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阮玲玉的一生】,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阮玲玉的一生:阮玲玉16岁和少爷同居,25岁被合谋逼死,鲁迅为她写下人言可畏
- 2、阮玲玉的一生,默片影后阮玲玉的悲剧人生
1、阮玲玉的一生:阮玲玉16岁和少爷同居,25岁被合谋逼死,鲁迅为她写下人言可畏
1910年6月3日,上海一户普通的民宅,传出一阵清脆的婴儿啼哭声。油栈厂工人,阮用荣的妻子何阿英,为丈夫生下了一个女儿。
面对丈夫,何阿英面露愧色:“我真的好没用,给你生了个丫头。”
性格憨厚的阮用荣,小心翼翼地抱起襁褓中的婴孩:“哎呀,这丫头咋这么漂亮呢,你看看这两只眼睛,太美了。”
这个没什么文化的工人,真的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词句,来形容自己女儿的惊艳,和对女儿的喜爱之情。
他冥思苦想了半天,脱口而出三个字:阮凤根,一个颇具阳刚之色的名字,冠在了女儿的头上。
面对妻子的疑惑,他捧着女儿不舍眨眼,同时解释道:“这小丫头,可是咱家的命根子啊!瞧这双丹凤眼多漂亮,就叫她凤根吧。”
凤根的出生,虽然带给了父亲极大的乐趣,也让父亲的内心充满了幸福感,但是却没有改变父亲辛苦劳碌的命运。为了让女儿生活得好一点,家庭的日子宽松一些,阮用荣更加拼命工作。
这样做的后果是很严重的。
凤根六岁时,终日辛劳的阮用荣,在一天工作到深夜下班后,一个不小心摔倒在自家门口,竟然不治身亡了。
经济基础崩塌了,剩下孤苦伶仃的母女俩,日子的艰难可想而知。没办法,何阿英只好带着女儿,去上海大富豪,张老板家做保姆,来维持母女俩的生活。
那个年代,一个寡妇独立带孩子生活,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好在主家还算是善良,没有委屈了娘俩的吃穿用度,所以童年阮凤根的日子,也还算过得去。
何阿英是旧时代的女人,思想却并不守旧,至少她懂得文化改变命运的道理,极力为小凤根创造就学的机会。
于是凤根七岁入私塾,一年之后,主家的张姓老板,在凤根母亲的央求下,将这个小丫头,招进自己任校董的崇德女校,付半费学习。
崇德女校,是美国教会办的,还算正规。所以凤根在这里,有了正规的学名:阮玉英。
1926年夏的一天,正在做家务的何阿英,突然被主人叫到了房中。
张家太太当着众人的面,质问何阿英,为什么要偷家里的东西。
没有做这种事情,何阿英当然要据理力争,这无疑让太太很恼火,于是,何阿英被赶出了张家。
就在娘俩走投无路时,张家的小少爷,十九岁的张达民伸出了援手。他在附近租了一户房子,帮何阿英娘俩暂时安身。
何阿英此时才明白,因为张达民几次三番,向母亲表达了对保姆女儿的爱意,导致张太太遗恨何阿英。
为了断了儿子的念想,张家找了一个龌龊的借口,将何阿英赶出了家门。
对此,何阿英虽然感到委屈,张达民出手相助,却也感动了让这娘俩。尤其是阮玉英,更是将感激化为了爱的奉献。
在一个月朗星稀,夜莺婉啼的深夜,玉英接受了张达民的苦苦追求,两个人同居了。
这一年,阮玉英正在读初二。
可以这么说,此时的张达民,对于阮玲玉表现出的情感,还是比较真挚的。
但是张老爷子,可容不得这种真挚情感的存在,他一怒之下,将张达民扫地出门。
习惯了花天酒地的张大少爷,吃穿用度被断供了。家中给的低保费,维持他自己的活路都困难,何阿英娘俩的生计,一下又陷入了困境。
过山车似的生活,让阮玉英不得不正视现实,选择了辍学,她得想办法挣钱养家。
一天,张达民领着阮玉英去看他哥哥,中国电影创始人张慧冲。
他看到长相漂亮,浑身充满青春活力的阮玉英,不由眼前一亮。
他走到阮玉英的身边,仔细观察了一会,对她说:“你要不要当演员啊,我可以给你介绍。”
正被生活所迫的阮玉英,听了张慧冲的话,无异于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她来不及考虑,立马答应了下来。
彼时,上海明星影片公司,正为筹拍的电影《挂名夫妻》选演员,对于张慧冲介绍来的阮玲玉,外形很满意。
