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真的有益健康吗# 我在上海市机电贸易大厦远东不夜城大酒店安保部工作时,每年有献血人数指标,那时我的血压高压在180,低压在120,主动报名参加献血。那天,我走到上海火车站献血车旁,还没有等我坐下,医生就说,看你走路样子就知道你有高血压。她测量一下我的血压,仍然是高压180,低压120,心律不齐。她就和酒店经理说,他不适合献血,从此我就和献血无缘。据说,在古代时候,那时没有降压药,主要是靠放血降压。现在,我把自己身上多余的血献出来救病人,都被献血车谢绝了。
【广州天河区林和街通报一例阳性病例,系入境人员解除隔离后居家健康监测期间初筛阳性】2021年8月12日4:50,天河区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报告1例入境人员解除集中隔离后,居家健康监测第4天鼻咽拭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初筛阳性。
接报后,天河区立即启动疫情处置应急预案,迅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溯源、人员排查管控、核酸筛查、重点场所管控与终末消毒等工作。相关情况通报如下:
基本情况
患者郑某,男,24岁,留学生,家住林和街天河北社区远东大厦。7月24日患者自英国乘坐航班从白云国际机场入境,闭环转运至佛山定点酒店集中隔离观察14天。8月7日解除集中隔离闭环转运至我区林和街天河北社区远东大厦实施7天居家健康监测。患者8月8日核酸检测结果阴性,8月12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目前已闭环转运至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进行隔离治疗。
行程轨迹
8月7日,患者于佛山金太阳酒店解除集中隔离,10:20由隔离酒店转运到达广州火车站广场指定上落点,10:30左右由其父亲专车接送至远东大厦居住。
8月8日,下午13:41至天河北居委会报备后,至林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新冠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15:01至隔壁楼下大旺生活超市购买生活用品,16:20于丰穗五金店购物。
8月9日,11:15至隔壁楼下潘剑平包子店买早餐(豆浆)后返回住家。
8月10日,居家休息未外出。
8月11日,居家休息,晚间出现发热症状,21:00核酸检测初筛阳性。
据初步了解,患者居家健康监测期间出门均执行佩戴口罩等个人防护措施。
开展社区管控和核酸检测
为确保居民身体健康,天河区将对远东大厦等重点场所实行临时封闭管理,对管控区域立即开展全员核酸筛查,请大家积极配合政府和社区安排,有序前往核酸检测点进行核酸检测。
温馨提示
近期曾到过上述阳性者出现的重点场所的市民,请尽快到所在居委会报备,并就近前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核酸检测。请广大市民群众不信谣、不传谣,进一步提高防范意识,做好个人日常防护,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社交距离。如有发热等不适症状,加强个人防护,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及时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钧圣)
台湾远东集团在大陆投资企业被处罚!共涉及大陆5个省市,涉事企业对违法违规供认不讳,乖乖缴纳罚款
在头条热榜上,台湾远东集团在大陆投资企业被查处的消息引发热议。据新华社报道,近日,上海、江苏等五省市有关部门经调查发现,台湾远东集团在当地投资的化纤纺织、水泥企业在环保、工职业健康等方面存在一系列违法违规行为。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有关部门已对该企业采取罚款、限期整改等措施,并决定收回该企业闲置建设用地。
