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图片——唯妙唯俏的“泥人”雕塑幸福温馨家园!(图片来源网络)
点赞点赞点赞
民勤融媒中共民勤县委宣传部官方账号【微海报】民勤沙漠雕塑作品展示——幸福家园
这老房子前的雕像,是个什么动物?
这栋房子已经破败不堪,全木结构的框架依然直立不倒,瓦、檐全无,一地碎瓦片,虽然衰败狼藉,但残存的柱子和板壁做工精致,一丝不苟,可以看得出这栋房子曾经的辉煌,房主人一定是个体面的讲究之人。
更特别的是门前的这个雕像,似狮不是狮,像狗不是狗,既像猪又像小象,头部很怪异,看起来很恐怖的样子。
它长在大门左前石阶旁,屁股朝石梯,头向左,一般的石雕都是头朝屋的前方,或左右对称的面对面朝向。
走近看才看清它原来是一固定的石头,天然形成,石面光滑圆润,并无雕塑之迹。
大概屋主人就是看中这一天然神兽之形的石头,希望获给它的护佑,才在此建房的吧。
前院地面由石板铺成,石板方方正正,铺得平平整,虽年代已久,仍然完好如初。
不知道当年主人煞费苦心地寻了这块风水宝地,匠心打造的这栋房屋,怎么变成如今这副模样,其中一定有不为人知的故事。
只剩下这幅“雕像”守着残破的家园,不会是这“怪兽”影响了主人的兴衰吧!
面对乌克兰多城市拆除普希金雕像,不得不说,革命不仅摧毁家园,伤及平民,更难过的,还是文化。
文化无所谓针对性,好的留下来,坏的踢出去,没有目的性,然而人是有目的的,所以文化遭了殃。
#在头条看世界#
【2019广州簕杜鹃花展】广州雕塑公园展出,以“美丽家园·幸福生活”为主题,使用簕杜鹃灌木、造型和盆景等多种表达手法完充分展示了“精致、艺术、优雅”三个景观特色,打造了具有韵味的主题展览花境效果,通过主题场景内涵传递生活的美好。展出包括9组主题造景,10组花瓶、花拱门、花柱等造型绿雕,长达500米的簕杜鹃造型花长廊,搭配时花构造了秋冬季节满园尽染的醉人花海风光,利用雕塑公园的多元化的雕塑作品与各簕杜鹃花卉巧妙搭配…… 让市民和游客享受视觉和文化的盛宴。【原创】
雕塑园,雕塑缘
“单位搬迁至雕塑园附近后,上下班经常从园中经过。
徜徉在这座著名的主题园中,只见各类雕塑琳琅满目,中外贤哲启人心智,异国风情令人神往,飞禽走兽悦人耳目,抽象艺术发人深省……,又见园中四季景色怡人,春季莺飞草长,夏日鹅戏莲动,秋凉鼠跃枫红,冬雪雀舞林静……
于是将所见所感凑成一首首小诗,以此记载曾经的岁月、生活的暇想,更以此献给美丽的雕塑园,献给美好的创造者!”
