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 能告诉我这下一站是石牌桥还是林和西路,两个相反方向,为什么放在一起?
12月1日晚9时5分,就广州地铁11号线沙河站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地面坍塌情况,广州市政府新闻办在林和街道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地铁方致歉,并且回应了大家关心的问题。
以救人为第一要务
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地铁、广州市应急局、广州市公安局、广州燃气公司等相关部门联合通报了事故的相关情况。目前有三人被困,已立即成立救援队伍,以救援为主。塌陷之后还多次塌陷,导致施救行动多次受阻。
广州地铁集团建设总部总经理孙成伟介绍事故最新进展,2019年12月1日9:28,在广州大道北与禺东西路交界处地面出现塌陷,途经该区域的一辆清污车和一部电动单车掉到其中,共有3人被困。事件发生后,隧道内施工人员已全部安全撤离,无伤亡和失踪。事件未对正在运营的地铁线路造成影响。
事发路段为广州地铁11号线沙河站施工区域,目前塌陷的原因,相关部门正在组织专家进行调查分析。事故发生后,现场立即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以救援为第一要务,千方百计搜救失联人员,千方百计确保不再发生次生灾害,及时疏散周边人员。
孙成伟在发布会上表示: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损失和影响,我们深表歉意。广州市政府新闻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相关人员的救援情况,将在相关微博微信实时发布。市委市政府将以救人为第一要务,永不放弃。
周边高架桥和房屋检测结果正常
目前,对塌陷周边已实行交通管制,并进行警戒,封锁道路,禁止车辆通行,疏导交通和人员。同时立即组织对河道和附近路面等既有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和监测,开展周边建构筑物的监测,及时掌握附近路面的情况。根据监测情况,目前广州大道北高架桥和周边房屋监测结果正常。
对于涉事周边受影响的燃气、自来水等情况,已通知附近所有管线的产权单位,配合救援,关停影响的自来水、燃气等。
为何采取灌注水泥措施?
在回应为何采取灌注水泥措施时,孙成伟表示,现场已组织相关专家制定救援方案,组织救援人员多次进入现场,试图开展施救。但由于现场发现以后,又多次发生塌陷,且范围不断扩大,导致施救工作多次受阻,且可能危及发现周边的环境安全,“我们根据专家意见,现场马上对塌陷的边坡进行加固,防止再次塌陷,形成安全的救援平台后,全面开展人员救援。”
来源:综合广州日报全媒体、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
七年了,我们终于见面了…
七年了,我终于再次见到一直都很爱很爱的那个男孩了…
昨天他们自由活动,到了下午五点多告诉我有时间了,然后我立马买了鹭港号的票就往广州方向奔过去了!
出发前匆匆忙忙洗了个澡洗了个头,到了广州下车的时候头发都还没干[捂脸][捂脸][捂脸]
他给我的地址是琶洲那边,我要转地铁,真的我在三号线那里把自己转晕了[捂脸][捂脸]出不来,林和西路,怎么还是林和西路[捂脸][捂脸][捂脸]本来20多分钟的地铁硬生生被我坐了50分钟[呲牙][呲牙][呲牙]
出到地铁口,远远就见到一个高大又熟悉的身影,穿着一对运动白鞋,一条牛仔裤加上一件白色的T恤,还是当年那个他,手里拿着一瓶水走过来的时候就一直伸着给我,我们相拥了…
那一刻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眼泪不断涌出来,大家口里异口同声说着,好久不见…
曾经在脑海里翻阅了无数次的画面,就是这一刻…如期而至…
我们就在附近吃了一些简单的广东菜,席间聊了很多很多,一直没停,我们都没有聊曾经,都是聊身边的事情,还有未来的计划。
聊天都很轻松,老朋友见面真的太多太多话要说…
这段深埋在心底的恋,只有我们内心最清楚,我们都不再有可能,这样的相处方式很好。不打扰,但你来了,我就陪你把酒言欢…
本来说去游珠江,因为太晚了再加上他逛了一天比较累,所以没有去成。
聊到差不多鹭港号末班车要来了,所以七年的一见就画上句号啦。
离别是,互相再次拥抱了一下。
记得七年前,他出门离开的时候也是拥抱了一下,那种感觉很熟悉,不知道还有没有缘能否有下一次的见面…
或许有可能这一次的转身,就是一辈子了…
#我的生活也是头条#
向南出发(七)
——走进黄埔军校
在厦门游了四晚五天,还要不要继续南行?腿想喊停,心却想着要去看看珠海口的那座举世无双的伟大工程——港珠澳大桥。犹豫间,老伴说,既然想去,那就去吧,福建到广东,从隔壁到隔壁的事;何况广州还有军军(老伴的姨侄儿),我们可以先到他那里休整休整。我立马兴奋起来,在网上买车票、订宾馆,决定继续向南,先去广州,再下珠海。