试镜之后,便把她定为了影片的女一号,艺名阮玲玉。
阮玲玉很珍惜这次机会。
她自小被母亲反复叮嘱,不要对外人,不要透露自己保姆女儿的身份,这使得阮玲玉做人更是小心翼翼的。在拍戏期间,她对导演,对配戏的男演员,她都表现出一种发自内心的服从与尊重。
整个戏的拍摄过程,阮玲玉给导演和剧组的人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导演愿意教她,阮玲玉也愿意尽心去学。使得这部电影拍摄得很成功,初映后,得到了观众的极大好评。
上天赐予阮玲玉的机会,被她把握得很好。一炮走红,电影业有了阮玲玉很重要的位置。
阮玲玉出名了,收入也水涨船高。母亲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张达民更是活成了锦鲤,滋润得很。
他用阮玲玉赚来的钱,出入酒肆赌馆,极尽奢侈地花天酒地,完全没有了当初追求阮玲玉时,对她怜香惜玉的心气了。
张达民尽情吸吮着阮玲玉的血汗,毫无节制地,消耗着他们之间的那点情分。
善良的阮玲玉,一直觉得欠着张达民一份情,所以并不计较张达民对自己的压榨。
对张达民阮玲玉不懂拒绝,只要他伸手,她就会倾囊相授,任由张达民花天酒地。
但是月有圆缺,情有尽时。
阮玲玉毕竟是一个柔弱似水的小女子,靠一己之力又要养妈,又要负担情夫的挥霍,其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阮玲玉终于不堪重负,向张达民提出了分手。
两人本来就是同居关系,也不必动用什么法律规则,阮玲玉和母亲另开门户就是了。
但是已经被家里打入另册的张达民,需要有金钱支撑自己的日子。他觉得阮玲玉有能力挣钱,就应该有义务让自己活得风光,所以即便分了手,他却依然咬着阮玲玉的钱袋不放。
苦不堪言的阮玲玉,在这个时候遇到了唐季珊。
成为当红影星的阮玲玉,带给十里洋场许多惊艳,无数男人为她流连忘返。
在众多阮玲玉的仰慕者中,唐季珊是一个善于了解女性内心的人。
新鲜感爆棚时,唐季珊视阮玲玉为家藏琼浆,醉心地饮,慢慢地品。
观赏阮玲玉通体晶莹剔透的秀美时,他是赏心悦目的,也是很用心驾驭自己的视觉感应的。
他会在阮玲玉需要时,及时出现;也会在阮玲玉情绪游离时,瞬间消失。
这种游刃有余,张弛有度的操作,让阮玲玉很受用,也很感激。更是给阮玲玉造成了一个很要命的错觉:唐季珊爱她,懂她,是一个可以终身寄托指望的人。
为此,阮玲玉急于甩脱张达民的纠缠,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的分手条件。
那是一个阴霾的上午,在律师主持下,两个人签了一份协议:男人对女人没有安慰,没有补偿。
女人对男人自分手之日起,没有时限地提供月供若干,以保证他的生活需求。
这是一份无赖协议,但是阮玲玉没有半点犹豫。
一纸协议断了一副桎捁,能够还灵魂一份安宁,对于阮玲玉来讲,很值。
况且,唐季珊正在向她发出炙热的阳光,谁能假定唐季珊,不是真的想要一份爱情呢。
摆脱了张达民,阮玲玉满心欢喜地,投身到唐商人的怀抱。
但是阮玲玉根本就不知道,唐季珊对于女人,从来就没有确定的爱情。他在接受阮玲玉的凝脂之后,会转身寻找另一朵鲜花,继续泼洒牛粪。
所以阮玲玉绝不是他的唯一,更不是他的第一个。
一天,一个曾经被唐季珊玩腻了的女人,找到阮玲玉。
这个叫张织云的女人,也是上海演艺界,一个有名号的角色。当她得知唐季珊移情阮玲玉后,给她写了一封信息量巨大的信。
可惜,正在热恋中的阮玲玉,没有顾及信中的提醒。她把这封信,定性为一个失恋女人的醋坛子。
对于信的内容,阮玲玉选择一笑而过。之后便挽着唐季珊的胳臂,走进了唐季珊的新居,上海新闸路一栋三层小洋楼里。
命运似乎给了阮玲玉一个甜蜜的吻,躺在唐季珊的怀里,她的自我感觉,即踏实,又满足。
可是还没等到这甜蜜,泛出实质性的滋味时,张达民的贪婪,就如一粒老鼠屎一样,掉进了这份甜蜜中。
看到昔日自己的怀中尤物,投进了唐季珊的腋下,而且这主还那么有钱,张达民有了主意。他找到阮玲玉,张口就要五千块大洋。
善良的阮玲玉,一向觉得息事可以宁人,她准备给张达民这笔钱,用以换得他的适可而止。
