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句你知道的地名分享# 2001年2月,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原县级淮安市改为淮安市楚州区,原淮阴县改为淮安市淮阴区。2012年2月23日,楚州区更名为淮安区。2016年,淮安市清河区、清浦区合并更名为清江浦区,洪泽县更名为淮安市洪泽区。淮阴因其所位于淮河南岸,取古语水之南为阴,故得名淮阴。
淮安市地处江苏省北部中心地域,淮河下游。是江苏省13个地级市之一。
#能不能用一句话说明你来自哪里# 70后慢游的我来自周总理的家乡江苏淮安!
江苏一建筑工地挖出55000枚古钱币,淮安博物馆把古钱币带走,汪家六兄妹把博物馆告上法庭,说古币是汪家祖先埋藏的,法院如何判决?
这件真实的案件发生于2009年10月12日。
那天,江苏省淮安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突然接到一个电话。
电话里说,在清河区越河小区的施工工地上挖出了很多古钱币,遭到了围观群众的哄抢。
接到电话后,淮安市博物馆立即派人到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和发掘。
现场已经拉起了警戒线,附近的老百姓都来看热闹。
在警戒线围起来的地方,有一个1平方米大小的泥坑,里面密密麻麻散落着很多古钱币。
博物馆的考古工作人员,立即对这些古钱币进行了发掘。
发掘的结果让所有的人感到非常震惊:
“这次出土的古钱币,是淮安市迄今为止出土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一次。”
密密麻麻的古钱币,一共装满了13个麻袋,后来经过仔细清点,大约有55000枚。
更加惊喜的是,这些古钱币有100多种类型,几乎包含了清朝各个年间的古钱币,以及民国的古钱币。
这批古钱币的出土,让淮安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非常兴奋。
5.5万枚古钱币出土的消息也迅速传遍了淮安城。
就在这时,有6个人突然站了出来,他们说:“这5.5万枚古钱币是我们家的”
这6个人就算是淮安当地的汪家六兄妹。
汪家六兄妹说,这批古钱币是他们祖父在1938年的时候埋藏在地下的。
但是,这批古钱币已经被淮安市博物馆收藏了起来。
淮安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说:“凡是地下出土的文物,都要收归国有,不是属于个人的”
但是汪家六兄妹说,埋藏古钱币的事情,他们听父亲说起过。
他们的父亲在去世的时候曾经留下遗言:“在我们家的古宅里,埋了一些古钱币,那是你们的祖父当年埋藏的”
这份遗言只是口头上说的,并没有留下文字证明,因此博物馆认为,不能证明古钱币就是汪家的。
为了拿回这5.5万枚古钱币,汪家六兄妹把淮安市博物馆告上了法庭。
那么,法院会如何判决?
这5.5万枚古钱币,真的是汪家祖上留下来的吗?
为了证明这5.5万枚古钱币是属于汪家的,汪家六兄妹又拿出了两份关键证据。
第一份证据就是当地社区开的证明。
社区的工作人员在证明上说,挖出古钱币的位置以前就是汪家的老宅。
第二份证据就是汪家祖上留下来的地契。
这份地契能够证明,挖出古钱币的位置确实属于汪家的古宅。
虽然这两份证据能够证明挖出古钱币的位置是汪家老宅,但是不能证明“这些古钱币就是汪家人埋的,也有可能是其他人埋的”。
为了证明这些古钱币的归属,汪家六兄妹还找到了多位证人。
这些证人是住在汪家附近的街坊邻居。
他们能够证明,在古钱币没有被挖掘出来之前,他们就曾听汪家人说过古钱币的事情。
邻居们还说,汪家曾经是大户家族,他们祖上开过酒庄,可谓家财万贯。
并且,在这个工地开工之前,汪家六兄妹也给社区打过招呼,他们告诉社区工作人员,如果工地上发现了古钱币,一定要保护好。
各种证据和证人加起来,基本上可以肯定,这些古钱币确实是汪家祖上留下来的。
但是淮安市博物馆又提出了新的质疑。
他们说:“既然汪家六兄妹早就知道古宅下埋有古钱币,为什么当初他们没有挖呢?”
