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终于登上了心心念念十余年的大鹿岛。早就听说过丹东大鹿岛,一直想来玩,老武车肇事在沈阳做手术时邻床的患者就是东港的,记得当时还留了通信方式,说来找他去大鹿岛玩,一晃十余年过去了,一直未成行。
这次本来想去庄河石城岛,辽宁旅游摄影协会的吴秘书长发过照片,那里的岩石很有特点。车到甘泉服务区时,给石城岛上酒店老板打电话,说因为风大停航了,上不了岛。于是我们改道大孤山,途中参观游览了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析木城大石棚,因挖掘出新旧石器时代文物闻名的小孤山仙人洞和大孤山唐朝古建筑群。
今天上午,我们终于登上了大鹿岛。
我们是坐第一班船登岛的。据介绍,大鹿岛不像石城岛,并不受大风影响,只与潮汐有关。
码头上有免费大巴车,会将游客送到岛内。一些定好度假村的游客,老板还会派小客来码头接。
我们定了月亮湾大酒店,在银行站下车,往右一拐就到了。居住条件不错,就在海边 ,真正的海景房。
我们稍事休息,跟老板打听了一下怎样游玩。出门往右,走不多远,就是大鹿岛的中心广场,广场南面对着一座小山,叫金龟园。拾级而上,可以看到岛内全景和全部海景。终于弄明白了,小山的两侧分别叫东西月亮湾浴场。岛的南侧就像个月牙儿,各大酒店都在这个湾内,大鹿岛港口在岛的北面。
这里是黄海,退潮露出的是淤泥而不是沙子,叫滩涂不叫沙滩,海水也是混的 。海潮一天2次,白天一次,晚上一次,一次涨潮退潮各为6小时。虽然住在海边,现在退潮呢,连海浪声都听不见。
傍晚去岛的西面看日落,紧走慢走的,好在赶上了,好悬。明天早上翻过东面的山,去看日出。也只有在岛上,才能既看到日落,又能观日出。
这里,发生过甲午海战,“撞沉吉野”
就发生在这里,图片为邓世昌雕像与北斗七星。
不知道大家伙有没有这种感觉?这几年,我是有这种感觉的。大家都知道,东北三省的人口加在一起才9000来万,而山东省一亿出头,是全国人口第二大省,第一大省非广东莫属,河南省排名第三,也快过亿了。
但是给人的感觉,全国各地,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东北人的身影,很多都在外地打拼,甚至安家落户了。毫不夸张地说,甚至在城市的每一个小区,都有东北人的身影,我们小区也有,在这里买的房子。
我听到东北口音,就觉得很亲切,接近普通话,声音很好听,不是自己笑话自己,比我们山东口音好听多了 。就连带山东口音的普通话,也不好听,所以我从来不说普通话,因为一张嘴也是那味。
说明什么?说明普通话,必须从娃娃抓起,等到了七八岁,十几岁,甚至成年人了再学普通话,那就晚了,说出来也不自然了。
八九十年代,流行录音机的时候,我说了几句“普通话”录下来,听听是什么味道?一句话都没听完,就赶紧关了,怎么这么难听?这么不自然?一听脸都红了,都觉得无地自容了。
用当地方言说话,能让全国人民都能听懂的,除了东北就是河北,山东和河南,山西和陕西,得竖起耳朵听,有的方言都不一定能听懂,山东烟台人说话相对容易听懂,因为跟大连、丹东口音差不多,方言也接近。有些省份,我就不提名了,如果他们用家乡话交流,就算竖起耳朵听,我也连一句话都听不懂。这是典型的中国人听不懂中国话。
在烟台开发区买房的东北人很多,在金沙滩旁边的小区,属于海景房,所以他们生活在海边,入乡随俗,也学会了赶海、海钓 。在威海买房的也不少,相对更喜欢沿海地区。
由此可见,东北人有打拼精神,有股子闯劲 。而且适应能力,生存能力相当强,心也很大,能看得开。当然通过打拼,也积累了财富,不然不可能全国各地买房,因为现在房子,可不是想买就能买的,价格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起的。
所以东北人口的减少,可能与这也有关系,很多人都在外面闯荡,并且安家落户了。你想啊,都跑到海南去了,近在威海,远在海南 ,(当然也有很多出国的)海南三亚有一个旅游景点,就叫天涯海角;而威海荣成成山头有一个旅游景点,就叫天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