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爽# 郑爽最悲剧的事是遇见了张恒这样的男人,虽然不知道他们间的来去,但体面点吧,得不到女的何必这样置一个女的死地
福建邵武、建阳、政和、屏南、福安、宁德、罗源、古田、延平、建瓯(建宁)、顺昌、将乐、沙县、尤溪、闽清、福州、连江、长乐、永福、福清、兴化、仙游、德化、大田、宁洋、永安、漳平、永春、安溪、惠安等地区,100多年前晚清时期高清地图,当地的朋友来看看这些老地名和现在区别大吗?#稀有地图##福建#
南平,清代为延平府附郭南平县,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留县。
清代为建宁府附郭建安县、瓯宁县,1912年废府留县;次年合并两县,改名建瓯。
福州,清代为福州府附郭闽县、侯官县。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并2县为闽侯县。
宁洋县,明隆庆元年(1567年)始置。1956年撤销,分别划归龙岩、漳平、永安、连城等县。老县城在今漳平市双洋镇。
各位看官对老地名有疑问欢迎留言
【林秋明作品】林简言:福清历史上第一位进士
林简言,字欲讷。福唐县(今福建福清)西隅人,一说东塘(今龙山街道瑞亭)人。唐大和四年(830年)进士。漳州刺史。林简言是福清历史上第一位进士。
林简言出身于贫苦家庭,从小勤奋好学,专心研读经史典籍,年轻时就盛负文名。他体恤民间疾苦,见族人深受沉重的赋税之害,向朝廷上书,请求免去这些苛捐杂税。朝廷将此事交福建都团练观察处置使罗让酌议,罗让问他:“过去盈川徐公以相国身份,只向朝廷请求免征一个乡的赋税,而你以进士身份却要求免征一个族的赋税,是否适宜?”
林简言陈述两个理由:一是家乡族人多以种地晒盐为业,且十年九旱,粮食年年歉收,连肚子都填不饱,同时盐税太重,盐贵了卖不出去,又不能当饭吃,负担不起过重的赋税。二是家乡置县已有131年了才出他一个进士,足见多么贫穷落后。他能有今天,全仗族人的栽培,为族人申请减免赋税是他给家乡人民的一种回报。罗让听了无言以对,同意了林简言的请求。自此,罗让对林简言更加器重了。
林简言善于论史喻今。他发现汉武帝没有注意到藩镇割据的严重,一味沉湎在权贵的吹捧中,做着太平盛世的梦,于是写了一篇题为《汉武封禅论》的文章,批评皇帝好大喜功,爱听奉承拍马的话,结果使奸臣得宠、忠臣受气、百姓遭殃。
文曰:“仲尼以季氏旅于泰山为僭,汉武封泰山为僭欤?抑闻无其位无其德,为事僭也;有其位无其德,为事亦僭也。又闻封泰山,报成功也。斯皆德称乎位者为之,若伏羲、神农者也,若轩辕、颛顼者也,若尧、舜、禹、汤者也。汉武封禅奚慕哉!秦乎,伏羲乎,尧、舜乎。秦封禅二代而秦灭,固不可慕也。若以伏羲、尧、舜为心,亦宜访伏羲、尧、舜之道,与所以行之道。侔之乎,不侔之乎?彼茅茨不翦,而木不呈材,岂曰侔哉?彼舞於两阶,而黩武穷边,岂曰侔哉?彼用夔典乐,而李延年进,岂曰侔哉?彼设谤木,而捕人诽者死,岂曰侔哉?凡所举虽厮养之人,亦知不侔矣。在汉武计,宜罢支冰侔,行其侔者。己行之,则卿大夫行之;卿大夫行之,则国人行之。夫如是,虽不封禅,而伏羲尧舜之德之美自至矣。奈何不遵此道,取司马相如谀佞遗草,内欺于方寸,外欺于千古,矫名窃德,冒烟云,蹑凌兢,封泰山,禅梁父,好商辛夏癸之好,迹伏羲尧舜之迹。季氏之僭,安可逃乎?昔齐桓公议封禅,管夷吾用他辞以罢之,以其无帝王位故也。无德与无位相去几何?傥汉朝有人如管夷吾,应用三脊茅以籍,固不使其君与季氏等。”
这篇文章引起强烈反响。权贵和藩镇割据势力都对他不满,趁机将他挤出京城。林简言只好到偏僻的南蛮之地漳州当刺史。
林简言的文章老到深沉。他的诗效法元结、白居易,清秀朴实。著有《林刺史诗》。
《福州府志》载:“林简言……少有文名,举大和四年进士,官终漳州刺史。尝慕韩文公(韩愈)为人,上书自通。所著有《汉武封禅论》,见《唐文粹》。”
