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下2021消费者置业信心指数报告,24到39岁的同学是加杠杆买房的主力。超8成买房者需贷款,95后全款买房比例最高。为买房做房奴值得吗?我觉得这个事还是看你自己,买房有获得感和幸福感就值得,压力山大就不值得。毕竟你得自己活得开心啊。
不过这个问题你得一开始就想清楚,不能开始觉得不值,房价涨了一大波你又觉得值了[笑哭]你们愿意当房奴不?正在当房奴的开心不?
#超8成买房者需贷款##为买房做一辈子房奴值得吗#
下午发了一份2020年二季度末排名前十的房地产商负债数据表,同时提到了,2020年国内房地产商总负债11.97万亿。有朋友私信我买房者负债数据、地方政府负债数据是多少没有发。这里补充发一下,大家可以参考参考。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0年二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
1、截止到今年二季度末,20年来房地产开发商共欠下金融机构11.97万亿元;
中国恒大、融创中国、绿地控股等房地产头企净负债率都非常高,恒大净负债率为159.3%,融创为172.9%,绿地为156.7%,几乎每年都是负资产。
2、买房的2亿“房奴”们则欠下银行32.36万亿元;
3、截至2020年8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5.1万亿元,其中,政府债券24.91万亿元,非政府债券债务0.19万亿元。
1、很多做生意的老板别看有车有房大部分是贷款买的。中国现在7亿多人负债,其中3亿多人逾期,700多万失信被执行,200多万套断供房,房奴就有4亿。
2、在《2022 年中国抑郁症蓝皮书》中表示,中国有高达9500万抑郁症患者,平均每14个人中就有一人患有抑郁症。
每年约有28万人自杀,其中40%患有抑郁症。而全球,大约有2.8亿患者。
3、中国人抢着存钱,2022年10月,央行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0月,我国居民总存款为115.20万亿元,其中定期存款、活期存款分别为79.74万亿元、35.46万亿元,分别创下历年新高。
4、在国际社会上,公认家庭净资产超过100万美元就属于富裕家庭了。
财富报告中指出,中国大陆已经有399万户家庭拥有了600万元的资产,加上港澳台,净资产为600万元以上的富有家庭已经达到了501万户。
这些家庭的总财产加起来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46万亿元,这已经相当于全国总财富的90%,要知道2021年我国人均GDP才8万元。
国家计生委曾经发布过一组数据,中国大概有4.3亿户家庭。也就是说,在大陆超过600万元的家庭占比接近百分之一,即一百户家庭中有一户为富裕家庭。
5、某外卖平台最新公布了一组数据,2022年平台增加了20万的高学历骑手,目前6万的研究生,17万的本科生正在从事外卖骑手的这个行业,2022年还增加了60万的代驾小哥,其中有11%的人是小微公司的法人代表。
中国资本研究院吴晓求院长,坦言说出中国年轻人的压力,为了房子,掏空了两代人甚至三代人的所有积蓄。
吴院长说:如果金融市场不发达,虽然有了钱,很多人就会买很多房子,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又加剧了房地产业的这种价 格的高企。
房地产价 格太高,的确是中国经济社会的程度复杂,的确是对我们的年轻人是沉重的压力,而且他们一生都处在压力之中,让这个社会变得非常的不安 全。
如果我们金融体系很发达,流动性很好,多样化的金融资产出来了,剩余的收入部分就会投向这个领域。社科院有一个报告说,中国居民的资产结构百分之七十都投在房地产上,这个是很危险的。
现在70.80.90后的这一代人,要想在深圳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不仅要勒紧裤腰带,还有要老爹老娘的棺材本,孩子的玩具钱压岁钱都搭上,还一定付得起一个首 付,然后这一辈子都在还房贷,成了实实在在的房奴。
比如在东莞,平均基本工资仅仅2000元,除去一个月的生活开支,人情走动,已经所剩无几,想要买一套房,可谓有种痴人做梦的感觉。
希望更多像吴院长这样敢说实话的人站出来,说出咱们普通老百姓的心声,让国家出 台适合咱们普通老百姓购 房的人性化政策。
我是@财布鼓鼓谈人生 ,与大家一起探讨身边事儿。
#金粉社区#
#在头条看世界#
#房价#
等了快两月了,房贷终于下来了,过完年就提交了资料,3月12号做了面签,4月12号贷款到账。由于征信报告上有两个信用卡小金额的逾期一直在担心,现在接着就是房奴的日子了。要好好挣钱啦!房子是世纪花园E区,你们觉得这个地段的房子值得买吗?
