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来了,他来了,他拄着“司的克”走来了!
只见老蒋和侍从缓缓从德安里寓所走了出来。
德安里101号,就是尧庐,军事委员会侍从室也在这里。这是老蒋在重庆的寓所之一。#抗日战争# #图说军史# #老照片#
老蒋身边那个胖子是谁,看不清楚。
右侧卫兵手持步枪向老蒋致持枪礼。
左侧卫兵挎步枪致举手礼。
当老蒋的卫兵是挺好哈,还有高筒皮靴穿。[看][看][看][看]
跟阿星去找美食
阿星探店优质美食领域创作者广东洪阳美食小镇,普宁炸豆干,潮汕卤水粿汁,阿星逛德安里古厝
18:53洪阳玉岗新村
@一只肉丸:洪阳镇玉岗新村,4房两厅两卫,有需要的联系。#玉岗新村 #洪阳 #方方 #德安里
林彪在重庆会见蒋介石时谈了些什么?
1942年,林彪作为中共特使、毛泽东的私人代表,曾去重庆会见蒋介石。
10月13日,林彪、周恩来在张治中的陪同下,进入曾家岩德安里101号蒋介石的办公室。林彪在与蒋的谈话中称蒋为“校长”,并转达了毛泽东对蒋介石的问候。在大约一小时的会见中,林彪先对对国民党十中全会精神和蒋介石在会上的演讲表示赞扬。
然后林彪又说:毛先生的意见,希望国共两党今后实行三个“彼此”,即“彼此接近,彼此相同,彼此打成一片”。他说:“此三句口号已成为中共普遍成熟之思想,见之于中共‘七七宣言’,且已成为政治上全党所一致遵从之行动,谁也无法动摇。因此,就中共言,现在决不采取违反此种思想之畸形政策,即到将来亦必如此。现在要拥护委座,即到将来,亦必拥护。”
蒋闻言大悦,不住点头称是。
林彪继续说:“过去外面传说国共分歧之所在,不外主义与党的不足,但此二者皆可趋于一致。即如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实具有共同之理想,所谓‘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即此两主义根本一致之观点,只要彼此不采取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而能认识救国之需要,以共趋于救国之鹄的,则客观需要如何设施,即如何设施,自然归于一致。”
林彪还表示:“我党名称虽为共产党,实际即为救国之党,过去所制定之所谓十大纲领、三大纲领,语其要旨,不外求民族之独立,民权之平等与民生之自由。至于将来社会条件如何成熟,是否需要社会革命,此完全为将来未定之不足,也许今生我辈无法亲见。所以,如能做到三个‘彼此’,则将来国共两党也许可以合二为一。”
蒋介石听得津津有味,频频点头。
林彪最后还提到国民党“一部分人总是希望挑起内战”,强调“中国社会之特点,决不容国内再发生战争,否则,必为全国社会之所反对”。蒋一开始对林的谈话还很感兴趣,但一听到“内战危险”字眼,就不耐烦,不停地看手表。周恩来看出气氛不好,示意林彪不要再讲了。这样,林彪与蒋介石的第一次会谈就在不愉快中结束了。
12月16日,蒋介石再次约见林彪。事先周恩来向林彪嘱咐了见蒋时的谈话要点。
在张治中的陪同下,林彪会见了蒋介石。在谈到两党关系时,林彪要求彻底实行“三停(停捉、停打、停封)三发(发饷、发弹、发药)两编(中共军队编成两个集团军)”。蒋介石说:统一团结问题,国民党是有诚意的,不是政治手段,希望能真团结,大家在政令下工作。为此,各政治团体要集中起来,所有问题应求解决,并要整个解决,很快地解决,越快越好,不要拖拖沓沓的零碎的解决。只要他活着,决不会让中共吃亏,并夸赞中共是爱国的、有思想的,是国家的人才,国家是爱惜人才的。但是蒋介石对于如何解决边区与中共关系问题,也还没有具体办法,而且对新四军问题绝不让步。当林彪在谈话中提出恢复新四军番号的问题时,蒋介石马上予以制止: “新四军一不抗日,二系叛军,我已下令取消了番号,还谈它干什么?”并说:“今后勿再提新四军,再提新四军我是不听的!”可能觉得话说得太直,蒋介石又补充道:“因为你是我的学生,所以我有什么,就跟你说什么。对别人我就不说了。”结果这次谈判又毫无具体成果。
不过会谈虽然没有解决具体问题,但蒋介石的语气明显趋缓。周恩来将此电告中央,建议我们主动与张治中谈具体问题,中央同意。
于是中共方面提出了四项条件:
一、党的问题:在抗战建国纲领下取得合法地位,并实行“三民主义”,中央亦可在中共地区办党办报;
二、军队问题:希望编四军十二师,请按中央军队待遇;
三、陕北边区,照原地区改为行政区,其他各区另行改组,实行中央法令;
四、作战区域:原则上接受中央开往黄河以北之规定,但现在只能作准备布置,战事完毕,保证立即实施,如战时情况可能(如总反攻时),亦可商承移动。
过了新年,1943年1月9日,张治中约见周恩来和林彪,正式答复中共所提四项条件,同国民党方面的希望相距较远,两党会谈无果而终。
这次林彪的重庆之行,就谈判的内容来说,并没有取得什么具体成效,但对改善国共两党关系,争取团结重庆各界人士,还是起了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