汪家六兄妹解释说,当初他们只知道古宅下埋有古钱币,但是并不知道埋藏的位置,也不知道埋藏的数量。
当初,这些古钱币是由汪家酒庄里干活的工人负责埋藏的。
在埋藏古钱币的时候,汪家祖父已经外出躲避战乱了,因此,汪家祖父也没有给后人交代埋藏古钱币的具体位置。
后来,因为汪家是大户人家,他们的老宅被没收,还被租给了别人居住,后人也就没有机会去寻找这些古钱币。
最后,法院采信了这些证人和证言,做出了最后判决:
淮安博物馆必须将5.5万枚古钱币返还给汪家六兄妹。
那么,这5.5万枚古钱币到底价值多少钱呢?
按照当时古钱币的市场行情,这些古钱币每个大约价值2元左右,总价值大约10万元。
在2009年,10万元也算一笔不小的数目。
但是汪家六兄妹说:“钱多钱少无所谓,我们要争的不是钱,而是要争一个理”。
有些人认为,凡是地下挖出来的文物,都是国家的,其实并不是这样。
按照文物法规定,地下挖掘出来的文物,如果找不到文物的归属者,那么,就要收归国有。
在这起案件中,汪家六兄妹能够拿出证据证明这些古钱币是汪家祖上留下来的,那么,这些古钱币自然是属于汪家的。
对于这起案件,您是怎么看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说您的看法。
狂草书家~陈书国
陈书国,第五届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得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淮安市清河区书法家协会主席、江中国诗词学会会员。
如果要找一个词来形容狂草书家陈书国及其书法,那便是“无形”!尤其陈书国独创的“无形草”,更是把人带入眼花缭乱、出神入化的境地,叹为观止。
他一面传统谨严,一面妙手迭出,轻松游艺于陈书国创作的大狂草、无形草狂放不羁,不做修饰任笔为体,在极高的审美情趣与个性语言的组合下,任数十年磨砺而成的无形草在笔下性情而出一挥而就。
无形狂草图璀璨,远景烟波笔斗转,漫卷诗书生海曙,洒去无形化浪漫。这首诗亦是书家陈书国的写照。
“不好惹”的女人![赞][赞][赞]看着屏幕上长相温婉但言辞犀利,让西方众国哑口无言的美女发言官,让亿万国人热血澎湃齐声赞好,她就是那个被称作“一个美国惹不起的中国女人”。最美、最霸气的中国女外交官----华春莹。
华春莹1970年出生于江苏淮安的一个干部家庭,父亲叫钱勇是原淮阴县纪委书记;母亲华杰是淮安市清河区原政协副主席。从小华春莹就没有干部子弟的优越感,一头短发相当的低调。
高中时的华春莹就表现出极强的组织能力和遇事沉稳、干练的潜质。学校的演讲比赛和辩论会上,华春莹总能凭借良好的心态和绝佳的口才拿第一,那个时候大家就都认为华春莹就是为舞台而生的。但是高中的华春莹早就立志要考入南京大学,毕业成为外交部的一员。
华春莹18岁时,也就是1988年以县状元的成绩考取了南京大学外语系。大学里的生活,华春莹是全力以赴的提升自己的外语口语能力,不声不响的就成了外语系的一面旗帜。
大学里的华春莹即便是从来没谈过恋爱,却被同学们称为“情感专家”,这也展现了她在外交方面的天赋。每天晚上宿舍的“卧谈会”,舍友们都会把遇到的感情问题,或者是其他的心理问题说出来让华春莹点评。因为她虽然年纪不大,但看问题特别的老成,总能点评到别人心里去。
华春莹在南京大学读书期间,她并没有忘记自己的理想。她多次参加各种比赛锻炼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因为她知道要想成为优秀的外交官光靠专业能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更强大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华春莹23岁那年,在毕业志愿书上写下:中国外交部,成为外交部招录的应届毕业生中,唯一的一位女性,开始了她精彩的外交生涯。华春莹虽是女性,但工作中一点不输给男性,每逢有外交大事,她都致力要自己做到最好,被同事们戏称“拼命三娘”。
2012年11月19日,以丰富的经验、卓越的表现和多年外交工作的华春莹被任命为外交部第27位发言人,也是中国外交史上第五位女性发言人。就职当天,华春莹就坚定地表达了一名外交发言人该有的担当和美好憧憬。
华春莹担任外交部发言人后进行了多次的外交斡旋,每次都沉稳大气,既有从容不迫的温文尔雅,也有怒目金刚的横眉冷对,在主张上寸步不让,在态度上不卑不亢,一言一行,不失为大国风采。
华春莹不但是个优秀出彩的外交发言人,她还是一个网球爱好者。2018中央国家机关“公仆杯”网球团体赛上,华春莹一身运动装出现在网球场上,那叫一个英姿飒爽。华春莹说:即使工作再忙,再累,她也会在周末的早上起床训练。专心打球的过程也可以是她释放压力的过程。每次打完球都会神清气爽,焕然一新,打球即收获了健康也养成了积极向上的网球精神。
@碧云天b y t
华春莹在以后的外交道路上还会展现出怎样的光芒我们无法预知。但她已经用她敏锐的思维,犀利的言辞,优雅的自信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外交官的风采,这种自信源于祖国的强大和繁荣。一个你永远也惹不起的女人背后,站着的是那个你再也惹不起的国家--中国。
华春莹的成功,取决于对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持之以恒但坚持和不懈地努力。我坚信只要找准目标,并且朝着理想不断进取,每个人都会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我要上头条。##金粉社区##人物#
运河之都,漕运之都,韩信故里,总理家乡等,淮安我又来了!