中国人究竟有没有钱?一直是人们必切想了解的事?请挤点时间阅读完此文,心里自然就会明白。
作者/中国龍:2022/02/08
国家富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如果你到手机里面去看一看,你就会刷到很多千万亿万的富豪。短视频里面到处都是豪华的晚餐,高挡的酒店。动不动就是法拉利,劳斯莱斯,奔驰和豪华别壁。
中国到处都是一堆堆,一群群漂亮的小姐姐环游世界。大妈大婶都在全世界买买买,购买各种名牌商品,就如买白菜萝卜一样。就连不少人认为赚一个亿也是小目标,中国人真的是富裕到了这个程度吗?
根据央行的统计,中国99.63的人,在银行的存款还不超过50万元。到目前为止,中国人均的存款额也就是五万五千元。按照二八定律80%的财富,都掌握在20%的人手里。再次折算以后,80%的人的存款只有不到一万五千元,一家四口的存款额不到6万元。
那么中国人的钱,到底都到哪里去了?准确地说,大多数中国人还不是富裕的。极少数人有钱人,只是侵吞占有了国有资产。就如联想、恒大集团负债几万个亿。在他们的眼里,只要国家银行敢放贷,真是一览众山小。宰杀山头仍不满足,钱到手后,自从就不再考虑还钱的可能。
根据中国城市家庭财富健康报告显示。中国家庭当中80%的钱,都用来买房了。而中国人的债务收入比,已经从二十几年前的不到53%,现已上升到了现在的90%几。人均债务更是达到了13万元左右。也就是说,我们已经基本进入到了全民负债时代。
其实买不起房,娶不起媳妇,结不起婚。生不起孩子,送不起书,生不起病才是绝大部份人,当今生活的真实状态。你在手机里看到的那些秀豪车,秀别墅,年入100万1000万,基本上全是假的。
就如我们经常在网上看到有人不断晒收益,日入千元,月入几万几十万,年入几百万几千万元的,也全都是假的,千万不可信。
你知道月入过万是什么概念吗?月入过万你已成功打败了97%的人了。因为2020年全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的收入只有27540元。中国80%的家庭人均收入不达3万元,这才是国家公布的真实字据。
有多少家庭供了孩子上大学后,结婚就彻底被掏空了。生病住院几万块钱的医药费用,就捉襟见肘了。
如果生活在一线城市,假使月薪8~9千元。除去房租及日常生活开销,几乎就没有余钱了。你要买房结婚就意味着必须是加入啃老和房奴一族,要生儿女就必须是背负房贷车贷负债累累。哪来的存款呢?
所以,女孩找对象千万不要被手机和网络的假象蒙蔽了双眼。觉得一定要找个月入几万的男人,也不要被手机里的假象所吸引。觉得跟着谁就能够一夜暴富,因为那些都是他们想让你看到的而己。
2021年全国各线城市平均工资排名如下:
1、北京9240元,2、上海8962元。3、深圳8531元。4、广州7409元。5、杭州7330元。6、宁波7152元。7、佛山7017元。8、东莞6998元。9、厦门6886元。10、苏州6719元。11、南京6680元。12、重庆6584元。
13、福州6522元。14、贵阳6437元。15、成都6402元。16、武汉6331元。17、南昌6235元。18、昆明6230元。19、南宁6197元。20、郑州6191元。21、长沙6186元。22、天津6178元。23、合肥6173元。24、大连6144元。25、无锡6095元。26、厦门6067元。27、青岛6057元。28、石家庄5886元。29、西安5872元。30、沈阳5842元。31、大原5841元。32、烟台5765元。33、哈尔滨5669元。34、长春5332元。
千万别上当!这年头能好好活下去就不错了。
又有一波人来想方设法骗钱了!如果一不小心被套牢,就得成为别人的“接盘侠”。
成功成为别人的韭菜,用一生的桎梏救活成全了别人,却将自己活成了“奴隶”。全中国有多少房奴?又有多少令人心碎的“法拍房”?