但是以利益为上的唐商人,对此嗤之以鼻。他对阮玲玉冷嘲热讽:“对他这种集公子哥,拆白党,小市民习气与一身的无赖,你是无法填满他的欲壑的。要给你给,不要动我一分钱。”
一句话提醒了阮玲玉,她义正辞严地拒绝了张达民。
张达民没有想到阮玲玉会这么决绝,他气急败坏地写了一份状子,向法院起诉。说阮玲玉偷了他家的古董,送给唐季珊以作家用。
唐季珊见张达民这么无耻,赶忙也写了一份状子,告张达民诬告,什么接受阮玲玉的馈赠,简直是开玩笑嘛。
法庭是个讲证据的地方,唐季珊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和高贵,竟然让阮玲玉登报声名:张达民所诉,子虚乌有,唐商人乃顶级富翁,岂可餮嗟来之食。
如此云云,一下子将阮玲玉,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听了唐商人的要求,阮玲玉为难极了,也伤心极了。
因为她要是照做了,势必就成为了媒体炒作的爆料。自己是保姆女儿的出身,都有可能被抖落出来。
这样的后果,无疑是阮玲玉无法承受的。
但是想到唐季珊的温存,想到磕磕绊绊走到今天的不易,阮玲玉也无法承受没有唐季珊庇护的后果。
一番思量之后,她服从了唐季珊的指使,在报纸上发表了一份公告:“我与唐季珊实乃同居关系,生活支出各自独立,唐季珊是清白的。”
至此,阮玲玉为自己将来走上绝路,埋下了巨大的伏笔。
唐季珊达到了目的,接着他的风花雪月,又在外面觅得新欢。
更过分的是,唐商人的新宠,还是阮玲玉的闺蜜,演员梁赛珍。
这种伤害让阮玲玉本以伤痕累累的心,痛极了。
她把这种痛的感觉,带到了电影拍摄现场,带到了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结果无心插柳的阮玲玉,竟然在拍摄《新女性》时,将主人公演绎得栩栩如生。感情投入的那般真切,把现场那些习惯了演戏的演职人员,感动得潸然泪下,不能自已。
世面上,关于阮玲玉的风流韵事,甚嚣尘上,阮玲玉终于听不下去了。戏拍完了,阮玲玉想到自己的命运,和戏中之人何其相似,便哀伤地走不出戏来。
同样走不出戏的,还有导演蔡楚生。
他对陷入戏中的阮玲玉,赋予了真挚的同情。也感同身受地将剧中角色,和自己的底层出身做了比照。
这让两个人的距离,瞬间拉近了。
唐商人的背弃,让阮玲玉内心很苦。蔡楚生的知心话,唤起了阮玲玉对生活的别样希求。
经过心灵碰撞,阮玲玉把蔡楚生当做了朋友,那种可以相守相敬,托付情感的朋友。
但是,很快阮玲玉就陷入了窘境。蔡楚生以事业为准,感情这玩意,没有进入他的议事日程。
和阮玲玉做朋友可以,工作上是不能如此较真的。
这种情感上的不断伤害,终于让阮玲玉无法承受了。
因为张达民的纠缠,导致阮玲玉为了给唐季珊正名清白,发表的公告,成为了媒体嚼舌根的源泉。
1935年3月8日,与唐季珊度过最后一夜之后,阮玲玉留下一份充满绝望的遗书,孤独地去了。
关于阮玲玉的死,鲁迅曾经愤慨地撰写檄文,痛斥了世人的冷漠和狠毒:“新闻的威力......对强者它是弱者,但对更弱者它却还是强者,......有时仍可以耀武扬威。”
“于是阮玲玉之流,就成了发扬余威的好材料了。因为她颇有名,却无力。”
“人言可畏!”这是阮玲玉生命走到尽头时,对这个冷漠的社会,发出的最后控诉。
自古文人谈论起爱情时,都为它赋予了极其浪漫,美丽,幸福的光环。殊不知如果盲目地相信爱情,也是会搭上一条鲜活的生命的。
鲜花,只有开在赋予全部心思养护她的人的盆里,才会得到盛开的机会。
阮玲玉短暂的一生,与四个男人产生了交集。而最为钟爱她,视她如珍宝的只有那个给了她生命的人。
假如父亲没有早逝,活在一个男人的真爱中,阮玲玉面对生活的底气,会不会足一些呢。
世间万事没有假如,那些只想要她的身体,要她的剩余价值以餮贪心的人,没有心思为阮玲玉着想。
最后,我想用热播剧《人世间》片尾曲的一句歌词,送给所有爱人的和被人爱的,所有爱着生活的人们:
“命运的站台,悲欢离合,都是刹那,人像雪花一样,飞很高,又融化,世间的苦啊,爱要离散雨要下,世间的甜啊,走多远都记得回家,平凡的我们,撑起屋檐之下一方烟火。不管人世间多少 沧桑变化 祝你 踏过千重浪 能留在爱人的身旁”
. END .