今早从苏南乘高铁,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行程,又来到淮安。可能是五一假期最后一天,高铁站乘客很多!但再一次感叹高铁淮安东站直叫“远离市区”!由于打的有点贵,还是乘公交,尽享一个小时的淮安市区游。
来淮安多次,也算了解一些淮安是历史文化,淮安历代人才辈出!如韩信、吴承恩、梁红玉、关天培、周总理、李副国等等!淮安境内河道纵横、物产丰富!如盱眙和金湖的龙虾、洪泽的湖产、涟水捆蹄和酒等等!当然豆腐卷味道也不错。一条大运河一直带动淮安经济繁荣已有数千年!曾经河道总督衙门、漕运总督衙门等皆设在淮安!镇淮楼、里下河古建群等等!
淮安虽说地处苏北,经济总体一般,但商业还算发达,辐射影响周边几市!传统商圈淮海路、汇通市场、漕运广场等,商业有:中央新亚、金鹰广场、茂业广场、万达广场、吾悦广场、玖珑汇、金地广场、花样城等等,市区还有4家大润发等等!
淮安前世今生:淮安市原为淮阴市,秦统一六国后,始置县邑有淮阴(治今淮阴区码头镇),东汉分属下邳国和广陵郡。南齐永明七年(489),淮阴镇下流杂100户置淮安县,“淮安”之名始见。隋唐五代时期,境内长期处于安定的环境,建置也较稳定,楚州成为运河沿线的全国性名城,楚州更被白居易誉为“淮水东南第一州”。元代,境内先后置淮东安抚司、淮东总管府、淮安路(治今淮安区淮城镇)。淮安路辖境包括今苏北地区大部和皖北一部。明代淮安府范围包括今苏北五市绝大部分地域。其间,还有漕运总督、南河总督驻节淮安。漕运总督还经常兼巡抚江淮,节制淮(安)、扬(州)、庐(州)、凤(阳)四府及徐(州)、滁(州)、和(州)三州,管辖范围包括今江苏、安徽二省的长江以北广大地区。清代淮安府继承明代淮安府,辖境缩小,分出海州直隶州(沭阳县、赣榆县),又划出邳州(宿迁县、睢宁县)归属新设的徐州府。直至清末淮安府辖山阳、清河、盐城、阜宁、安东、桃源6县,俗称“淮六属”。光绪31年(1905年),一度设立江淮省,巡抚驻淮安,即省会所在地,后旋即撤裁。1948年12月,市境全部解放。1970年,淮阴专区改称淮阴地区,1983年,清江市更名为淮阴市,同时将灌云县划归连云港市。1996年8月,宿迁市、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4个县市从淮阴市析出,成立地级宿迁市。同时将灌南县划入连云港市。2001年,地级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县级淮安市更名为淮安市楚州区,淮阴县更名为淮阴区。2012年,淮安市楚州区更名为淮安区。2016年,淮安市清河区、清浦区合并更名为清江浦区,洪泽县更名为淮安市洪泽区。
目前淮安市下辖4区3县:清江浦区、淮阴区、淮安区、洪泽区、涟水县、盱眙县、金湖县。
现在的淮安市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至今已经经过了多次地域的变迁和区划的调整,1970年由最初的淮阴专区改为淮阴地区,1971年又将原六合地区所属的盱眙、金湖二县划入淮阴地区,直到1983年将灌云县划归连云港市并改为市管县行政体制为止,也就是说,1971-1983年这一期间是淮阴专区演变为今天的淮安市这段历史中辖区面积最大的一个时期。
这段时期,淮阴地区下辖一市十二县,包括地区所在地的清江市和淮安、淮阴、洪泽、涟水、金湖、盱眙、泗阳、泗洪、沭阳、灌云、灌南和宿迁等十二县。我在前面的微头条中提到过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所含县市地名,还包括清江市所辖的两个区清浦区和清河区,几乎都含有带三点水的字,其中的清江、洪泽、涟水、泗洪以及清浦、清河甚至两个字都和水有关,十五个地名中唯有盱眙和宿迁二县例外。