当晚六点半乘K字头快车从厦门去广州,一夜无话。第二天(5月12日)早晨顺利抵达广州东站,住进广州林和西路景星酒店。
上午九点,军军请我们喝早茶,十几样小吃吃得老伴赞不绝口。军军问我们如何安排,我说主要是休息,还想会会四五十年未见的老战友。即刻拨通了电话,可惜这位老战友有恙又无暇,只好作罢,留下了终身遗憾。军军问,还想去哪?我毫不犹豫地说,黄埔军校!今年是百年党庆,而且我也是“军校人”,既有时间必须去看看。
黄埔军校旧址在距广州市中心约20公里的长洲岛上。驱车不到半个小时便到了写有“黄埔军校旧址”的门楼。进入门楼穿过一海军营区,行走约500米,便是黄埔军校本部大门。
大门面朝珠江坐南向北,有围墙与黄埔军港码头相隔。大门不高,约五六米的样子,门额上写有“陆军军官学校”六个苍劲大字,据说出自国民党元老谭延闿先生的手笔。 门前有两个哨岗, 哨岗后面左右是卫兵室,两边的山墙上写有孙中山先生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的遗言。
从大门进入二门即是校本部,是一座岭南祠堂式四合院建筑,两层砖木结构,由“三路四进”即三条通道、四排东西对称回廊相通的房舍组成。首进通道名曰“大花厅”,是当时师生聚会的地方;二进通道两边有水池,据说当时池中有荷可赏;三进通道放有两个大大的“太平”水桶,当时既装师生的生活用水也是消防用水。四排房舍是校本部教学和生活的主要场所,设有总理室、校长室、校长会客厅、政治部、教授部和教练、管理、军需、军医等办公陈列室,以及学员宿舍、饭堂、学习室等,还有由学生宿舍改建的“黄埔军校史迹展”“黄埔群英油画馆”两个展馆。
参观、拍照、浏览,慢走慢看两个多小时下来,刷新了我对黄埔军校的认知,加深了我对黄埔军校革命前辈的敬意。未来得及细理,便走出了黄埔军校,奔向番禺。
进番禺,顺道游玩了集苏杭园林与番禺名人书画展于一体的“宝墨园”,晚上吃了军军接风的海鲜大餐,住进了颇有档次(不知几星)的番禺宾馆。躺在床上,脑中不觉又现“黄埔”……
一、“黄埔军校”不是黄埔军校的正式校名。虽然前后八易其名,但都没有把“黄埔军校”作为校名。“黄埔军校”只是因其初创地在广州的黄埔古港而得到的一种简称,后来俗成变成了通称。
二、黄埔军校的高光时期或流金岁月是1924年到1930年在广州办学的那段历史。一是为我们党建立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二是黄埔系一至七期学员在东征、北伐和抗日战争中作出了巨大牺牲,为反帝反军阀、打败法西斯赢得国际地位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彰显了奋斗、爱国的黄埔精神。我们要参观学习致敬的,要作为学党史和爱国教育的,就是这一时期的黄埔军校,也就是我今天参观的、1938年被小日本军机炸毁、1996年按“原位、原尺度、原面貌”重建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其余的四易校址(武汉、南京、成都、台湾高雄)的“黄埔军校”,大多是反黄埔精神的,或是培养反共军事骨干的基地,不值一提。
三、黄埔军校的历史意义或历史贡献不在它的办学模式,而在于它培养出的军事人才。黄埔军校(一至七期)培养的学员,可谓人杰荟萃、精英辈出。抗战时期,40多位黄埔学员担任过战区司令长官,近50位正军职、200多名正师职军官出自黄埔军校,有95%的黄埔学员牺牲在抗战战场上,其中阵亡将领(少将以上)高达100多人。我军中有5位开国元帅、3位开国大将、10位开国上将、11位开国中将和16位开国少将都出自黄埔军校,还有我党的杰出领导人周恩来、董必武、陶铸、刘志丹和左权等,也有在黄埔军校工作和学习的经历。这些黄埔学员构建了国共两党高级军事指挥的基本阵容,深刻影响了中国军事斗争的格局和进程。正如“西点”于美国、“桑赫斯特”于英国、“伏龙芝”于前苏联一样,黄埔军校的历史功绩说明,军事院校对于军事人才的培养是任何地方大学都不能替代的,军事人才对于战争和国家安全的重大影响也是无人可比的。所以在当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军校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军事人才培养。
另,我也瞎想,“黄埔群英油画馆”里有42位国共两党黄埔名人的画像,为什么没有林彪呢?那幅原来挂在大门彩楼两旁的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是不是当年黄埔人的“初心”呢?还有,悬挂在校长会客厅的对联“等高望海远,立马定中原”是否包藏了蒋介石的野心?……
不想了,睡吧,明天还要珠海一日游哩。
刚来广州的朋友有没有搞错过,广州南站在番禺,广州北站在花都,广州东站在天河,广州站在越秀。还有白云机场不在白云,在花都。网友说,第一次来广州差点坐错站了......
