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集中供暖,势在必行了!国家基建产能过剩,长江流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真的要考虑集中供暖了。比如四川、湖北、湖南、浙江这些省份,冬天不仅寒冷而且潮湿,比起北方来更需要暖气。
可以考虑先修建基础供暖厂和管道,再逐渐修建小区供暖系统,新开工的小区要求必须安装供暖系统。
集中供暖不仅24小时恒温,而且比开空调便宜多了。我看北方网友说100多平方的房子暖气费才3000元一年,如果是开空调一个月就3000了。开暖气更能驱赶南方潮湿的天气,更适宜人类的居住。
再说说暖气为啥不热?
目前国内集中供暖有以下几种方法:
1.电厂蒸汽余热。
2.热力公司烧煤供暖。
3.小区地热供暖。
而前两种供暖到小区里都需要有热交换站,也就是把电厂和热力公司的高温蒸汽或者高温水转化成低温水,然后再流到小区里的千家万户。如果小区里的热交换站为了节约电费(这部分电费一般情况下是小区物业公司支付),就会把循环水泵开的比较小,这样就会造成热水循环速度慢,家里不暖和。这是目前家里暖气不热的主要原因和普遍问题。
其次是每个楼房的住户位置也决定家里暖气热不热,越靠近热交换站的住户越热,反之越凉。
还有和每个家庭的装修很有关系,有的阳台和客厅有隔断,家里至少比没有隔断的高2℃。
还有就是每个人对冷暖感觉不一样,有的热的开窗户,有的冷的穿棉衣。
国企和体制内的员工都有暖气补贴,有的暖气补贴还很多,甚至交了暖气费还有剩余。而一般人是没有的,受冻的都是没钱人。
有钱人都去海南度假去了,只剩下穷人在被窝里瑟瑟发抖?
总之,集中供暖弊大于利,系统风险很大,家里温度没法根据个人的情况调节,而且能源浪费极大。
老百姓如何解决供暖问题[汗]现在供暖用18度作衡量标准科学吗?
坐标山东桓台,供热公司:万通供热公司
价格:23元一平
我们小区集中供暖,温度明显偏低,家里是地暖,温度最高的地方20.3-20.4度,打投诉热线后,热力公司来看,第一次说滤网不行,导致流量过小,让我们清滤网,清好后温度不变,又说我们管道不行,把所有的管道,各个衔接口全部清理一遍后,温度仍然没有上升,打投诉电话说到了18度热力公司就没有责任,我就想问问有没有关于进水温度和回水温度的规定。另外18度的标准是室内各个角落都要达到18度吧,那我客厅靠近窗户的位置就是不到18度,这样就有理由投诉了吧。
作为一个讲道理的老百姓,我们不想投诉,不想找事,但是白天老人在家呆着总感觉冷,晚上睡觉北卧室还要盖两床被子。这样的体感难道正常吗?我们看了入户温度36.4,这对地暖来说正常吗?我就不知道老百姓找什么部门能解决这个问题?真希望我们的父母官都看到老百姓的诉求,能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快供暖了,
我们家需要交暖气费3000多,
每年到供暖季我都窝心。
今年,
真的想学学欧洲劈柴取暖。
真的不想再交暖气费,
再集中供暖了。
我们这个落后的县城小区,
集中供暖有七八年了。
年年我家的室温只有16度左右。
给热力公司反映,
说是我们暖气片问题。
找装暖气片的老板反应,
老板说是热力公司问题。
两个私人大老板来回踢皮球。
就这样他们踢了七八年,
我们冬天在家里穿薄羽绒服,
穿了七八年。
每年冬天,
我就自己劝自己,
温度低一些,
对环境是好的,
就当节约资源减少碳排放了吧。
提到碳排放,
不得不提到2021年,
中国的人均碳排放量为6.6吨,
而美国的人均碳排放是17.6吨,几乎是中国的3倍。
还要提一提的是,
中国人口是美国人口的五倍,
但中国的能源消耗只有美国的40%。
去过美国的都知道美国有多浪费能源,
就这还反过来指责我们中国破坏环境,
指责我们中国人素质低,
没有环保意识。
我只能呵呵了。
再过两个月,北京的集中供暖就要来了,目前有关部门已开始收取供暖费了,有的小区每平米收费24元,有的小区每平米收费30元。
老张住的小区每平米收费24元,两居室60平方米收费就是1440元。
老张是灵活就业退休人员,每月养老金有4800元,1440元的供暖费没人给报销,也就只能自己掏钱了。
前些日子,老张到一家三甲医院开药,由于有自付的药越来越多了,自己掏的钱也就越来多了。
老张说,从单位退休就是好,供暖费都有人给报销,有人给补助,有人给补贴。
老张说,从职介中心或街道办事处社保所退休的灵活就业人员也就没人给你报销供暖费了。
既然没有单位管,门诊开药或住院的开支,也就没有二次报销了,还是有单位特别是好单位好啊。老张感慨到。
老张说,他的供暖费待遇还不如人家低保人员、特困人员、低收入家庭呢,人家还有人给报销或者补助补贴呢。(原创:周凤迟)
武汉集中供暖来了,可按楼栋报装,30%户数同意就能开通!武汉的冬天有点冷,武汉中燃热力有限公司正在江岸、青山两区重点推动小区集中供暖,并将在洪山、汉阳、东西湖、江夏、蔡甸等地建设集中供暖示范项目。目前武汉已经有一批居民享受到集中供暖的福利。以后武汉也能像北方一样外面寒风凛冽,在房间里只需要穿一身单衣!
