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头条# 临近年关,大家还是好聚好散,买卖不在仁义在,这不江苏金湖一家四口被杀,原因是女方私自处理了男方出装修的房子,离婚时索要装修款,女方未退回,造成伤害,不值得啊,不管啥事都不要弄得太狠,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长春。下午去市场买点菜,那些路边摆摊的去年夏天就取消了,剩下的都是两边的门市。
买豆腐时候,问卖豆腐最近买卖怎么样,说十二月白扯,最近好多了,但还是没有以前好,并且他们门市的卫生分也涨了。原来80多块,现在涨到100多了,我问他每家拿的一样吗,老板说按照面积来的。
我说你买卖能坚持下来就不错了,老板说没有生存质量,我说生存下来,以后再说质量吧。三年,几个容易?
1992年,东北老汉800万出售传家宝,文物局直言不值这个价,开价1万被拒绝。三年后,故宫博物院以1980万拍卖竞得,专家表示:太值了。
在晚清时期,我国大量文物珍宝流落民间。1992年,一东北老人带着“传家宝”古画以800万的价格售给文物局,文物局却将价格压至1万。
3年后,老人将古画放到一场拍卖会上拍卖,被故宫博物院以1980万天价购得。如今,专家表示:幸亏当时拍下了。
这幅古画到底是何来历,故宫博物院为何要出此高价购买?
这幅画的来历要从溥仪说起。溥仪作为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任皇帝,在即将退位的时候带走了大量的字画、珠宝和古文物等,其中就包括一幅名画《十咏图》。
闭守宫中的溥仪,让其弟溥杰以每天进宫陪他读书为名,将古玩字画交由他带出宫。
后来,在日本人的怂恿下,溥仪建立了伪满国,这幅《十咏图》也随之来到了长春,被溥仪藏了起来。
在1954年日本宣布投降之后,溥仪急于保命,只拿走了两箱珍贵文物。
剩下的则被一些太监宫女一抢而空,《十咏图》也因此落到了一名姓李的侍卫手中。
而这幅古画也就跟随李家,被当做传家宝传给子孙后代,文章开头提到东北老人,就是李侍卫的后代(后文用‘李老’替代)。
李老一共养育了7个儿女,家境一直不算富裕,随着年纪渐长,他很惭愧自己没能让孩子们过上好日子。
因此,他一不做二不休拿出了这幅传家宝,想要卖个好价钱,减轻子孙的生活负担。
1992年,李老听闻国家正收集散落民间的文物,他便想着以800万元的价格,将传家宝出售给文物局。
面对老人开出的天价,文物局专家听后直摇头。经过综合鉴定,文物局告诉李老这幅古画最多价值1万。
这样的价格,远远没有达到李老的预期。毕竟是祖辈传下来的宝贝,他不想就这样贱卖,因此,他只好无奈的把宝贝带回家。
经过这一次,李老也有些怀疑,是不是自己要价要高了。便带着古画找到一家文物鉴定公司,让专家再鉴定一下价格。
经人介绍,李老找到了在业界话语权非常高的书画鉴定专家秦公。
当李老带着《十咏图》找到秦公时,他非常惊讶。因为在他的印象中,《十咏图》已经消失了数十年,他一直以为《十咏图》早已损毁了,没想到在李老这儿。
接过古画后,秦公进行了细致的鉴定,最终确定,这幅古画《十咏图》正是北宋词人张先创作。
这幅古画是山水人物画,建筑楼阁有花草树木掩映,小亭栏杆曲折相应,环境幽雅,气象恢宏。
画面描绘了当时的太平盛世景象,所记载的当时的文化活动及有关人物,都是现存唯一的第一手资料。
作为张先有文献记载的唯一古画,它的文献价值极高。并且它流传有序,在《石渠宝笈·续编》有著录。
得知古画的价值,李老便向秦公讲述了这古画的来历。
虽然秦公心里已经认定的这幅古画是真迹,但为了保险,秦公又喊来了业界几位有名的好友再一起鉴定一次。
结果,所有人一致认为,这就是张先的真迹。秦公提出可以帮助李老拍卖,并保证一定比800万只高不低,但李老却表示“并不打算拍卖”。
后来,李老解释:“这一幅画来自皇宫,如此珍贵的文物不想再次流入私人手中,只想着完璧归赵,卖给国家收藏。”
了解了李老的担忧之后,秦公保证,只要把画交给他来拍卖,他会邀请国家的博物馆一同参与竞拍,此前,他经手了很多珍藏,都成功被故宫博物院拍下。
听到秦公这样说,李老应允把《十咏图》全权交给秦公进行后续拍卖。
1995年年底,秦公联系拍卖公司举办了一场规模宏大的拍卖会,而《十咏图》则将作为此次拍卖会的压轴拍品进行拍卖。
国家文物局领导马自树在得知确切消息后,带着书画鉴定专家抵达现场。
经过激烈竞价,《十咏图》以1800万元落槌,最终,加上佣金的话,买家要支付1980万元,而买家正是北京故宫博物院。
国宝回到了国家手中,李老也拿到了更高的价格,结局皆大欢喜。
《十咏图》的回归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美中不足的是,若是当初应了李老开的价,那么最后也不用大费周章,还多花1000万。
但值得一说的是,据一些文物专家估算,如果将《十咏图》的拍卖放到今天,最终的成交价格最少也要1亿,上不封顶,怪不得专家庆幸当初幸亏拍下了。#头条发现计划##文物#
(图片及故事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
#长春头条#
有人转来的消息,说羊过的人不能吃狗肉和大鹅肉,暂不论这消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咱先替狗狗和大鹅谢谢那些转发的好心人了!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长春头条#
今天去给我老姨送点过年的东西。
他们家在宽城区,青年路往北走。
我挺不愿意去我老姨家的,一进楼道,从一楼开始家家都有堆杂物的,不是一个小缸,就是一个塑料桶,再就是几个纸盒箱子,小的罗大的,歪歪扭扭的叠在一起,就连那么窄的窗台上都能放一捆大葱,或者是几个花盆,花盆都豁牙子了也不舍得扔。
不知道宽城区其他的小区是不是这样,总觉得宽城区外来人口特别多,很杂,做买卖打零工的特多,可能是工作太忙,卫生这一块差很多。
我老姨住的房子原来在光复路,拆迁了。我老姨是上山下乡回来的知青,回来后政府一直没给安排工作和住房,她自己在光复路买的地房,没有产权,政府照顾下乡知青给安置到现在的小区。
我劝她不要在那住了,她说这个房子至今没有办理产权,不允许空着,不住可能会被收回去。两室的房子住着挺好的,也有小区物业。自己家里收拾干净的,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