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台儿庄战役真实记录,中日战争真实记录之徐州会战

关于【台儿庄战役真实记录】,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台儿庄战役真实记录:中日战争真实记录之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
  • 2、台儿庄战役真实记录,揭秘鲜为人知的台儿庄战役真相

1、台儿庄战役真实记录:中日战争真实记录之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

徐州会战,是1938年1月至5月,中国第五战区部队与日军华北方面军、华中派遣军各一部,在以江苏省徐州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陇海(宝鸡至连云港)铁路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的防御战役。其中,三四月间的台儿庄大战最为著名,因围歼日军一万余人。

台儿庄战役真实记录,中日战争真实记录之徐州会战

徐州会战

地点: 江苏省徐州为中心的津浦、陇海地区

时间: 1938年1月至5月

参战方: 中国、日本

结果: 徐州沦陷

参战方兵力: 中国:600,000人

日本:240,000人

伤亡情况: 中国:约100,000人

日本:超过16,000人

主要指挥官: 李宗仁,寺内寿一

  徐州会战,是1938年1月至5月,中国第五战区部队与日军华北方面军、华中派遣军各一部,在以江苏省徐州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陇海(宝鸡至连云港)铁路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的防御战役。

    1937年12月,侵略华东的日军侵占南京后,第13师团北渡长江,进至安徽池河东岸的藕塘、明光一线;侵略华北的日军第10师团从山东青城、济阳间南渡黄河,占领厦门后,进至济宁、蒙阴、青岛一线。日本大本营为打通津浦铁路(天津-浦口),使南北战场联成一片,先后调集8个师另3个旅、2个支队(相当于旅)约24万人,分别由华中派遣军(1938年2月18日由华中方面军改编)司令官畑俊六和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指挥,实行南北对进,首先攻占华东战略要地徐州,然后沿陇海铁路(兰州─连云港)西取郑州,再沿平汉铁路(北京-汉口)南夺武汉。中国军队由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先后调集64个师另3个旅约60万人,以主力集中于徐州以北地区,抗击北线日军南犯,一部兵力部署于津浦铁路南段,阻止南线日军北进,以确保徐州。

 此战,日军动用8个师、5个旅约30万人,中国参战部队前后有70个师约100万人,历时5个月,中国军队广大官兵英勇奋战,首先在南线将日军阻止在淮河南岸,打破其与北线日军会合的企图;继而在北线将东路日军击败于临沂地区,又将西路日军之右翼阻止在嘉祥地区,粉碎日军在台儿庄会师的计划。在台儿庄地区作战中,第五战区采取积极防御战法,以一部担任内线防御,另一部置于外线作战,攻防结合,灵活机动,获得大捷。随后,最高军事当局不顾敌强我弱的总体形势,调集大军在徐州附近,企图与日军决战,因而使会战在后期陷于被动。尽管如此,这次会战钳制和消耗了日军有生力量,中国军队以伤亡6.5万余人的代价,毙伤日军2.6万余人,除予日军以巨大打击外,还迟滞了日军进攻,为部署武汉会战赢得了时间

2、台儿庄战役真实记录,揭秘鲜为人知的台儿庄战役真相

李宗仁重宣传,声名远播;汤恩伯部中央军英勇作战,反受诬责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终战诏书”,八年抗战终于胜利结束。但抗战史的遮蔽与还原,却才刚刚开始,且迄今未能完成——如作为中国首次对日大捷,关于台儿庄战役的误读就很多。最典型者,莫若李宗仁因此战声名远扬,而另一位主要指挥官汤恩伯,虽功勋卓著,却饱受诬责。

这种诬责,主要来自李宗仁晚年所口述之回忆录。李氏称:台儿庄战役,在孙连仲部损失惨重,急需救援时,他“严令汤恩伯军团迅速南下, 夹击敌军, 三令五申之后, 汤军团仍在姑婆山区逡巡不进。”以至李宗仁“训诫汤军团长说, 如再不听军令, 致误戎机, 当照韩复榘的前例严办。汤军团才全师南下。然此时台儿庄的守军已伤亡殆尽。”①后来,常有人视汤恩伯此举为保存实力,或畏敌避战。

汤恩伯在台儿庄战役中任第20军团军团长,辖三个军,总兵力7.2万余人,装备精良。1938年3月中旬,蒋介石将第20军团划归第五战区,参战台儿庄。李宗仁给汤恩伯部下的第一道命令是:“第4师先头之一部,应即开滕县附近增援。”第4师随即前往滕县救援,在路上与日军第63联队遭遇,激战于龙山、虎山一带。

台儿庄战役真实记录,中日战争真实记录之徐州会战

李宗仁(左)、白崇禧(右)在台儿庄战役时留影。

至3月21日,李宗仁再次命令第20军团“应集中主力于峄县东侧及枣庄西北方焦山头附近一带山地,于3月24日拂晓全线开始进攻,务先击破峄、枣之敌,向临城、沙沟两地附近侧击……”第20军团也遵令,参与峄县、枣庄等地反攻。显然,作为中央军的汤恩伯部对李宗仁的命令并无抗拒。②