截止目前,远东集团涉事企业已承认其确实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目前已缴纳或正在缴纳罚款及税款。另外,目前查处违法违规问题的行动仍在继续。
据了解,作为一家有名的台商,远东集团曾与台湾地区政坛“牵扯不清”,甚至该集团还与“台du”势力有某种瓜葛。现在,这家“黑料不断”的台湾企业想开拓大陆市场,却闹出了这样的“丑闻”,实在是令人不齿。不过违规企业最终被查,也算是大快人心。另外,这件事也是在警告某些居心不良的企业,不要在中国的土地上做一些丧失道德的事,否则总有一天,他们会“翻车”!#台湾远东集团在大陆投资企业被查处#(LY)
图一 台湾远东集团董事长 徐旭东
图三 远东百货大楼
大年初三,打卡南京路(一)南京路上著名建筑与地标:1.国际饭店(当年中国暨远东第一高楼);2.金门大酒店;3.体育大厦;4.五.卅惨案纪念碑;5.新世界商厦;6.市百一店(新新公司);7.七重天宾馆;8.上海时装商店;9.永安公司大楼。
当日历翻到1937年8月中旬,有远东第一都市之称的上海正被重重的战争阴影笼罩。
除了杀气腾腾,将炮口正对岸边的军舰之外,从头顶隆隆飞过的轰炸机的袭击目标是上海市政府大楼,在排成纵队的机群向大楼发起俯冲后,大楼圆顶瞬间升起了滚滚浓烟。
上海已不是第一次经历这样激烈的战争,五年前爆发过一次,当时叫第一次淞沪会战,时隔多年,第二次淞沪会战又再次展开。
8月23日,以第十一师团为主力的日本陆军两个师团在长江南岸登陆,此举不仅减轻了正在市区作战的日本海军陆战队的压力,并且对中国军队的防守左翼形成极大威胁。这一举措与日军在第一次淞沪会战中使用过的战术几乎一模一样,区别只是规模更大而已。
第十一师团登陆后,直扑罗店。位于淞沪侧背的罗店镇乃沪宁交通枢纽,日军一旦予以控制,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掐断中国军队与后方的交通联络线,如此至关重要的战略要点,作战双方自然都会不惜血本地舍命相争。
按照中国统帅部的命令,第十一师在罗店与日军展开了不屈不挠的争夺战。他们多次夺回罗店,但很快又告失守,接着再夺再争,有时一线阵地要反复易手七八次之多。
整个罗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被称作“血肉磨坊”。紧急时刻,统帅部决定派第五十一师增援罗店,以稳定该地区战局。
这个当时还无籍籍名的第五十一师,就是日后被称为“虎部队”的第七十四军的前身。
补充旅的士兵和下级军官均为北方人,且大多为原西北军将士。美国军事观察家、海军陆战队情报军官卡尔逊十年前来过中国,那时中国士兵给他的印象,就是一个个会打仗的商品,作战时只根据军饷拿多拿少选择出力的程度,给的钱多,就起劲一些,若是给的钱少,坐地就给你耍赖。
补充旅的中高层军官主要由黄埔军校的学生充任。民国时有一个顺口溜,叫作“保定的课堂,讲武的操场,黄埔的战场”,简明扼要地概括了中国三大军校的特点。一般来说,保定军校的教育最完整、最正规,也最扎实,早期的保定生需要七年才能毕业,所以保定生只要能够混上去的,多是师、军乃至集团军一级的高级指挥官。云南讲武堂实施的则是残酷训练,学生在操场上不累死也得被扒层皮,因此有一段时间,云南滇军曾称霸西南,无人能敌。
以剽悍敢斗的北方老兵为底子,以接受过基本军事教育的黄埔军官为骨干,使得补充旅很快成为战斗力较强的国民党嫡系部队,也就是所谓的中央军。
#老照片# 这是一组老照片:一群老美在兴致勃勃地在魔都上海开展橄榄球比赛。
橄榄球比赛的地点则是上海市的中心位置,现在的人民公园(原上海跑马场北部)所在地。
上海跑马场是上海跑马总会的场地。
上海跑马总会曾三易其地。道光三十年(1850年)英国商人霍格(W.HOGG)、吉勃(T.D.GIBB).兰雷(LANGLEY)、派金(W.W.PAKIN)、韦勃(E.WEBB)5人组织跑马总会,自任董事,在现南京东路、河南中路交界,以每亩不足10两银子的价格“永租”土地81亩,开辟了第一个跑马场,俗称老公园,跑道直径800码(731.52米)。由于场地太小,骑手经常把马骑到外边的泥石路上,人们把这些路称作马路,即现在称城市街道为马路的缘由……
跑马厅当时称为远东最好的跑马场。民国30年(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占租界,跑马总会也被日军占领。直到民国34年(1945年)10月,日本战败,英国董事才返回跑马厅,重新恢复活动。民国35年(1945年),上海市政府为收回跑马厅,曾与跑马厅总会进行了数次商洽未果。
