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思明区新年重点项目开工仪式,一下子炸出一朵大金花。
位于思明区瑞景中骏天禧马路对面的原规划祥云实验学校在昨天正式动工,规划36班高中,将要做岛内第一个半寄宿式高中。同时公布的消息,还有祥云实验学校将会成为松柏高中的迁建学校。这也就意味着,未来松柏片区将没有高中,原松柏高中用地将变成松柏中学初中部的新校区,用以缓解松柏片区初中学位近年来升学数量激增的压力。
松柏高中部位于松柏豪宅永年天墅的对面,原本是36个班的规模。这意味着如果只是换名字,不进行教学楼改造的前提下,松柏初中部新校区大概率也是36个班的规模,那么每个年级可以新增12个班。这意味着片区内可以新增540到600个初中单个年级的学位(按照一个班45人到50人的教学规模推测)。如果有印象的朋友应该还记得,2年前,松柏片区曾经发布了学位预警。当时有一部分松柏、嘉滨小学的毕业生无法直升松柏中学,必须摇号到会展北的双十中学思明分校或者莲花片区的莲花中学。虽然双十中学思明分校和莲花中学某种程度上并不比松柏中学初中部差,甚至要比松柏中学初中部好一截,但毕竟上学路程一下子变大了非常多,这就导致一些家庭必须到新片区去租房,其实坊间是存在一定不满意的。这两年来,松柏片区一直是保持这么个操作手法,说明松柏片区的学位确实存在一定的缺口。
未来,随着松柏中学初中部新校区每年级新增12个班(初一先开始新增),意味着松柏片区的初中学位得到极大的缓解。那么松柏原有的学区优势——幼儿园+小学+初中在同片区内升学一条路——就可以继续保持,并且估计在未来很多年内都可以长期稳定下来。这样就意味着,过去炒房客投资客们认可的松柏片区教育稳定不用舟车劳顿搞摇号的优势得到了官方的稳固。这也意味着松柏片区的学区房价值大概率是稳了。
你想,这五六年对于学区房的炒作,除了顶尖学校以外,很多人都在推崇学区的稳定性,因此像优质的九年制学校(比如五缘实验)、片区内直升不用摇号的学区(比如岛外的亭北、岛内的松柏莲花),都得到了炒房客的大力炒作和普遍高涨幅。目前松柏片区对于学位的扩容,意味着去年四季度抄底松柏,5万多就买到学区房的朋友,应该就是抄到了底。未来涨不涨两说,底确实就在这里了。
此外,规划局这几天还发布了一个变更通知。松柏中学初中部,河对面的地块,改成了小学规划。那个地方一直是作为驾校训练场地的,闲置了很多年,原规划是住宅用地,现在大刀阔斧的变成了小学。这个范围内,正好是原本嘉滨小学的招生范围。那么意味着这两年一直作为学位紧张、热点学校但实际上不咋滴、场地小得不得了、憋在老破小居民区的嘉滨小学,也有机会缓解学位危机了呢?
我们来总结一下,松柏片区的巨变有两个。其中一个是松柏高中部搬迁到瑞景,原高中部变成初中部新校区,意味着松柏初中部新增12个班/年级的学位,即一个年级新增540-600学位。这样松柏中学的学位紧张一下子得到缓解,松柏的学位稳定性得到稳固和提升。另外一个是松柏初中部河对岸新增一个小学规划用地,将缓解松柏片区的小学学位不足的紧张氛围,未来这里可能不用再学位被迫外溢了,利好这2年搬进去小孩还没到上学年龄的家庭。
你看,对于松柏,的确是实实在在的大利好!
在事情的另一面,是瑞景片区尘埃落定。
原本很多人对于祥云实验学校有各种各样的猜测。我们现在来理清一下思路。目前包含祥云实验学校在内,瑞景片区新增了3所学校,另外两所是外国语附属小学新校区和厦门一中思明分校。
这应该是意味着瑞景片区原本可能小学紧张、初中紧张,但未来不会那么紧张。这同样意味着原本读瑞景小学的禹洲云顶国际继续会读瑞景小学。没有划片的中骏天禧大概率读瑞景小学。原本主干道莲前东路北侧的一些社区,可能会重新划片到外国语附属小学。这样对于大家应该都是好事,皆大欢喜,不再有疑惑。
至于很多人担心的云顶学校,其实有什么好担心的,每年思明区集体户那么多都安排不过来,哪里有多余的学位给户籍生呢?