此后汤恩伯之所以未能立即开往台儿庄支援孙连仲,乃是事出有因——汤若径直南下,势必将使所部陷入日军夹击,非独不能支援孙连仲,反将牵累整个战局。故汤恩伯采取迂回战术,消除临沂方向的危险后,才南下台儿庄。此即行政院所说,“汤军团长恩伯指挥主力军队,迂回枣峄等处,侧击敌军,获取胜利之基础。”③可知李宗仁对汤恩伯的指责,乃是无中生有。

其实,真相极易明了。同属桂系领袖之白崇禧,晚年在台湾接受中研院访谈,曾明确言及:“汤恩伯司令用兵适宜,当敌攻击台儿庄之际,迅速抽调进攻峄县而逞胶着状态之兵力,反包围台儿庄之敌人与孙连仲部相呼应,同时,并调关麟征、周碞二部击破敌人由临沂派来解围台儿庄之沂州支队,于任务完成后,仍回师台儿庄,此为其用兵灵活、合适之处。”④奈何在台之白崇禧,其议论,远不如回归大陆之李宗仁影响深远。

此役被长期烙上“桂系”标签,但参战主力实乃中央军与西北军

台儿庄战役中,在汤恩伯与中央军战绩被低估的同时,李宗仁和桂军发挥的作用则被放大。台儿庄战役开始阶段的滕县保卫战,参战国军为第2集团军第122、124师,此为王铭章指挥的川军。到了临沂保卫战,国军方面为第40、59军,这是庞炳勋、张自忠率领的西北军。

在关键的台儿庄保卫战中,与日军血战的孙连仲所部第2集团军,也属西北军。孙连仲4月5日给蒋介石的电报中说,“……连日激战, 结果第27 师仅余战斗员千余人, 第31师千余人, 第30师2千余人,独立第4旅2千余人。负伤官兵之未退出者, 誓与阵地偕亡, 杀声振天, 足寒敌胆……”战后统计,第2集团军伤亡2万余人,功勋卓著。⑤

汤恩伯非但没有瞧不起这些“杂牌军”,反而主动与他们合作。如在滕县失守后,汤恩伯即命参谋官找到张自忠、庞炳勋,“双方确定了相互通信联络的具体办法,并决定由第二十军团兵站支援庞、张两军步机枪子弹40万发,以补充他们弹药的不足。”⑥汤恩伯与孙连仲的“里应外合”,更是制胜关键。正如历史学者韩信夫所言,“没有孙集团军在台儿庄坚持阵地战,便没有台儿庄的胜利;同样,没有汤军团在台儿庄侧背的运动战,也不可能有台儿庄的胜利。它们在台儿庄战役中一守一攻,相辅相成。”⑦

至于李宗仁所属的桂军,李品仙的第11集团军、廖磊的第21集团军,奉命在津浦线南段一带坚守,防备、监视日军救援部队。不过,在淮河北岸小胜日军的,却是于学忠的51军,属东北军系统。⑧综上,对于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桂军固有其功劳,但远非主力。

战后论功行赏,孙连仲、汤恩伯、冯安邦等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其他参战将领,被授予四等宝鼎勋章、陆海空军甲种一等勋章等,被授勋者无一人出自桂军。显然,将台儿庄战役贴上“桂系”标签,是不符合史实的。

至于该役之捷的具体成色,军令部部长徐永昌曾如此向蒋介石报告:“台庄之捷,固由于我之将士用命,而亦由敌之不即增援;敌之不即增援,非其实力不足,一以留兵备俄,一以意见纷歧。”⑨

台儿庄战役真实记录,中日战争真实记录之徐州会战

1938年4月,台儿庄战役期间的孙连仲(中)在指挥作战。

注释:

①《李宗仁回忆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535页。②⑤史军:《偏师往事——第20军团台儿庄战记》,《国际展望》2005年第17期。③⑦⑧:韩信夫:《鏖兵台儿庄》,重庆出版社2008年,第225、3页,以及第33—44页。④(台)中研院近史所/编印:《白崇禧先生访问记录》(上),1985。⑥付勇、潘家德:《台儿庄战役中中国军队的合作》,《河北联合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⑨(台)中研院:《徐永昌先生函电言论集》,P65-67。

本文关键词:台儿庄战役纪实,台儿庄战役史料,台儿庄战役真实视频,台儿庄战役有多惨烈,台儿庄战役的真相。这就是关于《台儿庄战役真实记录,中日战争真实记录之徐州会战》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114268/
1
上一篇 乳铁蛋白的作用,乳铁蛋白有何作用
下一篇 2022年流行什么灯具,五大趋势成主流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