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筑城广场|春节放风筝最好的去处
今天是2023年1月23日,农历大年初二,下午四点过钟的时候,我从甲秀广场下到南明河边,一路溜达到朝阳桥,过了桥来到筑城广场一看:好家伙,下午四五点了还有小朋友在广场上放风筝呢!咱贵阳市民都知道,老城区春节放风筝最好的地方,非筑城广场莫属了!这儿地势开阔散得宽视野好,太适合放风筝了。今天或许是我来的时候不对吧,放风筝的人还真不算多。
筑城广场(以前叫人民广场,很多市民都比较习惯原来的叫法,人民广场听起来更加亲切,或者说顺耳一些,主要可能还是习惯的原因吧),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遵义路,规划范围包含原贵阳一中地块及人民广场,总用地面积为87433平方米,呈半岛依偎在风景秀丽的南明河畔,是贵州省省会贵阳的标志性建筑。规划定位为诠释贵阳历史内涵,展示贵阳城市精神,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彰显时代气息,实践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场所。规划提取贵阳历史、民族的竹文化内涵,通过铺装、雕塑、钟塔等景观元素,结合现代时尚的科技造景手法,将广场打造成为既具有地域特色和历史传承又具有现代、科技、生态的城市空间。头条热榜
#媒体人周刊# #天南地北大拜年# #贵阳头条#
黔灵山的猕猴,
筑城广场的银杏,
还有电台街的古建筑和潮流小店。
在贵阳的第七个年头,如果说这里有什么让我留恋,
那一定是银杏满天时走过那条小巷,
遇见了当时的你。
#贵阳# #贵阳生活记录# #贵阳身边事#
贵阳掠影
登上贵阳黔灵山,
省城风光入眼帘。
弘福寺签神灵验,
弥猴众多逗客玩。
麒麟洞通幽河边,
三间瓦房囚毅庵。
观看张杨勇兵谏,
形成全民共抗战。
穿城南明河柳岸,
甲秀楼夜灯光灿。
广场领袖塑像瞻,
筑城匆匆游半天。
注释:张学良号毅庵
建党百年庆,贵阳气氛浓。
贵阳市的广场,公园,街巷,学校,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到处可见宣传建党百年的标语牌和横幅,气氛浓浓的,城市沉浸在喜洋洋的日子里。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
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这是贵阳市大十字,白鹰巷和出租车上等地方的宣传语。
永远跟党走。
这是筑城广场,毓秀路和豆腐巷等地的宣传语。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这是贵州医科大学和街头见到的宣传語。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这是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等地的宣传语。
立足百年新起点
善学党史开新篇
这是贵阳河滨公园等地的宣传语。
星耀贵州,建冲说党史。
这是贵州电视台百姓关注创新推出的一档节目,每档必看。很好。
党史,在贵州有浓墨重彩的一笔。党恩,贵阳人民铭记心上。党的话,贵阳人民最爱听,坚定不移跟党走。喜迎建党百年,贵阳此时无声胜有声,推向高潮。
贵阳市民(卢德荣,雨泉)
这12张贵阳的老照片,都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们也是贵阳人熟悉的地方,现在看,谁能认出这些地方呢?