抗战胜利后,上海跑马场曾被用作为驻华美军的俱乐部。
这次橄榄球比赛时间估计是1946年,双方是美国海军陆战队驻青岛部队和驻上海部队。
背景里的大厦则是当时远东第一高楼:国际饭店。
上海国际饭店(Park Hotel)是上海年代最久的饭店之一,有三十年代“远东第一高楼”之称。
#上海身边事# #上海头条##老照片上的故事#
@上海人民公园
#历史# 1920年,美国职业橄榄球协会(AmericanProfessionalFootballAssociation,简称APFA)于俄亥俄州坎顿的一家Hupmobile汽车代理商成立,传奇运动员吉姆·索普(JimThorpe)当选为总裁。这个拥有11支球队的组织,除了一支球队以外都在中西部,最初并不太像是一个联盟,而比较像是一个互不挖角的协定。在早期,APFA的会员继续与非APFA的会员球队比赛。1921年,APFA开始列出官方排名,并在翌年改名为国家橄榄球联盟(NationalFootballLeague,简称NFL)。
#上海身边事# #上海头条#
灿烂夺目,且庄严的欧式现代风格建筑的代表会议厅,是哈巴高级官员开会的地方。1992年12月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华前夕,曾在此接见了俄远东地区的高层负责人,然后在哈巴国际机场乘专机前往我国首都北京。
1997年12月25日,按照安排,佳木斯市政府首航赴俄旅游考察团到此参观。
会议厅门前有两名警察在站岗执勤。进入会议厅大厅,在华丽的巨型吊灯照耀下大厅更显得高雅辉煌。
一幅高约5米、宽约4米的大型镶嵌画立刻吸引了我们。画面中央是茂密的树林,四周18个小方块中各有一种动物。
俄方导游介绍说,这是俄罗斯的艺术家和能工巧匠用20万块大理石材、利用3个月的时间拼制创作的。
我们观赏着这精致绮丽的壁画,深深地被其文化内涵和极强的艺术性,以及精良的材质、精湛的工艺,精心的制作所折服、陶醉,赞叹不已。
沿着代表会议厅的陡坡往上走,就是位于哈巴市区地理最高处、阿穆尔河畔的光荣广场。这是专为纪念前苏联的保卫者和建设者而建立的纪念建筑群,共有两个部分。
下层的一部分是为纪念1941至1945年卫国战争中牺牲于远东地区的英雄儿女而设的纪念壁。伟岸的屏障墙似鹰翼张开,上边镌刻着二战中牺牲的3.8万名远东烈士的姓名。
正中是一个硕大的石砌浮雕徽记,上刻两颗五星相叠,内镌的两个一大一小圆中,嵌着镰刀和斧头,象征着工农革命与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徽标下的大理石底座上有一个圆口呼呼地喷吐着火焰。
佳木斯市旅游局的翻译兼导游黄月亮对我们说:这是利用天然气燃起的圣火,四季不灭,风雨不灭,是以写照二战英雄的精神不灭。
永不熄灭燃烧的火焰,告诫人们几十年前炮声隆隆硝烟弥漫的战场,多少英雄儿女为保卫家园、为和平幸福的生活献出了生命。
在大理石的石阶边沿摆放着几束康乃馨,俄方导游说:“青年人订婚或结婚,都要在亲友的簇拥下到这儿来,给烈士们献上一束鲜花,直到现在即使在社会动荡中,也习俗不移”。
我们仿佛看见一对对青年男女静静相依,神情肃穆,缅怀那些在战争中逝去的和他们一样年轻的生命,也在憧憬自己未来崭新的新生活。
上层的一部分是一个大广场,在广场中央矗立着一个高大的纪念碑,气势宏伟,直插云端,上面刻有前苏联著名战斗英雄的名字,有的至今还活着。
广场两边各一面影壁墙,北面墙上镶着前苏联8种勋章、奖章的巨幅雕塑,排在第一位的,便是刻有列宁头像的勋章,这是前苏联的最高荣誉勋章。南面的墙上则镶着前苏联和15个加盟共和国的国徽。如遇有重大节日或仪仗表演等活动,就在光荣广场举行。
哈巴广播电台10层大楼就位于广场的西南侧。
(七)
(图一为代表会议厅大楼,图二为在代表会议厅大型镶嵌画前留影,图三为在光荣广场纪念壁前留影,图四为在光荣广场影壁墙和哈巴广播电台大楼前留影,图五为在英雄纪念碑前留影。)
#佳木斯头条#
刚刚知道最新消息
南昌市
一、自4月29日9时起
西湖区取消以下区域临时应急管控措施:
东至桃苑西路,南至洪城路,西至桃花路,北至桃苑大街的合围区域(宜和宾馆、海联大厦除外),主要包括远东社区(远东国际花园、远东世纪花园)、桃园住宅小区、渔业新村、污水处理厂、桃花一村部分区域(含汇海国际广场、一村工贸城)和桃花五村部分区域
二、4月29日6-12时(各采样点具体时间以社区、村通知为准)