长春世界雕塑园的朋友了解到我正在围绕雕塑园撰写主题小诗后,欣然邀约在他们的园刊上连续登载,并为此开辟专栏。上面这段话就是我应邀为专栏写的按语。这也激励着我不断写下去,一年多来竟也初具规模。
这里是雕塑的博物馆、艺术的大观园。雕塑园的决策者和组织者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不同国家、民族、思想、宗教、风格、题材……的作品在这里兼容并蓄,坐落在广场上、草坪间,散布在大路旁、湖泊畔,掩映在密林里、栈道边,与周边景物相得益彰、相映成趣,既是艺术盛宴,又是精美图画,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书中以雕塑为主体的小诗,大都与雕塑者的本意相向而行,在原有基础上阐释、生发,赋予一种诗意的表达;有些可能受到钱钟书“通感”的启示,出现了在多种艺术形式间的游走、徜徉;也有的与原作拉开了距离,甚至背道而驰,另辟蹊径,信马由缰出一种别样的联想。这不是对雕塑家不尊重,实在是由于艺术启发人的角度、激发人的灵感不同,是由于每个人的文化个性、艺术观点各异而形成的欣赏角度不同,以及进行艺术欣赏时的客观环境和条件不同等等多种因素所致。我想,这恰恰是各种形式的文化艺术最有价值的地方,也恰恰是经典艺术作品能够经久不衰保持魅力的地方。感谢众多中外雕塑家为我间接提供了如此丰富的创作素材,特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诗歌是文字的艺术,更是语言的艺术。汉语经过历朝更替、岁月更迭,语音发生了多次变化。既然是现代人书写、现代人用普通话阅读,这些旧体诗就以现代汉语拼音为音韵标准写成。本书收录的168首小诗共分四部分:一、心系佳园,包括3首,作为引首诗;二、百相群雕,包括86首,每首诗题一座雕塑(不含冰雕、雪雕);三、别样图景,包括36首,描写雕塑之外的景色;四、佳园四季,包括43首,描写雕塑园四季风光。在编辑上,继承了园刊登载时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做了调整完善,将168首诗配上本人的书法作品和部分照片特别是雕塑的照片,作为一种将旧体诗、书法、雕塑、摄影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的尝试,一是祈盼同道方家给予批评指导;二是算是对自己这段与雕塑结缘的经历做个小结;三是以期这种形式能起抛砖引玉之效,期望更多人关注雕塑艺术和传统文化。如拙作能发挥一点宣传雕塑艺术、弘扬传统文化的作用,本人将不胜荣幸之至!
(本文是我为正在编辑的诗书集《诗境雕塑》写的自序,标题是另加的。)
#原创诗词# #美文# #我要上头条# #情感美文# #诗词#
好希望这张照片不是因战争带来的残酷,而是一张安详熟睡的雕塑!世界需要和平,儿童需要乐园,让我们时刻保卫自己的家园,寸土不让!
一场小疫情,沈阳火了鸡架、营口火了鲅鱼圈[笑哭],除了鲅鱼饺子贼好吃,其实在鲅鱼圈还有个近60多米高的大雕塑——今天看到有人叫她:鲅鱼圈女神[笑哭][笑哭],明明人家正式名字叫:鲅鱼公主。
这座雕塑是当地渤海明珠观景台的一部分,将原本为了保护鲅鱼圈海岸线的大型潜水坝,转化为一座海滨景观。整座雕塑花了6家施工单位4个月时间,也是全国首个大型海上雕塑工程,高达60米,用钢量近600吨。
雕塑由央美毕业的雕塑家史抒青、仲马联合创作——他们更著名的作品在王府井,街上那一系列铜雕塑(拉车的)、铜井盖(带龙有字的那个),都是他们的作品。
鲅鱼公主在当地有着相当正经的传说:保卫家园勇斗鲨鱼并献出自己的生命,跟小美人鱼一样,感兴趣的可以去搜搜,可别叫人鲅鱼圈女神、甚至鱿鱼圈女神了哈哈哈哈哈哈。
夜幕下的黄河广场
昨天天刚黑时,散步在东营区黄河文化广场,初冬的广场,夜色美丽,给人一种新奇的感觉。
冬天的广场树叶几乎落光,绿景少了。但广场显得更加宽广空旷,广场上的夜景耐人寻味。矗立在广场中央、高度22米的大型朱红色雕塑《凝聚》在灯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更加宏伟壮观。广场南部的十八根精美灯柱灯光闪烁,规矩地站在各自的位置上,就像十八个哨兵一样规拒地守护者美丽的家园。大型雕塑广场南面的两个水上喷泉池里水平幽静,闪耀着亮光,水面倒影清晰,图型美丽,令人耳目一新。
趁昨天有轻雾霾、大批的休闲活动人员还未到广场之际,抓紧拍了一些不太完美的夜景照片,分享给朋友。
这张图片上的婴儿雕塑名为大地之子,是清华大学教授董书兵的杰作。这件雕塑看上去亲切感人,婴儿呆萌逼真,他伏趴在大地母亲的怀里,是那么的安详、温馨,体现了人与自然珠联璧合。
作者董教授创作这件“大地之子”的深刻寓意不言自明,我们每个地球人都应当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可现实中人类又做了什么呢?
一、不断地掏空消耗地球的资源。
二、不断地排放污染环境。
三、不间断地你争我夺发生战争。
我们每个地球人都要呼吁:停止毫无节制地消耗资源,停止污染地球环境的行为,停止为一己私利发动战争。保护地球、保护母亲,保护人类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