买房是普通人耗尽一生买得zui贵的商品。在当年全球疫情,战争、饥荒等经济低迷的状态下,普通人不要再被看似优惠的买房条件忽悠、套牢。
现在,又使出新招就是仅根据在读大学的证明,就可以买房了。换句话说,只要想要买房,他们就会想办法成全。
即使首付很少,你一个大学生,一个没有什么社会经验的人,不知道社会残酷的真相,你想买房,自己有能力养活自己了吗?你的父母有能力为你托底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先能找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才是正事。
这个社会生而不平等。有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有的也许奋斗一辈子,只是达到极少数人出生时的起点。
社会中迷乱的骗局很多,一不小心会深陷泥潭,越挣扎会越陷越深。
2022多灾多难的年份,在经济没有回暖之前,对于普通人还是不要做任何投资,回归基础消费,才能有幸活下去。
@用户fantastic马
据北大报告称2012年我国家庭净财产的基尼系数已达到0.73。顶端1%的家庭占全国总资产的1/3以上。普通家庭所拥有的财产总量仅为1%。
那么请大家想一下,99%归于谁所有?
经济学中衡量人们收入差异状况的指标被称为基尼系数。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Corrado Gini)首先提出而得名。
众所周知,体制内的家庭收入远远大于体制外的。从收入上看,高收入人群享有更高的医疗补贴。医疗补贴补贴了富人而非穷人。
只是说一下社会现状,普通人只是社会的一颗螺丝钉。
抱怨和憋气都没意义,睁大双眼,努力学会辨别,别让自己跳入别人挖好的坑中把自己给埋了。成为被别人利用的棋子。
普通人也有权利过得快乐开心,有滋有味,也不枉来世上走一遭。
不要负债,有多大能耐办多大事。人生苦短,愿我们都能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这年头你还敢投资吗?你还敢买房吗?你还能大手大脚吗?投资有风险!处处有陷阱!
#房# #买房# #房奴# #防骗#
中国人真的有钱吗?如果您刷手机,会刷到很多有钱人短视频,几乎都是奢华的晚餐,高档的酒店,动不动就是法拉利、劳斯莱斯,买各种各样的名牌就像买白菜一样,就连赚一个亿都成了一个小目标。可是我们真的富裕到这个程度了吗?根据央行最新的统计啊,中国人均存款刚刚达到7万元,没有存款的人也不在少数,约有5.6亿人。现在你还觉得中国老百姓真的有钱吗?那么老百姓的钱都去哪儿了呢?根据中国城市家庭财富健康报告显示,中国家庭当中80%的钱都用来买房子了,而中国人的债务收入比已经从十几年前不到35%上升到了现在的90%,人均债务更是达到了13万左右,也就是说我们已经进入到了全民负债的时代。其实买不起房、结不起婚、养不起孩子、生不起病才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生活的真实状态。你在手机里看到的那些豪车、别墅,年入百万千万基本上都是假的。现在网络带给年轻人的这种财富幻觉已经很严重了。为什么很多女孩儿在找对象的时候要求男方月入一两万,因为他们在网络里逛的时间太久了,对钱的概念已经产生了一种幻觉和偏差。月入过万是一种什么概念呢?月入过万意味着你已经成功的打败了全国97%的人。你要知道,从2020年,中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27540块,中国80%的家庭人均收入不超过3000元,这才是真实的数据。有多少家庭供孩子上大学、结婚后就被彻底掏空了,以至于自己生病住院,几万块的医药费都捉襟见肘的年轻人的日子也不好过。如果你生活在一线城市,假如月薪8000元,除掉房租还有日常的生活开销,几乎就攒不下来钱了。一旦要结婚,那就意味着你可能要加入啃老一族或者房奴一族,假设你已经结婚生子呢,基本上都是背着房贷和车贷,负债累累,还有什么存款,所以啊,咱们老百姓不要天天看着网络上的那些光鲜亮丽,自己也想疯狂的买买买,那些炫富并不是真实,勤俭节约是中华传统美德,这个观念即使到了现在也不为使量入为出,不要过度消费,至少给自己和家庭存一笔应急备用金,以备不时之需。
进城带娃的“老漂族”:一年瘦了十几斤,在儿女家要小心翼翼
由许多代人口组成的家庭和家族,可以说是构成整个中国社会的一个基本的组织,如果说个体相当于整个社会的细胞,那么家庭就类似于不同的器官。
在这样一个有一定规模的组织当中,不同代际的个体由彼此之间的关系进行不同的分类。