第1∽3张是同一个地方,这里老贵阳人可以说没人不知道,它就是三元宫。从图片上看,当时的三元宫建筑还很新,还是个香火旺盛的寺庙,既不像六七十年代市西河边那个破破烂烂的古楼,也不像今天那个被修葺一新的“文物古迹”,今天它周围的环境已经完全被高楼大厦所掩盖,车水马龙,喧嚣不断。但那时,三元宫附近却是纯粹的乡村景色,一派小桥流水的风光。
第4∽5张,很像一个风景区,前面是一条河,人们要去对岸得坐渡船去。这是当年的贵阳中学,也是后来老贵阳人熟悉的贵阳一中。今天这座历史悠久的名校早已搬迁到了金阳,而它的原址也已经变成了贵阳市最大的广场-筑城广场的一部分。谁也想不到,就在100多年前,这个贵阳市中心最繁华的地方,曾经是如此诗意的乡野。
第6张看起来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那些山和水的形状,陌生的是那些光秃秃的山和看起来光秃秃的周边环境。没错,它就是今天的花溪。照片上的花溪风景是100年前的样子,当时花溪还不是公园,只是一片铺在河边的农田,那时,它基本上还保持着四百年前徐霞客路过花溪时的样子,当时徐霞客来到花溪并没有进来,是在花仡佬石桥旁吃了一点东西就去了青岩,他当时说,贵州的山“皆童然无木,贵阳尤甚”。也就是说,贵州的山上都见不到树,贵阳尤其如此。
第7张,那地方贵阳人再熟悉不过,因为他们从小就喜欢去那里,这就是后来的河滨公园。但是100多年前,南明河上,还看不到一点城市的痕迹,水车吱呀呀的转着,河中渔船正在打鱼,真有一副渔家乐的感觉。到40年代那里才变成一个公园。到了六七十年代,它已经成了贵阳市内的两大公园之一。有童谚曰:你不张我,我有人玩,河滨公园划轮船,摸螺丝,包饺子……
第8张的山野风景今天不会有人看得出来了。因为这片风景早已经是贵州师范大学校园里的风景了,而那时,这里还是大片的田野和荒山,它就是相宝山,如今除了那条,浓荫密布的相宝山路,恐怕知道这座山的人也很少了。
第9张,一看就很像青岩古镇的地貌特征。不错,它就是当年的青岩。这座距离贵阳老城区还有三十公里左右的小镇,历史却很久远,600多年前,明王朝在这里屯田驻兵,就有了这座小镇,四百年前,徐霞客来到青岩时,这座小城已颇为繁华:“其城新建,旧纡而东,今折其东隅而西就尖峰之上,城中颇有瓦楼阛阓街市焉。”而如今它虽然成为贵阳的五A景区,但是中心景观依然保持着百年前的样貌,这也很不容易。
第10张,青岩城内的街景,与今天的青岩街景没有太大的差异,只是今天青岩古镇的街道和建筑,变得更干净,更商业化一些。600年来,它大概就是这个样子,虽然当年它还像一个乡场,但那时这个小镇,已经成为传统的封闭贵州一个小小的开放区域,这里有了天主教堂,有了“代办信局”(邮政局),有了道观、佛寺、基督教堂、节孝牌坊,不同文化的标志都在这里汇聚,这里还出了贵州的末代状元赵以炯。
第11张照片中的建筑,知道的人可能就不太多了,这是100多年前贵阳鹿冲关的修道院。如果有人80年代去过鹿冲关植物园,会知道那里有一个贵阳市精神病院,这座精神病院后来就占据了鹿冲关修道院的院址,把那些修道院的房子都变成了病区。但是后来精神病院搬走了,这个修道院的老房子就荒废在那里,如今依然存在,可惜没人修整,如果把它按原样原貌重新修葺,可以成为贵阳非常好的一个老建筑景点。
第12张,是最后一张,再次回望一下当年的贵阳,那时它不过是群山环抱中的一个小镇,是贵阳府的所在地。记得地质学家丁文江曾经说,在二三十年代的贵州,上万人的镇少之又少,贵阳就算其中的一座。但到了抗战了以后,大量外地人口的涌入使得贵阳人口剧增,小镇也开始急速向外扩张。于是到了1941年,贵阳才正式设市。作为一个只有80年历史的城市,今天的贵阳虽然早已今非昔比,但与其他省里的很多城市相比,也依然是年轻的城市。
#爽爽贵阳城暖暖贵阳人#甲秀图解 | @贵阳市民 别担心!您的“零接触”配送小组即将上线!#战疫有我共卫筑城#(资料整理/杨娜 制图设计/曾婧)
“多彩的贵州,爽爽的贵阳”,这句旅游口号是很成功的,最起码我听了这句话就打算到贵州看看。贵阳和重庆同样是山城,只是陡峭程度不如重庆,但就这样,有时候看着房子是一层,探头往下一看,下面还有好几层呢。到了预定的酒店已近中午,吃饭睡午觉,然后精神满满地开始了贵阳之旅。
因为知道甲秀楼是贵阳的标志性建筑,所以我们直奔它而去。甲秀楼始建于明朝,距今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现存的是清朝重修的。此楼以一块大石头为基,依傍着南明河,楼高三层,取“科甲挺秀”为名。我特意爬到三层上去看了看,结果,只隔着窗户看到了四周的高楼和楼前的河水,稍稍有点失望,估计当年它肯定是最高的建筑,可以看得很远。甲秀楼旁边就是翠微园,一个很小的仿江南园林园子,现在是卖茶喝茶的地方。
出了园子,我们沿着河岸慢慢走,沿途的风光倒是不错,贵阳人也很悠闲,到处都是扎堆打牌的。听说附近有黔明古寺,于是决定去看看,百度了一下方位,只可惜我不辨方向,所以还是不知道路。向周围的人打听,大家都摇头说没听说过,但说附近有“阳明寺”。我想着那就阳明寺吧,总是个寺,于是就去了。到了才知道,原来阳明寺就是黔明古寺,只是因为它在阳明街,所以当地人都叫阳明寺。
在寺门前热心市民向我们推荐了河滨公园,反正是闲逛,就决定去了。走着走着就到了筑城广场,对面是贵州民族博物馆,但因天色已晚,也没法去参观了。在广场上东看看西看看,才知道“筑城”是贵阳的别名,广场的主体雕塑是芦笙组成的。涨知识啦!到了目的地河滨公园,也没什么力气了,走走停停,也很舒服。一路走来,终于感觉到了贵阳的“爽爽了”,温度舒服汗都没有出。
同迎冬奥,共向未来,筑城各界一起玩起来!
