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头条#谁见过聊城交通广播周晶乐涵本人的请举手?每天下午聊城交通广播乐涵开直播,那粉丝蹭蹭蹭涨,像股票一样恨不得要涨停的节奏。
交通广播加广告时间他俩还能和大家一起互动,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声音好听又接地气的女生都是美女吧?他俩互动中特意合影让大家截个图发朋友圈和上头条。
本人每天上下班必听聊城交通广播,听他俩节目堵车不堵心,实时掌握聊城城区街道路况,一天的烦恼从他俩节目开始抛到九霄云外了。要是哥今天发了工资指定送他俩一人一个大火箭。看了照片你开车再也不用为哪个是周晶哪个是乐涵苦恼纠结了。
一路开车顺顺当当就听聊城交通广播,满满正能量一天从聊城交通广播开始。大家猜猜看哪个是周晶?哪个是乐涵?#聊城头条# #聊城二手房# #聊城身边事# #聊城交通广播#
【7:08】
【房地产行业下行态势减缓 部分热点城市二手房率先回暖】国家统计局16日发布2月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数据显示,2月70个大中城市中,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二三线城市环比持平或下降;一二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涨幅回落或持平,三线城市同比下降。专家表示,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率先出现底部特征。(中国证券报)
【7:12】
【智能驾驶成乘用车“标配” 自主品牌有望抢占高地】随着智能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普及,定速巡航、自动泊车等功能不再是科幻片中的场景,已逐渐成为司机驾驶的“左膀右臂”,能在复杂的交通环境中为驾驶员提供辅助,降低事故发生率。机构预计,随着前装L1级智能驾驶向L3级升级,单车价值量有望从千元提升至万元级别;到2025年,我国L1-L3级智能驾驶行业规模可达约86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0%。(中国证券报)
【7:22】
【超2000只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16日,全市场28822只银行理财产品(包含银行发行的和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中,破净产品已达2003只。(证券日报)
【7:24】
【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近段时间,在海外主要央行政策收紧的背景下,我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持续发力,维持市场资金面整体无虞。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未来我国货币政策仍会“以我为主”,积极发力。预计货币政策将进一步支持稳增长,市场流动性“易松难紧”,将持续保持合理充裕。(经济参考报)
【7:28】
【掘金定增市场 27家公募年内参与达140亿元】公募基金逐渐成为参与上市公司定增的主力。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6日,今年以来已有27家公募基金参与A股上市公司定增,规模合计达140.47亿元,其中财通基金、招商基金、诺安基金排名居前三。公募基金在参与上市公司定增中,获得了不少浮盈。业内人士表示,最近公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定增热度不减,主要是经过股价下跌之后很多股票跌出价值,公募基金对好的资产积极看多。(经济参考报)
【7:30】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热门中概股大涨】美联储如期加息25个基点,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道指涨1.55%,标普500指数涨2.24%,纳指涨3.77%,为2020年11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热门中概股大涨,多只个股涨超50%。软件应用、半导体、航空普遍上涨,南方航空涨超14%,阿斯麦涨超9%,联合大陆航空、西空航空涨超7%,美国航空涨超5%。大型科技股英伟达涨超6%,特斯拉涨超4%,亚马逊、谷歌涨超3%,苹果、微软涨超2%。油气股、热媒、军工股下跌,洛克希德·马丁跌超6%,美国能源跌超5%,通用动力跌超4%。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价续创历史新高,收盘价首次站上50万美元。
【7:46】
【早间公告】江龙船艇: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2500万元(含),不超过5000万元(含)。回购价格不超过24元/股,用于后续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7:48】
【山东聊城新增4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月17日3时,山东聊城市新增4例新冠肺炎本土无症状感染者,为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报告。(央视新闻)
【7:57】
【多因素导致国际油价连续下跌】在14日大幅下跌超过5%之后,国际原油期货价格15日继续大幅下跌并收于每桶100美元整数关口下方,为2月底以来首次跌至这一水平。分析人士表示,多重因素令油价出现下降趋势,包括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停火谈判出现转机、新冠肺炎疫情仍可能给需求带来压力、美联储加息等因素带来的经济增长担忧和伊朗石油供应可能重返市场等,不过,在地缘紧张局势影响下,未来国际油价走势仍缺乏确定性。(经济参考报)
【7:59】
【中金:美联储货币紧缩的影响未结束 仍将是贯穿2022年的主要宏观风险】中金公司研报指出,美联储如期加息25个基点,符合预期。货币政策声明强调广泛的通胀,点阵图大幅上调今年的加息次数。短期看,美联储释放了一个信号:既要抗通胀,也要避免衰退,为了避免衰退,可以容忍一些通胀。中期看,美联储对通胀的容忍会加大经济“滞胀”风险。我们认为美联储货币紧缩的影响未结束,仍将是贯穿2022年的主要宏观风险。