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在研究中国社会的过程当中,将中国社会的本质概括为差序格局。
简而言之就是在说中国人的社会交往是以自我为中心,凭借社会关系去衡量亲疏远近。
于是在重视人际关系的中国社会里,一个家庭当中不同群体之间关系的处理,就成为了许多人为之感到困惑、为之付诸努力的事情了。
对于不同代际间的群体而言,如何通过相处达成彼此之间的关系鹭港就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了,在日常生活里比较常见的表现就是一个家庭当中祖辈与孙辈之间的互动。
长久以来,由于中年人群体需要通过劳动去养家和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所以对于那些正值壮年的人而言,请父母来帮忙照看子女往往就是一个不得已的选择,这也催生出一个独特的群体——即“老漂族”。
社会发展中的新群体
正如上文所言,在社会发展过程当中,也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老年人在帮助子女照顾孩子的同时,也不得不进入自己的一种新的生活状态——不再仅仅是自己原本的个体,而是与自己的孙辈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从某个人、某个职位变成某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
这重社会身份的产生,自然也会使老人在社会生活的过程当中以全新的状态而存在。除了尽可能“压缩”自己的生活需求以及将情绪重心完全放在孙辈身上之外,还基本上会进入一种“满足孩子一切需求”的状态之中。
辛酸:晚年离乡,只为子女
那么这些老年人是否真的会过得幸福呢?恐怕并不会。
国家卫健委曾经发布过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当中的数据显示,国内当下的随迁老人数量在1800万人左右,在这些老年人当中,专门为照顾晚辈而移居的占比高达43%。
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当中,这一比重更高。大润发2021年发布了名为《“老漂族”逛超市报告》的年度数据,其中提到,有72%的随迁老人到上海生活,他们都是为了帮子女带孩子。
根据这些报道以及一些相关访谈的内容显示,许多随迁老人在退休或者是子女生了孩子之后,一方面为了帮助子女减轻生活压力,一方面也为了节省开支,都会做出移居的决定。
然而这一决定往往都是违背他们本人意愿的: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讲究安土重迁,家乡对于很多人而言就意味着“出处”,是温暖、是归途。
甚至有一些稍显极端的人会认为,即便是去世,也一定要在自己的家乡,否则到了地下也无法“魂归故里”。
然而让老年人在花甲甚至古稀之年离开故乡,对于许多人而言都是有些不舒服的。
人生地不熟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语言、习俗等方面的差距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困扰,再加上还要帮忙带孩子,他们的身体状态会极速下降,情绪也会变差。
再者,有道是“距离产生美”。许多家庭问题都是因为日常生活互动较多,一些误会和摩擦导致的。
一旦三代人在同一屋檐下生活,那么就有可能导致代际冲突、婆媳矛盾等传统家庭问题,反倒使得一家人的关系恶化,得不偿失。
总的来看,对于这些老年人而言,年老之后还要移居他乡是不太容易接受的事情。但是为了子女和孙辈,他们也往往义无反顾。
“奋斗”与“漂泊”:两代人的选择
很多家长都会对尚未进入社会的子女说:努力学习,争取找个好工作,去大城市。
“大城市”这个概念在很多人心中,仿佛就代表了“先进”与“文明”,甚至代表了“富有”。
事实上,如果自身的能力比较有限或者是时机不恰当,那么在大城市定居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远离家乡的大城市会和自己的生长环境有着天壤之别,想要完全融入难度很大;更好的生活环境就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高昂的消费水准以及房价使许多人不得不成为“房奴”;生活环境与家乡始终不同,归属感是个体生活当中十分重要的一种情感来源,必要时甚至可以提供巨大的精神力量。
所以正如“北漂”“沪漂”等略带辛酸的词汇背后所包含的意味一般,“奋斗”的另一面,又何尝不是“漂泊”呢?
