板说。我敬酒陪笑。“是是是”连忙应和着。
我老板说,客户是历史爱好者。所以我也就信以为真。至于耶稣诞生,还有什么公元元年,我都一概不知。但打脸的事情来了。那天结束后,老板笑着告诉我,“年轻人,还是应该读书。”说着他把一本苍旧的书扔到书桌上。我不明所以。但书中第一页就夹着条:读读它,对你没坏处。你不会真以为耶稣出生时,就是中国宋朝吧?”
我不知道,大家和我是不是一样。经常把一些历史事件搞混,甚至牛头不对马嘴。不仅搞笑,而且洋相出尽。
后来,读完《世界简史》才知道,耶稣诞生那年是我们国家大一统的西汉王朝。现在公元纪年法的公元元年也就是耶稣诞生的那一年。这本书,告诉了我秦朝大一统的时候,国外在发生什么,以及王安石变法时、岳飞抗金时西方国家都在做什么?这些事件一一对应着,丝毫不会错混乱。
想起多年前,老师闪我巴掌的那个下午。我考了39,母亲不忍心制止了他。后来,我才知道老师的女儿出了车祸,这件事记恨了很久,后来得知老师女儿的不幸时,才原谅和释怀。
老师,又有什么错呢?只不过是为了让你成材。如果你当初不知道学习,今天也不想学,那一定会有一次血淋淋的现实经历敲打你,告诉你必须去学。我想这部《世界简史》,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明白世界历史的秩序,以及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让我们看清历史发展的全貌。
了解历史,了解中国,了解中国和世界历史的千丝万缕的关系,或许这本书能够帮到你……#我要上微头条#
常识
1、 目前世界纪元(公元前后的划分)的方法是以什么为标准:
A、伊斯兰教 B、佛教
C、犹太教 D、耶稣基督教
2、 下列哪个尊称是对古代太子的尊称:
A、陛下 B、阁下
C、殿下 D、私下
3、 美国第一任总统是谁?
A、林肯 B、华盛顿
C、罗斯福 D、杜鲁门
参考答案
1、 目前世界纪元(公元前后的划分)的方法是以什么为标准: (D)
A、伊斯兰教 B、佛教
C、犹太教 D、耶稣基督教
2、 下列哪个尊称是对古代太子的尊称: (C)
A、陛下 B、阁下
C、殿下 D、私下
3、 美国第一任总统是谁? (B)
A、林肯 B、华盛顿
C、罗斯福 D、杜鲁门
休闲娱乐,感谢浏览。欢迎留言。
我们知道私有制时代有三种形态,为什么是三种,而不是五种或者四种,是有根据的,三种形态,每个形态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一个时代的晚期,就是另一个时代的早期,平均,一个时代两个时期,演化倾向于上升运动,因而,每个时代,我们取其早期和中期,组成自己的时代,私有制时代,三个形态,六个黄金分割率时代。整体级别的公比就是1.618的6次方,以此公比,向过去追溯,可以划分出,
氏族社会时代,
血缘家族时代,
灵长类生物时代。
动物时代。
前动物时代,
加之前的私有制时代,正好是六个大时代,36个黄金分割率时代。
两个黄金分割率时代,是一个社会形态,六个黄金分割率时代,是一个大形态。
6和2是3倍关系,由此我们得到了,周期种类产生的3分原则。
6个黄金分割率时代的大形态,再扩大三倍,是否也有更大的形态呢?有,就是18个黄金分割率时代的周期,正好把过去36个黄金分割率时代,划分为,自然形态,和非自觉社会形态,这更进一步巩固了,周期种类的三分原则。
一个黄金分割率时代,是否可以三分呢?也可以,三次工业革命1784年到公元1871年到1945年到2008年,就是1/3个黄金分割率时代划分的周期。
1/3,1,2,6,18这些都是实际形态明显的周期,确立了二分原则和三分原则。30个黄金分割率时代,正好划分出了,文明之前和文明之后,两种形态,这导致了,五分原则的出现,最大周期是180个黄金分割率时代的周期,和1/24秒相关。这也是对五分原则的肯定。
回答我的问题后再提问好不?尊重一下行不!//@至尊蓝宝石://@浅见躬耕垄亩:谭其骧的历史地图对于东汉与三国的划分应该是公元208年以赤壁之战后的天下三分形势来划分的。公元208年襄阳郡成立时,樊城并未划入襄阳郡,若干年后,樊城划入襄阳。谭其骧的历史地图受到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局限性。@断鹰攀崖 你能将这段历史制在一张图上吗?
