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头条# 龙岗南岭社区,原来买小产权的业务,这下全是发财了!
拆迁补偿1:1安置啥意思?
就是你有100平的小产权,赔给你一套100平的商品房,房产价值从1万可能直接彪到4-6万!
假如我个人有一栋楼,或者1000平的面积,这一下,净赚3000万到6000万!
那些对小产权不放心的兄弟们,是不是要改变一下自己的想法了!
我姑前几年去海南旅游回来后 ,就准备在海南 买一套房子。 以后每年都可以到海南 过冬天 。
大产权太贵 ,就买了小产权 ,小产权倒是挺便宜的, 四十多平方米,只要 十几万块钱 。
买完以后 住了有大概三四年 时间,就不想再去了。 因为年纪大了, 来回折腾 ,身体受不了 。他买的那个小产权 ,位置太偏僻, 买一趟菜 ,坐公交 都要来回一个多小时 时间。
每年都去, 也感到没什么意思了 ,就想把这套房子卖出去。

谁 知道挂了 很长时间, 也无人问津。 还没等房子卖出去,突然接到了村上的通知 ,要拆迁。
因为是小产权 ,又不是本地人, 一分钱都没有赔偿, 就这样三四年的时间十几万块钱打了水漂。
从个人角度看,陕西是个罗生门省。个人观点,欢迎交流。有不妥之处,欢迎指正。
1.省会地位:西安城规模2005年才超越唐长安,但总辖区面积至今也就恢复到明清西安府一半大。其他城市眼中自己都是西安充电宝,西安眼中他们是光亮灯没电压。天水运城三门峡三宝拿着线在后面排队呢。
2.经济实力:看公布的数据不高不低,陕北人说自己身边没有穷人,也有人一言蔽之“穷”,我猜他肯定不是陕北的。
3.行政效率:都在诟病行政效率差,吹捧爱丁堡效率,自己面对BA.5不封城一周社会面清零,经验被国务院在全国推广,所有陕西人都选择性看不见,继续骂物业社区催促做活轩的大喇叭扰民。陕西人爱自黑。

4.省份形象:封面图除了腰鼓或者兵马俑想不出来别的,别人靠.ppt或者.mp4宣传,陕西靠.rar宣传,也没人解压缩了仔细看,估计大多数人以为秦岭四宝是黑木耳、山核桃、大红枣、腊牛肉。
5.居民形象:陕北人戴着白帕帕穿着羊肚肚唱着兰花花从窑洞里飘出来单手开路虎揽胜行政版,关中人要么围着烂怂大雁塔遛弯,要么在火车站、南门被贼偷了手机报警还没人管,陕南人没有形象。对了,不要和富平人聊政治。
6饮食习惯:为了洋芋擦擦、肉夹馍、凉皮谁能代表陕西正统吵成一团,肉夹馍内部还分为普通肉夹馍、老潼关肉夹馍、腊牛肉夹馍等,凉皮内部分为岐山擀面皮、秦镇米皮、汉中热米皮、安康蒸面几派,再细分了老美国会山都站不下。喝酒很统一,都喝西凤,第二天一起头疼。
7.教育条件:一吹牛就是我陕西高校多,分数低。买西安五大学区房的时候恨不得去偷秦陵。西安好点的中学里不会说陕北话会被鄙视,不咋好的中学里不会说河南话会被鄙视。提醒外省学子,长安区全称长安特别牛逼行政区,请自行体会命名的理由。

8.居住条件:西安曲江高新的优质小区是陕北人的,条件一般的商品房小区是其余全省大部分人民的,条件不好的小产权、回迁房是鹅村的,恁住没拆完的棚户区?仅此一家,其他城市不用另外学方言。
这里重点说下西安方言。
西安方言很多,除了关中话,主要有这么几种:
1.河南话。解放前有很多河南人民逃荒
(1942)顺着陇海线到了西安,在铁路两侧定居下来,这里也叫道北,很多人说河南话。这两年棚户区拆的差不多了,没那么集中了,但河南人的后代依然很多。
2.陕北话。本世纪初陕北经济好起来以
后,很多人喜欢花钱把孩子送到西安来上学,尤其是非五大的第二梯队高中,学校里有为数不少的陕北孩子。另外,陕北煤老板在买房、买奢侈品时一掷干金,为了服务这些大客户,有的企业或者店也招陕北销售或者要求店员对这些老板服务态度好一点,除此之外,还催生了很多陕北的饮食特产等服务业。