敢于往更广阔的地方奋斗,勇气是值得肯定的,但代价也十分巨大:除了对于自身能力的提升,还要考虑婚姻、家庭、育儿等方面——人生从来就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情。
同样,即便是看似有了暂时稳定的居所,也有了家庭和子女,那么养育和之后的家庭发展也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尤其是当今大多数在大城市打拼的家庭所要面对的,自己的父母帮忙照看自己子女的这件事情。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达
编辑 | 万安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
#兰德尔荣获NBA赛季最快进步球员奖#
什么“掏空”了年轻人?90后打工者不思进取,是因为“看透”了?
买房对许多人来说,是高不可攀的梦想,而购房者之所以“望楼兴叹”,都是因为房价太高。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当然是希望房价能跌下来,这样就能买得起房。但是,想象很美好,现实很残酷。房屋价格何时下降,倍受购房者关注。经过几年的发展,房价已升至高位,虽然,楼市调控还未“松绑”,但房价却依然屹立不倒。
近几十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猛,全国各地的房价也随之不断上涨。时至今日,我国许多地区的房价,已经到了普通人需要“仰望”的地步,房子也成了许多家庭财富的“象征”。甚至有些年轻人的人生目标就是买房子。有资料表明,我国年轻人买房子占了大多数,即使是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也很早就背上房贷。
这种情况,导致我国出现了一种状况,与以前相比,年轻人没有“激情”。即使是有些年轻人有了房子(没有房贷),但依旧选择安于现状,觉得有了房子就可以“养老”,也没有必要去奋斗。
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被房贷压得喘不过气来。根据有关数据,中国的房地产价值约65万亿美元,远远超过了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总和。2017年,我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到24.9万亿元,远远高于十年前的3.5万亿元。受高房价的影响,许多年轻人被迫成为房奴。其中也有许多年轻人刚进入职场,没有一点积蓄,面对着高昂的房价,他们只能掏出3代人口袋里的钱,但这些钱也只能勉强支付首付,随后又由年轻一代承担长达几十年的房贷。
这种情况下,有些年轻人还因此“丧失”了年轻人应有的热情,找工作时也要找些“安定”的。想要换工作的时候,也是“思前想后”,不敢随意辞职,毕竟房贷压力很大。连辞职都不敢,更何况是去创业了。
甚至面对高房价,很多90后打工者过上了“不娶妻,不存钱,送外卖”的生活。对90后打工者这种生活态度,其实也有专家觉得不正常,有人指出是不务正业,不思进取,专家也直言,如果继续任其发展下去,结果很令人担忧。那么,90后打工者又是如何变成这样的呢?
对当今的年轻人来说,买车并非特别困难,但买一栋房子却会让很多人感到困难重重。十年前,北京的房价大约是每平米2000多元,但时至今日,北京的房价在中国各大城市中早已是“一骑绝尘”,如今不仅起步万余元,甚至还有十万元的高价,让很多想买房子结婚的人“望而却步”。
但房子作为一个家庭的刚需,很多人即使一次难以付清全部房款,也会选择贷款买房。据数据统计,全国约有4亿人背负着房贷压力,贷款总额已高达21万亿元。据央行2021年3月公布的金融数据显示,截至2月底,人民币贷款余额已达177.68万亿元,其中家庭贷款增加1421亿元,这说明我国选择贷款买房的人群不在少数。
在男方拥有房子和汽车的情况下,还要给女方一笔不菲的现金作为“彩礼”。如今彩礼的数额就不下十几万,还有一些地区到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腾讯的谷雨实验室曾做过一份“2020年人均彩礼地图”的报告,根据报告,全国彩礼最高的省份是浙江,人均彩礼超过18万元,远远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6909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