#厦门头条#屿后北里强拆重租房2万
这几天,大家都感觉到厦门思明区屿后北里宽敞多了。是因为违规搭建的店面,延伸出来的好几米都被强行拆除了。
我认识一个老杨,那天他坐在没有店铺牌匾的门口,20年前他卖的面条4.5元一碗,现在15元一碗,他正在装修花600万买的松柏二小的老破小房子。他说孙子明年上学有着落了。
他指着斜对面正在装修中的两间店铺说,准备到对面开业,租金一个月2万,总面积40多平米吧。他自豪满足说,刚来厦门那些年,没有房租,拉一个大棚子就可以了,厦门对外地人够可以的了。
尽管很多小生意人占用公共资源谋生,我没有感觉到什么。发展变化,都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
只有与时俱进的提高自己的能力,也才能在发展的滚滚洪流中畅游。
下图前三张是强拆违建老杨现在的店面附近。中间一张是屿后北里街道两边。后三张就是强拆对面街道,老杨新租的店面。
#厦门头条# #十年前没买房的人,现在怎么样了?#
我一位朋友厦门思明本地人。今年四十多岁。长期看空厦门的房价。甚至在2008年的时候觉得肯定是房价的最高点。所以把家里仅有的一套房子卖了。拿了几百万全家租房子住。
之前拿着钱创业去了。这几年遇到疫情。开的店也关门了。老婆和他离婚了。母亲也被他当时卖房的决定气出病了。每天见到他都骂他没出息,讨债鬼投胎。。父亲虽然身体没啥大毛病但也是自顾不暇了。最要命的是这几年房租涨了好多。他已经从原来租的小区房搬到了同安的一个村子里租人家村民不住的平房里。一到下雨天都要拿盆接水的那一种。而且没有上下水。
他时常跟我聊天。说没有了房子也没有了事业。身边的朋友都看不起他。最常被人问的就是你是厦门人你除了身份证还有啥证明?你一个四十几岁的人混到现在没有片瓦遮头?
所以,房子的这东西虽然贵。但是不能没有。我劝在厦门没有房子的朋友们赶紧买房吧!房子是人一辈子最重要的积蓄也是一个人尊严的保证。
肯定很多人又要说我是房租中介炒房客。其实我都不是。我就是我口中说的,我的那位朋友。我只是想把我对房子的看法分享给大家。没有其他的意思。
重庆人在厦门上学,21年毕业留厦门工作了,目前到手工资1w左右,工资水平跟北上广深真没得比,同届同学去上海杭州广州的有些月薪已经快2w了。
上学的时候厦门给我的感觉非常之舒服。学校里面非常漂亮,出学校后环岛路、植物园、南普陀以及各种不知名但非常有情调的地方,每个月领着家里给的生活费,住着学校的宿舍,学校里走走,吃吃闽南小吃,吹吹海风,干净明亮的道路,每天还有专门的旅行巴士,不愁吃穿住行,各方面的条件说不上奢华,但总给我一种恰到好处的舒适和满足,在厦门上学的这四年是我人生中最满足最惬意的时光。
这也是我决定留在厦门的主要原因。但是毕业后我或许才开始更全面地认识这座我爱的城市,房租奇贵,1000多可以在重庆城区租一个比较不错的单间配套,然而在厦门岛内只能租一个十几平的小房间,遍地都是那种建在城中村和出没在小巷子里的公寓,甚至有些房源是顶楼私人加盖的违章建筑,我只能说2022年了,厦门,一个计划单列市、国务院批复的经济特区、副省级城市,居然还特么存在这种我老家重庆偏远乡镇十几年前才能看到的顶楼违章建筑,我真的是震惊了,这还不是最震惊的,这么一个破违章小房子,一个月房租居然要收我2000!
我在厦门找房子的这段时间,每一天都在刷新我对厦门这座城市的认知,尤其我也更进一步领略了某些厦门土著的岛民思想,如果你去找这种人租房子,他尤其喜欢跟你强调他是什么“厦门本地人”、“周围也都是厦门本地人”、“都是老思明人了”,即使他没有对我这个外地人评头论足,也没有自卖自夸,但一口一个“我们老思明人”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被排斥和瞧不起,尽管他在我面前笑吟吟地介绍房子如何如何。当时即使签了钟意的工作,我也萌生出了离开厦门的念头。
工作的这大半年时间里,我也开始理解为什么晚上一眼望过去厦门的高楼很多都是黑的没有住人,上下班的时候坐地铁brt却挤得不行,厦门不是没人啊,是这些人都不配住在那些高楼里,他们住在城中村的集装箱里,可能出门走两步抬头就看到双子塔,但一切都跟他们无关。
纵向对比,我自认我学历还算不错,即便如此,在厦门工作的头两个月我也面临着这种迷茫,我留下来是为了厦门舒适的生活,但我真正得到了什么呢?虽然以我现在的收入,在厦门可以负担一个还算不错的单人大单间,下班周末也能有点富余和朋友玩一玩喝点小酒小资一把,也能看起来过得很体面,但是未来呢?我要这样租一辈子的房子吗?我一个人倒也还好,我女朋友呢?我女朋友的父母会愿意她女儿和我一起这样吗?