但是,即使例外,盱眙和宿迁地名的背后也同样与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关于盱眙之名的由来,有传说为,居处因洪水而迁于山上,张目为盱,举目为眙,有回望故土之意,故名盱眙。此说虽不太可信,但盱眙位于淮河下游、洪泽湖南岸,与江河湖泊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至于宿迁,也与水有关,宿迁原名宿豫,唐开元年间,宿豫县城被黄河洪水冲毁,治所迁移,宝应年间,又因避唐代宗李豫之讳,双重原因而改宿豫为宿迁。
由此看出,淮安市与水有着不同寻常的密切关系,既兴盛于水,淮安因大运河(早期的邗沟)与淮河交汇之处而商业繁荣、文化发达;也衰弱于水,历史上淮河水患严重且频发,加上近代铁路兴起、海运发达,河运的地位逐渐衰微。
(以下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为什么总有人说“淮安市”是抢了原“淮安县”的名称,事实如此吗?
那就从头说起吧!
秦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现在淮安市这个地盘有淮阴、盱眙、东阳三个县邑。[玫瑰]此处第一次出现“淮阴”二字。
西汉年间,和魏晋南北朝期间,名称多变。
南齐永明七年(489),淮阴镇下流杂100户置淮安县,[玫瑰]“淮安”二字第一次出现。
隋唐五代时期,大抵淮北属泗州,淮南属楚州,楚州、泗州成为运河沿线的两座全国性名城,楚州更被白居易誉为“淮水东南第一州”。[玫瑰]“楚州”二字第一次出现。
北宋时期,名称没变; 南宋和金、元对峙时期,战争前线,建制紊乱。
元代,淮安路辖境包括今苏北地区大部和皖北一部。[玫瑰]这时候的“淮安”二字管辖范围好大。
明代淮安府辖山阳、清河等9县2州,范围包括今苏北五市绝大部分地域。其间,还有漕运总督、南河总督驻节淮安。
(特别注意,这里的山阳,就是今淮安区)
清代淮安府继承明代淮安府,但是辖境渐渐缩小,清朝末期时,淮安府辖山阳、清河等6县,俗称“淮六属”。
光绪31年(1905年),一度设立江淮省,驻点淮安(时间太短,可忽略不计)
民国二年(1913年),淮安府撤销,次年,山阳县改名淮安县,清河县改名淮阴县。([玫瑰]此时第一次出现淮安县的名称。)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境内成为重要的根据地和解放区,变化很大。
抗战胜利后至1946年9月的一年间,淮安是华中解放区的中心、苏皖边区的首府,横跨苏皖豫鲁四省之境,辖53个旧县。
([玫瑰]苏皖边区政府旧址,在淮海南路上)
1949年,成立淮阴专区,辖淮阴、淮宝、泗阳等10县。专员公署驻淮阴县。
1950年,淮阴县城设立清江市;淮阴专区辖1市9县。
1983年,清江市更名为淮阴市,改由省直辖。市区设清河区、清浦区2个区,辖2区11县(含淮安县)。
2001年,江苏省政府实施“三淮一体”战略,地级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县级淮安市更名为淮安市楚州区。
2012年,淮安市楚州区更名为淮安区。
[玫瑰]总的来说,现在的淮安区曾用名:楚州、山阳、淮安…每个名字都很好听。
地名如何命名,都各有各的道理,不存在抢不抢这一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