断鹰攀崖@浅见躬耕垄亩 @自在的晓飞哥 @牧田思语 谭其骧先生怎么把“襄阳之樊城”划给了南阳郡???
北宋概览(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
宋朝开始于公元九六零年。
结束于公元一二七九年。
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
共立十八帝。
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
公元一千年。
宋真宗咸平三年。
中国的gdp 总量已经达到了两百六十五点五亿美元。
约占全世界经济总量的百分之二十二点七。
而人均g d p 为四百五十美元。
远高于同期西欧各国四百美元的水平。
宋朝发展经济和农业人口数量大幅增长。
公元九八零年,太平兴国五年。
全国总人口仅有三千两百万人。
不到唐朝鼎盛时期的一半。
到公元一一二四年,宣和六年。
全国总人口已经增加到一点二六亿左右。
近一百五十年时间里。
增长了三倍。
虽然后世认为宋朝积贫积弱。
但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
实际上,远远超过了盛唐。
宋朝还出现了宋明理学,儒学得到了复兴。
诞生出苏轼、柳永、欧阳修、李清照、辛弃疾等词坛文坛巨埠。
宋朝的科技发展迅速,尤其是印刷术等发明,大大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宋朝政治开明且没有严重的宦官专权。
因此,西方很多学者都认为。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时代。
宋朝的军事表现历来被人所诟病。
这与历代皇帝所推行的仓文演武的政策不无关系。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以汉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
北宋和南宋两次倾覆。
都是因为外族入侵。
相较其他朝代,是唯独一个没有亡于内乱的王朝。
北宋开始于公元九六零年的陈桥驿兵变。
结束于公元一二七年的靖康之耻。
公历一百六十七年。
纵观整个宋朝,三百一十九年。
北宋占了二分之一多一点。
北宋建都河南开封,其创建者为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经过十余年的南征北战,消灭了后周藩镇势力的反抗。
攻灭了荆南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
宋太宗赵匡胤继位后。
招降割据吴越的前处,平定北汉。
于是,自安史之乱以来。
两百多年的封建军阀割据局面基本结束。
北宋的疆域东南临海,北面到今天的天津梅河、河北霸县、山西雁门关一线,与辽国接壤。
西北直到今天的陕西白云山、甘肃东部、青海东北部。
于西夏吐蕃毗邻。
西南边界与今天的越南接壤。
北宋共有九个皇帝,前后一百六十八年。
整个北宋的历史。
可以划分为。
前中、后三个时期。
北宋前期从公元九六零年到公元九九七年,就是宋太祖宋太宗统治时期。
这一时期,北宋统治者除了致力于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以外,着重在政治、军事和经济制度方面进行改革。
主要的改革措施有,一是军事改革。
取消禁军最高统帅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职务。
朝廷设立枢密院,掌管调动军队,但无统兵权。
宋朝的殿前,都指挥使。
是卫清军马军都指挥使。
侍卫军军部军都指挥使。
分别俗称为电算、马算步算合称为三算。
三帅的统兵权和枢密院的调兵权职责分明,相互制约,直接对皇帝负责。
军队实行根诉法,定期换防。
二是行政改革。
丞相下设数名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史。
以分歧军政财三权,使丞相无法独揽大权。
对独占一方的节度使采取了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办法,逐步把他们从地方调回都城任贤侄。
他们原来统管的州郡由朝廷控制。
朝廷委派文官任知州、知府,直接对朝廷负责。
经过改革,北宋专制中央集权得到强化。