距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还有5天
“冬奥玩起来,一起向未来”
爽爽贵阳助力冬奥
小游戏及抖音话题接力已上线4天
短短几天
活动就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网页链接
【甲秀评 | 绷紧防控之弦 争创“无疫小区”】#爽爽贵阳城暖暖贵阳人#9月12日召开的贵阳贵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透露,9月13日起,在全市临时静态管理区内,符合相关创建条件的居民小区,开展“无疫小区”创建活动,经过严格的程序认定,创建成功后居民可在小区内有序活动,社区超市商店可限流营业,餐饮业可对外提供服务,但不得堂食,人员不得聚集。这是防疫之需、利民之策、百姓所盼。让每一个社区行动起来,把每一位居民动员起来,是早日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的必要之举,也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应有之义。
社区是防控的前沿阵地,是第一道防线,是各项防控措施落实的最基本单元。两年多来的防控实践证明,做好社区防控,可以有效阻断疫情传播,尽快实现“动态清零”。贵阳有各种类型的小区,老旧小区、大型居住区、城中村等各有特点,社区格局、住房条件、人口总量与密度等,都存在着巨大差异,这决定了社区防控工作需要在精准精细上下功夫。创建“无疫小区”,是在全市统一部署防控工作的前提下,赋予基层组织一定的主动权,鼓励各个社区主动作为,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更细化的行动方案。开展“无疫小区”创建活动,就是为社区居民划定“守土有责”的范围,激发每一个人的主人翁精神,督促做好个人防护,严格遵守防疫规定,并对身边人的行为进行劝解和监督,以个人行动带动群防群控。
疫情防控的成效与进度,关乎每一位市民的安全健康与生活状态,人人都有责任参与其中。争创“无疫小区”,人人尽责人人受益。在争创的过程中,调动群众参与热情、凝聚群众智慧和力量是关键。这一方面需要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鼓舞和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另一方面,需要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把群众的意见建议变成破解防控难题的“金钥匙”和有效防控的硬措施,从而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防控和治理格局。
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争创“无疫小区”,没有旁观者,个个都是责任人。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积极投身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严格遵守防疫规定,自觉维护公共秩序,精心呵护身边环境,坚决对涉疫违规说不。每一个人都坚守努力,就能真正守住美好家园。把每个社区都打造成“安全岛”,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就能积小胜为大胜,尽快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贵阳日报评论员)#战疫有我共卫筑城#
【竹声 | 乘新国发2号文件之春风 贵阳贵安“奋蹄疾进”谋开局】#国发2号文件支持贵州闯新路# 风起林海间,纵观筑城变。今年初,新国发2号文件重磅出台,贵阳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即日起,贵阳网开设《竹声》专栏,聚焦时政热点,以全新视角解读各领域发展落实路径,在潇潇竹声中,管窥贵阳的奋进之路。
春天,是孕育希望的季节。对于一个城市而言,亦是如此。
今年初,新国发2号文件重磅出台,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这是对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的项目化、政策化、具体化落实,是推动贵州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的“施工图”“任务书”,给正在“强省会”征程中的贵阳贵安送来了“政策春风”。
乘着“春风”,贵阳“虎力全开”,一个个企业、一个个项目、一个个产业“跑步前行”,一幅不负嘱托闯新路、乘风扬帆强省会的崭新画卷在黔中大地徐徐展开。#强省会贵阳贵安在行动#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徐倩)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