#武汉头条#
#湖北优质创作者联盟#
河南许昌,翟女士新房去年没有入住,可今年在交暖费时却被物业要求补缴一项热损费!翟女士是百思不得其解,来到物业讨说法,而他们的解释更让人摸不着头脑。
翟女士说,他们小区是集中供热,眼见就要进入取暖期了,于是来到物业打算把本年度的取暖费交了。可细心的翟女士发现,缴费单据上凭空出现一项名为热损费的项目。对于这个收费很是疑惑,只是单纯的供暖而已,怎么会出现损失费?于是,带着疑问让物业解释清楚。
物业经理解释说,所谓的热损费就是因为李女士去年没有搬进来本小区入住,也就没有供暖,但其他邻居已经入住,并都交了取暖费在供暖,而墙体又能导热,这样一来,多热能就会通过墙壁传递到翟女士家里,这就是在变相的蹭暖气,所以让他补交多出来的30%的热损费,合情合理。
如果不交,今年就会拒绝供暖,而且热费会一直保留,即使今年没有缴纳,以后也会按年累积到取暖费上
翟女士觉得物业就是在信口雌黄,房子都没装修,就给他扣上个蹭暖的帽子,这不是开玩笑吗。
翟女士认为使用暖气和不使用暖气是每个人的自由。我用了我就交费,我不用了我不交费,这都是非常合理。热量会通过墙壁传递过来,是不可避免的,不是自己要求的。
如果说到通过墙壁造成的热传递,那么翟女士家也是被动受益,并非自愿,并举例反驳,假如说我们夏天的时候,我们家使用空调,我的左邻右舍,楼上楼下的邻居不不开空调,那么我们家的冷气是不是也会通过通过墙体去去传播,按照你这个说法的话,那是不是也需要向我的左邻右舍,我的邻居是收取这个纳凉费,凉损费呢?
听完翟女士的说辞后物业经理尴尬一笑,接着解释说现在小区采用的是集中供热,虽然每一户都会有阀门儿,单独可以控制,但是热力公司并没有采取这个单户计量,也就是说不会因为一户没供暖就少算钱,所以收取热损费是合理的。
这时一旁看热闹的邻居也听明白了,嘴里说,既然蹭的是邻居的热量,那热损费就该归他们,凭啥是交给物业。
物业经理赶忙解释说,这部分费用只是替热力公司代为收取,并未占为己有。
对此,双方僵持不下,为了了解真实情况,翟女士和邻居来到热力公司询问情况,而工作人员的回答直接狠狠打了物业经理的脸,对热损费做出了正面回应,他们说为了维护小区交换站的正常运行,大交取一定的热损费是合理的,其他小区都在收着,如果大家都不交这个暖气费,都蹭热,那小区的交换站无法运行的。
听完工作人员的回应,业主们还是觉得他们这钱花的冤枉,在认知上也大不相同。那么,到底该不该收取热损费呢?为此,律师解释说,无论是根据合同法或者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求助者均有自由选择权。如果求助者未接受供暖服务的,物业公司无权强制要求求助人缴纳该笔费用,物业无权在消费者不允许的情况下擅自做主并强制业主缴费。
即便如此,我们身边还存在着很多强行收费的情况,不知道大家身边有没有类似的情况?
#徐州头条#装暖气了!徐州11年的老小区,房价得涨!
于2009年上房的华商清水湾小区位于荆马河路,有一、二两期。建设之初,小区没有供暖设施,也没有接入集中供暖管网。小区物业负责人丁满意告诉记者,一到冬天,就有业主来咨询,能否像其他小区一样集中供暖。物业公司到区房产服务中心咨询相关事宜,得到的答复是:小区可以集中供暖,但是要征求60%以上的业主同意才行。
截止目前,该小区2364户业主,签名同意加装和缴费的业主共有1518户,实际缴费业主1053户。按照正常进度的话,今年该小区就能正常供暖了。
我今年搬了新家,用的是地暖,小区为集中供暖。今天楼上、楼下的邻居先后问我今年交暖气费不?我说已经交上了。他们很高兴,说这下放心了,只要我交暖气费,他们就不用交了,可以省2000多元呢。
小区里集体供暖,暖气房外边一个水管子,从供暖的那一天开始,这条水管子就一天二十四个小时淌水,水温在四十七丶八度左右,洗个衣服什么的正好。
暖气房估计是用电烧水的,因为我从来没看到有煤。暖气房离我住的5号楼有不到一再米远,每年一到冬天放暖气之后,这里就是妇女们集中的地方,大家说说笑笑都来这里洗衣服,蹭免费的水用,关键它是热乎水,越冷的天气,就越是觉得来这里洗衣服就是一种享受。
我们住的这个小区,是女儿单位研究所的专属家属区,一共才八栋六层楼,不对外售楼,只许本单位的员工及家属住,人口也就几百,反正不足一千人,这在城市里来说,就算是个袖珍小区了。
小区里大多都是老人,平时就很寂静的,尤其是到了冬天,大部分老人,就都藏在屋子里享受暖气了,很少有人出来走动,所以,小区的环境很好,偶尔碰上个人,大家也都是打个招呼,气氛很鹭港。
这些人大都是在研究所退休的,大部是文化人,都很客气的,不像农村人那样,你看不上我,我看不上你的,扭头别棒的。这里的人就算有过节,但见了面也是互相打个招乎,起码大面上过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