3.东北话、山东话。主要集中在老国企,当年中苏关系恶化等时代,一些东北企业迁往内地,这些厂往往有一个高度聚集的社区,社区内通行厂子原址的方言,以东北话最具代表性,也有一些山东话。另外,东北人在西安做服装生意的比较多。
4.闽南话、福州话。房地产带起了建材
行业,闽南人尤其是泉州人是其中翘楚,封闭式小区对小超市的要求更高,而福州人是小超市中的翘楚,于是有许多闽南人、福州人从本世纪初起开始定居西安。
5.四川话。这个各个城市差不多,四川人口多,外出打工的人多,陕西和四川近,一些四川人就留在西安。但是四川人不像其他几个那么集中或者具有行业特征。另外,陕南的汉中、安康方言和四川话非常像。
从方言上看,西安这个城市相当包容,调侃归调侃,绝没有地域歧视的意思。欢迎全国人民来 ,远来都是客,欢迎有意愿的人们来这个城市定居,住这的都是伙计。

以上为个人观点,不妥之处,欢迎指正。
昨天在一个群里看到几个群友在讨论房价,老话题了没有买房的说房地产有泡沫肯定要破,有几个说兰州、郑州房价,有一个发了一张这个图片,大概意思是没有泡沫,一个团队研究的结果,论点是“贵”和“有泡沫”是两个概念,贵不一定有泡沫。论据是1998年以来房价上涨符合全球范围内房价上涨的一般规律,不是特例,许多国家随着很快的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房价都在快速上涨,我国的房价上涨速度远没有外国快。
部分经济学家认为房价还要涨,与国情有关,我国是人口大国,18亿亩耕地红线是硬指标,城市化进程和粮价过低、地方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客观因素决定,国人讲究安居乐业,有安全感归宿感。比如有经济学家说西安是房价洼地,主要原因是城中村面积大,好房源太少、小产权多、小房地产企业多、小区品质低,2017年以前几乎都是边开发边办证,一期卖完二期开发才办证,有的甚至资金链断裂,许多房子没有产权证,最近几年经济发展没有停滞,新生代对生活品质要求更高,而且城市发展很有潜力,大量拆迁、人才引进,毕然带动新的增长极。

2008年,我认识的一个朋友盖了村里的农家联排别墅,其实就是农家小院没有地下室,三层,连上三层的露台200平米。(当时是郊区,现在地段很不错了)
当时,回家就把这个消息跟家里人说了,我二哥表示想要一 套,但是他没有钱,至今还是单身未婚,于是我自己出钱买了三套,当时30w一套,都是写我的名字。
在后来的这十几年里,二哥也没有说还要买这个房子,也没有给我钱。这个房子一直是我大哥帮助管理出租的。
在2010年二哥和大哥装修了其中一套,和我妈妈一起住进去了。装修之前没有和我商量,是住进去以后我才知道的,但看在母亲的面子上,我没有说什么,就这样住了十几年。
突然,今年4月份,这个房子出问题了,因为没有产权,属于小产权,政府要拆除。三套房子开发商补偿了我600w,还给了我以5000元单价购买高层住宅的3张房票(市场价是单价9300元)

因为我不需要房子,所以就将这三张房票善意送给了大哥一张,二哥两张。二哥将其中一张卖了10w,他自己留下了,我也没有说什么。
今天大哥跟我说,二哥跟他说了,说我太狠心了,补了那么多钱,原本是因为他想要这个房子,我才买的那个房子,现在的补偿应该有他的份,意思要50w。
请问是我做错了吗?他装修那个房子花了12w我也给他了。相当于我的房子我装修,让他和妈妈免费住了十几年,而且还享受了单价5000元购房的优惠。
难道我还要给他这个钱吗?是我小气,还是二哥贪婪?我搞不懂了。从语气上能感觉到大哥是向着二哥的,妈妈也是向着二哥的。都想从我这里拿点钱的。
我前后给了二哥22万,大哥6万。我也不敢和老公说这个事情。我的钱是我辛苦赚来的,不是大风刮来的。
【穷人都向着穷人的,升米恩斗米仇,当然还你们还没到仇的程度,但一点也不感恩是事实,是他们贪婪,不是你小气。】

我妈喜欢买房投资,十年前借了我老公150万,她在老家省会城市有几套,深圳小产权有几套, 大概五六年前她消停了,房价太高不再投资,当然她也已经没有钱还我们了,她说等小产权房改造后她拿到新房卖了再还给我们,我和老公是同意的。
她有一套省会城市的房她主动要求写我的名字,现在市值200多万。当然其它所有的房都给了我哥,我哥在内地工作,她给我哥的房现在总值超千万。我是女儿,虽然是一碗水没端平,虽然老家省会城市的同学大多家里父母资产都是儿女平分,当然也有重男轻女的,我们在深圳也有房,我就随老人吧,不争,只要她开心就好。
深圳一小产权房前年改造了,开房商给的过度补偿款每月有一万多,她来深圳签同合时她让我领补偿款,当时她说她欠我那么多钱,让我领,我没要,因为想着她老了手上有点钱心里安稳一些,所以后来一直是她自己领。