这对政治稳定结束分裂局面和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是高度的中央集权也带来了强干弱枝军队战斗力也被削弱等消极后果。
北宋中期,从公元九九八年到公元一零九九年。
即宋真宗指宋泽宗统治时期。
这一时期是北宋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由于实施两税法、代议制和朱殿制等新的经济制度。
从而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随之而来的是,人口的增加。
田地面积的扩大,铁制工具制作的进步,耕作技术的提高、农作物的种类和产量倍增等等。
据统计,公元九九七年,宋太宗至道三年,北宋户籍上有五百二十三万多户。
而到公元一零六三年。
宋仁宗嘉佑八年。
北宋的户数已经超过了一千两百四十六万多户。
前后过了六十六年。
北宋全国总户数翻了两倍以上。
公元九九六年,宋太宗至道二年。
耕地面积有三亿多亩,到了公元一零二一年,宋真宗天禧五年。
前后二十五年,全国的耕地面积增加到五点二亿多亩,翻了近两倍。
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北宋的造船、矿、纺织、染色、造纸、制瓷等手工业在生产规模和技术上都超过了前代。
商业市场打破了旧的格局,大小城镇贸易盛况空前。
纸币的出现及广泛使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法国历史上,一共有五个共和国,正式国号都是“法兰西共和国”,后世为了方便划分和研究法国历史,分别称“法兰西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共和国”。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于公元1792年,是公元1789年爆发的大革命于3年后推翻专制的波旁王朝,废除君主制度,改用共和制度而建立的,公元1804年被拿破仑一世建立的法兰西第一帝国取代,国祚12年。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建立于公元1848年,是公元1848年爆发的二月革命推翻立宪的奥尔良王朝,废除君主制度,改用共和制度而建立的,公元1852年被拿破仑三世建立的法兰西第二帝国取代,国祚4年。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于公元1870年,是公元1870年法兰西第二帝国在普法战争战败灭亡后建立的,这次彻底废除君主制度,彻底实行共和制度,直到今天法国仍是共和制度,公元1940年因纳粹德国入侵法国而灭亡,国祚70年。
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建立于公元1945年,是公元1945年二战结束后法国复国建立的,公元1958年被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取代,国祚13年。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建立于公元1958年,是公元1958年法国人认识到第四共和国宪法存在问题,修改宪法建立的,延续至今,就是今天的法国,至今国祚63年,按照当前法国和世界局势,也许还会延续国祚很长时间。
谭其骧的历史地图对于东汉与三国的划分应该是公元208年以赤壁之战后的天下三分形势来划分的。公元208年襄阳郡成立时,樊城并未划入襄阳郡,若干年后,樊城划入襄阳。谭其骧的历史地图受到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局限性。@断鹰攀崖 你能将这段历史制在一张图上吗?
断鹰攀崖@浅见躬耕垄亩 @自在的晓飞哥 @牧田思语 谭其骧先生怎么把“襄阳之樊城”划给了南阳郡???
1000多年前的世界第一大城——长安城
长安城原是隋朝的大兴城,是由著名建筑家宇文恺设计的。从公元582年,动工建设到公元654年外郭完工为止,前后经历了五十多年。根据考古学家实际测量,这座城东西长9550米,南北宽8470米,周长30余公里,全城面积84平方公里,大于现在的北京旧城,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