#广州头条#
刚来广州的朋友总是分不清广州有几个火车站,或者搭什么车去哪个站合适,都是来坐车的比较多,所以很多时候根本分不清广州站、广州东站、广州北、广州南站, 因此,有不少第一次来广州的朋友总是买错票。
我们来看一下怎么区分这几个站:
1、广州火车站
如果你买到“广州站”的票,这里的广州站一般指广州火车站,广州火车站也就是广州最大的一个也得最老的一个火车站。主要承担京广线、广茂线、广珠线、部分广深线的始发终到旅客列车作业。广州火车站位于广州越秀区环市西路,地铁二号线和五号线都可以到。
2、广州南站
广州南站主要是乘高铁或动车的站。广州南站主要线路有京广高铁、广深港高速铁路、贵广高铁、南广铁路、广珠城轨、广佛环线、广惠城际铁路、广佛肇城际铁路。广州南站位于番禺区钟村镇石壁村,地铁二号线终点站广州南站出来即是。
3、广州火车东站
广州东站:天河区林和西路原名天河站,主要承担广深线、京九线、漳龙线始发终到旅客列车作业。地铁一号线和三号线北延段的广州东站下就是广州东站火车站了。
4、广州北站
因武广高铁“爆红”,以前叫花都火车站。花都区新华镇广州火车北站原名新街站、花都站,武广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简称武广高铁)。
总结:广州南站主要是坐高铁的,广州站和广州东以火车为主,只是广州站是广州最大的火车站。而广州北位于花都,前往花都工作的朋友就可以直接坐广州北的列车。
除了广州北站,其它几个站都是比较方便的,站内就有地铁,下车就可以乘坐地铁通往其它地方。买票的时候注意一点就可以了!
#出行提示# 据@广州地铁 消息:当前,珠江新城站、体育西路站、林和西站、燕塘站、广州东站、嘉禾望岗站、坦尾站、石牌桥站、岗顶站、华师站、天河客运站正在执行客控。请大家有序进站,注意脚下安全。
#广州# #广州资讯# #广州身边事# #广州城事# #广州头条# 6月24日,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就解决广州三号线拥决堵的问题应拆分开南北两条线进行了回复!
网友留言:
解决广州三号线长期拥决堵的问题应拆分开南北两条线:北线 机场北至林和西站 (断开林和西站至体育西路) 机场方向东站换乘 南线;天河客运站至番禺广场(不会另人搭错方向线)
其中广州东站。林和西站。珠江新城。广州塔。设为换乘站。地铁和APM线 三号线四年内唯一快速的解决拥堵方法。3号线目前唯一的机场线.通常人满为患。急需用方法去解决!这样做会大大减缓三号线的压力。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回复:
网友您好,关于您通过人民网留言三号线拆分为南北两条线的建议收悉。我司对此高度重视,经研究,现回复如下:
广州地铁三号线(含北延段)是广州地铁线网客流最繁忙的一条线路。2021年4月份三号线(含北延段)日均客流达202万人次(其中天河客运站~番禺广场段约121万人次,机场北~体育西路段约81万人次),客流压力非常大。
目前,三号线高峰期已安排最大列车数量上线疏导客流,同时采取了开行大小交路列车、大客流车站精准空车投放、开行机场北至番禺广场贯通列车等方式缓解客流。通过充分挖掘内部资源,运输能力已有较大提高。
目前机场北-林和西段与番禺广场-珠江新城段的客流交互达21万人次/日,如果将机场北~林和西拆分出为另外一条线,将导致每天约21万人次的乘客出行受影响,不符合目前的乘客出行规律。此外,三号线林和西站没有供列车折返的条件,无法实施机场北~林和西运行。
下一步,我司将持续做好客运组织,同时根据国家批复的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加快推进十八、二十二号线等新线建设,力争通过新线分担三号线客流压力。!
#广州头条# 刚刚广州疫情发布紧急通告:马上封闭地铁体育西路站A口、G口!4条公交线路临时飞站!天河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紧急停诊!
这次紧急通告,有三点:
第一点,从3月16日即时起,天河南街道、石牌街道和林和街道等广州天河区多家卫生服务中心,紧急停诊。
第二点,从3月16日即时起,地铁体育西路站A口、G口封闭,其他出入口正常。
第三点,从3月16日即时起,临时撤销公交体育西路南站(双向)、天河城总站,途经停靠的137、140、777、节假日专线7路等4条线路临时飞站。
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有友友发出截图显示:3月16日凌晨5点,确诊1例,该病例是广东边检工作人员,13日从江西南昌返回广州,14日、15日搭地铁到广东边检上班。
希望该病例的流调尽快发布,大家对照该病例的行程轨迹,该核酸的核酸,该隔离的隔离。#广州资讯# #羊城身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