有人跟我说,厦门的定位是想打造成吸引高端人才的高端文化城市,然而,就目前厦门的各种产业和薪资水平来看,吸引力真的真的太低了,你厦门看不上别人,你可曾想过,人家就真的能看上你吗?到现在,厦门从上到下都给我一种自视甚高的感觉。
厦门说差也算不上差,厦门就像一个lv的包包,你要花很多钱才能拥有,但你花几百块钱买个其他包包也一样能装东西,而且看起来也不会比lv差到哪里去。未来我是肯定会离开厦门的,尽管我也很喜欢这座城市。
如果你在厦门有房或者你是富二代当我没说,享受厦门的生活吧!
厦门中考高分段如何选择报考一中还是双十?
今年新高考变数比较大,高考几家欢乐几家愁,对比三年前中考,不少一中和双十的家长心中有会有打分,有的庆幸自己选择正确,有的后悔。高中三年变数太大,并不一定说中考考得好高中就可以躺平笑到最后,现在用我自己身边的例子来谈谈。
1、心态决定很多。
今年高考我同学小孩一中的,上了北大,当年中考前100进一中,终于笑到最后。另一个一中的年段前30女生,高考没有发挥好,考了省900多名,算是发挥失常。高手之间真的是比心态,心态不好发挥失常很正常,特别是女生。刚刚好我同学小孩在双十,她也说双十今年也有不少孩子发挥失常。个人判断其实都是发挥正常。因为考试真的有运气成分,有时候刚刚考到适合自己的难度,多一个几十分都正常。有的心态不好,一科考不好,其他科都受影响。而多一个几十分在全省的排名有时候就是颠覆性的。而且受影响的很多就是八省联考考好的孩子,一个松柏中学女孩物理八省全省1.6万,高考4万多。这种魔咒就是高考前考太好的似乎提前把运气用完,多数孩子以为高考没有问题,躺平几个月,有时候结果就是颠覆性的。
二、什么样的孩子真正有潜力?
看了很多孩子在高中的表现,对于这个问题,应该不少家长并没有一个清晰认识,一旦孩子出问题,往往把责任推卸给学校或者孩子本身,给了孩子很大压力,有的孩子甚至心理出现问题。同样考入一中或者双十的孩子应该说初中基础都是非常好的孩子,但是为什么高中差异那么大?2018届高考,我亲人在双十中学高考理科取得省900多名,三年前是1800多名考进双十中澳班,他高二高三在双十平行班。同年我朋友孩子比我亲人少了40多分,三年前他是厦门市100名以内考入双十竞赛班,虽然可以进211,但是家长失望透顶。另外一个邻居女孩也是双十同一届,中考比我亲人多了10分,也在双十平行班,但是高考低了100多分。2020届一中高考,一个朋友小孩当年十一中定向一中厦门市,高考全省理科1000多名,上了西安交大。朋友小孩目前一中高二年,当年大同中学定向一中,厦门市1700多名,这一次市质检高二物理类厦门市700多名。我感觉高中能够逆袭主要看二个,第一物理数学好的孩子占优势,如果不好这类科目靠补课是很难大提升。所以智商等天赋在高中特别重要,有些女生初中很拔尖,但是偏死,到了高中就会原形毕露了,再好的学校也没有办法。第二看努力程度,前面提到的有些优生到了高中不努力,虽然也能考一个不错学校,但是躺平后果就是降级。
思维真的有天赋。就这么多年的观察我发现有一类孩子不管在一中或者双十高中会读得很好,男生,初中补课少,原来初中学校和家庭放养多,就是高中老师所说的潜力大的孩子。如果初中是靠补课考上来的,不管是一中还是双十老师都很难带他们上去。因为潜力已经发掘,实际上很多中考厦门市1000名以内孩子家长会失望自己孩子似乎越读越差,不管是在一中或者双十高中都会出现这样情况,为啥中考那么好,自己孩子高中三年读得那么苦,高中学习方法已经需要改变了,死读书适合中考,但是对付不了高考。这种孩子读不好跟一中或者双十老师教得好与坏无关,本身能力问题。所以很多人会说高中老师把那么好学生教差了其实是伪命题。中考成绩真的差一个10分不会有质的区别。
就选择的学校而言,我个人感觉二个学校差不多,虽然市场上宣传高考高分段一中不如双十,但是其实差不多,全省理科前100,文科前50都是13个。我个人感觉看一个学校教学质量,初中看上一中双十外国语科技六中同安一中的比例,高考就看600分以上人数,思明校区超过60%的人上超过600分感觉还可以。唯一不好宣传就是没有状元。但是多数家长应该考虑的是大段分数段,而不是所谓的状元。毕竟多数孩子也没有那么拔尖。
一般给朋友的建议就是哪一个学校近就报哪一个学校,这样不用租房子,因为很多孩子高一兴趣住宿,后面不适应都去租房子了,也不要折腾家长了[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