林秋明,福清三福文化研究院院长、福清市非遗研究会会长。福建省老字号协会、福清非遗保护工作评委。福清市第九至第十四届政协委员、文史编辑委副主任,福清市社科联副主席,福清市全民阅读推广大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兼书报刊收藏委员会委员,福建省文化产业学会、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明史学会戚继光分会、福州市作家协会理事。曾获评福州市“十大读书明星”、第三届“全国书香之家”。
【文化福清】福清三福文化研究院考察红色文化及古厝保护
3月27日,福清三福文化研究院组织专家学者开展红色文化及古民居普查及考察活动。
每到一处,专家学者通过与革命后代座谈、问卷调查、实地了解等方式,初步了解红色文化资源及古民居分布等。
当天,专家学者到沙埔镇考察了青屿村正在修复的陈书根、陈书丰红色故居。该故居是一处重要红色遗址。福建省委地下党领导人经常在这里秘密开会,商讨革命活动。
陈书根、陈书丰是亲兄弟。陈书根1938年参加革命,1944年参加抗日斗争。后任东瀚乡乡长,不久被国民党逮捕,出狱后前往上海工作。积极参加解放平潭工作及解放后剿匪活动。1956年后任福州玻璃厂副厂长、福州纺织工业局党委副书记、革委会主任。
陈书丰1936年参加革命,积极响应龙高暴动。1948年受党组织派遣到了台湾,千方百计扩展组织范围,进一步推动所在地区的革命活动。解放后任东瀚区公所生产助理员、高山公社社长、福清县八一钢铁厂副主任等职。
随后,到高山镇考察了院西村民国古民居及侨厝,以及北垞村古民居,明代古道、古碑等。
院西村历史悠久,村中保存大量有历史价值的民国古民居及侨厝,尤其以规模庞大的“青乐仔”清代古民居闻名福清。
“青乐仔”古民居是福清传统建筑的典范,拥有八角楼的大宅是沿海地区中西合璧的建筑代表。
该民居为二进三落合院式民居,前座为二层洋楼。面阔五间。进深14米。带前后廊,明间开大门,后部设屏门,梢间前凸出为八角形前墙。后廊梢间置楼梯。
该建筑系当地首富的大宅,现已损毁严重,但外部依然坚固如堡垒。据了解,要修复该古民居,保守需要3000万元资金。
令人赞叹的是八角楼,它是西方古典别墅的标配,本是防御的演变,体型上具有城堡的雄壮美。整个正面与两侧八角楼用纯红砖建构,显得大气而利落,极其美感。
另外一座侨厝外表看极具南洋风格。屋内雕梁画栋、飞檐翘角令人赞叹。是龙高半岛保存较为完整的侨厝代表。
北垞村靠近海边,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拥有李氏宗祠、庙宇、古碑、古道、古井、古墓等众多文物,以及不同风格的古民居。
福清三福文化研究院院长林秋明表示,下一级段,将对专家、学者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后,分送福清市文化、侨务、民政等部门作为资料保存。
红色文化及社科研究学者王承国、毛立平表示,高山、沙埔一带红色资源丰富,保存大量有价值的古民居,对其进行深入挖掘、研究,对助力乡村振兴具有积极意义。
妈祖是莆田望族九牧林氏后裔。妈祖出生时是南唐清源军(今泉州)莆田市人,莆田市湄洲岛人,妈祖在其主要生活年代的籍贯是平海军(今泉州)莆田市,964年宋太祖改清源军(今泉州)为平海军(今泉州),授莆田人陈洪进为平海军节度使,陈洪进仍然管辖着泉(包括莆田)、漳二州,平海军名义上归两浙西南路。莆田、仙游二县为平海军所辖。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宋复灭吴越。陈洪进纳土归宋,至此,莆田人陈洪进所管的泉(包括莆田)、漳二州才正式顺归宋王朝,福建全境才纳入宋朝版图。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划平海军(今泉州)莆田县地和仙游县地及福州之永福(今永泰县)边地、福清边境的一部分地方,另置兴化县。同年,改为太平军,直属两浙西南路,辖莆田、仙游和兴化三县,军治亦设于兴化县治所在地。