1、经开区全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2、湾里管理局全局范围内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三、自即日起
南昌县(小蓝经开区)决定起在所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经营场所、公共场所实行“场所码”扫码管理,“场所码”(分为单位码和小区码)
#南昌头条# #南昌#
吉隆坡正试图超越上海成为远东新摩天之都
随着默德卡118顶部的尖顶安装进入尾声,世界第二高楼的桂冠正从上海转移到吉隆坡。
默德卡118大厦高118层,总高度超过644米,这使得它超越高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厦,成为仅次于迪拜哈利法塔的新世界第二高楼。
吉隆坡是一座热衷于摩天大楼建设的城市,早在1998年,吉隆坡石油双子塔便将第一高楼的桂冠从美洲带到亚洲。
目前,吉隆坡拥有4座高度超过400米的摩天大楼,这个数字超过了国内上海、深圳和广州等大城市,令人不得不感叹这座城市对摩天大楼的热情[灵光一闪]
大北电报公司(The Great Northern Telegraph Company)
清同治九年(1870年)七月,丹麦大北电报公司成立远东公司和上海站,地址在上海南京路5号。同治十年二月二十九日,大北电报公司擅自敷设由香港通达上海的电报水线并在南京路5号设立报房,自行制订电报价目,对外收发沪港及国际电报。这是上海和我国最早出现的外商电信机构。同年六月,大北电报公司又从日本长崎敷设水线至上海。这样,在中国逐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国际电报通信网。大北电报公司的远东公司下辖长崎、上海、厦门、香港电报站及上海、厦门、香港电报收发处,有上海—香港水线1条、上海—长崎水线2条及长崎—海参崴水线2条、长崎—釜山水线1条。
同治十二年,大北电报公司因其敷设在黄浦江底的水线常被过往船只的锚篙损坏,改由吴淞设陆线至上海。光绪七年七月二十一日(1881年8月15日),大北电报公司与美商旗昌洋行订立租约,租用产权属旗昌洋行的外滩扬子路(今中山东一路)7号房屋。光绪八年,该公司迁入外滩7号。光绪九年四月,清政府官督商办电报总局与大北电报公司签订了有损中国利益的中丹《收售上海吴淞陆线合同14款》条约,中国政府以豆规银3000两收买上海吴淞间陆线的主权,但同意吴淞陆线的登陆使用权仍归大北电报公司所有,中国仅向该公司收取往来欧、美商报费2.5%的过线费。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中国经营国际通信业务,攫取了巨额收益,仅光绪二十六年一年中,该公司获得的利润就高达52万英镑。
光绪二十六年以后,大北电报公司与英商大东电报公司共同敷设了上海—烟台—大沽电报水线,并在烟台、天津、北京设立电报站。光绪三十一年,大北电报公司在原租房屋前空地上新建四楼大厦。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大北电报公司迁入新厦营业。
民国7年(1918年)3月,大北电报公司花银21.8万两买进上海爱多亚路4号(今延安东路34号)土地一块,建造新楼。民国10年12月,公司迁入新楼。
民国19年,前清政府与大北电报公司签订的电报水线在上海登陆使用权合同期满。国民政府交通部电政司与大北电报公司谈判,于民国22年4月5日签订新协议,延长大北电报公司水线在上海登陆使用权14年,自民国19年1月1日起算,止于民国33年底。
民国30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入上海租界后,大北电报公司于民国31年3月被日军接管而停止营业,大北电报公司各水线被日军移作他用。抗日战争结束至上海解放后的一段时间内,大北电报公司多次提出恢复营业的要求,均未获准。
1958年7月24日,上海市邮电管理局受邮电部委托,与大北电报公司就中方协助清理该公司在中国的资产债务问题进行谈判。1961年12月9日双方达成协议,签订转让契约,由市邮电管理局补偿大北电报公司人民币10万元,接收其在沪大楼、通信设备以及档案等,大北电报公司在沪留守人员转入邮电部门工作。至此,长期在上海经营国际通信业务的大北电报公司终于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