全城布局严整美观,有皇城、宫城、外廓城三部分组成。外廓城从东西南三面拱卫皇城和宫城,这是百姓与官员的住宅区,也是长安商业区的所在地。经考古发掘了解,外廓城全是版筑夯土墙,城基厚9至12米。整个外廓城是一个矩形,四面各开3门,共12道门。
长安城内的街道,东西和南北方向排列,互相垂直,很像一块棋盘。南北大街共11条,东西大街14条。朱雀大街最宽,有155米。其余各街宽度在75米左右,最窄25米。全城街道两旁都有水沟,并种植槐树、榆树。长安大道笔直,绿树成荫,市容十分壮观。
从外城南面的明德门进去,就是纵观南北的朱雀大街,全长4500米。朱雀大街和连接皇城里的承天街,把长安城分为东西两半。
东半部设万年县,西半部设长安县,分辖两地居民。城内划分109个矩形坊,各坊都有围墙,除了皇城以南36坊仅有东西街道,只开东西门外,其余各坊都有东西南北十字街,四面各开一门。这些坊里都是庭园住宅。长安城内辟有专门的商业区,这就是东市和西市。
东西两市在朱雀大街的两侧,各占两坊之地。据实际探测,西市每边长1050米。市内井字型街道,把市场分为9个方块,每方的四面都临街道。当时的商店都设在各方的周围。
据《长安志》记载,东西两市各有220行。其中最著名的有西市的大衣行、绢纺、侯景先当铺、卖蜡烛的窦家店等。东市和西市相仿,公元843年失火,一夜之间烧毁42行4000余家。
从西市的北门出来向东走,穿过三条横街就是朱雀门,这道门是皇城南面的中门。朱雀门里就是皇城,皇城东西2500多米,南北2500多米,城周8500多米。皇城东西各两道门,南面有三道门。北面隔横街就是宫城。皇城的门都与外廓城门直接相对。皇城里有南北六条街,东西七条大街。中央政府各机关都设在这里,构成全国的政治中心。
皇城以北与宫城中间有一条横街,宽440米,这是长安城最宽的街道,实际上是一个广场。皇城不设北墙,仅以横街与宫城相隔,而横街又设计的很宽广,这是从宫城的安全着想的。假若站在宫城南墙俯视皇城,就可以严密监视宫城以南各处,对保护皇城的安全特别有利。这个广场实质上等于宫城的南面的屏障。
穿过横街是宫城,宫城南面中门叫承天门,承天门里有太极殿,西面是掖庭宫,东面是东宫。太极殿就是隋朝的大兴殿,里面包含十六座大殿。太极殿是唐初政治枢纽,贞观年间很多故事,都是在这里发生。太极殿西面是掖庭宫,乃嫔妃住所。东面是东宫,是太子宿舍及办公处。
宫城北边城墙开有玄武门,从玄武门出来东走便是大明宫。大明宫是唐太宗主持建设的。大明宫的正殿是含元殿,从唐高宗以后,唐代的政治中心就转移到这里,国家大典多在这里举行。含元殿背面是宣政殿,宣政殿左右有中书省、门下省,其东侧是宏文馆和史馆。
大明宫气势雄伟,壮丽辉煌,因此,唐高宗以后的皇帝多在这里居住。从大明宫的东南角,经过夹城,顺城墙由东而南行,过通化门到达兴庆宫。兴庆宫是开元初年建设的,这是唐玄宗时期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开元以后,唐玄宗时期的政治中心从大明宫转移到兴庆宫,这是与兴庆宫距离曲江池较近有密切的关系。到了天宝年间,玄宗沉醉于游乐宴饮,他和杨玉环长期住在这里,政治日益腐败。曲江池是位于外城廓东南角,是长安的著名风景区,有夹城与大明宫、兴庆宫相通。这里是封建帝王、官僚经常游乐的场所。
长安是唐朝的都城,不仅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是当时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不仅有各国人士来此观光学习,而且不少外国朋友长期定居这里,盛大热闹,充满了人气,它是唐朝极盛时期的一个象征。
为大家推荐一套明代文学家张岱撰写的一部小百科全书——《张岱三部曲》。其中《夜航船》全书共计二十部,收录了四千余条目。从天文地理到经史百家,从政治人事到礼乐典章,从日用文玩到花鸟虫鱼,从三教九流到神仙方术,可谓是一部古代的百科大全。
正如余秋雨感叹:“《夜航船》和明代小百科确实太有意思了,我自己巡睃书架时也常常会让目光在那里顿一顿。”
人民日报也说:“夜航船中的'考问'虽多是一些极肤浅的事,但它却包罗着'天下学问',都应重视的。”
今天为大家推荐的《张岱三部曲》包含了《夜航船》以及张岱另外两部代表作品《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是趣味性、知识性和故事性完美结合的典范,短小精彩,随翻随读,老少咸宜!学习知识,阅读消遣,或者送给孩子,都是很好的选择 ,通读完这套书,博识有趣,语文想不好都难!