980 年太平军改为兴化军。泉州天后宫我国东南沿海现存最早的一座妈祖庙。妈祖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三月甘三日,祖父林孚,官居福建总管。父林愿(惟殷),宋初官任都巡检。在她出生之前,父母已生过五个女儿和一个儿子,盼望再生一个儿子,因而朝夕焚香祝天,祈求早赐麟儿,可是这一胎又是一个女婴,父母有点失望。就在这个女婴将要出生前的那个傍晚,邻里乡亲看见流星化为一道红光从西北天空射来,晶莹夺目,照耀得岛屿上的岩石都发红了。所以,父母感到这个女婴必非等闲之女,也就特别疼爱。因为她出生至弥月间都不啼哭,便给她取名林默,父母又称她为林默娘,默娘。林默幼年时就比其他姐妹聪明颖悟,八岁从塾师启蒙读书,不但能过目成诵,而且能理解文字的义旨。长大后,她决心终生以行善济人为事,矢志不嫁,父母顺从她的意愿。她专心致志地做慈善公益的事业,平素精研医理,为人治病,教人防疫消灾,人们都感颂她。她性情和顺,热心助人。只要能为乡亲排难解纷,她都乐意去做,还经常引导人们避凶趋吉。人们遇到困难,也都愿意跟她商量,请她帮助。 生长在大海之滨的林默,还洞晓天文气象,熟习水性。湄洲岛与大陆之间的海峡有不少礁石,在这海域里遇难的渔舟、商船,常得到林默的救助,因而人们传说她能“乘席渡海”。她还会预测天气变化,事前告知船户可否出航,所以又传说她能“预知休咎事”,称她为“神女”、“龙女”。 987年(宋太宗雍熙四年九月初九),是年仅二十八岁的林默与世长辞之日。这一天,湄洲岛上群众纷纷传说,他们看见湄峰山上有朵彩云冉冉升起。从此以后,航海的人又传说常见林默身着红装飞翔在海上,救助遇难呼救的人。因此,海船上就逐渐地普遍供奉妈祖神像,以祈求航行平安顺利。 妈祖一生在大海中奔驰,救急扶危,在惊涛骇浪中拯救过许多渔舟商船;她立志不嫁慈悲为怀,专以行善济世为已任。历代对妈祖的赐封根据史料,北宋、南宋、元、明、清几个朝代都对妈祖多次褒封,封号从“夫人”、“天妃”、“天后”到“天上圣母”,并列入国家祀典。 妈祖逝世时乡人感其生前治病救人的恩惠,于同年在湄洲岛上建庙祀之,这就是名闻遐迩的湄洲妈祖庙。祖庙于公元1023-1032年(天圣年间)扩建,日臻雄伟。1403年-1424年(明永乐年间),航海家郑和曾两次奉旨来湄屿主持御祭仪式并扩建庙宇。至清康熙时,已形成了具有五组建筑群的“海上龙宫”。可惜,原有金碧辉煌的建筑群已废圯,现存原建只剩下“林默的父母祠”,规模较小。近年来,湄洲祖庙进行了大量的复原修建工作,另投资1亿多元兴建了妈祖新殿,新殿宏伟壮观,被世人誉为“海上布达拉宫”。如今台湾及东南亚各地的众多妈祖庙都由莆田湄州妈祖祖庙分灵出去的。湄洲祖庙是湄洲妈祖庙的俗称、尊称,是全世界妈祖信众心中的圣地。湄洲妈祖祖庙位于台湾海峡西中部湄洲,隶属福建省莆田市。距莆田市区东南方40多公里处,从文甲码头乘轮渡20分钟便可到达;东距乌丘岛(乌丘原本隶属於福建莆田县,现为台湾省金门县代为管辖)二十海浬。湄洲祖庙是全世界二千多座妈祖庙(宫)的祖庙。经过千百年的分灵传播,随着信众走出国门,妈祖也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成为一尊跨越国界的国际性神祗。 除莆田湄洲岛的上妈祖庙外,宁波庆安天后宫,天津的天后宫,澳门的妈祖阁,台湾北港的朝天宫和鹿港妈祖庙为我国天后宫有名的大庙。
因默娘生前与民为善,升化后被沿海人民尊为海上女神,立庙祭祀。后屡显灵应于海上,渡海者皆祷之,被尊为“通灵神女”,庙宇遍海甸。妈祖信仰从产生至今,经历了1000多年,作为民间信仰,它延续之久,传播之广,影响之深,都是其他民间崇拜所不曾有过的。历代皇帝的崇拜和褒封,使妈祖由民间神提升为官方的航海保护神,而且神格越来越高,传播的面越来越广
【祭酒岭路:为避免闽王兄弟相互残杀而得名】
今日份【老福州地名传说:祭酒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