【文| 枫韵 】
【编辑| 丹尼尔李】
【排版 | 毛毛雨】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20年前,大连五七空难112人遇难,调查发现一乘客购买7份保险
2、阮玲玉的一生,默片影后阮玲玉的悲剧人生
影视作品中的人物传记片更注重名人和领袖的生活经历,例如康熙、汉武帝、孙中山、周总理等伟人,当然也有一些是道德楷模普通人,如焦裕禄、钱学森、雷锋等。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一部以电影明星为主角的人物传记横空出世,它香港艺术片导演关锦鹏拍摄的电影《阮玲玉》。
关锦鹏导演的作品偏婉约,擅长发掘女性身上的特质,他的电影也大都以女性为拍摄对象,有着较强烈的女性主义特征。作为香港著名的艺术片导演,他的《胭脂扣》、《红玫瑰与白玫瑰》、《长恨歌》、《蓝玉》等都获得了不错的反响。
《阮玲玉》于1992年上映,影片利用独特的视听语言和巧妙的构思,将一代电影名人阮玲玉的生平搬上荧幕,通过片段性拍摄,突出阮玲玉作为艺术工作者和作为女人生活细节。这部电影使阮玲玉的扮演者张曼玉连获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金马奖、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电影的通过阮玲玉这一特例,向我们展示了特定时代背景下女性的柔弱和悲哀,对于阮玲玉本人的性格深挖颇下功夫,为现代女性留下了强烈的警示意义。
现实与剧情交错出现,谱写时代背景下女性的柔弱与无助
在电影中关锦鹏利用“片中片”“戏中戏”的方式为观众打造了三个时空:
历史:主要描述历史中的阮玲玉,通过她的影片剖析阮玲玉的从影之路和人生传奇;虚拟:通过张曼玉的演绎让我们看到阮玲玉作为艺术工作者的敬业,以及作为女性的悲哀;现实:在影片中穿插了关锦鹏与演员讨论阮玲玉、与阮玲玉的曾合作过的朋友、同事交谈,让观众可以从上帝视角更加全面、客观的了解阮玲玉的一生。在这三个时空里现实与虚拟剧情相互叠加,不仅让观众认识、了解阮玲玉的生平,更是深刻的揭露了当时背景下女性群体的柔弱与无助。
01 阮玲玉的演艺生涯从来都是身不由己
作为艺人,阮玲玉是成功的,但是她的从影之路从来都是被动选择的过程。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电影交代了阮玲玉拍摄《故都春梦》的背景。当时导演卜万苍在澡堂中与其他电影人谈到阮玲玉的戏路,他说:
“阮小姐演妖里妖气的女人,全国再找不出第二个了。不过我还是赞赏孙瑜的看法,……她演有高尚情操的女性,另外有一种味道……”
就这样,一群男人在澡堂子中,背着阮玲玉本人把她接下来的发展方向确定了。接着我们就看到了《故都春梦》中的阮玲玉,她一改往日风尘、妖媚的形象,演绎了娇蛮、高傲的歌女燕燕。在电影中关锦鹏通过张曼玉的演绎还原了阮玲玉拍《故都春梦》的情形:在影片用阮玲玉饰演的燕燕正一边矫揉做作的欣赏女仆送来的花,一边对着镜子中的自己陶醉。而这一切都是在孙瑜、卜万苍等人的注视下完成的。
戏中类似的场景不少见,阮玲玉的所演绎的角色不是她自己渴望的,而是她背后的公司、身后的男人们希望她塑造的。关锦鹏利用大量的中近景镜头还原阮玲玉的拍摄过程,向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女性地位的地下——即便是大红大紫的阮玲玉也无法掌握自己的人生。
02 女性的生存空间狭小,未来大多依附男人
在关锦鹏的镜头下,女性的生存空间有限,未来更是依附与男人之下。影片中阮玲玉的母亲是普通女性的代表,在影片中阮玲玉的母亲和养女小玉一直都陪着阮玲玉奔波。她们看似是在阮玲玉的庇护下生活,实则是在张达民与唐季珊以及其他男人的保护下求生存。