#坚持每日读史#
三国风云之黄巾起义
初始元年(公元8年)王莽篡汉自立,国号:“新”。历经十二代国君,享国二百一十年的大汉王朝,亡于君主年幼,皇权旁落,后宫干政,外戚当权。
新莽政权,政令繁琐,朝令夕改,导致改革失败,由于苛政加上天灾,使得民怨沸腾,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其中以“绿林”、“赤眉”两股势力最为强大。此时,汉朝刘氏宗亲看到了希望,他们及时地抓住了历史的机遇,居住在南阳的刘縯、刘秀兄弟,他们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兄弟二人见各地揭竿而起,就跟南阳一带的地主豪族们组织了一批武装参加绿林军起义。
公元23年他们的族兄刘玄被绿林军拥立为帝,建立更始政权,恢复汉朝国号,自称玄汉王朝,公元25年,更始政权被赤眉军打败,刘玄率领绿林军投降赤眉军。王莽镇压农民起义失败,在混乱中死于长安未央宫,刘秀哥哥刘縯受绿林军首领和更始帝刘玄的猜忌被杀。刘秀忍辱负重,获得刘玄的信任,被封为萧王。更始三年(公元25年),刘秀势力壮大,于河北称帝,建立东汉王朝,定都洛阳。可以说东汉近二百年王朝,起于农民起义。但近二百年的东汉,外戚干政,宦官当权,皇帝昏庸的事情一直没有得到断绝。
到了东汉末年,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农历甲子鼠年。一个打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口号的民间宗教组织太平道悄然诞生了。
东汉末年,朝廷腐败、外戚党争不断,边疆战事不休,又加上全国大旱,颗粒不收,疫情四起,民不聊生。巨鹿人张角带着两个兄弟张宝、张梁,在这个至暗的年代秘密创建了自己的宗教组织:太平道。
通过包装和宣传,张角被赋予了浓郁的神话色彩,传言他得到南华老仙传授了天书三卷,擅长呼风唤雨,御使天雷。时值天灾不断,人祸不止,百姓们苦的看不到生的希望,然而朝廷腐败堕落,并没有组织赈灾事项。反而是张角创建的太平道,四处散施符水治病救人,在民间深得人心。密谋十多年后,连朝廷“十常侍”之一的封谞,都被张角的弟子马元义给策反了。可惜,马失前蹄,弟子唐周背叛了张角,他直接跑道朝廷,把封谞跟张角要造反的事告发了。封谞被抓,泄露了大量黄巾军内部机密,马元义被车裂而死。这一下子让朝廷有了心理准备。
张角自称大良贤师,他利用人民深处水深火热之中,朝廷腐败堕落之机,让太平道思想在社会底层扎根。他派出八名弟子,打着“以善道教化天下”的名义,秘密发展信徒数十万。被他划分为三十六方,大方超过万人,小方六七千人,各方都指定一名渠帅负责,由张角统一指挥。
由于叛徒的出卖,使得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张角,星夜通知各地信徒,立即就地起义。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张宝自称“地公将军”,张梁自称人公将军。他们杀贪官祭天,规定所有教徒都必须头戴黄巾,被人们称之为“黄巾军”。黄巾军一路烧官府,破城池,攻城略地,州郡全都失守。没过多久,就名震天下,响应者不计其数,没多久就传到了灵帝耳中。
然而,黄巾军虽然声势浩大,在作战中却遇到了他们命运中的宿敌皇甫嵩。汉灵帝听说太平道非常厉害,就慌忙的派大将何进,率领军队前去镇压。皇甫嵩借机上谏请求灵帝解除党锢之祸。灵帝答应了,大赦党人。很多人都是这个时候,趁着黄巾军之乱才有机会迅速崛起,其中包括曹操,刘备,孙权等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
皇甫嵩,一直是一个被籍籍无名之人,但却在镇压黄巾军的时候声名大振,堪称东汉王朝最后一位名将。黄巾之乱结束后,此人又被籍籍无名了。当各地镇压起义军的势力屡战屡败时,他一次次将处于将倒塌边缘的大汉又一次次扶起来。在随后的作战中,张角病死,皇甫嵩于广宗斩杀张梁,在曲阳斩杀张宝。
传闻其在曲阳作战中,还把黄巾军的人头堆成一座山,名曰:“京观”。
黄巾军来的迅猛,败的也迅速,曲阳之战,张宝战死,十多万黄巾军被歼灭,人头也被筑起了高高的京观,至此黄巾之乱平息,历时九个月。
然而,历史的车轮缓缓向前,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或停止。黄巾起义爆发后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各地人民的起义一直没有停止过。腐朽堕落的东汉王朝,已经走到了灭亡的边缘。
为了更加及时有效地镇压这些农民的叛乱,灵帝改革地方政权组成,下放军政大权于地方大员。导致了地方群雄并立,军阀混战,三国时代也因此拉开了序幕。
当初,光武帝刘秀以绿林、赤眉军起义为基础,开创了东汉王朝一百九十多年的江山,最终却被同样是农民起义的黄巾军,引燃了三国争霸的导火索。还是应了那句老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