去年她说我哥车旧了要换,她叫我帮卖掉了一套深圳小产权,200万左右,我收到款后立马转给了她,我想让她买车后再决定还我多少钱,而不是我直接把我的钱扣下来,这样不妥,不想惹她生气。
结果她一分都不还,她留下50万买车的钱,其余全部拿去放高利贷那里,她说利息高,她要母鸡生蛋,她给我蛋,每年给我十万。但后来买车的时候发现钱不够,又打电话问我借十万,高利贷那里她不好意思去要。我当时很是生气,但也给了她十万,去年年底她主动把这十万还了。可能她认为我生气,也可能她觉得亏欠我,后来主动打电话来要把老家一套旧房给我,随我是出租还是卖,如果卖,卖的钱全部给我,因为疫情回不去,我也想着她说了的话是不会改的。
这个月我同学打电话问我是不是回去装修房子了,怎么我们家老房子窗户拆了,我说我不知道哦,我问了我妈,原来她又悄悄把旧房卖了,得了几十万,那么我希望这几十万先还我部分钱,今年疫情生意不好,希望多些资金公司能撑过今年,可是她说已经给了高利贷那里,她说她要母鸡,生的蛋再还我,每年给我20万。

我问她要这几十万,她竟然说我计较,说我怎么我是这种人了,我想问问大家她借我的钱,在她有钱的情况下我要她还难道不对吗?
有个朋友说在东五环外产业园有套公房,正在等拆迁,如果拆迁的话拆一赔三,可以按照市场价三倍赔偿,还可以选择购买共有产权房和公共配套房。现在是因为疫情给耽误了,所以原业主等不及了,想要转让,全款办理房本,先付80%,交房本时再给20%。我想问一下这种情况可能吗?会不会有什么骗局?
回答:
1. 这倒未必是什么骗局,大概率是忽悠卖房而已。也就是说你肯定吃亏,至少是占不到便宜,然后就算觉得上当了也告不了人家。人家呢,最差的结果是不赔不赚,最好的结果就是看着你人房两空哈哈笑。
2. 我也不知道你说的这地方是哪儿?东五环外有的是产业园创业园什么的。但一般都没什么公房,办公用房倒差不多,而且还得是乡产权的居多,算不上小产权,反正也不是住宅,只能是公司资产的那种。

如果是公房就应该是能上市交易的,但我是没听说过。而且也没有拆一赔三的政策,从来都是按房本面积折算金额,然后再给购房指标。共有产权房倒有可能,这几年腾退的给的都是共产房。
但公共配套房指什么啊?如果是绿植配套那就是回迁房,村子里的。但如果真的是公共配套,那按这意思就是公建,指50年产权的办公设备用房。这不就是公寓吗?
3. 所以你搞懂这是怎么回事儿了吗?
我给你讲个故事吧。比如我前几年买了一套小产权公寓,1万一平买的,现在市场价2万左右。但我听说这里要拆迁了,最好的结果是退给我1万,不好的呢,那就是强拆,一分钱不赔。
但我不想吃亏啊,那怎么办?哟,一抬头看见你正想捡便宜呢,那就是你吧。于是对你说:我的这公寓叫公房,卖给你2万块。将来肯定拆迁,会赔给你6万。而且还能给共产房和什么公共配套房的指标,你能发大财。

于是你掏钱就买了。但等签合同的时候,人家肯定不能把这些承诺写上去,其实就算写了也没用,只会写:如果遇到拆迁,所有的补偿都归你所有。那你能说出什么来吗?
过些日子真拆了,或是给你1万或是强拆,反正你是亏了。那肯定就去找卖家呗,但人家说了:拆一赔三又不是我规定的,是别人说的法律规定的,他们不赔你我有什么办法,你可以当钉子户啊,找他们要去啊,找我有个屁用?
至于什么共产房就更好办了,你可以去申请啊,只要符合政策掏钱就能买,跟我有什么关系?公共配套房呢,公寓啊,掏钱随便买啊,我的承诺没问题,只要你有钱就行。
4. 请问你有什么办法吗?人家说这叫公房也没错,因为虽然是小产权,但实际上是占用的村集体公共用地,产权归公共所有,公房。
至于拆一赔三本来就是扯淡的事儿。人家开发商傻啊,五环外荒地有的是,真要有这政策谁拆啊?如果真的是拆一赔三,那开发商都不卖房了。自己盖完了立刻就拆,自己赔自己三套好不好?只要办下手续来就能上银行抵押,相当于直接卖给银行。这买卖,三五个轮回就能把自己拆成世界首富。
5. 总之明白了吗?这事儿也算不上骗局,就是忽悠你当接盘侠而已。当然如果是被强拆了,赔偿达不到你的设想,可以去法院起诉退房,就说这交易不受法律保护。法院大概率是会支持的,但就看法官有没有其他意见了。说不好,赌一把试试吧。
但就算判决你退房了,你赚钱的概率也为零,最好的结果是不赔不赚。最不好的结果就是被强拆,法院判对方退钱了但人家没钱可退。后半辈子你就算有事业可干了,追着老赖要钱去。反正天上不会掉馅儿饼,真有这好事儿谁卖给你啊!仅供参考。
如有问题,请点击头像,加关注后点“私信”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