阮玲玉与张达民在一起时,阮母会主动给张达民炖东西吃,她小心翼翼的维护着张达民,在阮母眼中张达民是这个家里的男人,也是支柱。阮玲玉与张达民闹翻之后选择了唐季珊,阮母和小玉也随她一起搬到唐季珊的公寓,阮母又口口称赞唐先生是个好人。在阮母的世界中阮玲玉虽然可以经济独立但是无法给予她安全感,张达民、唐季珊则是她安全感的来源。
不仅是阮母,还有唐季珊的情人张织云(曾经的大红大紫的明星),她依靠着唐季珊,就算是知道他花心,被锁在家里抽大烟,也不愿意离开她,不愿独自生活。
关锦鹏通过这些女性的所作所为让我们看到了男权时代女人的不易,在纸醉金迷的影视圈看似风光的女明星其实不过是男人操控的玩偶,她们有名气、经济独立,看似前程一片坦途,实则前路早已被设计好没有半点自由,这是时代的悲哀。但是,造成阮玲玉人生悲剧的却不是时代而是她自己。
以阴暗、狭窄为主基调,剖析阮玲玉悲剧人生的内在原因
01 甘愿被男人囚禁:从张达民到唐季珊再到蔡楚生,阮玲玉一直在寻求依靠
在电影中阮玲玉出现的镜头大多是昏暗、压抑的,她住的房子也都是窗格多、空间不大,这种生活环境似乎暗示了阮玲玉的生活状况——她的男人的笼中鸟,她的一生就是从一个牢笼到另一个牢笼。
在影片中六嫂问阮玲玉她和张达民有什么打算,阮玲玉回答:
我们要好时,他曾带我去骑马,我在马上看着他就像:他这一生该是这样自由的,不可以结婚,不可以有孩子……
对阮玲玉而言,她知道张达民无法给予自己婚姻,所以收养了小玉,还将张达民的不负责任美化成向往自由。她始终惦念着年少时张达民那点微薄的真心,所以在成名之后,她仍旧养着张达民,希望用金钱、真心维系这个男人。
不仅是张达民,对于唐季珊她也是如此。阮玲玉第一次见唐季珊是在舞会上,唐季珊带着情妇张织云,周围的小舞女将唐季珊的风流、花心、不负责任尽数告知,黎莉莉听说之后大呼:“真受不了这样的人”,可是阮玲玉似乎对此习以为常。
面对唐季珊的示爱她说:“我这个人最受不了人家对我好,谁对我好,我就会千百倍的偿还他”。
从张达民到唐季珊,阮玲玉都是自愿的走向他们,明知对方是花花公子,不是良人,可是她太贪图那一丝温暖了,义无反顾的走向了这两个男人的囚牢。如果这两个人可以归结于爱,那么到蔡楚生,阮玲玉所求的只是一个男人罢了。
她在经历张达民的勒索、唐季珊的冷落、世人的异样眼光之后把蔡楚生当做自己的救命稻草。在明知对方有妻子,有同居的舞女的情况下,还是问对方:“你能不能带我离开这里。”到这时阮玲玉已经彻底失去自我了。
阮玲玉的一生,从16岁与张达民相恋到25岁离世,她一直将男人作为自己生活的主心骨。当时,她已经是当红影星,已经有钱、有人脉、有地位,可是面对危机她未曾想到自救,面对时代给予的苦难,她将希望寄托在男人身上,这种骨子里的不独立造就了她的人生悲剧。
02 格局限制发展:沉浸与演艺事业和个人情感生活,对其他事情漠不关心
阮玲玉的悲剧不仅源于她的不独立,还源自她的固步自封与狭隘。在阮玲玉的世界里只有两件事值得费心:一是她的演艺事业,二是她的感情生活。
1929年的中国正在经历变革,革命的火种在全国不断播下。在复旦的学生会代表请求联华一起参加游行抵制日货时,阮玲玉正在拍摄《桃花泣血记》,她换好服装突然出现在一群爱学生面前,对着这些学生宛然一笑然后疾步走开,对于这些人谈论的日本、救国她一点也不关心。
另外,一.二八事件中阮玲玉前往香港避难,聂耳等学生代表选择留守上海。从香港回来后阮玲玉发现她的朋友、同事都在谈论国事,商讨如何对付日本人,一起合唱聂耳的《大路歌》。在演唱时用了仰拍+特写的镜头,记录了聂耳紧握的双手,黎莉莉的侧面特写,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阮玲玉的微笑,她始终不曾加入合唱,只是微笑着看着眼前的一切。
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在阮玲玉的世界里,国家、战争这些都不是她关心的。阮玲玉对于这个世界是冷漠、疏离的,她一直沉浸在自己琐碎的感情生活中,不肯抬头看一看自己所在的世界。
