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成功的把南三条搞得半死不活,对比南义乌,一手好牌为什么打的稀烂 ?
这个题目是我上一篇关于石家庄的文章中一位网友给我出的题目,我就试着回答一下。
义乌市场同南三条市场同属于一个发展时期成长起来的市场,经过四十年的发展,用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来比喻也不为过。义乌已经成为世界小商品的交易中心,而石家庄南三条基本已经没落成为河北省内为主的中转流通型市场功能。要对比初期起步阶段,无论从交通、区位还是知名度交易量南三条都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但后期的发展理念以及眼光格局的不同造就了现在的状况。
首先,义乌在初期市场发展起来以后走的是“市场带动产业、产业促进市场发展”的良性循环模式,而我们南三条市场一直在围绕着流通做文章,也就是为了做市场而做市场,没有发挥市场带动产业的作用,导致市场周边产业支撑不够,形不成产业竞争优势。
其次,义乌市场起步后,逐渐从省内流通发展为“买全国、卖全国”“买全国、卖世界”和“买世界、卖世界”的发展道路,围绕这样一个目标,整个城市的相关物流、餐饮、住宿、培训以及政策导向等都服务于这一定位。有力地保证了整体市场的健康发展。南三条市场则在全国各地发展专业市场的竞争中逐渐从辐射华北向河北周边、石家庄周边萎缩,市场份额逐渐被郑州市场、山东临沂以及太原等地专业市场所瓜分,不得不说令人遗憾。
再次,就是不同的市场营商环境造成了不同的发展现状,义乌是努力把盘子做大,把基数做大,个体的费用水平很低,但由于基数大,总体收益一点也不弱;南三条是不考虑市场的带动作用,就围绕着市场不断的增加各种费用,导致商户的竞争力不断降低,经营信心不断下降,从最初的商户涌向石家庄做生意到后期商户不断的回流,不珍惜商家对石家庄所带来的这种资源优势,又是南三条市场没落的一个原因。
最后,不得不提一下石家庄规划的各个市场同南三条市场之间的竞争造成的影响。义乌是政府主导市场有序规划,随着商户、商品规模的增加而不断扩大市场规模。南三条周围的市场规划是属于无序竞争和恶性竞争,商户资源没有扩大,却在石家庄周围先后开发了正定国际小商品城、塔坛国际贸易城和乐城国际贸易城,经营现状就不用我多说了,可以说简直就是一个一个的笑话。
庄里的人们一边分享着南三条带来的市场红利,一方面又不断排挤和非议南三条的各种不堪。终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南三条被成功沦陷。#今日头条微头条# #石家庄身边事# #商业模式创新# #如果喜欢 谢谢您关注#
#石家庄头条#石家庄的未来在正定?
如果问你,这个五一最火的旅游地是哪?你一定会说,当然是正定,对!还有央视和河北卫视的报道加持,那真是人山人海,锣鼓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