所以说,造成阮玲玉人生悲剧主要内因是她性格中的幼稚、软弱、犹豫,还有她的自闭与狭隘。她沉浸在自己的感情世界中,把感情当作人生的全部,可是,面对感情她是糊涂的,当她在感情中受伤之后,又无法从外界获得安慰与帮助。这一切使得她在面对现实的压力时只能选择逃避、自戕。
阮玲玉是典型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受害者
阮玲玉一生短短9年,在张达民和唐季珊两个男人之间不断挣扎,她的悲剧与他们有关,但是却也无关,“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她爱情失败的最大原因。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我们又称为人质情节,指的是人质会在某种程度上对劫持者产生心理依赖,如果劫持者让他们生,人质会万分感激。他们认为自己与劫持者共命运,产生一荣俱荣一辱俱辱的想法,对于解救者反而横眉冷对。
阮玲玉最初对张达民是如此,张达民曾是她母亲雇主家的少爷,在张达民面前阮玲玉始终是自卑的,她认为自己配不上对方。后来对唐季珊更是如此,在她的一书中对唐季珊满是歉疚,她认为自己和张达民的过往连累了唐季珊。这就像《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的梅湘南一样,即使丈夫对她家暴,她也从没想过报警,在她心中自己被人玷污是最大的过错。
在生活中中大部分女性往往对伤害自己最深的人念念不忘,这些男人就如张达民和唐季珊一样,他们并没有很出彩,相反在某些时候他们表现的还很渣,但是就是能让女人心甘情愿的付出。当女人面对这样的男人时,会因为他的一个拥抱,一句甜言蜜语就心生欢喜,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的。
关锦鹏通过现实人物采访和镜头告诉观众:过度的贬低自己,依赖他人智慧让你成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奴隶。作为现代女性我们在择偶时一定要慎重,不要被“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的谎言诱惑,在爱情中要学会独立,一旦发现对方不合适要有及时执止损的勇气,如此才能幸福!
写在最后
在电影的开头关锦鹏告诉张曼玉阮玲玉出道前演过很多角色,但是大都是没有实质意义的花瓶,知道加入联合才真正开始拍有质量的影片,张曼玉笑着说:“那不是跟我很像。”
曾经的张曼玉被人称为“花瓶”、“票房毒药”,也和阮玲玉一样深陷舆论旋涡,与阮玲玉不同的是,张曼玉走出了低谷。
拉罗什福科曾经说过:“命运会降临到我们身上的一切,都由我们的心情里确定价格。”
对于阮玲玉而言,她确实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公的时代,但是如果将她的人生悲剧归于时代却有失偏颇。她有能力、有机会摆脱命中的苦难,可是她选择了最轻松的做法——逃避。她缺少自我的反省,虽然悔恨自己沦为男人的争夺品,却没有意识到造成这一切的结果正是她自己。
人之一生,其路漫漫。有成功必然有失败,有幸福必然有苦难,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带伤的人,能够治愈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
我们只有放眼未来开拓自己的视野,调整心情整理失败的原因,才能奋起而发直面命运的苦难。
本文关键词:阮玲玉的一生照片,阮玲玉的一生告诉我们,阮玲玉的一生小说,阮玲玉的一生是怎样,阮玲玉的一生让我们感受到。这就是关于《阮玲玉的一生,阮玲玉16岁和少爷同居》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